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

當天的稍早些時候。

隴原省南部,岷山山脈。

縱然時節還是八月下旬的仲夏,但西南部山區卻仍然能感受到些許涼意。

朦朧的薄霧當中,郭林裹緊迷彩服領口,眯眼望向遠處盤旋的兩架直12B直升機。

“郭總,三號吊裝點風速突然增大到15米每秒!”

工程連的通訊員從臨時搭建的指揮帳篷裡探出頭,手中的對講機滋滋作響。

郭林舉起望遠鏡,看到貨箱的鋼纜正在劇烈震顫,幾名地面引導員揮舞着熒光指示棒拼命示意直升機爬升。

旁邊的陸航團長張錫樣上校這會兒已經在無線電裡下達指令:

“在峰頂更高處維持盤旋一段時間,等這陣橫風過去!”

他的手臂在上個月的一次任務中受了些傷,所以今天只能待在地面進行指揮。

原本以直12B在設計時的指標,完全可以短時間抗擊20m/s的八級大風,但岷山的山脊海拔普遍在3500-4000米以上,空氣相對稀薄,加之機身下方吊裝的矩形貨箱在氣流中微微晃動,把原本靈巧的直升機變得像是一隻笨拙的鐵鳥。

“這鬼地方的地勢像個天然風洞,氣象預報還是有點太樂觀了……”

廖永纔不知何時已經來到郭林和張錫祥身後,粗糙的手指在旁邊的等高線地圖上劃過一道弧線,指向附近的另外一處山脊線:

“是不是考慮執行B方案,四號平臺是個背風口,的卸載難度應該比這裡低一些,而且距離也符合要求……”

郭林低頭看了眼地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猶豫:

“選定的點位在距離上肯定都沒問題,但四號平臺的角度有點彆扭……”

廖永纔則堅持道:

“強風不光是對運輸和裝配過程有影響,這YLC-1雷達可不是7010那樣固定在地基上面的大傢伙,也會受到外界因素干擾……”

話音未落,就聽見遠處傳來金屬扭曲的刺耳聲響。

兩人同時轉頭,只見貨箱側面的固定架擦過突起的巖壁,迸濺出一串火星。

郭林頓時感覺一陣汗毛倒豎——

幸虧那裡面裝着的只是底盤和天線基座之類的機械設備,只要貨箱外部結構完好就問題不大。

如果是價值上億的寬帶數字陣列模塊,那麼任何劇烈碰撞都可能導致精密晶振報廢。

他趕緊朝着張錫祥點了點頭:

“張團長,改在備用四號平臺卸載!”

收到命令後,直升機羣旋即調整隊形,像遷徙的雁陣般掠過犬牙交錯的山脊。

廖永才望着重新隱入雲層的機羣,忽然笑起來:

“聽說早年間甘巴拉雷達站建站那會兒,有些東西甚至都需要拿人力或者騾馬才能馱到山上……”

張錫祥放下無線電,舉起軍用水壺狠狠灌了兩口水,然後長舒一口氣:

“說實話,這次也不容易……”

他指了指另一邊正在懸停、若隱若現的直升機:

“直12B在換髮之後,外部吊運能力達到了2500公斤……要是沒有這幾架提前交付的新飛機,還有飛行員最近積累了不少複雜地形的飛行經驗,在岷山這高度恐怕都吊不起來。”

一部完整的雷達需要拆分成大約6-8個貨箱才能完成空運,如果出動米26,在理論上倒是可以省去這種麻煩,但實際卻很難在這樣的海拔和環境下保證安全……

一直折騰到午後時分,六個迷彩塗裝的貨箱以及一部輕型吊車才終於被穩妥轉移到了半山腰的一處平臺上,工程連的戰士們隨即開始架設輔助裝置,深灰色的光伏板和亮銀色的調試天線在烈日下泛着金屬光澤。

“說實話,你們這個雷達選址是真的刁鑽……”

任務中最有挑戰性的部分已經完成,剩下的都只是一些人員運輸之類的小活,張錫祥整個人也變得精神了不少:

“我本來以爲之前在堰塞湖邊上做單輪懸停就已經很極限了,沒想到跟今天一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郭林聞言輕輕嘆了口氣:

“沒辦法,這已經是綜合下來難度最低的一個方案了……總共7面天線,只有這一部比較費事,最多再算上3號天線距離鐵路線比較近需要額外僞裝一下,剩下都是把雷達車開到位置就算完事……”

這地方的晝夜溫差極大,早上還讓人瑟瑟發抖,中午就大太陽直接懟到頭頂。

他摘下迷彩帽,給自己輕輕扇了扇風,看着工程人員們將總共八米高的摺疊式相控陣天線拼裝起來,然後緩緩展開升起。

“我之前聽你們說過,好像是要以一個特定間距佈置?”

