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車之鑑

一峨冠博帶,身材削瘦,面無血色的中年男子早迎出館外,喜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一向韓將軍你去了哪裡,大王正找你呢。”

韓淮楚愕然道:“大王找我何事?”

朱房道:“此事說來話長,將軍且入內長談。”便將韓淮楚引入大堂。

韓淮楚落座,朱房劈面問道:“大王待你不薄,韓將軍爲何不辭而別?”韓淮楚正爲此事心愧,支吾道:“我師傅聽聞芒碭山出了一條大蛇,找上我,要去看個究竟。”

朱房責備道:“如今戰事正緊,將軍不思報效朝廷,卻去看什麼大蛇,豈不是太孟浪了。”

韓淮楚便道:“末將在驛館賦閒多日,未得陳王封綬,左右無事,想出去走走也無妨。”

朱房便道:“大王非不想重用你,只是無甚機會。你看,這機會不是來了麼?”韓淮楚便問:“陳王欲委我何職?”

朱房道:“右將軍新近大敗於秦軍,喪師辱國。大王痛悔未聽將軍之言,致有戲下大敗。欲派你接續周文,重整軍馬,殺入咸陽,爲我張楚死難的將士報仇。”

“切!原來是要小生去接這個爛攤子。當初兵力鼎盛時不派我去,如今敗得潰不成軍時便想到了小生。”

韓淮楚臉上不動聲色,問道:“那右將軍周文,手中還有多少兵馬?”朱房道:“他在曹陽關收攏殘部,聽說有五萬部屬。”

“五萬恐怕是灌水的吧。”韓淮楚心想。

又問:“秦軍有多少兵馬?”朱房道:“十萬。”

“當小生白癡啊!那章邯手中有二十萬以上大軍,加上王離的十萬長城兵團,張楚降兵,少說也有四十萬吧。這廝這麼把秦軍縮水,把張楚軍人數猛灌水,分明是想讓小生去送死。”韓淮楚心中暗罵。

他呵呵一笑,說道:“大人好張利嘴。末將聽說,那秦軍單單王離一部,便不止十萬呢。”

被韓淮楚當面揭破謊言,那朱房是面不改色,說道:“韓將軍用兵如神,在龍武坡便以寡敵衆,大敗秦國上將軍蒙毅。章邯不過是蒙毅手下的一員舊將,只要韓將軍出馬,定能再創奇蹟。”

“當小生是神仙啊?盡指望我去創造奇蹟,卻不知你張楚已窮途末路,不日即將亡國。”韓淮楚心中好笑。

他是穿人,當然知道張楚國的命運。在跨越時空之前,馬克所長便諄諄警告,不可改變歷史。此時就算是給他一百萬大軍,他也不會去與章邯,王離對敵。

韓淮楚便道:“請恕末將才疏學淺,當不起這重任。”

朱房仍然面不改色,說道:“我早料到韓將軍會如此說。我西線義軍確實太少,要你去力挽狂瀾是過於勉強。今有一計,可爲將軍添得十萬大軍,不知韓將軍可有興趣一聽?”

韓淮楚“哦”了一聲,說道:“末將洗耳恭聽。”

朱房道:“聽聞徵東將軍帳下大將周叔,與韓將軍有同門之誼。將軍如能說動周叔,暗中下手除去周市,這十萬大軍便歸將軍了。”

韓淮楚終於明白朱房今日的真正用意了。原來他是想用斬殺葛嬰的故伎,除去周市!

他裝作不解道:“周將軍犯了何過,陳王要將他處死?”

朱房哼了一聲:“周市前番兵敗與齊國,陳王便想將他免職。今日本使奉旨來宣他入都城議事,他又虛言推諉,仗着他有十萬大軍,我軍新敗,便不將大王放在眼裡了。難道他的大軍,不是大王的大軍麼?此人反心已露,陳王早料有此結果,令我便宜行事。今喜遇到將軍,正好可助我一臂之力。”

韓淮楚聽罷,方知事情原委。心想你們這種窩裡鬥,小生才懶得參與呢。

他便笑道:“鄧宗已有前車之鑑,周市若是再去都城,就是白癡一個了。陳王無故斬殺大將,恕韓某不能領命。”

朱房怒道:“你不是我張楚的臣子麼?大王軍令,你敢不聽?”

韓淮楚哈哈大笑:“陳王昏聵,當不當這個臣子,韓某不稀罕。告辭!”一拱手,反身向驛館外走去。

朱房大怒,在後發狠話道:“韓信,待我向大王奏明,定斬不饒。”

韓淮楚卻充耳不聞,一徑去了。

※※※

韓淮楚返回周叔帳中。周叔立即問道:“中正大人找師弟何事?”

