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出望外

也許是因爲我在西北贈書的活動聲勢搞得太大了一些波及的範圍太廣了一些惠及的人數太多了一些結果連遠在京師的太宗皇帝也風聞了此事當然他並不可能瞭解我大肆置辦印刷廠的最終目的只是單純的以爲我就是爲了解決西北民衆的讀書識字問題。

“刊印書籍教化民衆這是義舉啊!”太宗皇帝在上早朝的時候跟幾位大臣們談及此事臉上盡是歡愉之色。

與楊家關係良好的幾位重臣都紛紛讚揚說皇帝有識人之明。

王欽若在一旁聽了心中有些不太高興與身旁的丁謂對視了一眼丁謂立刻會意地走上前去對着皇帝行了禮然後給各位宰輔逐一行了禮這才抑揚頓挫地說了起來“陛下各位大人下官有句話憋在心裡不吐不快。”

王欽若和丁謂都是韓王府中提撥起來的新寵倒是很有一些就是爲人氣度狹小嫉賢妒能專善結黨營私打壓同僚仗着有韓王趙恆給撐腰在朝中每每向太宗皇帝獻媚取寵因此官職上升得很快此時見到別人建功立業他們的心中就有些不爽快了。

丁謂此人機敏有智謀狡黠過人善於揣摩人意通曉詩、畫、棋、音律爲太宗皇帝所喜愛因此進士及第之後就被太宗皇帝任命爲鐃州通判很快便提升到工部員外郎的位置上。

“哦?”太宗皇帝一愣看了看丁謂道“謂之有何話說盡管道來?”

丁謂又拜了一拜滿面笑容的說道“方纔聽了楊樞密副使在西北義贈書籍的壯舉微臣的心中着實仰慕得很再想起楊大人智退契丹西逐党項的事情更是佩服的不得了啊!我大宋有如此良臣實在是國家之幸陛下之福!”說着臉上露出一副高山仰止心嚮往之的表情。

衆人包括太宗皇帝都以爲丁謂只是老毛病犯了想要恭順聖意拍拍皇帝的馬屁只有王欽若在一旁心中冷笑不已兩個人早就有十分的默契怎麼可能看不出丁謂打的什麼算盤眼下只是默然不語等着丁謂繼續說。

果然丁謂發揚了自己專於計算的特長慢條斯理的說道“微臣方纔算了一筆帳感覺很不對頭啊!只覺得此事有些蹊蹺所以才斗膽說出來期望陛下與各位大人能給下官找出一個答案來。”

站在上首的參知政事呂端微微笑了笑怎麼不知道丁謂的秉性。“丁大人倒是太謙虛了若論起算計來能夠及得上謂之的人可寥寥無幾啊!”

“有什麼話直接說就好了朕可不喜歡你這種婆婆媽媽的作法。”太宗皇帝皺着眉頭說道。他還惦記着下朝之後去看看新進的那幾位美人哪裡有閒工夫聽丁謂在這裡閒扯?

丁謂察言觀色立刻發現自己有違逆聖意的危險便立刻簡單明瞭的板着指頭計算道“微臣想了在京師之中如果要印製楊大人所贈的一整套書籍成本就要四十兩銀子之多還不計算書商所賺取的利潤以及販賣書籍之人的運輸保養差價幾項花銷加起來怕沒有八十兩銀子之多?各位喜愛買書的大人自然是知道下官所言不虛的!”

衆臣子聽了以後自己也在心中盤算了一番果然覺得丁謂所言甚是有理。

太宗皇帝見衆人對丁謂的計算沒有提出異議便問道“謂之對書市倒是非常瞭解不過這與你要說的事情有什麼關係呢?”

丁謂有些迷惑不解地問道“楊大人賣出了一千套書贈送了一千套書即便算成本也要花費八萬兩銀子若是記取通常的利潤就越過了十六萬兩銀子!可是所說楊大人售出的一千套書也僅僅是按照一套書籍十兩銀子的越低價格收入不過一萬兩而已!那豈不是說楊大人僅此一項就虧了少則七萬兩白銀多則十五萬兩白銀嗎?前些日子臣在戶部當差也知道楊大人進軍西北時僅僅領取了五萬兩白銀的軍餉難道說這些書籍都是楊大人用私產來墊付的不成?微臣雖然十分敬佩楊大人的義舉可是卻覺得單靠散發私產來救助西北民衆似乎也不是正道啊!”

太宗皇帝聽了以後一愣顯然他從來沒有過這個成本問題此時聽了丁謂的解說倒有些迷惑了。

“陛下丁大人所言很有道理!”一旁的王欽若知道自己上場的時機到了便挺身而出義正詞嚴地說道“楊大人此舉頗有市恩於西北百姓的嫌疑不符合自己一個封疆大吏的身份!或是各地大員們紛紛效仿豈不是說朝廷的恩賞不夠陛下的恩澤不深?”

