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

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在常浩南的幫助和指導下,對運8主翼和尾翼表面積冰形貌的預測結果很快就被拿了出來。

11月末初冬的寒風中,182廠的總裝車間內,一羣人正圍着那架被拖出來當做研究對象的運8F。

在距離飛機不遠的地方,擺着兩張繪圖板,上面分別繪製着運8主翼和水平尾翼的三視圖。

如果放近距離細看的話,還會發現,在機翼邊緣周圍,還有幾道用不同顏色勾勒出來的不規則線條。

由於機翼結冰問題涉及飛行安全,因此這段時間以來整個182廠的工作都放慢了下來,尤其是運8J的試飛工作更是因爲上次的二等事故而直接停滯。

按照時間表,從英國購買的前兩套搜水-2000MS雷達馬上就要啓運回國。

儘管在過去幾年的前期準備中,雷達部分已經用等重量的配重模型進行模擬,驗證了飛機的飛行性能不會因爲加裝雷達而出現過於嚴重的下降,但要把真正的電子設備安裝到飛機上,還要考慮能耗、震動、工作環境、電磁兼容等一系列問題。

這些都是必須要上了天才能測試出來的。

因此,如果等到雷達運回國的時候還不能重新開始進行試飛科目的話,對於裝備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都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甚至一度有人覺得要不就先按照一開始的計劃搞一套簡單的多級電加熱裝置,等到下個型號再慢慢考慮更加完善的除冰系統。

最後還是樑紹修抗住了壓力,全力支持常浩南幾個人的基礎研究科目,這纔在今天見到了實際的成果。

“同志們,經過將近半個月的工作,我和林國範、祝蘭兩位教授已經完成了對於運8飛機機翼積冰生長情況的模擬和預測,並且還確定了相應的加熱除冰系統負荷。”

常浩南的第一句話就在偌大的總裝車間中引起了一陣掌聲。

不管站在這裡的人之前對這個研究抱着什麼樣的態度,但既然現在才過了半個月就已經研究出結果,那也沒什麼好爭的了。

如果不是擔心項目進度趕不上時間節點的話,誰會不想要一個效果更好還能提高飛行性能的系統呢?

“這兩張圖裡面的紅色、橙色、藍色和綠色四條線,分別對應了不同惡劣程度的氣候條件下,飛機在通過積冰區域120秒之後,機翼截面上的積冰生長情況。”

182廠的條件實在有限,並沒有在京城或者盛京那邊已經數字式投影儀,如果用幻燈片的話,一方面清晰度比較低,另一方面也沒辦法投影這麼大的圖紙,所以只好放在繪圖板上面,讓大家圍在一起看了。

“所以在氣候條件最惡劣的情況下,積冰竟然是主要分佈在機翼下表面的?”

馬上就有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90年代中期這會,因爲結冰探測器性能不足等客觀原因,不要說華夏,全世界對於飛行過程中冰害問題的研究都還處在一個蠻荒時代。

別的不說,就連後世已經非常普及,甚至成爲民機適航認定工作標準程序之一的自然結冰試驗,都還沒有一個特別統一和科學的標準。

美國人基本是仗着五大湖區的氣溫夠低水汽夠豐富,找個差不多的雲團進去飛一圈。

至於別的國家就更是各顯神通了。 好在大多數噴氣式飛機的飛行工況本來就處在結冰區的邊緣,因此民航領域和積冰有關的空難數量也還在可接受範圍內,而且多數都是些ATR72這種支線客機乃塞斯納172之類更小的通航飛機,造成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所以這個模擬出來的結果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有些反直覺。

“運8飛機的飛行速度,在螺旋槳飛機中已經算是比較快的,根據我們的研究,在來流速度超過75m/s的情況下,過冷水滴在撞擊到機翼表面之後會有更大的概率出現撞擊回退,而不是正常的鋪展粘滯現象,所以氣流速度更快的機翼上表面反而相對乾淨。”

“並且,就算機翼上表面發生結冰,由於更快的來流速度也對應着更小的來流角度,其冰形也主要爲沒有溢流過程的霜冰,附着能力很差並且冰面形狀與機翼形狀十分接近,危害相比前緣和下表面的命冰要弱的多。”

“如果這是一架飛行速度比較慢的飛機,比如運5,那麼重點關注的積冰區域就會變成機翼前緣和上表面。”

常浩南的解釋條理清晰,很快就讓圍在四周的工程師們聽明白了:

“所以咱們,或者說過去的幾乎所有大型螺旋槳飛機按照經驗搞的除冰裝置,其實都沒有抓住重點?”

“是的,有很大一部分的能量都被白白浪費掉了。”

常浩南點了點頭,然後重新拿起筆指向水平尾翼的部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飛機的積冰程度會隨着機翼弦長的增加而減弱,也就是越靠近機翼外部,越不容易發生積冰,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水平尾翼的積冰情況往往比主翼更加嚴重。”

“而根據我們的研究,相當一部分情況下,機翼結冰不僅不會導致升力下降,反而還因爲積冰背部區域形成的強烈渦流而提供了額外的正壓區域,對於一架正常佈局的飛機而言,就會出現強烈的低頭力矩,之前的那架運8J,也就是因此而發生了事故。”

“……”

在常浩南之後,是介紹氣象學因素對於積冰問題影響的林國範,以及機翼表面微結構設計的祝蘭。

這場開在總裝車間裡面的小規模研討會一直持續到了當天夜裡,就連晚飯都是食堂派人送過來的。

隨着三個人的講解不斷進行,一套嶄新的積冰理論逐漸鋪陳在了所有參會人員的面前……

“那麼,只要我們根據不同的積冰情況,在機翼的不同區域給出不同的除冰設計,就可以大大提高防冰能力,並且改善能量消耗水平。”

“根據我們的計算,在積冰情況最嚴重的機翼前緣應用祝蘭教授設計的柱狀表面微結構之後,這四條線所對應的工況下,每米機翼所需要的電加熱除冰系統功率需求分別爲 160W、465W、992W和 1430W,而氣熱除冰系統的換算熱功率分別爲128W、402W、817W和1265W。”

“即便考慮留出50%的安全裕度,也比之前蘇聯人的設計節約65%的電能和85%的熱能。”

“尤其是後者,在熱氣除冰裝置打開的時候,可以直接提升大約8%的發動機輸出功率!”

常浩南說到這裡,把手中的鉛筆丟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所以,同志們,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根據計算結果,把對應的兩套除冰裝置給設計出來,並且跟機翼內部結構進行匹配,讓運8這個老兵煥發新生!”

注:本章中關於機翼上下表面流速的問題採用了中學課本上出現過的伯努利原理(高流速帶來低壓力)進行解釋。但嚴格來說,人們至今仍然並不完全清楚“飛機爲什麼能飛起來”這個問題,關於機翼升力的具體來源,也分爲幾種不同的流派

(本章完)

第597章 試飛F14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49章 殲7F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463章 特殊待遇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397章 得加錢!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208章 你好,1997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74章 保研面試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239章 反衛星?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
第597章 試飛F14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49章 殲7F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463章 特殊待遇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397章 得加錢!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208章 你好,1997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74章 保研面試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239章 反衛星?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