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

一內侍進來稟報,說道:“中書府令趙高求見。”贏政微微擡了擡頭,說道:“宣他進來。”話畢,又繼續低頭批閱那堆成山的案牘。

一位相貌俊偉、面容白皙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叩首道:“臣趙高進見陛下,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贏政苦笑一聲:“萬歲?恐怕只是奉承一下,讓朕高興吧。”他話音一頓,銳利的鷹眼投向俯地的趙高,問道:“趙愛卿,這麼晚了,你有何事啓奏?”

插播一下,這位深夜啓奏的趙高,世有訛傳,雲他是閹人,實情並非如此。

趙高自小天資聰穎,二十歲時,將一本《史籀》五千字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差。又寫得大篆、小篆、刻府、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八種字體,經秦廷太史考試升爲令史。三年之後,參加統一大考,趙高以頭名的身份被提拔爲尚書卒史。

若說秦時有科舉,那趙高之資,便可拿個狀元。可那時並無科舉,只有簡簡單單的爲修史而設的會考。

趙高因精通書法文牘,以熟練華麗的刀筆之文進入秦宮,擔當秦王的文牘近臣。深受羸政的器重,讓他做了公子胡亥的師傅。

至於流傳甚廣的趙高是閹人之說,實是後世之人,望文生意。《史記》蒙恬列傳雲: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謬,世世卑賤。趙高本是趙國質子長安君之後。長安君在趙國無寵,在秦國無助,終身滯留秦國,在秦國聚妻生子,後世與普通庶民無異。而“隱宮”二字,實是筆誤,正確的是“隱官”二字。隱官是介於庶人與奴隸之間的一種身份,相當於今日的刑滿釋放份子。

史書載,趙高生有一女,嫁與咸陽令閻樂。試想,如果趙高是閹人,怎會有女?一字之差,差之毫釐,實謬之千里。

書歸正傳。且說始皇羸政問趙高深夜而來,有何事啓奏。趙高道:“近日爲臣得知,中原出了幾件怪事。”始皇“哦”了一聲,問道:“有何怪事?”

趙高憂心忡忡說道:“那齊地東部,天降隕石,上刻有‘始皇死而天下分’之讖語。而在華山腳下,通途大道之上,也出現一塊玉壁,上刻‘今歲祖龍將死’字樣,不知何故?”

羸政聞言,初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那幫亡國餘孽,不思安份,故意弄出這些東西,造謠惑衆,愚弄無知的閭巷黔首罷了,不必理會。”

趙高又奏道:“近日爲臣得知,邊塞斥候報,那三晉盟的趙國餘孽,與匈奴單于冒頓內外勾結,蠢蠢欲動,欲破關而入,恢復三晉故土。”

羸政淡淡一笑,“朕已早知。有大將軍蒙恬據守長城,我大秦江山穩如磐石,愛卿不用擔心。朕如今擔心的只是,墨家那幫反賊。”

趙高道:“近聞上將軍蒙毅龍武坡大敗於反賊,喪師過半,賊勢一何猖獗!”羸政皺眉道:“蒙毅身經百戰,在我大秦無人能出其右,想不到這次竟以數倍之師,敗於一無名小輩之手。”

趙高接言道:“聽說擊敗上將軍的人,是縱橫家弟子,名喚韓信。那縱橫家弟子和六國亡國後裔、墨家反賊勾結一黨,陛下爲何不以雷霆手段,處置縱橫家?”

羸政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朕初敬鬼谷懸策乃是仙道之流,又念他門中弟子無任何反叛之舉,故聽任他逍遙自在。可如今他接莫莊那廝傳檄,盡遣弟子下山反我大秦,朕就容他不下了。此事朕已交由國尉處理,愛卿就不必操心了。”

趙高道:“但不知陛下如何應付那幫反賊?”羸政道:“武成侯將門之後,智勇雙全,與蒙毅合兵一道,可保無虞。”

趙高便欲拜辭。羸政手一揮,說道:“愛卿請慢!”趙高問道:“陛下還有何事吩咐爲臣?”

羸政道:“我兒胡亥生性頑劣,才德不及其兄扶蘇。愛卿需多用心思,教誨那劣子,叫他安於本份,不可有非份之想。”

趙高咧嚅了一下嘴脣,應一聲:“是。”訕訕退下。

※※※

趙高離了始皇行宮,沿着通衢大道,返回自己所駐驛館。

他一路上都在琢磨始皇留給自己的那句話,心中彷彿被澆了一盆冷水。

趙高乃是公子胡亥之師。既然做了這皇子之師,當然滿腦子都要爲他這個學生謀劃,而不是講講幾篇經文那麼簡單。

皇長子扶蘇,乃是始皇帝欽定的太子。只有剷除這個障礙,他的徒弟才能一步跨過那道門檻,坐上龍椅那把寶座。

那大秦朝堂是個什麼情況呢?在此先交代一下。

朝中的大臣,以外來戶丞相李斯爲首,多是法家之流,主張的是中央集權,以嚴刑峻法治國。這必然觸動到以蒙恬爲首的本土派的利益。

秦孝公在位時,衛人商鞅隻身來到秦國,推行變法,以法制國。雖然得到秦孝公鼎力支持,讓秦國一躍成爲睥睨東方的強國。又收服了河西之地,可謂功勳卓著。然而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這樣一位秦國的大功臣,卻被嫉恨他的本土派處以車裂極刑。而今的法家人物,手段似乎更出商鞅之右。

