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

日暮相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

風吹得響,馬走得急,如驚弓之鳥的趙王歇一口氣跑到了漳水的三戶津。

這裡便是鉅鹿大戰的遺址。昔日那趙歇靠着報“不戰勝毋寧死”信念的楚軍破釜沉舟,絕水而戰,終於大勝秦軍,解了鉅鹿之圍。今日那趙歇還想渡過漳水,憑藉那屯紮在上黨的五萬“精兵”,奪回被漢軍攻陷的襄國。

從襄國一路逃到這裡,趙軍不斷走散,而今趙歇身邊只有李左車領十餘騎相隨。

趙軍的失利並沒有動搖廣武君李左車那匡扶社稷的信心。從聽來的消息,那韓師弟入侵井陘只帶了三萬軍馬。且一半是隻能搖旗吶喊不能上陣的新兵。井陘一役血戰下來,又能剩得多少?只要逃到上黨,他就會揮師北上,與那韓師弟在沙場決一死戰,報井陘大敗之仇。

“只要我李左車一口氣在,斷不叫大趙江山就此覆滅!”李左車望着那滔滔漳水,心中壓抑這萬丈怒火。

“那陳餘師弟打的是什麼稀爛的仗?依仗井陘之險,二十萬大軍居然擋不住三萬漢軍。若是聽吾一言,何至於會有今日?”

大水最是無情,沒有船隻,想渡河只是枉然。李左車只得命二人去附近村落尋找船隻。

眼見那漢軍並未追近,李左車心中始安,就讓衆將士下馬就地歇息。因走得倦怠,那李左車在樹蔭底下。靠着一棵樹幹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忽然身上一緊,雙臂已不能動彈,原來是被一將趁他打盹,用繩索連人帶樹一起綁住。李左車大驚,罵道:“賊子所欲何爲?”那將哈哈笑道:“今日吾故主常山王復國而來,貫某欲將汝與趙王獻給漢軍做見面禮耳。”

自古小人最難防。那李左車匡扶大趙社稷江山的雄心就被這小人扼殺在搖籃之中。

原來這將名叫貫高,本是那張耳的舊部,也是一員虎將,只想擒了趙歇與李左車這兩條大魚去漢營邀功請賞,爲自己榮華富貴鋪路。

那貫高也是趙國大將,趙歇待之不薄。若是那趙軍不敗,也許貫高不會動這份心思。只是如今趙歇已是窮途末路,他就要改換門庭。

李左車疾呼餘人來鬥那貫高,卻哪裡是貫高對手?只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貫高一劍一個,把那餘者一起料理。趙歇一個糟老頭自然更不在話下,被他生擒活捉。

李左車仰天長呼一聲:“難道天要亡我大趙乎!”就閉目等死。

※※※

刀光曜日,韓淮楚領兵追到河邊,那貫高便解了嚇得魂飛天外的趙歇前來獻功。

“小王願降,乞大將軍免死!”趙歇頭如搗蒜,叩地只是哀求。

韓淮楚看也不看那已是廢物一個的趙歇,直撲樹下。

“三師兄一何如此狼狽。”韓淮楚動手去解李左車身上繩索。

李左車將身一扭,昂首道:“師弟要殺便殺,何必如此?”

韓淮楚失笑道:“師弟的本事是三師兄教的,三師兄對韓信有教誨之恩,如何能對師兄下手。”說罷解下李左車繩索,呼一聲:“來人,爲廣武君備馬,送回府上。”

便有小卒牽來馬匹。韓淮楚親自挽繮,請李左車上馬。

“倉啷”一聲,李左車拔劍便要自刎。韓淮楚早防到這一手,揮袖一拂,將李左車手中劍震落在地。

“亡國之辱,何當以堪!師弟何必阻我自盡?”李左車此刻死志已萌,閉目說道。

韓淮楚笑道:“師兄從師傅那學得一生才學,尚未展露鋒芒這便死去,後世之人無人知道有個廣武君也。”

就這一句簡短的話,讓李左車那古井不波的心中起了一絲波瀾,臉上肌肉顫動了一下。

韓淮楚早看在眼中,趁熱打鐵道:“三師兄大智之人。如今天下紛爭正有用武之地,何苦爲這即將如曇花一現的趙國殉葬?”