太宗皇帝又是一愣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丁謂卻又接口說道“況且楊大人對外贈書固然是好事倒也罷了可是以低於市場價格幾倍的方式向外售書未免會衝擊到現有的書市令人誤以爲他是挾朝廷之威打壓印製書籍的商人們造成書市恐慌的負面影響這與我朝不與民爭利的國策嚴重不符啊!因此微臣以爲此事值得商榷!還望陛下與各位大人能夠重視此事不至於因此而影響國體則微臣的擔憂也就是杞人憂天瞭如此則社稷幸甚萬民幸甚!”說罷又深深施了一禮方纔退入班中。

一番分析下來大臣們都在議論紛紛而太宗皇帝也有些搞不清楚狀況了不由得將徵詢的目光轉向了幾個重臣想聽一聽他們的建議。

幾位身在中樞的重臣們都謹慎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基本上是不贊成與民爭利可是對於贈書的事情卻也這就很難下一個決斷了。因爲事情明擺着的這件事情說起來算不了什麼可是要細究起來的確有些不妥當的嫌疑就看皇帝的意見是什麼了身爲大臣直接抒發自己的見解是必要的可是替皇帝決斷就是僭越了。

“陛下既然各位大人對此事存有疑慮不如叫楊大人將事情的始末寫一個詳細的命快馬遞上來其中的曲折衆人自知到時候再下結論也爲時不晚啊!此時我們不瞭解詳情驟下結論未免有些草率畢竟事情的發生地點是在千里之外——”最後還是呂端總結了一下大臣們的意見對太宗皇帝建議道。

太宗皇帝點了點頭認可了呂端的建議立刻下旨命人以快馬解遞到西北。

贈書活動結束以後我在西北士林中的聲望和地位立刻提升了很大一截子。基本上除了幾個先賢外無人可以企及一千套的免費贈書與十兩銀子一套的低價銷書使得經典書籍在西北得到了初步的普及起碼每隔幾個村莊裡面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正版書籍套裝。以此爲藍本他們可以抄寫出許多的手抄本對於西北化事業絕對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而今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正在新建的印刷廠裡同駱冰兒一起研究關於新型的簡易印刷技術的可行性與實用價值。

所謂的新型印刷技術就是那種利用鐵筆在蠟紙上面刻字然後用油墨滾筒印刷的簡單技術之所以會想到這個就是因爲當年我在的時候曾經被老師叫去印製複習資料所用的正是這種簡單設備出於好奇我曾經拆開那東西看過具體的構造雖然已經模糊了但是大致原理還是記得的此時與駱冰兒商量只不過是爲了將那東西重現出來而已因爲我知道這東西雖然簡易可是要印製一些急用但不是很講究的東西卻很實用而且它的印刷成本更加低廉。

隱約之間記得那東西應該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一個進紙系統可以將紙張自動捲起來然後是一個由幾個滾筒構成的印刷系統然後是出紙系統。

經過幾天的試驗之後我們已經做出了可以由兩個人配合使用的油印機所使用的油墨正是利用我的秘方特製的油墨兩人使用熟練的情況下一個時辰中可以印製出近千頁的資料來。

起初試驗的時候滾筒之間滲漏出來的油墨經常會將紙張的背面弄得污染成一片後來我在下面加了一個金屬片來將殘墨刮入蒐集盒之後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收集下來的玒墨經過簡單處理之後還可以重複使用算是一項節約的措施。

“這樣大致可以投入量產瞭如果使用你的水利設備只要將速度調節好就可以成爲全自動的印刷設備了。”我非常欣喜的看到又一項劃時代的研究成果誕生了。

駱冰兒笑着說道“大人的想法真是奇妙想不到用上這個機器我們只需要定時添加紙張就可以印刷出成品來可是省卻了不少的工夫況且這東西也不復雜很容易就可以仿製出來相信以後我們印製出來的作品一定可以遍及整個天下。”

“不錯!”我點頭同意道。

油印機印製出來的東西雖然不是很精細但是貴在成本低廉可以說主要的開銷都在紙張和油墨上人工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基於這一點日後我的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紙張的產量和質量是時候在西北建立幾個大規模的造紙廠了。

聯想到西北到處都種植着的麥子高粱玉米等農作物以及漫山遍野的灌木叢很多都是造紙的上好原料我就彷彿看到了一堆堆的黃金在向我招手。

“只要動動手黃金遍地有啊!”我忍不住臆測道。

“大人前日我去見你發現衙門裡面養了很多的鴿子飛來飛去很討人喜歡能不能送我兩隻呢?”駱冰兒忽然提了個要求出來。

“嗯?”我被駱冰兒打斷了思路不由得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駱小姐喜歡養鴿子?”

