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8章 得劍(4)

他心頭一喜,長嘯一聲,拔出長劍使開了“二十四手潑風劍”。

轉眼間,林湖立又被逼得手忙腳亂,“蹬蹬蹬”連退三步,後面已是艙房,無法再退。

而“二十四手潑風劍法”一劍緊似一劍,林湖立竟是無暇拔劍。

驀地,張尋劍法又是一變,林湖立只覺眼前有無數枝梅花襲來,情急間不及躲閃,只好伸手去抓一枝最像是真劍的梅花。

一抓之下抓了個空,情知不妙,再想躲避時,只覺胸口一涼,已被利劍刺中。

剎那間,林湖立萬念俱灰,沒想到一世英名竟會毀在這小子手上。

正閉目等死,卻覺對方收回了長劍,說道:“承讓。”

林湖立睜開眼,只見張尋已插好長劍,立在一邊。他一摸胸前傷口,只刺入了一寸,離心臟尚遠。

心知對方手下留情,待要道謝,卻又丟不起這個面子,一下子不知怎麼辦纔好,怔怔地站在原地。

張尋自藝成以來,第一次遇到如此勁敵,雖然獲勝,也已拼出了一身冷汗。

一時間也是站在原地不動,呆呆地回想起這一戰的經過。

突然,從旁邊小船中衝上數人,齊聲高喊:“師父,師叔就是死在這一手劍下的。”

林湖立一聽,驀然驚悟,剛纔張尋最後一劍猶如萬朵梅花盛開,自己的傷口又是一朵梅花形狀,使的不是“七十二手梅花劍”又會是什麼?

顫聲問道:“你是張卓然的什麼人?”

張尋沒料到林湖立會提到父親的名字,也不知是敵是友,便凜然答道:“張卓然乃是家父。”

此言一出,船頭衆人皆縱身撲上,情如拼命。

張尋不明所以,一邊躲閃,一邊問道:“這又是爲何?”

“迎風神龍”林湖立紅着雙眼說:“你父親殺了我弟弟,今日我要你來償命。”

張尋不知父親與長江幫還有這麼一段宿怨。

一時竟不知怎麼辦纔好,只是說道:“林幫主,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剛纔講好我若勝你,我們之間的誤會就一筆勾銷,你難道忘了嗎?”

林湖立此時長劍在手,殺得性起,回答道:“剛纔是剛纔,現在是現在。剛纔我不知你是張卓然這狗賊的兒子,現在既已知道,不會讓你再走。”

張尋聽他侮辱父親,心頭火起,“唰、唰”兩劍,削下了兩個長江幫嘍羅的右臂。衆人一驚,皆後退了一步。

張尋不願多傷無辜,心願今日事情只有避開爲妥。

於是趁這間隙,提一口氣,縱向江面的一艘小船。

船上之人立即舉劍來刺,張尋揮劍一擋,以內力震飛所有刺來的劍,眨眼間人已落到小船上。

但並不停留,腳尖一點。便又縱出,躍向另一艘子船。

小船排得密密麻麻,佔了大半個江。

如此縱躍一陣,便已接近江岸,最後一艘小船離江岸尚有二十餘米,一縱之下,無法躍過。

張尋情急之中順手抓起一個長江幫嘍羅,扔了出去。

自己跟着躍出。

當他一口氣盡,從空中落下時,那個被扔出之人亦正好跌落在他身下的江面上。

他腳尖在那人背脊上一點,再次躍起,“譁”地一聲便飛上了江岸。

隨即展開輕功,往下游猛奔,去追董八股。

“迎風神龍”林

湖立見追趕不及,不禁氣得失聲大罵:“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千刀萬剮,扔到江裡去餵魚。”

張尋奔跑中仍高聲回了一句:“我等着。”

張尋自神功初成以來,第一次盡興搏殺,見自己已能擊敗武林中成名已久的“迎風神龍”林湖立,心中大喜,奔得更加起勁。

他身體裡真氣充盈,這一發足,真是迅如疾風,天黑之時,便已到了川東小城忠州。

住宿一夜,第二日他又施展輕功而行,只半日,來到了素有“川東門戶”之稱的萬縣。

張尋在這風景絢麗的縣城內轉了一圈。

打聽了半日,沒有董昌的一點消息,心想或許是怕長江幫追蹤,日夜兼程地下去了。

於是僱了一隻小船,第二日坐船而行,反正長江幫的人已遠遠拋在後面了,坐在船上,即利於觀景,利於休息,也利於練功。

如此一路順利,過了“羣龍翻地軸,一象塞天門”的灩澦堆之後,便進入了聞名天下的長江三峽。

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西起白帝城,東到宜昌的南津關,橫貫四川的奉節、巫山和湖北的巴東,秭歸、宜昌等五縣,全長近四百里。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三峽說:“兩岸連山,略有闕處。重巖疊障,遮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