李左車顯然已經意動,睜眼看了那趙歇一眼,卻一言不發。

韓淮楚微微一笑,揹着手對那押解陳餘的灌嬰做了個斬殺的動作。那灌嬰哪會不明白,擰着趙歇的頭就一劍咔嚓。

那趙歇活着李左車還有一線希望,如今這希望被韓淮楚掐死,按說他與趙歇君臣一場該當慟哭流涕,卻只見他也只是嘆息了一聲,對韓淮楚說道:“趙王一鎮諸侯,請師弟以王禮厚葬。”

韓淮楚笑道:“三師兄之言,師弟敢不從命。”

李左車這才上馬,隨韓淮楚同回襄國。

到了城中,只見兵荒馬亂到處是漢軍在抓捕反抗的趙國臣民。韓淮楚對李左車道:“想必師兄心中記掛府上親眷,且先回尊府。師弟我還有軍務處理,他日到府上親來拜見。”

誰都知道這“拜見”二字的含義。李左車含笑點頭,便策馬而去。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韓淮楚樂滋滋只想小生麾下又多了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今後可以有人分擔一下自己那開創漢室江山的重任了。

※※※

哪知事情的變化出乎他的意料。

韓淮楚回到那趙宮,剛料理了一下軍務,只聽宮外來報:廣武君李左車求見。

師兄來見,韓淮楚當然不敢怠慢,急忙出宮迎接。

李左車一見韓淮楚,怒氣衝衝劈面就向他要人:“韓信,你既然存心招降李某,爲何下令擒走我的家人。快說將我家人擒到哪裡去了?是生是死。”

韓淮楚聽得糊里糊塗,心想小生怎會下這個令。忙道:“師弟我並未下令,或是屬下自作主張。”

於是找人一問,方知這抓人的令是軍師蒯通下的。

韓淮楚這才知道自己粗心。想蒯通與李左車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攻下襄國,哪會放過李左車的家眷。只怕要夷他三族,這才稱了蒯通之心。

韓淮楚急忙與李左車同到獄中。還好,李左車的家人並未被蒯通咔嚓。只等拿到李左車,一併斬殺。

李左車的家人自然是放走。卻弄得李左車十分不快,悻悻而去。

次日,韓淮楚親自備下厚禮,登門道歉。

道歉只是客套,韓淮楚是爲請李左車出山相助而來。虛禮一番,韓淮楚便道明來意。

李左車聞言冷笑一聲,說道:“師弟帳下既有蒯通,安能容我左車?亡國大夫不可以圖存,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如在下之輩,何以權衡國之大事?師弟有經天緯地之才,何須在下相佐?且容小民安守田園,今後閤家刀劍不再加頸,此生足矣。”

“這個二師兄,壞了小生大計!”韓淮楚心中是氣不打一處出。

韓淮楚再三相請,李左車只是不肯出山,他也只得作罷。只是就這麼走,又心有不甘。

韓淮楚便虛心地說道:“今漢軍雖然破趙,然師老兵疲,實外強中乾也。今東有李吉,西有田廣,北有臧荼,南有項羽,趙地百姓不能鎮服,我軍危如累卵。如何成就我漢家霸業,願聆師兄高見。”

李左車譏笑道:“師弟得師尊秘笈傳授,已是師門翹楚。吾等才智皆在爾之下,何用小民置喙?”

“原來師兄還是記恨着這檔子事。他執意不開金口,卻有什麼辦法好想?”

韓淮楚尋思一陣,問道:“三師兄,你可知師傅他老人家在萬載谷召我去後,去了哪裡?”

這個李左車倒有耳聞,卻不知韓淮楚爲何會提這事。說道:“聽說師傅與師弟去了泗水。”

韓淮楚點點頭:“不錯!我與師傅是去了泗水。師兄可想知道,師傅爲何要帶我去泗水?”李左車搖搖頭:“師傅他老人家的心思,我哪裡知道?”

韓淮楚便道:“師傅帶我去,是去尋找天子之氣……”

話未說完,李左車“呀”了一聲,嘆道:“看來我大趙之亡,實乃天數也。”

韓淮楚躬身一拜,說道:“今漢王奉承天命開創新朝,早一日天下統一,黎民百姓就可早一日脫離這戰亂之苦。師兄不看師弟的面,只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請賜金玉良言。”

李左車動容道:“師弟言重,且聽左車道來。”

“某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故云:‘狂夫之言,聖人擇焉’。雖吾之計未必能用,願備師弟參詳。”

“那成安君有百戰百勝之計,一日失之,軍敗千里,死於泜水上。今師弟虜魏王、擒夏說,三日之間,破趙二十萬之衆,名聞四海,威震諸候,農夫莫不輟耕釋耒,爭望師弟顏色。然而迭經戰陣久戰勞蔽,軍卒不堪複用也。若師弟以疲憊之師,欲拔燕之堅城,兵不復勇,戰則不能拔也。若曠日持久,糧食耗盡而終不能克燕。燕既不服,齊又稱強,二國相持,劉項勝負,終難決定。此乃左車之愚見,未審尊意如何?”

