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刎頸之交

陳餘堆笑道:“軍爺說笑了。小人乃是大梁人氏,到新鄉親戚家去,路過此處,討碗茶喝,哪裡認識什麼張耳啊。”

木狼道:“大哥,咱們走了數十里路,口也幹了,就在此喝碗茶吧。”肖虎“嗯”了一聲,道:“叫弟兄們都進來吧。”

秦軍二十餘人,將茶舍的桌子全部據滿。畢風道:“青兒,還不快給軍爺們上茶。”

畢青沏了幾壺茶,端了上來,一一給秦軍遞上。到了木狼桌前,木狼忽然發出幾聲淫笑,手一伸抓住畢青手腕,猥褻地說道:“小丫頭,過來陪陪大爺。”

畢青戰戰兢兢,一下被拉到木狼跟前。那木客木狼也不客氣,一把將她摟至懷中,伸出一隻鬼爪向畢青胸前摸去,嚇得畢青一聲尖叫。

“咚”地一聲,畢風跪倒在地,央告道:“軍爺,饒了我孫女吧,她還是個黃花閨女啊。”

“黃花閨女?如此正好,大爺我就喜歡黃花閨女。”木狼賊眼一亮,一伸手,扯開畢青衣襟,肆意揉捏起來。

陳餘“騰”地一聲立起,一拍桌,怒道:“他孃的,這裡還有沒有王法?”

木狼斜睨了陳餘一眼,不屑道:“王法?大爺我就是王法。”一旁“山魈”哼哼冷笑起來。

陳餘提了齊眉棍,喝道:“淫賊,我們出去比劃比劃。”“山魈”狂笑道:“你這是找死。我兄弟好久沒吃人腦,喝人血了。你既然自己撞到我們手中,可別怪我們不客氣。”

畢風忙道:“壯士,不要爲了老朽孫女,喪了性命。”陳餘大義凌然道:“路見不平,撥劍相助。今日這事,我是管定了!”

“木客”霍地立起,說道:“兄弟們,跟我出去,看看這廝是怎麼個死法。”

※※※

秦軍二十餘人,和“山魈”“木客”走出茶舍外。木客道:“大哥,待我去會會這廝。”一旁秦軍拿上一把兵器。

這是一件奇門兵器,乃是一把長鋸,用百鍊精鋼煉成,齒口鋒利,鋸身寬闊厚重,看去令人不寒而慄。

陳餘的齊眉棍,長八尺,正好一人高。乃是用熟鐵鍛造,看去十分沉重。

木狼獰笑一聲:“小子,納命來吧!”一鋸揮下,施出一招“鉤爪鋸牙”,風聲霍霍,鋸在空中衍生出一天鋸影。隱隱約約,傳來伐薪的刺耳噪聲。

“噌”的一聲,陳餘齊眉棍出手,棒影暴漲,迎向漫天的鋸影。

“璫璫璫”十餘聲鈍響,陳餘和木客已交換了十招。二人身形一錯,已卷作一團。鋸影棍茫,將二人周身籠罩,已分不清哪是木狼,哪是陳餘。

陳餘拜在鬼谷懸策門下之前,在魏都大梁也是響噹噹的一條好漢。他家境殷富,曾聘請名師指點過武功。此時搦戰邪派中成名人物木狼,公然不畏。

二人鋸來棍往,轉眼間又戰了十餘個回合,仍是不勝不敗的局面。一旁觀戰的山魈肖虎,已漸漸不耐起來。

只見肖虎右手一抖,一條金色長繩出手,如一條毒蛇般只那麼一纏,纏住陳餘足踝。肖虎用力一扯,將陳餘拽倒在地。

木狼隨之撲上,用足踏住陳餘胸口。一聲獰笑,亮鋥鋥的鋼鋸,已抵到陳餘腦門。

肖虎擲出的長繩,是他獨家兵器,乃是採自蟒筋和滇越的七色神麻混合織成,堅韌而有彈性,尋常兵器難損其分毫。他趁陳餘不備,一招偷襲便將其擒制住。

肖虎道:“狼弟,你把這廝腦袋鋸開,愚兄好久沒有吃到人腦了。”木狼獰笑道:“好!小弟我也好久沒喝過人血了。”

