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

那蒲耳見韓淮楚站在那裡發愣,笑道:“韓信,是不是聽說要娶大小姐樂昏了頭,傻楞個什麼?還是來出出主意,說說那滎陽如何攻下。”

韓淮楚略一沉思,說道:“要訂取勝之計,須知司馬欣董翳何以致敗。不知彼等有二十萬大軍,爲何連滎陽都攻克不下?”

英布道:“聽說是那些降軍見了家鄉兄弟不肯出力。”

韓淮楚搖頭道:“這只是原因之一。韓某曾助假王吳廣攻打過那城,知道那滎陽城城高壕寬,可是難攻得很。”

蒲耳點頭道:“正是如此。據報先是那李烈出城與李鳴的騎兵打了一場,李鳴不敵李烈勇武,死在他混金钂下;後是溫護率領大軍強攻城池,不僅那城沒有拿下,溫護更被射死在李烈的靈寶穿石弓下。”

英布不耐煩道:“你們怎盡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那李烈算得什麼?小爺要遇上他,一隻手便可打得他趴下。韓信,叫你來是來做參謀的,還是研究一下如何破敵吧。”

韓淮楚猛一拍手,說道:“我看這一仗咱們不用打,那滎陽會不攻自破。”

英布奇道:“韓信你說夢話了。那胡東頑固得很,你怎說滎陽會不攻而破?”

韓淮楚說出的話令大家出乎意料:“若是劉邦已攻下咸陽,秦王子嬰已經投降,你們說事情會變得怎樣?”

蒲耳笑道:“要是連咸陽都被劉邦攻克,那嬴子嬰做了咱們楚軍的俘虜,胡東還在那裡戰個屁。只是那劉邦的動作沒有這麼快吧。”

那時沒有電話電報,消息閉塞得很,項羽軍中還估計劉邦的動作沒有那般快。故蒲耳有此一說。

韓淮楚作莫測高深狀道:“韓某敢斷言,此時劉邦大軍已經攻下咸陽。”

項追滿臉的不悅,尖聲道:“不可能!他要先攻下了咸陽,我哥哥怎麼做那關中王,娶回虞姐姐做我的嫂子?”英布也嚷道:“怎麼可能?他從南陽進軍,距離那般遙遠,怎會這快就打進了咸陽?”

韓淮楚微微一笑:“信不信由你們。既然找我來做參謀,就要聽我的主意。咱們去了滎陽,聯合司馬欣董翳的軍馬,只把城池圍而不打。就坐等劉邦大軍的消息吧。”

蒲耳在一旁點頭道:“咱們還可以散佈謠言,就說劉邦已經滅了他們秦國。不管是真是假,不失爲一條攪亂敵軍軍心之計。另外派出探子去關內打探,看劉邦的大軍動向如何。”

英布便道:“罷了,就由你們去弄吧。”

於是大軍開拔,挺向三川郡。

※※※

到了滎陽城外,便有司馬欣,董翳前來迎接入寨。

那英布入到大帳,大刺刺往中心大椅上一坐,對降軍衆將道:“魯公令我總督滎陽戰事,而今所有人都歸我節轄。從明日始,軍侯以上戰將五更皆要到我帳中點卯。違令者不管是誰,軍法從事!”

那英布說的也是例行公事,可降軍衆將聽了皆頗有不忿。

原來秦軍將士常常私下議論,說武成侯之所以大敗,是因爲出了英布這樣一個叛徒,將秦軍在鉅鹿戰場的兵力佈置盡賣給了楚軍,來換取他的榮華富貴。若非如此,王離的十八萬大軍加上蘇角的五萬軍馬,何至於會敗給只有七萬人的楚軍?而大家被迫投降,也是因爲此事引起。

那英布便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不僅諸侯軍大多人對他恨之入骨,那降來的秦軍也對他懷恨在心,楚軍中不少人都是張楚舊部,記念英布曾對張楚豪傑欠下的累累血債,也對他不感冒。要不是項羽是他哥哥,一味袒護於他,英布在楚營也會混得灰頭灰臉。

英布在秦軍時,大家都跟他平起平坐,不少人地位還在他之上。如今投降了,董翳司馬欣皆封了王,英布還只是一個當陽君。英布如此囂張,一點也沒把大家放在眼裡,衆人心中自然不是個滋味。

以至於英布說了一聲,竟無人搭腔。

英布大怒,用手向案上重重一拍,說道:“本君的話,你們聽到了沒有!”

看到英布動怒,機靈的司馬欣連忙答道:“吾等遵令!”