張錫祥如今也算是“千目巡天”計劃的正式成員,雖然不太懂雷達技術,但隻言片語總歸聽到過一些。

“是154.08km。”

廖永才倒是記得很清楚:

“雖然我也不清楚爲什麼非得是這個數字……但按要求辦事肯定不會出錯。”

“這是基於匹配傅里葉變換的超高速運動目標檢測方法計算而來,通過對目標速度和初始距離的搜索實現與回波信號的匹配處理,消除回波相位中高階項對相參積累的影響。”

郭林在腳下的土地上畫出兩道交錯的正弦波:

“當相鄰雷達的探測波束形成特定相位差時,回波信號就能像接力賽那樣自動傳遞跟蹤權,避免出現咱們上次測試中遇到的,信號根本來不及跟蹤就再次發生突變的問題。”

實際上,常浩南也表示過,可以把間距設置成154.08km的整數倍,並且允許一定程度的誤差。

但這次測試由於準備週期不太足,在設備方面已經相當對付了,那部署位置這塊自然得精益求精。

幾人說話的功夫,用於設備調試的輔助臺已經被搭建了起來。

“走吧。”

郭林拍了拍廖永才的肩膀:

“準備接收同步測試信號……”

……

暮色降臨時,第一組測試信號終於穿透電離層。

指揮帳篷裡,廖永才盯着屏幕上跳動的頻譜圖,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

突然,代表另一部6號天線的紅色光點在中繼衛星覆蓋邊界處詭異地分裂成三個虛影,屏幕上的同步狀態也從“正在連接”變成了“同步失敗”。

相隔一百公里的幾座移動式雷達站自然不可能通過有線連接,所以只能藉助中繼衛星共享信號,以少許延遲爲代價保證同步水平。

當然,如果千目巡天計劃最終能夠轉正,那麼固定部署的戰略雷達天線肯定會配套相應的地下光纜設施。

“時延導致的相位失配。”

郭林很快做出判斷,然後低頭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另一臺電腦。

上面是幾顆衛星的軌道信息圖。

接着轉向身後不遠處的無線電聯絡員:

“通知測控中心,請求校準一下青鸞二號03C星的軌道傾角,然後重新嘗試一遍……”

對於這個有可能提供高超音速武器來襲預警的宏偉計劃,上級確實傾注了相當多的資源,甚至允許郭林爲此而指揮衛星的姿態調整。

不過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青鸞二號一期的幾顆衛星已經進入壽命末期,將由正在發射過程中的二期星座接替工作。

當第三次軌道修正後的數據流終於匯入系統時,監控屏上的三條虛影瞬間坍縮成清晰的光斑,這是同步系統完成校準的標誌。

帳篷裡爆發出壓抑的歡呼——

7號天線已經是全系統中的最後一部,因此,這也意味着整個計劃的先期調試工作告一段落。

後續只要等到各個天線完成部署,再把運行參數注入進去即可。

以星載原子鐘的精度而言,至少在隨後的幾個月裡,都能把同步率維持在標準線以上的水平。

“我到現在都還覺得不太真實。”

廖永才摸出口袋裡的金城牌香菸。

但想了想之後,還是沒有點燃:

“當年黃羊山,咱們用了幾百節車皮的鋼筋水泥和電子元件,才澆築出亞洲最大的相控陣。”

他指了指眼前如星河般延展的雷達陣列:

“現在這幾個天線加在一塊兒,最多也就能裝二十幾輛卡車,組合起來卻能監視小半個北半球……”

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86章 遠程偵察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50章 搶人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94章 首見殲10(下)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4章 下一步工作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790章 殲11B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39.第339章 凱旋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550章 回擊挑釁!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75章 重熔層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
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86章 遠程偵察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50章 搶人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94章 首見殲10(下)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4章 下一步工作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790章 殲11B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339.第339章 凱旋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550章 回擊挑釁!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75章 重熔層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