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25章 認父(4)

卓正明接着道:“不過我對田三怒也僅是懷疑而已,沒能找到確鑿的證據,由於我自己不慎,他似乎對我很提防了,這樣我查找張大俠下落的希望更加渺茫,現在你來了就太好了,他不注意你,你去調查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張尋遲疑了一下,說道:“好,我馬上出發去湘西。”

“別急。”卓正明笑了笑,阻止道:“你現在武功雖已可排入一流高手之列,但與田三怒相比,還略有差距,你這樣貿然前去是很危險的。”

“那怎麼辦呢?”張尋急急問道。

卓正明沉吟片刻,答道:“我看這麼辦吧,我教你一套‘千陰神功’,此內功極爲精深,常人是難以連成的。

“但你既有‘黃龍仙傳四十九式’與‘亢倉子服氣決’這兩套神妙氣功作根基,對練‘千陰神功’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進境也定會很快的。

“三月之內定能再上一個臺階,對付田三怒,藍若雲之流,也就不用懼怕了。”

張尋自武功初成以來,對武學之道已極爲沉醉,聽說有神奇的功夫可學,自然怦然心動。

但他自小熟讀孔孟,習慣於講究禮儀。

想到自己已拜黃龍派莊守嚴爲師,應屬黃龍門下弟子,現在再學七星派武功,於名分上卻是大大不妥,心下不禁好一陣躊躇。

卓正明乃一派宗師,武林耆宿,何等閱歷,當下一眼便看破了張尋的爲難所在,便道:“賢侄,你雖不是我七星派門下,但你父親與我情同手足,我們可算是一家人的,你學我的武功,也無什麼不妥。”

“這……”張尋似乎還有些猶豫,卓正明又道:“你爲人重禮守儀,又有俠義心腸,很合我意。你父親生前也就我、莊守嚴、鬆泉老人等少數幾個知心朋友,他現在不知所終,我們自當悉心照顧你。

“莊守嚴大哥已成爲你的師父,傳了你武功。鬆泉老人也已贈了你天下神器。

“我至今膝下無子,想收你爲義子,暫代你父親儘教子之責,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張尋知道卓正明這麼做完全是爲他考慮,因爲既成了七星派掌門人之子,學七星派武功便無任何不妥了。

而他自第一眼看到卓正明起,就覺得自己和卓正明之間有一種奇異的聯繫,他想這份奇異的聯繫一定是因爲父親而產生的,因爲父親是他的好朋友啊。

而且這短短—段時間的接觸中,張尋對卓正明已極爲心折,覺得卓正明無論在武功、人品、氣度上都是自己絕好的榜樣。

現在卓正明提出收他爲義子,他哪有不願之理,於是即刻拜倒在地,叫道:“義父……”

話未說完,卓正明已含笑地把張尋扶起,說道:“別急,這是大喜事,我們不能太草率。七天之後便是一年一度天下六大門派掌門人的‘君山大會’之期,到時我們在聚會上舉行認父儀式,讓天下皆知你是梅花大俠張卓然的後人,而現在已成爲我的義子,這才隆重!”

張尋還想再說什麼,卓正明擺擺手道:“我們雖還未舉行儀式,但你如把我當義父的話,就該聽我的。

“今日已很晚了,你去休息吧,從明天早上起我就教你練‘千陰神功’。”

張尋無奈,只得回到卓正明爲他準備的房間,躺下睡覺。

卓正明安頓好張尋,走回房去時,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深邃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張尋剛剛起牀,下人便傳話說卓掌門在後院等他,讓他先去

練功,回來再吃飯。

張尋一聽,趕緊去了後院。

守候院門的兩個七星派門人見張尋到來,忙恭敬地行禮,告訴他說:“掌門已等候多時了。”

同時臉上露出了羨慕之色。

原來這後院乃卓正明專用的練功之處,平時除卓夫人謝瑛外,只有七大弟子按時奉召入內學藝,其餘人則一概不得入內。

張尋初來乍到,就被召進後院,可見地位已不在“煞魔七星”之下了。

卓正明見張尋趕來,遞過一本書道:“這是我七星派鎮派之寶,現在除了我之外,尚無第二人學得,望你不辜負我的希望,好好用功將神功練成。”