英布乃收起怒容,分拔衆將。將降軍分爲三旅,分別於滎陽城南北西三面下寨,自個據了東面。雲只將滎陽城圍住便可,不用攻打。

衆人不解,問道:“當陽君不是來取滎陽的麼,這隻圍不打如何能夠破城?”

英布便將韓淮楚的主意一講,說道:“我軍先不攻城,去探聽劉邦的消息,同時詐稱咸陽已失秦君已降,那滎陽城軍心必亂,可不攻自破。”

※※※

二十餘萬軍馬,密密匝匝,將滎陽城圍得如鐵桶也似。

楚軍更射出無數傳單于城中,說你們的都城都丟了,你們的國君也投降了,你們還在這裡起勁與我軍頑抗個什麼?還不獻城投降,更待何時?

滎陽城中軍民也不知這傳單上寫的是真是假,果然軍心大亂,士卒多有逃亡。三川郡守胡東,欲禁不止。

而英布對那降兵不大放心,爲了便於監視鎮撫,來了個大洗牌,頻頻調動,安插楚軍將尉參雜於降兵之中。

他初衷雖好,結果卻事與願違。原來這些將尉不少人曾到關中做過徭役,那秦人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只把他們當作牲口使喚。如今情況倒過來了,他們得了上位,便要來報復那些秦國的降兵,也把士卒當牲口使喚,肆意欺凌,取笑侮辱,說什麼那大秦就要玩蛋,你們都將做亡國奴。

忍氣吞聲的降兵投訴到董翳司馬欣那裡,誰知二人壓根不敢同英布叫板,除了好言安慰,也做不了什麼。

與此同時,二十餘萬人的軍糧忽然緊張起來。原來章邯軍的軍糧都是從關中運來,自然是沒有壓力。而今這降卒的軍糧皆要諸侯們提供,諸侯自己也是連連交兵,自己都焦頭爛額,忽然多了這麼多人要張口吃飯,哪裡接濟得上?

英布處理這問題很簡單,先餵飽了小爺的弟兄再說。至於那降卒嗎,剋扣一點,三餐並作兩餐,乾飯變成稀飯也沒有關係。

這年頭當兵就是爲了吃一碗飽飯,英布不讓他們吃飽,那還會太平無事?暗流涌動,投訴無門的降卒們自發起來,謀劃叛亂。

※※※

馳道上,一匹快馬從西邊而來,急衝衝直向滎陽而去。

這人便是韓淮楚。這些時日,韓淮楚並未在英布營中,而是去了一趟關中,打探那劉邦軍的消息。

探回的軍情十分令人振奮:那大秦帝國已經玩完,劉邦已進軍咸陽。

韓淮楚一路風餐露宿馬不停蹄,回到楚軍大營。一入帳中,便將這好消息告訴了衆將。

衆將齊聲歡呼,歡欣雀躍。只因那劉邦已得關中,下面的戰鬥已不用打了,不用說,那滎陽守將胡東定會無心戀戰,那城池便會不攻自破。

誰天生喜歡打仗,誰願意成日裡把腦袋系在頸間,不知何時會被人拿走?大家想到可以榮歸故里,見到久別的親人,都是十分興奮。

獨有英布卻不見高興,發愣道:“那劉邦真有這快打進咸陽麼?他先入咸陽,我哥哥的關中王怎麼辦?虞姐姐怎麼辦?”

蒲耳道:“先別管你哥了,畢竟那劉邦也是咱們自己兄弟,誰先入關中結果都一樣,那暴秦好歹給咱楚軍給滅了。快向城中散發傳單,把這消息告訴城中的守軍,叫他們開城投降。”

※※※

於是楚軍又發出漫天的傳單,射向滎陽。

殊知那滎陽城門仍然緊閉,城樓上還是日日巡邏,那胡東還是一點投降的跡象也沒有。

英布覺得奇怪,心想胡東怎會這樣冥頑不靈,他們的老大都成了咱們的俘虜,他還要守住這城幹什麼?

便有派往降軍營中的將尉來報,降軍中有人向城中通風報信,說咱們散發的傳單是造謠,要與城中裡應外合,發動兵變。胡東便將這消息對城中守兵一說。如此一來,城中的軍心不僅不亂,反而更加堅定。

韓淮楚聽了哭笑不得。假消息當成真的,真消息竟變成了假的。好端端一條破城的錦囊妙計,怎麼自己去了關中幾天,就演變成這般!

他也奇怪,那降軍怎會無端與城中通風報信。一問得知,原來是英布這幾日在軍中亂搞,弄得降軍怨氣沖天。

英布聽了那些將尉的報告,怒不可遏,立馬問道:“究竟是何人與敵軍勾結?找出來,小爺劈了他!”

