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

項追離開中軍營,便快步來尋韓淮楚。

韓淮楚見項追撅着小嘴,一臉的不高興,笑問:“誰招惹了我的追兒,怎生這麼大的氣啊?”

項追一頭倒在韓淮楚懷裡,嚶嚶地哭出聲來。

韓淮楚急忙問道:“追兒,你這是怎麼了,怎這般傷心?”

項追抽泣道:“信哥哥,原來指望你平定了韓魏二國,立下大功,便可做回統兵大將。卻不料那上將軍宋義,根本不想用你。”

韓淮楚失笑道:“我當是爲什麼,原來是爲了這啊。幸好他不用我,要不然你信哥哥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項追板着臉,嗔道:“你還笑?那宋義不僅不用你,還想要我嫁給他兒子,做他家的媳婦。你怎麼笑得出來?”

韓淮楚依然是笑嘻嘻,說道:“宋義現在權勢熏天,炙手可熱,你嫁給宋家豈不是好?”

項追大惱,伸出指甲在韓淮楚手背上重重一掐,說道:“要嫁你自己嫁去。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做夢!”

韓淮楚便忍住痛,問起來由。項追將今日去爲他請封賞一事道出。

韓淮楚笑道:“做個持戟郎中就持戟郎中吧,你信哥哥可沒什麼不高興的。”

項追忽然編貝一咬,好似下了決心,說道:“信哥哥,你走吧。”

韓淮楚愕然道:“我去哪裡?”

項追道:“這裡不是你施展才華的地方。那魏豹對你仰慕已久,要將舉國兵馬交給你,你就去魏國做你的大將軍去吧。”

韓淮楚笑嘻嘻道:“我要走了,怎見得到我的追兒。”項追神色黯然,幽幽說道:“總不能因爲我,誤了你的前程。你去了魏國,只要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天高地迥,到哪裡都是一樣。”

韓淮楚將項追一摟,說道:“我哪裡也不去,就在這裡陪着追兒。”

項追又嗔又喜,嘆道:“你這又是何苦?”

※※※

項羽等人正對那上將軍宋義窩了一肚子氣,宋義突然召集衆將。

宋義說道:“諸位一定是對本帥的做法不滿。須知那章邯王離在鉅鹿陳下重兵,若沒有相當的把握,本帥不敢貿然進軍。吾之所以在這裡久駐,只因在等待齊國的援軍。”

衆人齊問:“那齊國不是不願發兵麼,怎會派來援軍?”

宋義面有得色道:“這便是本帥的努力。上次上柱國陳嬰失信於齊,致使齊國對我大王怨恨。本帥派人去斡旋,說通齊相田榮,答應在擊退秦軍之後,將田假解往臨淄由他處置。爲此本帥甘願派出犬子宋襄去齊爲質,那田榮方纔答允,欲發兵十萬救趙。”

衆將齊道:“原來是誤解了上將軍。上將軍爲請得援兵,竟派兒子爲質,高風亮節,令人敬佩。”

項羽撲通一聲跪地,滿臉羞愧,說道:“項羽錯怪上將軍,前番闖帳恃勇鬥狠,請上將軍責罰。”

宋義滿面春分,扶起項羽,說道:“前恐事情不成,故瞞着大家。今日得到田榮的答覆,便可對大家明言。從今以後,你我將帥一心,何愁暴秦不滅?”

※※※

那項羽回來,就在帳中與衆人議論,對宋義交口稱讚。

韓淮楚在帳外持戟而立,卻越聽越是糊塗。

在他印象中,鉅鹿之戰那田榮並未參戰,來的貌似是齊國的一位也姓田的將軍。那宋義聲稱齊國田榮發來十萬援兵,史書上哪有此事?而那宋義至始至終都沒有進軍鉅鹿,這一戰的主角不是他宋義,而是項羽。宋義居然會向秦軍開戰?

莫非那史書中所說有誤?但再怎麼樣有誤,也不會錯得這般離譜吧。

韓淮楚隱隱覺得,其中必有陰謀。而陰謀就在那即將到來的十萬齊軍中。

※※※

這一日,又輪到韓淮楚當值,該他去項羽帳前做守衛。

韓淮楚卻託人請了個假,說自己肚子吃壞了起不了牀,要弟兄們幫着代班。

那持戟郎中共有八人,少一個人值班,大家一個人多值一會就行了,也沒什麼大不了。衆人便對韓淮楚說,要他好好歇着便是。

韓淮楚從百寶囊中掏出一張納米麪具罩在臉上,乘人不備,偷偷溜出了大營。

那宋義之子派去齊國爲質,已走了兩個時辰。要想獲悉他們的陰謀,只有跟了去看個清楚。

※※※

人間的戰火如荼,連老天也會變臉。不知怎地,天空忽然飄起了鵝毛大雪。樹上掛滿了雪,把枝頭壓得彎了下來。地上厚厚的一層,好像鋪了一層潔白的毛毯。正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麼冷的天,路上已沒了行人。韓淮楚展開輕功,在小徑上一陣飛奔。