張尋心下激動,慎重地接過書來,見此書紙頁泛黃,字跡暗淡,顯是年代已久遠,七星派已傳了不知多少輩了。

這時只聽卓正明又道:“你先將此書看一遍,如有不明白之處,儘可問我。”

張尋打開封面,一頁頁地看了起來。

此書最前面有一口訣,上寫:“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然然,無視無聽,抱神以精,形將自正。

“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

“神學汝之內,間汝之外。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張尋早已練通兩種神妙氣功,對此要求“入靜”與“守一”的總決自是一讀就通,於是他又往下看下去。

下面的內容分章而述,分別是“第一心典章、第二經歷章、第三百穀章、第四肝氣章、第五肺之章,每章下都有練氣口訣。

“如第一章‘心典章’中寫着‘心典一體五臟王,動靜念念道德行。清潔善氣自明光。生起吾俱共棟樑,盡日耀竟暮閉藏,通利華精調陰陽。’”

張尋默唸“心典章”數遍,仍有些不解,便問道:“義父,爲何這‘心典章’不似練氣功。反倒像養生之術?”

卓正明道:“尋兒,看來你至今仍執着於言語的外在意義,而不注重其根本,這對練此功不利。

“其時最高妙的養生術就是最深奧的內功,最深奧的內功就是最高妙的養生術。

“養生術練到極致,內力自生,也能傷人,內功練至深處,精氣流暢,也能養顏,這‘千陰神功’便蘊含這個道理。

“‘心典章’其時是說心爲一身之主,五臟之王,人能動靜語默之間常存念於心,不使外弛,安在腔子之內,則道德自然流行。

“心能清潔無爲,則至善之陽氣發生,自生光明。心神當行往臥之際,亦要與精氣相合,據守於吾身,不使有走失,如共棟樑而不可動移。

“安靜無爲,則元氣之精華自然通力而陰陽無淤滯之虞,不是既暗合養生之術,又隱含內功之道嗎?”

張尋對武功本就有極高的悟性,現聽了卓正明這一段透徹之語,即刻就有通悟之感,雖有些關鍵尚有疑問,但已覺得一個新的天地已豁然展現在面前了。

卓正明見張尋已有所悟,便趁熱打鐵,指着“第二經歷章”道:“這一章道理也是如此,你看‘經歷六合隱卯酉,兩賢之神主延壽,轉降適鬥藏初九,知雄守雌可無老,知白見黑急自守’。

“意思是說丹道運行之法,經歷於吾身六合,至卯到酉宮,當停其陽火,以防火之太躁,到酉位當止其陰符,以防水之太濫,但也只需隱伏片刻,謂之沐浴,以至中和。

“腎主髒經,腎水充足,則百骸無不受其

澤而壽延。

“修丹轉運升降之道,先須調適心神,同入於下田初九離卦之位,而伏藏之。

“欲知雄陽運用之功,當先守雌陰靜伏之法,若能達如此修爲,則可以保童顏而不老。

“修道之人,宜隱形晦跡,和光同塵,不使有至角之露。

“臨爐煉丹之法,又當先守視其神明於幽暗之氣穴,至一陽萌動,而後運行其精光於周天。

“這不也同時包含養生與武學之道嗎?”

卓正明的這席話猶如一道閃電,劈得張尋的思想一片明亮。

驀然間,他感到自己邁入了“千陰神功”的功法大門,只需假以時日,刻苦修習,終將有所大成。

張尋此時心無旁騖,精神全在書上,又一章一章地鑽研下去。

卓正明見張尋進入狀態,嘴角不由泛起一絲微笑,悄悄退出後院,任他一人專注地揣摩修煉。

此後數日,張尋兩耳不聞窗外事,刻苦修習“千陰神功”。

內力果真一日千里,精進神速。

這幾日中,卓正明正忙於接待各派門人,準備即將召開的六大門派掌門人的“君山大會”。

第七日,張尋又照例到後院練“千陰神功”,練得良久,只覺內力又深一層,心下不禁好生歡喜。

忽然,從牆外傳來女子“格格”的輕笑之聲,接着又是一陣打鬧笑罵的輕嗔薄怒,不知爲何,張尋聽在耳裡,頓時雜念頻生,衝動異常,直欲出去與那幾個女子玩樂一場,但他隨即驚覺自己的失態,暗罵一聲:“無恥。”