“我喜歡看它們吃食的樣子和咕咕的叫聲。”駱冰兒回答道。

我滿口應承下來“沒問題回頭我親自選兩隻送你那裡。”

兩個人正在說話之間忽然有人來報京師的信使送來了皇帝的旨意。

接到旨意之後仔細一看原來皇帝對我贈書的事情表示比較滿意卻對售書的價格存在疑問並且提出了有大臣認爲低價銷售衝擊了書市會給其他的書商造成一定的影響然後直接問我爲什麼要以低於市價數倍的價格來進行銷售並要求我寫一個詳細的遞迴京師。

我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心中不由得苦笑不已風頭太盛畢竟容易招人嫉妒沒想到我已經遠在西北仍然有小人給我上眼藥。

想了想後我命人將信使好生招待然後自己開始動手寫起來。

我在中將自己鼓勵西北興建各種大型產業以改善民生髮展教育以改進人性的過程詳細的說明了一番並介紹了西北印刷業的巨大發展並且強調了它對現實的強大促進意義。至於爲何成本如此低廉的原因則將以活版印刷代替雕版印刷的過程寫了一個簡單的說明並配合圖畫相信只要對方一看到這個東西就會明白。

最後我靈機一動直接將的內容用蠟紙刻了出來然後將信使找來拿出一臺已經制作好的油印機搭上蠟紙放好紙張然後命人轉動搖柄就見一頁頁印刷好的紙張從另一個出品中有序地吐了出來在下面的承接盤中整齊的碼成了一摞兒。

那信使見了之後大爲驚奇想要將油印機帶回京師去而我則以這東西不便搬運給拒絕了。若是皇帝跟我要自然沒有辦法不給可他一個小小的信使卻沒有理會的必要。隨同他一起回京師的還有我利用活版印製的全套書籍幾十套用來送給太宗皇帝算是一份兒心意。

那信使直到走的時候也沒有想通爲什麼一張張的白紙經過了那個小盒子以後就變成了寫滿字的成品回到京師以後立刻將我的獻上並且將他在西北見到的油印機大肆誇張了一通兒只道那東西是上天恩賜下來的神物一般。

衆人聽了自然不肯相信紛紛向那信使詳細詢問最後太宗皇帝看完之後若有所悟吩咐人將那些油印的紙張分發給各位大臣命大家仔細觀看然後再取過來活字印刷的書籍翻閱果然字字清晰無比排列整齊看起來沒有絲毫的滯礙之處更加難得的是油墨清晰而沒有沾染到別處字跡優美比起民間印坊所出的書籍好上百倍。

“原來如此啊——”看完那些介紹資料之後身爲宰輔的呂端首先拍案叫絕道“果然是個好辦法!難怪可以將印刷的成本降低到如此地步!這活版印刷的確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

出身苦寒的前任宰相呂夷簡和新任的參知政事呂蒙正這回同時了呂端的一邊同聲恭賀道“陛下大喜啊!”

太宗皇帝有些高興卻也有些奇怪地問道“兩位愛卿何喜之有?”

兩人都是太宗皇帝的股肱之臣與呂端湊到一起被人稱爲“三呂”聲望名節都是一時無二的人選平時難得政見相合此時卻在活版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不能不說明事情的重要性。

呂蒙正拜了三拜以後非常懇切地說道“當日微臣年幼之時家中貧寒上不起私塾全靠家母以枯枝劃地來開蒙後來四處借閱別人的書籍來閱讀可謂十分不易後來借宿在寺廟中讀書其中的辛酸景象至今猶在眼前一般推究其原因就是因爲書籍太少的緣故。而如今有了活版印刷書籍印刷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倍速度也提高了不止數十倍必然會導致書籍的價格大幅下降如此貧寒子弟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書籍了天下士子莫不從中受到恩惠我大宋選拔人才時就要更容易得多了!”

呂夷簡在旁感慨道“老臣活了七十多歲除了當日被陛下點選爲進士外今日最是開懷不爲別的就爲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讀到更多的書籍了。”

衆臣們此時紛紛恭賀太宗皇帝也喜上眉梢兒深深感到自己選用的人才確實沒有令他感到失望大宋畢竟是官政治來左右朝政的印刷術的改革所惠及的首先就是讀書人這叫他們如何不感到高興?

“來人啊擬旨——”太宗皇帝高興地喊道“朕要重賞辦成此事的有功之人。”

於是半個月之後我又得到一個西北防禦使的兼職而參與了活版印刷工程之人也得到了朝廷賞賜的祿米和獎書作爲特別獎賞。

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二十三章 禮部應試(上)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十六章 富麗天下(下)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第六章 魔焰升騰第四章 再起波瀾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八章 酒樓驚魂(下)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二十三章 武備真藏(上)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五章 秘密潛入
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二十三章 禮部應試(上)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十六章 富麗天下(下)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第六章 魔焰升騰第四章 再起波瀾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八章 酒樓驚魂(下)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二十三章 武備真藏(上)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五章 秘密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