峽內激流翻滾驚濤拍岸,兩岸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自古以來便是旅遊佳處。

當晚,張尋與船老大在此歇息,一宿無話。

第二日便又揚帆而下。

忽然,船老大突然驚呼一聲,張尋擡頭望去,只見一條舢板如飛而來,那舢板的尖頭上,澆鑄了鋒利堅硬的黑鐵。

舢板上八條赤膊壯漢,拼命划動大漿,直朝小船撞來。

船老大還道他們劃得太快,煞不住往前衝之勢,急得大喊:“當心!”

話語剛落,舢板距小船已不足一尺,眼看就要撞上。

張尋見了亦是心驚,危急間,劈手搶過船老大手中的木槳,運足真氣,往舢板右前舷一戳,這一戳力大無窮,木槳經受不住,“啪”地一聲折斷了,但舢板也因此一戳從旁掠過。

張尋正鬆了口氣,突聽風聲呼嘯,原來舢板上坐在右邊的四條大漢驀地用船槳往張尋身上橫掃過來。

張尋大驚,見船槳來得迅猛有力,顯然四條大漢的膂力甚強,又見擊來的船槳竟由黑黝的生鐵鑄成,槳上生滿倒刺,萬不能用手去擋。

情切間,猛一提氣,往上直竄而起。

大漢們坐在舢板板上,身形較矮,鐵槳出手也低,盡擊張尋腰部以下。

他縱躍及時,正好避過。

四條大槳帶着風聲從他鞋底擦過。

船老大手足無措,正想跳水,已被來勢迅猛的第一支槳重重擊中,直飛出去,跌入滔滔江水之中,眼見是不能活了。

張尋身在半空,心下大憤,拔出劍來,準備給這幾個偷襲者一點顏色看看。

誰知水流如箭,眨眼間,已將小船衝出數丈,若張尋落下,勢必被疾浪捲走。

他心神不慌,瞥見右邊一丈之外有一塊礁石露出水面,體內真氣流轉,一個筋斗往那快礁石翻去。

剛翻出一半,忽然六、七件暗器從礁石方向破空而來,勁力奇大。

張尋無奈,只能用劍去擋,雖然將暗器盡數擊落,但受此一阻

,力道不續,不能再往前反,人竟往江心落去。

張尋不通水性,一掉入水裡,便往江底沉落。好在他真氣充盈,閉住氣後,不需立時換氣。

他凝神定心,只待到得江底,再尋機借力往上躥出水面。

突然,十餘條大漢口銜匕首,快速地向他游來,待到他的眼前,抽出匕首就往他身上亂刺。

張尋從未在水底拼鬥,但憑着內功深湛,仍能克服流水的巨大阻力,勉強揮動長劍,堪堪將十餘柄匕首擋開,立即換個方向不攻。

剎那間,張尋被逼得手忙腳亂,險象環生。

酣鬥中,張尋忽然覺得腳下一硬,已立在一塊暗礁之上。

他腳底有了依託,精神爲之一振,連續數劍將遞過來的匕首擋開,又趁勢反擊了幾劍。

一條大漢躲避不及,被張尋齊腕削下一隻手來。

大喊吃痛,退出戰團,往江面蹬去。

但他身處上水,傷口涌出的鮮血已劈面往張尋面上衝來。

張尋揮劍守住全身,合上眼,想等血水流過之後,再睜開眼。

驀然間,只覺頭皮一涼,一柄匕首刺到他的頭頂。

在陸地上搏殺,只需護住四周就行。

而在水裡,那人卻一直遊在張尋的上面等待機會,就在張尋閉眼的一瞬間,他手持匕首由上而下猛捅,張尋不備,不及躲開,竟然着了道。

正絕望間,忽感頭頂的匕首在頭皮上一停,沒再往下刺,隨即竟離開了。

他一擡頭,發覺頭上那人正急速往江面浮去。

原來這個大漢水性雖好。

但劇鬥之下體力已經不支,就在偷襲即將成功之時,入水前憋的一口氣散了,力量皆失,水下浮力極大,一下子把他托起,匕首也沒能再刺下。

張尋死裡逃生,手下不再容情,出劍盡是殺招。

頃刻間,二名大漢被透胸對穿,一人左腿被斬落,另有一人右眼被刺瞎。

剩下的大漢們見張尋這般厲害,不敢戀戰,紛紛往水裡遁逃。

張尋見敵人已去,鬆了口氣,正想出水,忽然一枝黑鐵長槍。

使槍人槍法精湛,收發自如,見他避開,槍尖一轉,仍是對準張尋面門而去。

張尋不及再避,揮劍將鐵槍擋開,但一擋之下,手臂發麻,長劍差點脫手。

此時張尋已看清使鐵槍者正是前幾日敗於他手下的長江幫幫主“迎風神龍”林湖立。

心想對方內力不及自己,何以手臂被震麻。

隨即明白,這林湖立既在長江稱雄。

又號爲“神龍”,水下功夫必是極好,定是借了水流的力量,才使得手上鐵槍威力大增。

因水中阻力大,長兵器難以施展。

剛纔那些大漢,便都用輕便靈巧的匕首。

張尋能勉強揮舞一柄長劍,已是極不容易。

而林湖立能將一杆長槍使得圓熟,自是由於長年不懈地水中練習,使他對水流的變化了如指掌。

可以借水使槍,彌補內力的不足。

林湖立一槍刺空,隨即又是一槍。

張尋雙腳不敢移動,生怕一離開暗礁,在水中無法保持平衡,那就更不是林湖立對手了。

再者鐵槍有一丈多長,對方站在一丈之外進攻,自己劍短,根本無法反擊,只能再次硬碰硬將鐵槍擋開。

(本章完)

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94章 決鬥(1)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24章 認父(3)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78章 悟劍(5)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79章 悟劍(6)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9章 上路(7)正文_第54章 練氣(4)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40章 重逢(7)正文_第59章 空候(3)正文_第37章 重逢(4)正文_第3章 上路(1)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89章 揭秘(3)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8章 得劍(4)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93章 揭秘(7)正文_第88章 揭秘(2)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43章 結義(3)正文_第39章 重逢(6)正文_第81章 西行(2)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92章 揭秘(6)正文_第78章 悟劍(5)正文_第23章 認父(2)正文_第50章 