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

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

陳志巍的提議,顯然還是有些過於大膽了。

爆震發動機,對於2005年這個時間節點上的人類來說確實太遠。

不過,爆震波畢竟是火箭和衝壓發動機燃燒不穩定現象的最主要誘導因素之一。

有效控制爆震現象對於眼下的諸多研發任務都有着難以估量的意義。

光是六院自己,除了高超項目的動力以外就還有一個正好處在節骨眼上的液氧煤油機和一個液氧液氫機,是下一代運載火箭型譜中最核心的兩種動力。

更不用說,燃燒不穩定問題並不只會出現在液體火箭發動機當中……

陳志巍不由得爲自己幾個小時之前的輕慢想法感到有些慚愧——

本以爲常院士這次沒有帶資源過來,只是單純給他們上壓力的。

結果發現人家帶個腦子過來,就已經是最有價值的資源了……

想到這裡,陳志巍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最好能讓常總直接帶一帶大夥……

於是他直接表演了一個光速變臉,露出一抹略顯憨態可掬的笑容:

“那個……常院士。”

他一邊說話一邊熱切地搓了搓手,絲毫沒意識到自己此時的形象正在向某個奇怪的方向靠攏:

“剛纔的提議價值很高……您看是不是方便直接指導一下我們的工作,這樣我們也好把您的貢獻量化出來,直接體現在紙面上……”

說完這些之後,還在後面額外補了一句:

“當然也包括我們院的另外幾個項目……”

雖然對方的這一番轉折有點生硬,但常浩南也能聽出其中的意思。

拿出一部分項目資源和主要完成人的名頭,換取自己系統性指導一下工作。

這在研究圈子裡不算什麼罕見的事情。

一般算是各取所需。

不過,常浩南自己本來就是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的總負責人,但凡這個項目名下出來的成果,最後都能算到他的頭上。

況且他現在已經爬到了華夏學術體系的金字塔尖上,就剩下資深院士和最高科學技術獎兩個主要的帽子還沒有拿到,但二者都屬於終身成就性質,只是還沒來得及拿而已,又不是拿不到。

而到了這個階段,真的也不必在乎那點虛名了。

所以,常浩南剛一開始本來想要拒絕。

但旋即一想,又覺得這好像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瞭解一下自己過去一直研究不多的火箭發動機。

萬一以後就用上了呢?

於是,把已經到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了:

“指導工作就算了……我其實不太懂火箭發動機。”

說到這裡,他發現旁邊的陳志巍幾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一臉“你怕不是在消遣灑家?”的見鬼表情,只好稍微解釋了一下:

“我只是在之前研究衝壓機燃燒問題的時候,瞭解過一些爆震和燃燒不穩定現象……”

“……”

但顯然,解釋的效果並不太好。

常浩南只好裝作口渴戰術喝水,然後迅速轉移話題:

“總之,指導的事情後面再說,你們先把提交進度彙報的頻率從每月一次改成半個月一次,然後在報告裡面增加一些更詳細的技術相關內容,我好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

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佛羅里達,廷德爾空軍基地。

雲罅間透出來的陽光,斜斜地落在剛剛鋪設好的瀝青跑道上,把兩邊修剪整齊的草地烘成閃閃的金碧色。

兩架外形光滑圓順、從某些角度看上去甚至有些形似飛碟的戰鬥機剛剛降落,正在滑行道上向着停機坪駛去。

機身表面同樣被夕陽照耀得熠熠生輝,倒映着金燦燦的光芒。

即便從距離很遠的地方也能看到,帶着巨大外傾角的垂尾側面,噴塗着“TY”兩個巨大的字母。

第325戰鬥機聯隊,43中隊。

也是從2003年開始就最早接收F22戰鬥機,並擔負飛行員培訓任務的單位。

儘管這種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戰鬥機尚未被正式宣佈服役,但美國空軍實際上已經培訓了大約30-40名具備資質的飛行員。

只等幾個星期之後27中隊和94中隊兩支戰鬥部隊完成接裝,即可正式宣佈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

比預計的2005年底提前了半年以上。

對於後冷戰時期的裝備項目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蹟。

要知道,在2005年這會兒,美國空軍還比較有節操,幹不出那種通過修改標準強行通過認定的事情。

因此F22的IOC,是真正有作戰能力的IOC。

甚至可以直接進行值班……

停機坪上,兩架飛機在塔臺引導之下緩緩駛入停機位,很快便有地勤人員坐着小車趕到,幫着架好了登機梯。

與此同時,完全一體化成型的座艙蓋緩緩打開,兩名飛行員摘掉氧氣面罩和飛行頭盔,爬出機艙。

其中一個人的頭髮已然花白,就戰鬥機飛行員這個行當來說,年紀似乎有些過於大了。

以至於在雙腳重新踏上地面之後,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扶着一旁的飛機牽引車,喘了幾口粗氣。

就在這會功夫,旁邊另一架飛機的飛行員主動走過來,並鄭重地敬了個禮:

“約翰·江珀將軍,恭喜你已經完成了F22戰鬥機的全部駕駛培訓科目,可以獲得飛行資質了!”

江珀,也就是現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緩緩擡起頭:

“也感謝你這段時間的指導,埃文·羅賓遜上校……”

說着站起身,和對方並排朝着塔臺的方向走去。空軍最高指揮官接受作戰飛機的駕駛培訓,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美軍的一項傳統。

當然,堂堂帝國二等人,不可能真讓六十歲老頭子上天去打仗。

所以更多屬於象徵性質的。

差不多能飛幾下就可以了。

而江珀今天特地過來“加練”,自然也還帶着其它目的。

果然,在離開人羣之後,參謀長便開門見山地向身邊的羅賓遜問道:

“上校,從你個人的角度來看,F22面對傳統的第三代戰鬥機……比如蘇27或者米格29,具體會有多大的優勢?”

