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

紫霞宮中,仙界兩位骨灰級的高人還在下棋。

這棋怎還沒下完?原來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這兩位要是下一盤棋若是下了一天,人間就過了一年。就算是遇到難解之處拈子那麼沉吟一下,這人間也過了幾天。

那看門童子菩提仍然是恭身立在一旁,不停地沏茶上水。

忽有太上老君急急闖入,神態頗是焦急。鴻鈞老祖問道:“徒兒何事而來?”

太上老君稟道:“那魔帝不顧天規,已直接插手人間戰事,用那魔功‘迴天返照大法’將西楚軍馬人與馬匹悉數恢復,對漢軍大爲不利。衆仙不知如何應付,請師尊示下。”

鴻鈞長嘆道:“魔帝這麼一手,人間帝王開創新朝又將延誤三年。荒冢之間,又將增添多少白骨。老君,這事你就看着辦吧。”

太上老君一臉困惑道:“師尊說的看着辦是什麼意思,徒兒不解。”

便有那道童菩提輕笑一聲:“我輩玄門中人,合該隨機應變。魔帝既已插手人間戰事,吾等何須墨守陳規?”

陸壓道人哈哈一笑:“你師傅的天規是用來框別人的,這你還不明白?快去助那人間帝王一臂之力,休叫他被那霸王星給滅得連骨頭渣都沒了。”

鴻鈞正色道:“話雖如此,萬不可濫用法術傷人性命。這人間的戰事,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解決。”

太上老君聞言面露喜色,說道:“弟子謹記。”便告辭要走。那陸壓又將他喊住,說道:“且慢!”

老君回頭問道:“老師還有何吩咐?”

陸壓道:“既已碰到,待貧道助你一回。”即揭開花籃,取出一草人遞給太上老君,說道:“你把這草人拿去,上書丁固二字,頭上安一盞燈,足下安一盞燈,可保那人間帝王躲過那迫在眉睫的血光之災。”

太上老君問道:“老師莫非要用釘頭七箭對付那楚將丁固?”陸壓笑道:“釘頭七箭,就算大羅金仙也禁受不起,那丁固只是凡夫俗胎一個,如何能受?只略施薄法,暫迷他心智而已。”

太上老君接過那草人,道聲多謝,笑吟吟而去。

※※※

卻說西楚三萬鐵騎夜襲魏軍大營,那魏國兵將是否毫無覺察?

答案是否定的。魏軍的巡哨探子已經窺探到楚軍的動向,飛馬將這緊急敵情報給鎮守前營的魏軍大將柏直。

那魏軍統帥也非等閒之輩,乃是縱橫家高弟周叔。他紮下的營寨也算中規中矩,分爲前後左右中五個營盤。夜裡也是巡邏不斷,防守從未間斷,夜裡各營之間互有號燈傳遞訊號。

只是那柏直依仗魏豹的寵信,並不拿周叔立下的軍規當一回事。這傢伙前日裡與漢王妃呂雉在牌局上切磋,回來後就愛上了雀牌這玩意,而且十分沉迷。閒來無事,就糾結幾個麾下戰將一起打打雀牌,交流一下牌技。輸得精光的將佐就暗中剋扣士兵們的軍餉,倒賣士兵們的軍糧,搞得士卒們怨聲載道。

昨夜裡柏直又打了一夜的雀牌,三更才睡,現在像死豬一樣睡着。

巡哨飛奔到柏直的帳中,欲將這緊急軍情彙報時,那柏直還正鼾聲如雷,叫了幾聲都叫不醒。

軍情如火,那巡哨可等不及,就上前把柏直身子那麼一推,高聲道:“將軍不好,楚軍突襲!”

那柏直正在睡夢之中,有人攪亂他的好夢,迷迷糊糊,喝道:“胡說什麼,楚軍遠在五百里外,就算是飛也飛不了這快,怎會突襲到這裡來?”

巡哨道:“千真萬確,在下親眼所見,那項羽已率楚軍騎兵殺奔而來,已到十里之外!”

柏直“呀”的一聲大叫,急忙披甲出帳,吹響警笛,點將聚兵。

偏偏這個時候他手下一干將佐夜裡陪他玩那雀牌,此刻也睡得像死豬,聽見那警笛一個也醒不來。聽見警笛的只有那底下的小兵小將,卻找不到自己的頭,滿營裡站的都是人,就是排不成陣型,鬧哄哄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候,那楚軍的鐵騎已殺到營門之前!

駐守轅門的魏卒本兵力不足,有氣無力象徵性地放了一波箭,就被悍不畏死的楚騎踩着戰友的屍骨攻進了營門!

那楚軍騎陣的最前方,一馬當先依然便是如天神臨凡般的楚霸項羽。座下踢雲烏騅驅策如風,手中天龍破城戟橫掃千軍擋之披靡。那營中魏兵魏將,見着他只有逃命的份,哪敢上前送死?

