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第286章 神盾

第286章 神盾

“我記得,電科集團14所手裡,應該是有一個海基相控陣雷達項目的吧?”

在話題來到水面艦艇防空之後,楊書玉向郭林等人那邊詢問道。

以他的地位,自然知道這些項目的存在,但是對於具體進度就未必會非常清楚了。

除非是自己主管領域的重點型號。

郭林顯然並沒有料到自己所代表的電科集團會被這樣突然提及,因此先是一愣,但還是很快點了點頭:

“沒錯,我們管這個雷達叫海之星,具體型號暫定爲346型,不過目前還處在從技術預研過渡到正式開始項目的過程中,應該是由周萬幸周所長在負責,我大概知道現在確定的技術路線是有源相控陣,T/R組件使用雙極硅元器件,如果未來能夠國產,或者尋求到穩定渠道進口砷化鎵,那麼可以改用砷化鎵-雙極硅混合器件。”

海之星在目前的14所裡面算是天字第一號項目,郭林曾經也做過諸如確定技術指標之類的的工作,所以儘管現在並沒有參與,但還是知道一些大概的參數。

“T/R組件的數量呢?”

儘管華夏海軍目前還沒有相控陣雷達,但顯然已經有海軍軍官走在了裝備的前面,至少對相關的基礎知識有些瞭解。

當然,對於郭林這樣的專業人員來說,這樣的問題還是過於泛泛,反而不太好回答,於是低頭組織了一會語言纔再次開口道:

“現在討論T/R組件數量還爲時太早,而且也不太重要,因爲首先要根據船舶工業那邊給出的艦船設計確定雷達陣面的具體尺寸,這又涉及到你們海軍對於未來防空驅逐艦的總體規劃了,五千噸的船和八千噸的船,在這方面的潛力顯然是不一樣的。”

“如果按照單個陣面爲4*4米正方形的均值估計,那麼使用雙極硅的情況下,組件數量大概可以在3500-4000個左右,升級到砷化鎵-雙極硅混合器件之後,應該能增加到5000個上下。”

由於封裝、散熱、電磁屏蔽等工程實踐方面的困難,當雷達陣面的面積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後,T/R組件的數量就很難和陣面尺寸保證同步增長了,所以空警200上面5平方米多點的陣列可以塞進去將近2000個組件,而346這裡16平方米也就只多了一倍而已。

當然這裡面還有機載雷達的工作環境本來就更有利於散熱的因素,總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那這個雷達從技術水平上,應該算是比較先進的?”

楊書玉對於外軍裝備還是比較瞭解的,尤其是從1994年開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始把以宙斯盾基線5.3爲基礎發展的海軍先進分散式戰鬥系統(DANCS)投入外銷,儘管不可能賣給非盟國,但還是公開了很多基本參數,算是讓華夏這邊對區域防空艦有了一個概念性的認知。

“論按照之前確定下來的總體性能,至少和美國那邊同樣正在研發的基線7版本宙斯盾處在同一水平上,主要是我們的半導體元器件研發水平,以及數據處理計算機芯片性能存在差距,拉平了有源相控陣相比無源陣在機制方面的優勢。”

雖然郭林的語氣中仍然帶着些可惜,但那是從一個工程師的角度出發,對於不能把技術優勢轉化爲性能優勢的意難平。

然而對於在座的這些海軍軍官們來說……

這TM簡直是喜從天降!

華夏去年才服役的最新銳艦艇島城號,單論防空能力……甚至略遜於十四號艦以後的第二批查爾斯·亞當斯級。

而後者是60年代中期服役的艦艇。

結果現在有人突然說自己這邊正在搓一套防空系統,能跟未來的新版本阿利伯克掰手腕。

就有一種二十年窮小子忽然得知自己竟然是富豪唯一私生子的既視感。

“那麼……郭工程師,不知道這個海之星系統,預計什麼時候能定型服役,或者至少造個樣機出來?”