對於新一代飛機的戰鬥力,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自然有過自己的說辭,諸如相當於F15的一百幾十倍之類的。

但江珀本人就是當年F15A早期型號的飛行員,非常清楚這些宣傳話術裡面的貓膩。

相比於廠商的宣傳,他還是更相信一線飛行員自己的判斷。

羅賓遜遲疑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

“我無法給出直觀的判斷,將軍。”

江珀沒有馬上開口,只是露出詢問的眼神。

果然,又過了幾秒鐘後,上校繼續解釋道:

“我們用F22與F15和F16進行過1對2、1對4甚至1對8的模擬訓練……只能說就飛機本身而言,第四代戰鬥機在性能上的提升是存在質變的,即使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也至少能夠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取得一些戰果。”

這個回答讓參謀長閣下非常滿意:

“那麼……隱身能力,在其中發揮了多少作用?”

“非常關鍵,將軍閣下。”

這一次,羅賓遜幾乎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

“沒有隱身能力的對手往往在我們佔據優勢陣位並發動攻擊之後纔會後知後覺,大多數情況下會直接損失1-2架……當然,就算進入視距內戰鬥,F22的機動性也遠遠超過我所接觸過的任何一種對手,但總歸不如在中距離以外那樣保險。”

江珀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但羅賓遜卻還沒有說完:

“不過,實際使用的環境畢竟不同於模擬,比如具備優勢數量的敵人不會像對抗訓練當中一樣直挺挺地衝過來,讓我們把隱身優勢發揮到最大,而是會使用戰術,比如通過來回拉扯來消耗我們的燃料,您知道F22並不是一種以航程見長的飛機……”

“另外,隱身也並不是絕對的,尤其飛機的側後方仍然可能被探測到……就算無法鎖定,也會引起敵人警覺,所以如果對手的規模太大,或者有強力的地面防空設施作爲依託,那提前佔據優勢位置的難度就會很大……”

“總之,F22很好,比人類歷史上生產過的任何一種戰鬥機都要好,但它仍然不是萬能的,我們需要足夠的數量,才能真正發揮出第四代飛機的全部優勢……”

除了雷達隱身和高機動性等明面上的亮點以外,F22的另一個巨大優勢是用於機間/機隊內數據傳輸的IFDL數據鏈。

不僅比link16帶寬更大延遲更低,可以實時分享雷達探測結果等數據,更重要的是利用定向窄波束實現了極高的電磁隱蔽性,幾乎不會因爲使用數據鏈而被對手截獲目標位置。

而F22的數量越多,在這方面的優勢也就越大。

江珀自然聽得出,羅賓遜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對於F22的採購數量感到不滿。

其實他也不滿。

但確實沒辦法。

現在這187架都已經是磕磕絆絆才生產出來的,到時候就算保留總裝線,供應商也已經不可能合法合規地繼續供應更多零部件了。

於是只好玩了個文字遊戲:

“相信我,未來會有更多隱身飛機的……”

然後光速轉移話題,問出了今天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上校,你認爲,F22戰鬥機是否已經具備了向海外進行部署的條件?”

羅賓遜差點驚得後者停住腳步:

“海外部署?”

他用有些難以置信的語氣確認了一次。

由於美國特殊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其裝備部署到盟國基地的門檻頗低。

可即便如此,剛一服役就馬上海外部署,還是顯得有些過於着急了。

但他作爲訓練單位負責人,似乎也不太好直接說不行……

所以只好委婉地回答道:

“飛機和飛行員當然沒有問題,只是F22的維護和保養程序與三代機差異很大,海外基地沒有相關設施設備,也缺少有足夠經驗的地勤人員……”

但還沒說完,就被江珀一揮手打斷了:

“不是長期部署,最多一到兩週時間,會出現問題麼?”

上校低頭沉思了片刻,然後謹慎地回答道:

“短期的話,正常飛行倒是沒問題,但吸波塗層每隔最多約6-10個飛行小時就要在專業機庫中進行維護,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那隱身效果就會打些折扣……當然無論如何,肯定是比其它型號強得多。”

“這倒是不要緊。”

江珀當即回答道:

“我們本來就是爲了給華夏人一些威懾,所以在整個部署週期裡面,最多可能也就是飛1-2個起落……再說,如果他們真的完全發現不了這些飛機,那反而會失去效果。”

聽到“威懾華夏人”,羅賓遜上校眼中冒出了一絲精光。

以他現在的歲數,大概過不了幾年就要轉入領導崗位了,所以很想在職業生涯末期再幹點刺激的事情,而不是一直蹲在這個訓練基地——

雖然教書育人也沒什麼不好,但一線對於我來說還是更加海闊天空嘛.jpg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我認爲沒有問題。”

羅賓遜終於給出了非常乾脆的回答:

“是時候讓他們感受一下真正的壓制力了……”

接着又額外問了一句:

“另外……不知道您能否提前透露一下,具體會部署到哪裡?”

江珀看了一眼戰意盎然的上校:

“名義上是要和航空自衛隊進行聯合演習……所以暫定是在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

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284.第284章 覆盤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921章 大變局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927章 幕後臺前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86.第286章 神盾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36章 作繭自縛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94章 焉知非福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457章 棱鏡計劃
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284.第284章 覆盤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921章 大變局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927章 幕後臺前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86.第286章 神盾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36章 作繭自縛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94章 焉知非福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457章 棱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