那項羽身後,是清一色的騎士,火紅的戰服,鋒利的長刀,如一羣烈豹進了羊羣,對着那魏兵亂砍亂劈。火箭紛飛,那營中四處着火。魏兵嚎哭躲避之聲與那噼裡啪啦火燒之聲響作一片。

這前營本只有一萬軍馬,騎兵也只兩千,哪裡抵抗得住楚軍三萬騎士地全力攻擊,眼看便是大敗之局。

那柏直急衝衝帶着一彪人馬來戰,迎面便遇到楚軍上將龍且。戰只三合,龍且大吼一聲,一槍刺中柏直左臂。頓時那柏直翻身落馬。幸得左右拼死搶護,救走逃得一命。

兵敗如山倒,到了破曉時分,這前營的魏兵魏將被一羣嗜血的楚騎追逐着,一股腦地逃向由魏軍主帥周叔鎮守的中軍大營。

※※※

那震天動地的喊殺聲與熊熊的火光早驚動了中軍。

這裡沒有像前營那般混亂,而是早就嚴陣以待。六萬身着藍色戰服的魏軍各自已走出營帳,長弓在腰,堅盾在手,頂盔貫甲,由各自領兵將佐排成了整齊的方陣。營地上,一杆“周”字大旗下,魏軍主帥周叔披掛上馬,目光炯炯,正準備與來犯的楚軍決一死戰。

坐上魏軍大將軍之位的縱橫家弟子周叔,迫切期望一場大勝來證自己之名。尤其是今天的對手,是那不可一世睥睨天下英雄的楚霸項羽。

那西魏王魏豹卻心中沒底,大戰之前還在猶豫不決,爲戰與不戰與周叔打商量。魏豹戰兢兢走過來道:“楚軍強悍,楚騎皆能以一當十,項羽勇猛無敵平生未有一敗。若是戰敗,我大魏必無立足之地。現在要走還來得及,咱們還是不要與他硬碰,趕緊拔營退兵,返回河東去吧。”

周叔輕蔑地看了一眼魏豹,說道:“大敵當前,大王豈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軍人數三倍與敵軍,未必會敗。若要退兵,必是不可收拾之局,現在哪還能說退字?”

魏豹硬着頭皮問道:“既然如此,將軍將如何克敵?”

周叔說道:“此處地形狹窄,爲臣訓練那魏舒方陣已久,今日正好一試。”

那魏舒方陣是什麼東東?周叔爲何敢依仗它來與不可一世的項羽率領的楚軍精騎叫板?

那魏舒方陣的創始,還在春秋時期。

公元前五四一年,當時強大的晉國與狄國開戰。晉國大夫魏舒在一次與狄軍的遭遇中,由於戰場地形險隘,戰車無法展開,便“毀車以爲行”,把甲士和步卒混編在一起,組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步兵方陣——魏舒方陣。便以這魏舒方陣大敗狄軍。

縱橫家學兵法的弟子中,周叔算不上聰明,卻最是用功。平日裡不喜與衆師兄弟嬉鬧,有空就將自己關在屋子,研讀兵法,說是自己笨,所以要多用功才行。他對那戰場出現過的陣法均有研究,對這魏舒方陣也有自己獨到的創新。

這大營紮在高坡,地勢也是十分險隘,而魏軍以步兵爲主,周叔便想到用此陣來對付項羽。

那周叔繼道:“今日地在山林,不利楚軍戰馬驅馳。若楚軍攻至,左營王襄、右營孫遫皆從側面包圍楚軍,後營張樂迂迴穿插到楚軍身後斷楚軍歸路。只待楚軍陷入我魏舒方陣之中,便一起殺出,形成鉗形之勢。”

他話語一頓,又道:“就算我軍敗北,爲臣亦有一計,可讓全師而退。不致傷了我魏軍元氣,動搖我大魏國祚。”

魏豹奇道:“那項羽嗜血成性,我軍若是戰敗,他豈能容我軍安然離去?”

周叔道:“大王豈不聞項羽獨珍愛愛妃虞姬乎?”

那魏豹也不是白癡,頓時心領神會,說道:“將軍意在以虞姬要挾項羽麼?只是那項王妃乃漢軍人質,漢王去前叮囑寡人,要用她換回太公,萬不可讓項王妃有任何閃失。寡人這麼做,會不會失信於漢王?”

周叔正色道:“當斷不斷,必受其害。存亡大事,切不可效婦人之仁。”

那周叔話還未說完,便聽到一聲震天的呼喊:“虞姬休怕,我來也!”

那聲音猶如轟隆的雷鳴,挾着強大無比的穿透力,彷彿龍吟獅吼,直穿天籟,響徹了魏軍整個大營。

除了那霸王神功已練得出神入化的項羽,誰還能發出這般雄渾激昂的呼喊?除了那對虞姬一往情深的項羽,誰還能這般對她關切?