便盡力收心攝魂,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那幾個女子的身上移開。

但無論如何,心頭浮着一絲豔媚之思,揮之不絕,斬之不斷。

張尋不禁大爲驚訝,不知自己爲何竟突然變得如此下流。

正在這時,一個七星派門人在院門外叫道:“張公子,掌門請你速去‘羣英庭’參加掌門人大會。”

張尋聽了,即刻收功出院,說也怪,一收功,趕也趕不走的那層豔媚之思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張尋拼命搖搖頭,還道剛纔是做了個噩夢。

但在他去“羣英庭”的路上還是一路責備自己,以前與秦小叢和真憐那麼親近地相守也從無出格的想法,現在即便是做夢,也不可以做這樣的夢啊。

當張尋來到羣英庭的時候,六大門派的掌門人都已到齊,卓正明離席而去,牽着張尋的手朝各門派的掌門人團團一禮,並替張尋介紹道:

“這位是玄武派掌門長孫成。”

“這位是黃龍派掌門紀恩傑。”

“這位是天池派掌門歸硯風。”

“這位是武夷派掌門胡正超。”

“這位是王屋派掌門古宏。”

這五位中張尋除了見過紀恩傑外,其餘盡皆不識,介紹完後,卓正明把手一拱,又道:“各位掌門,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梅花大俠’張卓然之子張尋。”

此言一出,除了紀恩傑外。其餘四位掌門都面露驚詫之色,只聽歸硯風道:“張賢侄,昔年六大門派中人都與你父親交好,但世事匆匆,現在只有我和卓掌門依然在位,而你父親更是絕跡江湖二十餘年,不知卓大俠現在何處?”

卓正明搶着代張尋回答道:“張大俠仍然不知下落,張賢侄出生後從沒見過張大俠,十歲時才知自己是張大俠之子。從此發誓要找到父親,因此將自己的名字定爲‘尋’字。

(本章完)

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18章 得劍(4)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72章 覓圖(5)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72章 覓圖(5)正文_第62章 聞昔(1)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38章 重逢(5)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22章 認父(1)正文_第20章 得劍(6)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73章 覓圖(6)正文_第50章 起疑(4)正文_第85章 西行(6)正文_第22章 認父(1)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40章 重逢(7)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91章 揭秘(5)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10章 授藝(1)正文_第80章 西行(1)正文_第88章 揭秘(2)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91章 揭秘(5)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63章 聞昔(2)正文_第38章 重逢(5)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53章 練氣(3)正文_第22章 認父(1)正文_第46章 結義(6)正文_第72章 覓圖(5)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18章 得劍(4)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74章 悟劍(1)正文_第82章 西行(3)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28章 掌門(2)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25章 認父(4)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31章 掌門(5)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86章 西行(7)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38章 重逢(5)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77章 悟劍(4)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1章 圍殺(1)
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18章 得劍(4)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72章 覓圖(5)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72章 覓圖(5)正文_第62章 聞昔(1)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38章 重逢(5)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22章 認父(1)正文_第20章 得劍(6)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73章 覓圖(6)正文_第50章 起疑(4)正文_第85章 西行(6)正文_第22章 認父(1)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40章 重逢(7)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91章 揭秘(5)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60章 空候(4)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10章 授藝(1)正文_第80章 西行(1)正文_第88章 揭秘(2)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91章 揭秘(5)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63章 聞昔(2)正文_第38章 重逢(5)正文_第19章 得劍(5)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53章 練氣(3)正文_第22章 認父(1)正文_第46章 結義(6)正文_第72章 覓圖(5)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18章 得劍(4)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74章 悟劍(1)正文_第82章 西行(3)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28章 掌門(2)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25章 認父(4)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8章 上路(6)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44章 結義(4)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31章 掌門(5)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86章 西行(7)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38章 重逢(5)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84章 西行(5)正文_第77章 悟劍(4)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1章 圍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