冰涼的鋼鋸抵在腦骨,陳餘心道一聲:“吾命休矣!”閉上眼,只等木狼下手。

※※※

一條瘦削的身形,出現在茶舍門口。“颼”地一聲,一道劍光出鞘,飛襲而至。

肖虎只道了一聲:“狼弟小心!”那劍光便已臨木狼胸口。

那木狼正自得意,還來不及反應,一柄劍已釘入他的心臟。鋼鋸脫手墜地,當即斃命。

出手之人正是張耳。此刻他剛好運玄功衝開被制穴道,見陳餘勢危,便出手相救,飛出一劍要了“木客”性命。

雁行折翼,肖虎又悲又憤。轉眼見到張耳,狂笑一聲:“原來張盟主躲在這裡!弟兄們,一起上,爲我兄弟報仇!”

肖虎右腕一抖,那繩離了陳餘足踝,如靈蛇吐芯,直向張耳刺來,快得是目不暇接。

張耳兵器已經擲出,手無寸鐵,看着那繩子刺來卻無從擋起。眼看那繩要刺到張耳胸口,陳餘拾起木狼遺在地下的鋼鋸,用力一投,恰好纏住那繩。

肖虎惱羞成怒,搶過身前一軍士手中長槍,便來刺陳餘。陳餘將身一個翻滾,避了過去,一個鯉魚打挺,立了起來。

肖虎挺槍再刺。陳餘足尖一鉤,齊眉棍已到右手,“璫”地一聲,便將那槍格開,左手抽出插在木狼胸口的長劍,擲給張耳,道聲:“前輩,接劍!”

張耳劍一到手,身一旋,已到肖虎近前,一道劍光,如水銀瀉地般地涌出,將肖虎全身吞沒進去。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肖虎一見張耳施出的劍招,便知不是對手。

他心中大駭,不敢應戰,伏地便滾,欲避這凌厲的一擊。只覺頭皮一涼,一叢亂髮飄散下來。原來他來不及閃避,頭皮被張耳用劍削去一塊,火辣辣好生疼痛。

一個張耳尚且不敵,又有陳餘在旁聯手夾擊,再不跑,恐怕連命也要送掉。

“點子太硬。弟兄們,撤!”肖虎從地上一滾而起,喊了一聲,撒腿就跑。

張耳也不去追,持劍撐地,望着秦軍與那肖虎逃走。陳餘欲追,張耳喊一聲:“小兄弟,算了。”陳餘見他勸阻,便也罷了。

待秦軍走遠,陳餘問道:“前輩爲何不追去,殺了那惡賊?”張耳手一顫,長劍把持不住,脫手墜下。口中噴出一口鮮血,臉色忽然變得臘黃。

原來張耳重傷之下,拼着餘勇擲出飛劍,鋸下救了陳餘一命,又施了一招嚇退肖虎,實已耗盡全身力氣。

陳餘趕忙托起張耳,將他挽扶進茶舍。

二人想起方纔生死一線的驚險處境,仍心有餘悸。

Wшw● ttκΛ n● ¢〇

張耳道:“小兄弟,你捨命相助老夫,又不顧自身安危救護弱女,老夫見你甚是投緣。”陳餘道:“剛纔幸蒙前輩飛劍相救,如不然,陳餘已成那賊人鋸下之鬼,成爲長白雙煞口中之食。”

張耳忽道:“今日你我二人,效那古人,作個刎頸之交,如何?”

※※※

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勇猛善戰,名聞諸侯。藺相如卻被拜爲上卿,職位比廉頗還高。廉頗極不服氣,決定找機會羞辱藺相如。一次藺相如的車仗遇到廉頗,藺相如竟主動讓路,廉頗頗爲得意,處處宣揚此事。藺相如的門客不服,責問於他。藺相如道:“秦國不敢來犯我趙國,只因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我藺相如。我怎能因私人的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頗聞後,非常慚愧,便親自袒胸露背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自此,二人結爲刎頸之交,齊心爲國效力。