起疑(4)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0章 授藝(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96章 決鬥(3)正文_第71章 覓圖(4)正文_第9章 上路(7)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89章 揭秘(3)正文_第50章 起疑(4)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30章 掌門(4)正文_第64章 聞昔(3)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71章 覓圖(4)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16章 得劍(2)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1章 圍殺(1)正文_第20章 得劍(6)正文_第31章 掌門(5)正文_第96章 決鬥(3)正文_第78章 悟劍(5)正文_第53章 練氣(3)正文_第23章 認父(2)正文_第37章 重逢(4)正文_第2章 圍殺(2)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52章 練氣(2)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13章 授藝(4)
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94章 決鬥(1)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7章 上路(5)正文_第24章 認父(3)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78章 悟劍(5)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79章 悟劍(6)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35章 重逢(2)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6章 上路(4)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99章 決鬥(6)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98章 決鬥(5)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58章 空候(2)正文_第76章 悟劍(3)正文_第9章 上路(7)正文_第54章 練氣(4)正文_第27章 掌門(1)正文_第40章 重逢(7)正文_第59章 空候(3)正文_第37章 重逢(4)正文_第3章 上路(1)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89章 揭秘(3)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8章 得劍(4)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93章 揭秘(7)正文_第88章 揭秘(2)正文_第95章 決鬥(2)正文_第43章 結義(3)正文_第39章 重逢(6)正文_第81章 西行(2)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29章 掌門(3)正文_第92章 揭秘(6)正文_第78章 悟劍(5)正文_第23章 認父(2)正文_第50章 起疑(4)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51章 練氣(1)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61章 空候(5)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0章 授藝(1)正文_第26章 認父(5)正文_第96章 決鬥(3)正文_第71章 覓圖(4)正文_第9章 上路(7)正文_第4章 上路(2)正文_第14章 授藝(5)正文_第89章 揭秘(3)正文_第50章 起疑(4)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30章 掌門(4)正文_第64章 聞昔(3)正文_第47章 起疑(1)正文_第83章 西行(4)正文_第71章 覓圖(4)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16章 得劍(2)正文_第70章 覓圖(3)正文_第69章 覓圖(2)正文_第57章 空候(1)正文_第17章 得劍(3)正文_第12章 授藝(3)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21章 得劍(7)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42章 結義(2)正文_第1章 圍殺(1)正文_第20章 得劍(6)正文_第31章 掌門(5)正文_第96章 決鬥(3)正文_第78章 悟劍(5)正文_第53章 練氣(3)正文_第23章 認父(2)正文_第37章 重逢(4)正文_第2章 圍殺(2)正文_第49章 起疑(3)正文_第90章 揭秘(4)正文_第34章 重逢(1)正文_第5章 上路(3)正文_第15章 得劍(1)正文_第52章 練氣(2)正文_第87章 揭秘(1)正文_第97章 決鬥(4)正文_第33章 掌門(7)正文_第13章 授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