要想在二十萬降軍中找出那謀劃叛亂之人,不啻在汪洋大海中找出一粒米。韓淮楚急忙道:“現在這還不是當務之急,須防備那叛亂之人與敵軍的勾結纔是急中之急。”

降軍有二十萬,人數是楚軍的十倍。那英布就算是有三頭六臂,真要鬧將起來,哪裡招架得住?英布便問韓淮楚怎麼處置。

韓淮楚問道:“我軍存糧尚有多少?”英布答道:“只夠我自己的弟兄吃上半月。”

韓淮楚便道:“快調撥糧秣送往降軍營中,安撫降卒。另調他們去往新安,切斷與城中的聯繫。同時派人速往上將軍處催糧,報告降軍可能叛變一事。”

英布道:“就着你去報告我哥,看他如何處理。”

※※※

韓淮楚剛從關中回來,又日夜兼程去到項羽大營。

二十萬降軍要是謀反,連大地都會震顫。項羽聽了韓淮楚稟告,大驚。

於是召集衆將,前來帳中商議對策。

那叛亂之人好解決,只須在降軍中徹查,假以時日便可揪出來。但糧秣問題卻無法解決。

項羽帶領聯軍四十萬,成日便爲糧草分配問題弄得心煩意亂,常有聯軍兄弟投訴說吃不飽,一時之間哪裡籌得如此多的糧秣來喂二十萬降軍?

大將桓楚叫嚷道:“那些秦狗仗打不贏,還要生事造反!我軍自己也沒糧,哪來糧秣給他們?乾脆把那些秦狗解決掉算了,也好少一些嘴吃飯。”

鍾離昧呵斥道:“桓將軍怎能說出這種話來!我軍爲天下去殘除暴,當以仁愛爲先,方可成就大業。何況那秦人已經歸降,就是我自家兄弟,怎能加害彼等?”

桓楚冷笑道:“你這是婦人之仁。那秦狗人多勢衆,其心並不是真降。若半路倒戈,或到關中糾衆造反,如何得了?留下他們後患無窮,殺了他們一了百了。”

范增捋須道:“鍾離將軍言之不錯,桓將軍說的也有道理。以老夫看來,不可妄言殺戮。不如將他們召回,分散於各路軍中。若無人唆使,不能聚成一團,便無可懼。”

項羽皺眉道:“亞父之言甚是。只是那糧草問題還是需要解決。”

范增嘆了一聲,說道:“再去齊楚兩地催糧,要他們務必多運些糧秣來。只要打到了關中,關中積粟衆多,便可解決我軍糧草之憂。”

齊楚兩國糧食已經吃緊,哪還能徵募到多的糧秣送往前線。范增這話也說得有氣無力,衆人都聽出他語氣中充滿無奈。

項羽便道:“容我想上一想,明日再議。”

※※※

衆將散後,項羽獨招韓淮楚入帳。

韓淮楚進帳,只見燈下項羽愁眉不展,長吁短嘆。不由問道:“上將軍,你可是爲叛軍之事心煩?”

項羽擡起頭,望着韓淮楚輕輕一笑,說道:“項某以七萬孤軍能夠救趙大破秦軍,這等小事又怎能難得倒我。”

二十萬降軍要謀反,項羽還說是小事,聽得韓淮楚咋舌不迭。乃問道:“上將軍將如何處置?”項羽一揮手,說道:“要麼統統殺了,要麼統統遣散,小事一樁。”

韓淮楚猛然想到,那史書上說項羽曾坑殺秦軍降兵二十萬,看來這項羽已動殺念,那史上一場血淋淋的大屠殺就將變爲現實。

韓淮楚心中也是矛盾得很。若要勸說項羽不舉起屠刀,那歷史便會改寫,時空就會坍塌。若是任由項羽屠刀高舉,卻又於心不忍。

他還是小聲說了一句:“能夠不造殺戮,還是不殺的好。”

項羽不耐煩道:“今日找你不是爲了此事,咱們不說這些。”

韓淮楚奇道:“上將軍不是爲降卒一事而來找韓某的嗎?”

項羽長嘆一聲,問道:“你今天說的,劉邦已打進關中攻下咸陽,可是真的?”

這消息韓淮楚只對項羽一人稟告過,項羽聽了竟對衆將隻字未提,連亞父范增也沒吐露半句,也不知是什麼原因。

韓淮楚聞言瞬時恍然大悟,項羽哪是爲降卒一事而長吁短嘆,分明是爲了佳人虞芷雅而嘆息。

項羽爲佳人而嘆,韓淮楚又何嘗不是心繫佳人,不能釋懷?

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五章 擒賊擒王
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五章 擒賊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