兩個時辰,以馬匹的速度,該當去得很遠。要想追上宋襄的隊伍,只有拼命地奔跑。

韓淮楚直懊悔沒有搞到一匹馬,逼得自己要徒步追趕。

但懊悔也沒用。以他一個持戟郎中的身份,還不配騎馬。更何況有了馬匹,出營便會惹來注意,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好久沒有這麼奔跑過了,就當是熱身算了。”韓淮楚自己安慰自己道。

他這麼一追,直追了兩個時辰。只聽前方蹄聲嗒嗒,一行馬隊在向前緩緩行駛。韓淮楚心道,“是了。幸而在雪地馬跑不快,宋襄還未去遠。”

雪地上留下一串馬蹄踩出的凌亂腳印,韓淮楚沿着腳印奮力追趕。

又奔行一陣,隱隱綽綽看到前方的隊伍。躡足追去,只見二三十人正在策馬,馬蹄上皆裹上了稻草。一位年輕的公子被衆人簇擁在中間,衣着華貴,想必就是那宋義之子宋襄。

韓淮楚恐被他們看到,就保持着距離不離不棄,一直跟蹤下去。

忽聽前方水聲滔滔,原來已到黃河邊上。宋襄的隊伍一起駐馬停在河邊。

只聽一聲唿哨,一艘大船破浪而來。一人立在船頭,高聲呼道:“來者可是卿子冠軍宋公之子?”那宋襄的隊伍中一人高聲應答:“正是,田相國可曾到來?”

齊國來人答道:“相國爲與公子立約,早就在此備下溫酒等候公子。公子請移駕登舟,與相國詳談。”

韓淮楚在暗中聽得大奇,“那宋義不是聲稱要將兒子送到齊國爲質麼?做人質的,田榮要與他立什麼約?”

“難道那十萬齊兵並不是救趙而來,那他們來此所欲何爲?”

韓淮楚心中頓時一震,“齊國十萬軍馬調動可不是小事,莫非是來對付項羽?”

只見那大船盪悠悠划到岸邊,宋襄及其隨從皆要登舟。齊國之人攔阻道:“只可公子一人上船。”那宋襄便讓隨從在岸上等候,自己一個人登舟。

小舟並未離去,停在岸邊。韓淮楚急忙運起胎息大法,仔細聆聽那舟上的動靜。

很快他進入“空靈”境界,“涌泉”、“百會”兩端大穴開啓,周圍風吹草動盡收耳底。

便聽一人呵呵笑道:“宋公子看去陣是玉樹臨風一表人才。”韓淮楚一聽那聲音,就辨出乃是老朋友——田榮。

宋襄謙虛道:“田相國過獎。家父每每對小侄提起相國,便翹首稱讚,雲相國乃當世英雄。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那田榮乾咳一聲,說道:“天寒地凍,田某已爲公子備下溫酒一壺,公子且小酌幾盅暖暖身子。”宋襄稱謝。只聽酒盅磕碰之聲,那宋襄正在飲酒。

就聽田榮問道:“宋公所云,等他功成之後,割讓濟北,薛郡與我之事可能算數?”宋襄放下酒盅,答道:“當然。只要家父即楚王位,立刻兌現對相國的承諾。”

齊國之地,線只據有膠東,臨淄,琅琊三郡。在章邯退軍回趙之後,那濟北,薛郡便爲楚軍所佔。齊國被楚國包圍,要想向外擴張,只有打濟北,薛郡兩郡的主意,對楚國用兵。

韓淮楚聽得心頭大震,險些要叫出聲來。

“原來那宋襄與田榮所要立的約,竟是這麼一個約!那宋義竟要謀奪楚王之位,而不惜勾結外人,以兩郡之地答謝。

這麼說來,齊師入趙,便是要對付楚營中不聽從宋義的將軍。宋義有了田榮這個翼助,便要謀反了。

那宋義對衆將所說什麼等待齊國援兵到來便發兵救趙,皆是一番鬼話。而派宋襄去齊國爲質,更是放的煙霧彈了。

只是那項羽與一干楚國悍將皆不是那麼容易對付,那宋義又將有如何手段使將出來,能一舉幹掉項羽這幫勢力呢?”