韓淮楚心想,“若將朱房圖謀斬殺周市之事告訴師兄,師兄必會稟告周市。到時周市不得不反,小生倒成了逼反大將的罪魁禍首了。陳勝總算待小生不薄,小生不可作那無義的小人。”

他便淡淡道:“中正大人傳達陳王美意,要我去西線接替周文,對付章邯。”周叔繼問:“他沒說別的事麼?”韓淮楚搖搖頭:“僅此而已。”

周叔乃問:“師弟可曾答應?”韓淮楚又搖搖頭。周叔點頭道:“如此便好。西線戰事已無可救藥,師弟去了實是送死。”

他頓了一頓,又道:“朱房前日來我大營,欲宣大帥入都,說是商量調撥我徵東大軍西去攻秦。大帥正爲此事煩惱。”

那周市爲何煩惱,韓淮楚是心中雪亮,也不接腔。告辭道:“多謝師兄贈金,韓信此來與師兄告別,這便去了。”周叔愕然道:“師弟怎說走就走,也不多呆幾日,讓我與師弟敘敘舊情。”韓淮楚笑道:“師弟我還要爲師門籌集善款,就不在此多留了。”

周叔道:“既如此,讓我送送師弟。”便起身,將韓淮楚送出營寨。

快到轅門,突有一將領了十餘騎從營中飛馬追來,高喊:“韓信慢走!”周叔回頭一看,卻是周市帳下大將王景。

這批人說來就來,一涌而上,將轅門堵了個嚴實。王景手提三尖刀,高喝一聲:“將韓信拿下!”十餘騎高聲吶喊,便要上前拿人。

周叔急擋在前,問道:“王將軍,這是末將師弟,你們爲何要拿他?”王景在馬上彎腰施禮,解釋道:“王某知道是將軍師弟。只是大帥有令,不敢不聽,只好得罪了。”周叔惑問:“大帥爲何要拿他?”王景嘿嘿冷笑道:“這個就要問你師弟了。”

周叔轉頭問韓信:“師弟可曾做過不利大帥之事?”韓淮楚搖頭道:“我與大帥素不相識,怎會對他不利?”周叔便對王景道:“這可能是一場誤會。”

王景劈面問道:“韓信,日前你可曾去過驛館,見過中正大人?”

韓淮楚心中恍然,“原來這事被周市知道了。看來他對那陳王特使也提防得緊,朱房的一舉一動無不瞭然。幸好小生未答應朱房什麼,要不然百口莫辯,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他的先天真炁已練到第七重,對付眼前這十幾個人易如反掌。但想動手殊爲不智,只因此處乃是義軍大營,兵將重重,縱能撂倒眼前這十幾個人,又怎能奈何營中的千軍萬馬?若動起手來,只會讓誤會更深,到時更難辯解,倒叫師兄爲難了。

韓淮楚想了一想,說道:“我與你們去見周大帥便是。”

王景道聲:“爽快!”手一揮,一騎兵滾下馬,手提鐐銬,將韓淮楚手足縛住。

王景押解了韓淮楚,向中軍大帳走去。周叔放心不下韓信,也跟了來。

韓淮楚被推進大帳,只見一將身着戎裝,端坐虎皮帥椅。那將身材中等,相貌平平,說不出什麼特點,比諸韓淮楚以前見過的秦軍大帥蒙毅,或是張楚國老帥周文來,感覺上遜色太多。

他身邊幾位將軍,倒均是神態威猛,驍勇善戰之輩。

“難道這便是徵東大將軍周市?看他樣子,哪像是手提十萬大軍,平定千里魏地的一方元戎。”韓淮楚心想。

※※※

此將正是張楚軍大帥周市。

這周市武藝平平,也無過人的智謀。陳勝原本不看重他,只給了他少許人馬,讓他經略魏地。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風起雲涌,人心去秦的大環境中,他運氣也太好了。一入魏境,各地便紛紛響應,爭殺長吏響應義軍。又有縱橫家弟子周叔投到他麾下,爲他運籌帷幄,練兵教戰。未經周折,便席捲整個魏國故地。他手中的兵馬,也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若非與齊軍在狄城交戰大敗,他手中兵馬還不止這些。

周市早就看出陳勝猜忌之心頗重,不是好處的主子。一直戰戰兢兢,對張楚王朝恭謹順從,不敢有半點違逆。

對齊國的戰敗,陳勝頗爲微辭,一直責備他督師不利,喪師辱國。他也曾風聞陳勝要派在滎陽獻計破城的縱橫家高弟韓信來接替自己,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後來因韓信婉拒,此事便不了了之,但他心中已埋下了陰影。

隨後聽說葛嬰被殺,鄧宗逼死於驛館。他心中已生起不詳之感。

果然,不幾日,陳王特使朱房便到了臨濟,宣讀陳勝旨意,要召自己入都,商議西進攻秦之事。

他是什麼料,自己清楚。連陳勝引以爲“王子成父”,滿腹韜略的老帥周文,也敗在章邯手下。自己連一個剛立國不久的田儋都不是其對手,焉敢去對抗秦國四十萬虎狼之師。

有那鄧宗前車之鑑,自己入了都城,豈不是要步鄧宗的後塵。

周市便虛言推諉,說魏地人心不穩,軍務繁忙,無法起身去往都城。朱房還待絮絮叨叨,說什麼大王軍令如山,你怎敢不聽。周市手下衆將已不耐煩起來,便有猛將李勝呵斥道:“不聽又怎地?”

朱房當即一嚇,已明白這周市不再是那唯唯諾諾的綿羊了,已變成了一隻猛虎。便悻悻告退。周市倒頗識禮數,又是棒擊那位“出言不遜”的李勝,又是饋以玉璧奇珍,親送他到轅門之外,矚其在陳王面前爲他美言。

朱房走後,周市就廣佈眼線,暗中盯着這位陳王特使。卻見到陳勝曾有意讓接替自己的韓信,出現在朱房的駐駕之處。

“莫不是韓信與朱房勾結,要來奪我的兵權?”周市聞訊大怒,立馬下令拿下韓信。

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二十七章 敲鐘爲號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
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二十七章 敲鐘爲號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