這次提問的人明顯之前並不知道這些細節,因此連聲音都興奮得有些顫抖。

“按照立項時候的規劃,10年左右定型。” 郭林的回答不假思索,但隨即擡頭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常浩南,猶豫了一下:

“要是按照比較樂觀的情況估計,大概……還可以縮短個幾年。”

其實剛剛回想起認識常浩南以來發生的種種事情,郭林的感覺是這東西要是能讓對方參與,保守估計有個四五年時間就能拿下來。

這個時間主要也是因爲準備用來做測試的那艘綜合試驗艦目前還在船廠裡面不知道啥時候能交付,並且中間的改裝、原型機制造等流程所需要的時間是沒辦法壓縮的,否則恐怕更短。

但想歸想,他不可能越俎代庖,替常浩南做這個決定,畢竟後者現在看上去也是分身乏術,又是航空工業系統的人,不可能拋棄本職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偉大的電子和船舶事業中來……

“十年啊……”

雖然從理智上講,這個時間應該算是相當合理的,畢竟當年美國開發宙斯盾都用了12年時間呢,但畢竟剛剛已經畫了個幾乎完美的大餅,現在卻得知連做餅的小麥都還沒種出來,需要等10年才能吃到,多少會有一些失落。

就連楊書玉都有這樣的感覺。

於是他又有些不甘心地詢問道:

“那如果我們降低一些技術要求,比如可以暫時先用着無源相控陣天線,那有沒有可能縮短一些研發時間,先讓部隊有個東西用着?”

這個思路基本就是小步快跑,這裡的人都很熟悉了。

然而郭林聽過之後直接搖頭:

“不能,實際上,雖然有源陣比無源陣更加領先,但二者在技術上其實算兩個不同方向的分支,並不在同一條線上,我們電科集團在電掃描領域從起步就走在有源陣的方向上,要是現在回頭去搞無源陣,反而會分散研發力量。”

“並且現在海之星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也不在有源陣上面,而是一些更加基礎的部分,比如最基本的,天線陣面結構需要一個複合材料箱體,內部使用鋁蜂窩夾芯板和鋁合金橫隔板,給T/R組件分隔出幾千個蜂巢狀的菱形空間,複合材料和鋁合金件之間要採用大直徑的鋁合金緊固件鉚接,而這些過程我們現在一個都完成不了。”

“再比如天線陣面的反射面板,是整個相控陣雷達結構的基準,製造這個東西需要一塊4米*4米的鋁合金坯料,目前的方案只能是從薩馬拉鋁廠進口,但俄鋁的標號和我們過去習慣採用的美鋁標號不同,又要重新估算它的力學性能,或者也可以用兩塊國產4米*2米的δ70鋁板拼焊,但焊接要求又不達標……”

哪怕只是聽這郭林描述這些問題,在場一衆軍官都紛紛表示頭大。

顯然,這裡面涉及到的工程問題複雜程度遠超常人所想,絕不是一個能靠短時間內加班加點搞出來的東西。

之前王曉模和常浩南聊起預警機設計方案的時候就說起來過,目前國內只能通過人工銑削的辦法加工相控陣雷達陣面所需的高硅鋁合金,加工效率和良品率都一般,對於平衡木或者楔尾天線來說算差強人意。

現在346雷達的方形天線面積至少是空警200的三倍,然後一艘船就要4面……

單靠手活恐怕是不太行。

實際上,郭林沒有說的是,這些加工問題還只能算海之星項目面臨的困難中相對沒那麼複雜的。

更麻煩的地方在於設計。

不過那些內容更加專業精深,哪怕講出來,在場的人裡面應該也沒幾個人能聽懂。

而且從楊書玉的表情上看,他剛剛的那番話已經起到了足夠好的效果,也沒必要再繼續長篇大論下去。

所以就算了。

今天的主角畢竟還是海軍方面的同志們。

(本章完)

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109章 抉擇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726章 41的大勝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56章 前往盛京!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429章 海上遭遇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
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109章 抉擇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726章 41的大勝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56章 前往盛京!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429章 海上遭遇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