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

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

鄭良羣這會兒還並不知道,常浩南已經有辦法把高超音速導彈掛到殲11的機腹中線,從而徹底把這種無法攔截的玩意定義成爲一種“戰術武器”,並大大降低它的使用門檻。

無論是戰術、技術還是政治層面。

但即便他真的得知了這個消息,恐怕在短時間內也來不及高興。

因爲空軍正在西北地區組織建軍以來第一次師旅級別的多兵種實兵對抗演習。

空戰部分不設高度差限制,而低空對抗部分則不設突防高度限制,可以說是最貼近實戰的模擬方式。

實際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可以考慮參考美軍“紅旗”系列軍演的方式,提升我空軍部隊的訓練和戰備水平,並且也常識性地組建了一支模擬假想敵的藍軍部隊。

不過,在那個飛行員年均升空時間勉強破兩位數、能成建制夜航就算精銳部隊的年代,這種演訓內容對於華夏空軍而言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連日常訓練都會發生各種離譜的飛行事故,真要搞不設限對抗,那每年摔掉的飛機恐怕會比新接裝的都多。

直到新世紀來臨之後,隨着裝備和訓練水平的提高,以及獵蝠行動和築堤行動的連續成功,相關訓練才得以不斷突破原有界限,逐漸朝着實戰化方向靠攏。

而經歷過八九十年代陣痛期,又在新時代來臨前夕首開戰果的鄭良羣,更是這一變化的最主要推手。

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空軍實戰化演訓範圍的擴大過程,就是他本人從團長到軍種參謀長的升職過程。

因此於情於理,這次有着里程碑意義的聯合演習,都是交給鄭良羣進行統籌。

但演習結果卻讓他的臉色有些難看。

前半程的空戰模擬階段倒是一切順利,二代機和三代機組都分別決出了各自的獲勝者。

雖然暫且還沒想好要不要頒發個什麼稱號或者獎盃之類的紀念品,但總歸是你來我往,打得異常精彩。

一些發揮不佳的單位也痛定思痛,決心狠下功夫,等到來年再殺回來。

問題出在後半程的地空模擬對抗上。

殲轟機單位靠着射程150km的空對面導彈,在演習區域邊緣七進七出瘋狂試探,而防守方這邊射程夠遠的S300PMU2採用TVM制導,在地平線以外只需要單純降低高度就會脫鎖,採用主動雷達的紅旗9射程又不夠,只需要單純調轉方向就能甩開。

一場本應激烈的對抗直接變成單方面挑逗,最後還是不堪其辱的導彈旅長放棄保護目標,參照前輩們對付U2的經驗帶着一個營搞起近快戰法,才勉強實現了一次反殺。

代價則是保護任務徹底失敗。

當然,就算他不這麼做,失敗也是早晚的事情。

上級在演習開始之前給每個單位都提供了一定量的彈藥基數,爲了保證命中率,防空導彈每輪開火都至少要打出一次兩發齊射。

而航空兵那邊卻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發射武器。

實際上,當旅長決定帶隊去打游擊的時候,他們已經只剩下三部發射車總計12枚備彈了。

這和事先想好的情況顯然不同。

本次演習除去戰術價值以外,還順便承擔一些戰法和裝備的驗證任務。

在預期當中,地空對抗部分的節奏應該是短促且優美的,一切會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最終以飛行員成功利用地形或是雷達兵成功找到破綻作爲終結。

但最後卻變成了冗長而無聊的消耗戰。

更讓鄭良羣感到痛苦的是,理智告訴他,這很可能纔是未來戰場上地空對抗的真實形態。

相比過去,作戰飛機和防空武器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平衡,導致對抗只能以某一方的彈藥儲備告罄而結束。

“往好的方面想,這至少證明了同志們是真的是在面向實戰進行思考,而不是面向我們導演部。”

前來觀摩的軍種首長喬晨青倒是看得很開:

“作爲系列演習當中的首次,能夠看到這樣的結果,我覺得已經足夠滿意了……就算還有些細節層面的問題,也可以後面再改嘛。”

這一句話,相當於定下了評價的主基調。

但鄭良羣所擔心的卻並不是這些:

“我是在想,演習結果表明,即便技術水平相當,空地對抗中的防守方也始終處在巨大劣勢,這對我們來說可不算是個好消息……”

喬晨青當然聽得懂他的意思。

儘管這些年來的敵我態勢有所改善,但就整體局面而言,華夏仍然處於戰略守勢。

“這倒是不讓人意外,早不就有說法麼,防空防空,十防九空……沒人能通過防守贏得主動權,所以我們的前輩才建立了‘積極防禦’的概念。”

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接着話鋒一轉,出言寬慰道:

“而且從戰術要求上講,能夠驅離敵機並攔截住對方發射的彈藥,就已經算是完成防空部隊的基礎任務了,至於攻勢制空……那應該是航空兵的工作。”

這番話無疑讓飛行員出身的鄭良羣相當受用:

“不過,最好還是能繼續延伸防空導彈的有效攻擊範圍……”

就在此時,從後面傳來了另一個聲音:

“恕我直言,這個難度很大……”

二人回過頭,發現是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的沈芳忠總師。

他此行前來的目的,是通過收集一線反饋,爲紅旗9的下一步改進型號做準備。

但剛纔卻聽到了一個讓他幾乎心肺停止的要求,於是趕緊解釋道:

“因爲動力形式以及彈體尺寸的限制,像48N6或是標準2那樣200km出頭的有效射程就基本已經是極限,更新的40N6或是標準6雖然可以把紙面數據延伸到300-400km之間,但那只是通過更換主動雷達導引頭,獲得了在射程遠端俯衝攻擊低空目標的理論能力而已,很難命中有機動性的目標……”

“……”

鄭良羣和喬晨青對視了一眼。

最後還是前者開口問道:

“沈總師,過去兩天的情況您也看到了,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解決……或者至少是緩解這樣的被動局面?”

沈芳忠露出苦笑:

“這可是全世界同行都面臨的最大難題……哪有那麼容易……”

短暫的感慨之後,他還是正色回答道:

“非要說的話,目前的主流路線有兩條。”

“一是讓大型遠程彈和小型中程彈在同一個系統內兼容,提高火力通道的數量和火力持續性,比如你們應該看到過9M96系列防空導彈和48N6系列防空導彈在S300系統上共架發射,相當於把思路從攔截髮射平臺爲主改爲攔截彈藥本身爲主。”

鄭良羣思索片刻,還是搖了搖頭:

“交換比還是不划算,而且只會讓進攻方的活動更加肆無忌憚,甚至壓縮空射武器的發射距離,可以作爲備選方案,但沒辦法治本……第二種路線呢?”

這個回答並沒有讓沈芳忠感到意外,於是馬上繼續道:

“目前哪怕最先進的防區外空對地武器,射程也基本處在300-350公里這個範圍內,所以,如果能讓遠程防空導彈在彈道末端也獲得一樣的機動性和命中概率,那就有機會在敵機進入發射陣位之前實現攔截。”

“這次過來之前我聽說,陸軍那邊在推進劑領域搞出來了點有趣的新東西,如果能投入一些研發資源,那或許值得期待……”

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283.第283章 溜了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1304章 我飛機都設計一半了你們和我說這個?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405章 顛覆了,但不是通過你想的方式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472章 告密者?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473章 臨門一腳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208章 你好,1997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
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283.第283章 溜了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1304章 我飛機都設計一半了你們和我說這個?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1492章 反擊,必須反擊!第1405章 顛覆了,但不是通過你想的方式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472章 告密者?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473章 臨門一腳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208章 你好,1997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