這呼喊還是人能發出的嗎?滿營的魏軍兩耳震得嗡嗡直響,兩股打顫,臉上皆油然而生一股怯意。

那魏豹嚇得面色如土,說道:“大將軍,項羽已至,我軍該當如何?”

周叔從容吐出八字:“打開寨門,擺陣迎敵!”

※※※

狹窄的山徑上,從前營敗北的魏軍亡命地逃,楚軍騎士兇橫地追。逃得慢了的,被那楚騎追上,提手便是一刀。

那魏軍主將柏直吃了龍且一槍,亂戰之中,此刻也不知躲到了哪裡。這敗逃的魏軍沒有指揮,只想逃回中軍大營會安全一點。他們卻不知,這麼做實是犯了兵家大忌。

戰場上逃跑的方向極其講究。魏軍已在山徑上列下陣勢,若是楚軍踩着魏軍這些人的尾巴衝入魏軍戰陣,有自家兄弟作擋箭牌,中營的魏軍還敢放箭嗎?

山徑上突然衝出一騎,一位魏軍騎士手拿黃旗迎面向着敗逃的魏軍馳來。

看看那魏騎將要接近,突然一個轉身,向着來路馳回。那魏騎把手中旗幟高舉着不停揮動,走得是不快不慢,速度正好控制在與敗逃者保持一箭的距離。

戰場上旗幟就是命令。令旗一舉,那些被楚騎一路兇橫的追殺已經嚇破膽找不到北的魏軍,頓時腦筋清醒過來,又一股腦跟着這面黃旗逃跑。

到了前方一個岔路,那魏騎一個轉向,對着下山的道路直衝而下。敗逃的魏軍也就隨了他一起往山下方向逃。

魏軍中營布在山上,本來準備把這些敗逃的牲口作擋箭牌的楚騎看出名堂,立馬停下追趕,候在路旁,等着同伴的到來。

身經百戰的楚軍,也是訓練有素之師。

※※※

霞光初照,已到卯辰之交。

咚咚咚,鼓聲敲響,楚軍騎士魚貫而上,來到魏軍陣前。

漆黑如緞的烏騅寶馬上,端坐着楚軍統帥——西楚霸王項羽。身長九尺,鞍上陰山神弓長盈六尺,掌中天龍破城戟一丈六尺。頭頂黃金帥字盔,身穿大葉紫金甲,粗獷雄偉,重瞳中透出一股捨我其誰的霸氣。

項羽身後,環擁着五位悍將:虞子期、桓楚、季布、龍且、丁固。雖然趕了一日一夜的路是一身風塵,卻是人人威風,個個精神。

對面的一座山坳上,烏壓壓佈下了魏軍主帥周叔精心準備的魏舒方陣。只見旌旗招展,繡帶飄揚,刀槍映日,戈戟如林。

那方陣由五個大陣組成,最前方是一個前拒陣。最外圈的盾牌手提着那一米半寬的櫓盾排成厚厚的三波,可抵擋一切騎兵悍猛的衝擊。盾牌之前,是一叢鹿角荊棘,作路障之用。弩手藏在三層盾手之後,手挽腳踩強弓勁弩,只等那楚軍步入射程,就是一波亂箭射殺。

之後便是那鉤鐮槍鏈子鎖,專司陷落敵軍馬蹄。再往後看,便是那魏軍布卒,一伺前方交戰不利,就一擁而上與敵軍肉搏。

前拒陣後,按前、後、左、右方位布成四位大型方陣,弩兵在前,步兵在後,騎兵壓陣。四位方陣之間,空出一片方地,就等那楚軍沖垮前拒陣之時突入其中,四面同時出擊,形成鐵壁合圍之勢。

佈陣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就那麼由六萬魏軍組成的簡簡單單地幾個方陣,透出一股凌厲的殺機。在這狹隘的山林中,面對三萬清一色的楚軍鐵騎,或許這是周叔所能想到最佳的應敵之法。

※※※

烏騅馬催動,項羽驅馬上前,指着黃羅傘蓋下的魏豹暴吼一聲:“魏豹何在?”

門旗之下,魏豹笑而答禮:“小王在此,項王一向安好。”

項羽厲聲問道:“無恥匹夫,汝敢興兵來犯上國,卻忘朕前日助爾復國之恩乎?”

提到項羽幫自己復國之事,魏豹正訕訕不知如何回答。便有周叔冷冷說道:“前恩自然不敢忘懷。只是吾王常思被陛下遠遷背離故土,恩典無以爲報,只好引軍來朝面謝陛下厚恩。”

項羽聞言狂怒,將天龍破城戟一舉,高喊一聲:“殺!”

吶喊聲地動山搖,紅色的旋風繼鉅鹿大戰後再度興起。三萬楚騎聞聲而動,一場如暴風驟雨般的大戰就此展開。

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
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