果然,只聽田榮問道:“要我齊兵助你父子,茲事事大。可否將宋公的計劃詳細道明?吾等也好心裡有底。”

宋襄便得意一笑,說道:“那項羽只是一介武夫,只知恃勇鬥狠。只須在他食物中下毒,一頓飯就可了結他的性命。”

韓淮楚聽得心驚肉跳,“宋義竟然要對項羽下毒,真是一個笑裡藏刀的狠毒之人!”

宋襄又接着道:“家父已買通項羽身邊的廚子,只待相國兵到。到時藉口爲相國洗塵,請相國帶聖劍門高手入營相聚。再下毒取項羽的小命。項羽一死,家父便反了那放牛娃熊心。其他人若是不服,相國便引人擊殺。更有貴軍在外接應,大事可成。”

田榮嘿嘿笑道:“宋公心思果然縝密。楚營中除了那練有霸王神功的項羽,還有什麼人是我聖劍門的對手?”

只聽宋襄說道:“相國不可掉以輕心,要多帶高手入營。那龍翔閣閣主龍且的一身哼哈二炁也練得有相當的火候。還有一人,武功更在龍且之上。”田榮便問:“是誰?”

宋襄說道:“這人便是那貶爲持戟郎中的韓信。他垂涎項羽妹子的美色,必會與項羽一黨聯手。此人身負絕頂武功,不可不慮。”

田榮笑道:“韓信武功雖高,我聖劍門卻人多勢衆。這次田某帶來了兩位長老,武功不在家師之下,定能對付得了那韓信。”宋襄喜道:“是哪兩位長老?”田榮答道:“便是家師的師兄,田某的師伯羅嘯與封皓。”宋襄喜道:“原來是封羅二位前輩,可容宋某一見。”

“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持戟郎中,那宋襄竟連自己也算計到了。看來他是爲了能得到追兒,故意連自己也除掉。”韓淮楚越聽越是心驚。

而那聖劍門的兩位,皆是劍聖曹秋道的親傳弟子,聽說武功與聖劍門掌門仲孫玄華相差無幾,一向隱居幽谷不問世事,想不到田榮竟連他們也請了出來。

他只覺一股巨大的羅網已悄悄張起,正要將項羽,自己,還有楚營的那些戰將一起網住。要不是今日尾隨宋襄,得悉了他們的陰謀,自己這批人都將被這張羅網活活勒死。

只聽那田榮手一拍,說道:“有請封羅二位師伯。”便聽有推門之聲,兩位老邁的聲音問道:“師侄喚吾等何事?”

田榮說道:“這位是楚國宋公的公子,此番與吾立約,要將濟北,薛郡送我,對我齊國大有利益。”那封羅二老齊道:“公子好。”

宋襄說道:“久聞二位前輩大名,不知相國可容二位前輩先去往我營,保護我父子以防不測?”田榮很爽快道:“既然與你立約,便是盟友。就請二位師伯此番隨宋公子回返楚營。”那封羅二老應聲道好。

田榮又道:“既然立約,作爲誠信,便當立下字據。”宋襄乾笑道:“莫非相國不相信我父子?”田榮嘿嘿笑道:“本相被人騙得多了。口說無憑,還是小心點爲好。”喝一聲:“取筆墨來!”

那宋襄顯然是極不情願,嘟嚷道:“何必如此。我父子既然答應,便不會反悔。”田榮冷笑道:“等宋公取了楚王大位,要是不送二郡,本相到哪裡評理去。有了這字據,吾便可曉諭世人,作約束之用。”宋襄無奈道:“既是如此,宋某寫下便是。”

只聽沙沙直響,乃是筆劃在帛絹之聲。那宋襄寫就文書,將筆一擲,問道:“相國看看可否滿意?”田榮道聲:“差不多。公子好書法,好文采!”又道:“再請公子按下手印。”

宋襄便按了手印,說道:“盟約既成,宋某便要回去。”田榮說道:“吾就不留公子了。二位師伯,請隨宋公子回返楚營,便宜行事。”

只見船艙中走出宋襄,身後跟了兩人,一高一矮,揹負長劍,皆鬚髮如雪,年歲在七旬開外。

韓淮楚看那二人,眼光湛然,太陽穴高高突起,一望便知是宗師級的高手。

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五十章 袖裡乾坤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
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十三章 崤山三義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五十章 袖裡乾坤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