韓淮楚點頭道:“師兄之言甚是,然則如何處之?”

李左車道:“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安撫趙民,百里之內,如有牛酒來獻,儘可宰饗將士,鼓勵軍心。暗中先遣一能言善辯之士,齎着尺書,曉示燕王,詳陳利害。燕懼師弟聲威,不敢不從。待燕已聽命,便好東向擊齊!齊成孤立,不亡何待!如此,則天下事可圖也。兵法雲:‘先聲而後實者’,正是此意。不知師弟以爲左車愚鈍之計如何?”

韓淮楚大爲展顏,拜謝道:“師兄所教,皆是金玉良言,敬謝奉教,然則那上黨李吉,如何應付?”李左車捋須道:“今趙氏無後,那李吉何所于歸?李吉素聽左車之言,願休咫尺之書,高官厚祿好言招撫便是。致使士卒盡爲師弟所用,化干戈爲玉帛,豈不美事一樁?”

韓淮楚大喜,再三拜謝。那李左車便取來筆墨,休書一封給韓淮楚。韓淮楚方纔心滿意足離去。

※※※

於是韓淮楚駐兵襄國,按李左車之計安撫百姓,休養生息。四野趙軍殘兵多來降服。

那說降燕王臧荼的事情有點棘手,只因邯鄲城一戰臧荼敗在韓淮楚之手,而他最小的兒子臧擒豹也傷在韓淮楚設下的埋伏之中。有了這些過節,也不知道臧荼會不會記仇。

世上的事都是先易後難,韓淮楚便先遣蒯通爲使去往上黨,說降趙將李吉。

過了數日,果然蒯通憑他那一張三寸不爛之舌與李左車的書信,說動趙將李吉來降。

至此那河北五郡:廣陽郡、恆山郡、鉅鹿郡、邯鄲郡、上黨郡皆歸漢家所有,那漢王劉邦又多出了三千里的花花江山。韓淮楚得了李吉五萬軍馬,又招撫四方趙國殘卒,經過大規模洗牌,練兵教戰,又聚起十萬大軍。

有了這些本錢,韓淮楚便遣那蒯通去往燕國說降燕王臧荼。

那蒯通曾在臧荼手下做過軍師,熟人之間自然好說話。臧荼以禮相待,坐下後第一句話便是:“今日韓信興兵破趙,大獲全勝,可有窺燕之心?”對昔日冤仇隻字未提。

原來那趙國一滅,燕國與西楚的聯繫被徹底切斷。邯鄲一戰韓淮楚一曲琴音就將臧荼數萬大軍斥退,臧荼一聽韓淮楚之名就心驚膽顫。那臧荼現在最怕的是漢軍來攻,哪還敢提那些陳年積怨。

蒯通果然是能言善辯之士,說道:“天下公敵乃項王也。韓將軍深明大義,焉能樹敵與燕?今魏趙二國不願從漢王伐楚,故以兵伐之,所過之處,皆望風而靡。大王若能棄暗投明背楚投漢,王位可保,永爲屏藩,百姓可免刀兵之苦。若是不從,那魏豹趙歇便是前車之鑑。”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是友是敵,只看利害關係。那項羽雖勇,卻隔了一個河北手伸不到他燕國來。而漢軍現在與燕國比鄰,隨時可以來攻。蒯通一鬨一嚇,說得臧荼乖乖同意投降。與蒯通簽下盟約,共討那暴君項羽。

※※※

而這計謀的策劃者李左車,卻從此在家做個寓公,修書立說,寫下兵書《廣武君》一篇,論述用兵謀略,流傳甚廣。他那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傳到後世成爲名言。

李左車死後被召回天庭,原來是雹神下凡。此是題外話,按住不表。

※※※

正是:韓信經營按鏌鋣,臨戎叱吒有誰加。猶疑轉戰逢勍敵,更向軍中問左車。

井陘一戰暫告結束,楚漢爭霸卻愈演愈烈。欲知後事如何,請繼續追讀本文。

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三章 三道特赦
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十九章 跨河而來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三十九章 刑馬立約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三章 三道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