這刎頸二字,便是掉腦袋。刎頸之交,就是做掉腦袋也不變心的朋友。

張耳已年過六旬,而陳餘不過三十,張耳做陳餘父親尚且有餘,此時竟要同陳餘結爲刎頸之交。

二人共過生死患難,陳餘任俠心直,也不矯揉造作,當即欣然同意。

至此,這一對著名的反秦闖將便走到了一起。陳餘便跟隨張耳,加入了三晉盟。

二人見茶舍已不能藏身,便欲離去。張耳聽說三晉盟副盟主魏公子咎已率人來到此間。二人遂辭別畢風,隱藏形跡,尋找魏公子咎去了。

※※※

這一日,縱橫家弟子正在萬載谷的一間棚屋中,玩韓淮楚創出的象棋。

韓淮楚坐於一方,執黑棋。另一邊陳平執紅棋,身邊搖頭晃腦,有鍾離昧、蒯通、周叔給他當參謀。

“啪”的一聲,韓淮楚飛子落於枰上,叫一聲:“車八進七!”陳平將老帥移了一步,叫一聲:“帥五平四。”韓淮楚又驅動馬,喊一聲:“馬七退五。”陳平嘻嘻一笑,說道:“師兄,你長將了,我老帥再回去,你又怎奈我何?”

韓淮楚微微一笑,說道:“師弟與弟妹昨日新婚燕爾,興奮過了頭,你忘了我這還有一個炮嗎?”陳平一望,韓信手心裡正攥着一個黑炮。

陳平氣得將棋枰一推,發惱道:“不玩了。我們這麼多人加在一起,都玩你一人不過。爲什麼贏的老是你?”

“爲什麼癮的老是我,這道理還不簡單。小生從五歲起就開始玩這東東,不知看了多少棋譜。你們這幾個初販子,怎麼玩得過我?”韓淮楚心裡暗笑。

鍾離昧道:“要不韓師弟讓我一匹馬,我們再玩一局?”

韓淮楚正欲說好。外間進來一人,呵呵笑道:“各位縱橫家高弟,今日玩什麼東西,這麼高興啊?”說話之人身着百結綿袍,氣宇軒昂,卻是飛燕門掌門項梁。

蒯通起身迎道:“原來是項掌門到了。今日是什麼風,將項掌門吹到我們這裡來了?”

項梁徑直走到桌前,端望那棋盤。鍾離昧就道:“這是我師弟韓信創出的象棋。”項梁“哦”了一聲,詢問如何着子。韓淮楚遂將象飛田,馬走日,炮能隔山打牛等象棋規則介紹了一遍。

項梁聽得饒有興趣,嘖嘖稱奇:“韓公子這象棋,正好似兩軍戰場廝殺,真是別具匠心。我輩中人,沒有真仗打時,正好可拿這玩藝解解悶,過一下躍馬馳車,直擒敵酋的癮。請問韓公子,這棋盤中央二字鴻溝何解?”

那鴻溝最早建於魏惠王,本是一條運河,在今河北省滎陽,北引黃河水,東經中牟北、開封北,而後折向南部,經過尉氏東、太康西、淮陽,分成兩條支流:一條向南進入穎河,一條向東進入沙河。兩條又分別匯入淮河,形成黃淮間的運輸網絡。

韓淮楚發明這象棋時,將這象棋的紅黑子分界線,標明鴻溝二字,衆人一直不解其意。

項梁項掌門問到頭上,韓淮楚是不得不答。

“難道說這鴻溝就是你侄兒項羽與那漢王劉邦今後爭霸天下劃出的疆界?”韓淮楚壞笑了一下。

“鴻者大也,溝者界也。鴻溝即大界也。紅黑兩軍,必有分界。以鴻溝寓之,可也。”韓淮楚搖頭晃腦,文縐縐地解釋道。

陳平惱道:“好你個韓信!平日我問你你不說,今日項掌門問你,你就說了。太不夠意思了。”

就有蒯通問道:“項掌門今日大駕光臨,所爲何事?”

項梁道:“今日所爲無他,只欲請縱橫家諸位高弟,指點一下項某爲墨家子弟演練的陣法。”

原來鉅子莫莊,爲對付始皇羸政東巡的護駕秦軍,特地請項梁爲他墨家演練了一個八門金鎖陣。

縱橫家弟子,本是兵事高手。一聽此言,均饒有興趣,遂欣然隨項梁前去。

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
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