博士集團淳于越,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主張恢復封建制度,按各地需要將貴族子弟派往各處實行分權治理。始皇便將這建議交由廷議。丞相李斯立即嚴厲反擊,曰:“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法令闢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始皇深以爲然,遂不納淳于越的建議。

不多久,始皇偶爾見到李斯車騎陣容龐大,心中大爲不滿,遂出言埋怨。此話傳入李斯耳中,李斯立即減少隨從車騎。始皇聞之大怒,將傳話於李斯的侍從全部處死。於是所有重臣近臣均心生不安,不敢過分接近始皇帝。

朝中勢力,遂一分爲二。一派以蒙恬蒙毅爲首的本土派,爲維護自己的特權,旗幟鮮明地支持提倡仁義的太子扶蘇。而另一派,則以外來戶居多,和趙高暗通款曲,希望在始皇死後,不步入商鞅的後塵。

見到始皇將太子扶蘇派往長城監軍,這幫人好似見到了曙光,蠢蠢欲動,時有詆譭扶蘇的疏言上奏。而趙高的暗中唆掇,起了很大的作用。

今日始皇對趙高最後說的那句話,無異敲山震虎,讓趙高那一顆不安分的心,涼到了極點。

始皇東巡,這城中自有宵禁。除了似趙高這樣的官家,大街上已沒有閒人敢隨意走動。偶爾可見巡夜的士兵,提着燈籠,一隊隊走過。

趙高的馬車,穿行在街市。趕車的趙安,是一位拙樸的壯漢,赤着臂膀,在寒風中揮鞭策馬,一路驅馳。

突然道旁一陣陰風襲來。那馬一驚,前蹄一蹶,長嘶一聲,霍然停住。

一道黑影,從樹後閃了出來,立在馬車之前。

“你是何人?敢攔我家大人的車!”趙安揮鞭猛抽。

只見那人伸手輕輕在胸前一繞,趙安的馬鞭已落入他手。待到他將頭擡起,趙安不由嚇了一跳,一股冷氣從頭直透到腳。

趙高從馬車中探出頭來,問道:“趙安,怎麼馬車不走了?”趙安一指那人,只道一聲:“他——”就嚇得再也吐不出聲來。

卻見那人整個臉頰仿似被刀削去一塊,只剩一個三角,肌肉萎縮,猙獰變形。在月光下,只如墳墓中走出的乾屍。

趙高一見之下,十分駭懼。他到底是官宦人家,不似趙安那般沒見過世面,不一會便回過神來。壯了膽,恭恭敬敬問道:“尊駕是何方高人,爲何攔我去路?”

那人陰惻惻一聲長笑:“趙大人,你如今作了羸政那小子身邊的紅人,怎不認識我老朋友了?”

“誰如此膽大?敢只呼聖上之名,且叫聖上爲小子?”趙高不由吃驚。但聽他說和自己是老朋友,不由多看幾眼。一時半刻,倒想不起來。於是問道:“我怎不認識你?”

那人冷笑道:“趙大人出入於故相文信侯呂公府中時,可識得我管中邪乎?”

趙高一聞管中邪三字,吃了一驚。

那時的趙高,只是一名編史的小吏,被呂不韋請去,撰寫他那部《呂氏春秋》。而管中邪是呂不韋的東牀嬌客,在咸陽城中呼風喚雨,炙手可熱。趙高曾遇見過管中邪,那時在他面前只有點頭哈腰的份。

待到呂不韋政變失敗,被項少龍與滕翼所殺(見《尋秦記》),聽說管中邪被項少龍所擒,放逐到了楚國。

趙高聞得始皇曾令尉僚派影武軍團去抓捕管中邪。後來派去的人任務失敗,那管中邪便不知去向。想不到今日這好似從冥府中走出的人,竟是昔日風度翩翩的管中邪。

那管中邪是始皇深惡的人,今夜居然找到了自己,攔下自己車仗,不知何故。趙高強作鎮定,說道:“原來是管大人。不知大人今日找趙某,是爲何事?”管中邪冷笑一聲:“當然有事!”一縱身,便上了趙高馬車,鑽入簾內。

趙高想來這管中邪找自己必無好意,忙想推他下去。不料管中邪那枯藤般的鬼手一翻,搭在了趙高腦門,一股真炁直透而下,傳入趙高氣海之內。

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三十章 甩手掌櫃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
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三十章 甩手掌櫃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