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客瀛洲

到了基地的時候正遇上一爐鋼水出爐通天的紅光映得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燦爛的金光鋼水翻騰的景象很是令沒有見過這種場面的兩女感到震撼。

工匠們的自發研究能力還是很強的至少現在這個平爐鍊鋼法就被他們運用到了極至雖然還缺少一些先進的元素但是在他們的奇思妙想之下卻總能找到各種離奇古怪的辦法來替代而且看起來效果不錯!

蘇州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有冶鐵的傳統優勢否則也不會有吳王的劍池了我們這個鋼鐵基地的建成不但解決了大量的手工業者的吃飯問題也相應的拉動了當地的消費增長崑山當地的鄉紳百姓們都對此樂觀其成表示出極大的熱情。

“大人——”李若虛正好在此地接收一批新制好的兵器聽到我已此地的消息後立刻迎了過來。

“若虛辛苦你了!”我看着行色匆匆的李若虛溫和地說道。

李若虛謙遜地答道“也算不上辛苦了!我倒是對這個地方比較感興趣所以有事沒事都要過來轉轉看着鋼錠制好的那一瞬間似乎有種想要親自赤膊上陣的衝動可能我天生和這個行當有緣分吧!”

“六哥——”七郎忽然在一旁叫道“那些黑黑的東西是什麼?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呢?”

我看了看也是不得要領畢竟我也不是幹這行出身的。

李若虛看了一眼卻答道“那些是用來冶煉金屬時廢棄的坩堝已經沒有用處了卻不知道應當如何處理只好先堆積在那裡等到積得多了後一併拉走。”

“哦是這樣啊!”我點了點頭。

不多時負責冶煉的工頭兒跑了過來拜見我們這些東主此人姓黃名叫大行年紀在四十多歲。

“你也不必多禮了——”我對正要行禮的黃大行擺了擺手微笑着問道“黃師傅我前些日子吩咐過的事情你可曾做好?”

“大人的吩咐小的怎敢怠慢?”黃大行恭謹地回答道“按照大人所示的方法小的已經從北方購得了不少的煤炭並且燒製出了焦碳用來冶煉。火力果然強盛了很多今日這一爐鋼水就是靠這東西燒出來的。”

“往日不是都用木炭和竹碳的麼?”李若虛雖然經常出入此地但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於是很好奇地問道。

“回大人的話江南雖然盛行用竹碳和木炭來冶煉但是耗時太費比不上用焦碳省時省力同樣一鍋鋼水用焦碳就可以節省一半時間都多啊!”黃大行解釋道。

“那焦碳可是用煤來煉製?”七郎在一旁問道他出身北方自然是用過煤炭取暖的聽說了煤炭還有這般功用自然也很關切。

“煉製焦碳非常簡單就在那邊兒——”黃大行一指遠處冒着黃煙的地方說道“就是冒出來的味道有些刺鼻諸位大人可能有些忍受不了!”

我看了看那邊兒有些昏黃的空氣心中也有一些無奈土法煉焦碳的優點是很明顯的成本低廉見效快可是缺點同樣顯著就是污染太過嚴重了。不過這個問題在建設初期大家都會遇到的只不過本來應該在山西污染的現在放到了江南而已我心中甚至有些惡毒的想道要污染大家就一塊兒污染吧總不能讓你們坐享其成不是?

製作焦碳的方法也很簡單用的是乾餾之法。將煤塊兒分爲上下兩次鋪設中間有溼泥相隔下層煤塊點燃生成明火升出熱氣將上層煤塊之中的可發揮雜質蒸餾而去並且使氣孔增多到了一定的火候所煉煤塊就成爲焦碳。

其實使用焦碳作爲燃料不僅是因爲它的熱力高火力猛木炭是因爲火力不夠持續時間短而煤塊兒在燃燒時容易破碎混入鋼鐵之中就會影響到鋼鐵的質量而使用焦碳則好處多多。

衆人又向前走了一陣子就看到了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巨大平爐。

工匠們利用水力帶動巨大的風箱通過連接到進風口的通道向爐內送入熱風頂端則有進料口可以添加各種脫碳脫氧的渣料。

將鐵料和焦碳添滿之後點火後封閉爐門過不多久爐內火越燒越旺四周空氣也漸漸灼熱起來風箱在水力的驅動之下不知疲倦地向爐內送風不一會就看到爐內鋼料變得通體暗紅由硬變軟漸漸的成了海綿狀此時工匠們將石灰料由頂端的添料口送入爐中幫助鐵水脫碳去除混在鐵水中的以及焦碳燃燒時所產生的雜質。

鐵水逐漸從海綿狀熔成液體加入脫氧劑後不一會工夫那鋼渣就在鋼水上浮起一層。

又過了一陣子後鋼水終於出爐衆人以勺除去鋼渣將鋼水一勺勺注於模具之中鑄成鋼坯乘熱錘製成刀劍再於清水之中淬火一把明亮閃着寒光的長刀就出現在我的手上。

“看上去還是個毛坯子不過應該可以使用了。”我笑着舉着那刀在衆人眼前晃來晃去。

“果然是好東西!”七郎用手指在那刀背上面彈了兩下聲音清越不由得高興地搶在手中舞動了幾下一刀揮出仗着力大竟然將一顆尺許粗的槐樹輕鬆地砍成了兩截。

周圍觀看的人雖然連聲叫好紛紛稱讚這鋼刀的質量卻也暗暗爲七郎的力道驚心不已。

“叔叔的力道真是大得驚人!”公主有些驚訝地對我說道。

我點點頭道“單以天生的力氣來看我還沒有見過有誰能夠比他更厲害!若是他發飆的時候那就更加怕人了!”

正在說話之間一陣卷地風忽然毫無來由地升了起來衆人擡頭望去空中的雲彩飛速地流動起來彩色的雲朵連綿不絕的滾動翻騰着奇異的流光閃爍變換着組成了光怪陸離的景象一條巨大的金龍從雲層中鑽了出來在空中將身子攪動了兩下後消失不見接着諸般景象都收斂回去空中重現晴朗無數光彩在空中交織着映亮了整個天空無數瓊樓玉閣一層層的在空中壘起形成一個堪稱無匹的龐大宮殿羣。

“南天門——”有人叫了起來如同看到了神蹟。

所有的景象在空中停留了有兩分鐘的樣子方纔漸漸地斂去空中重回平淡。

“海市蜃樓。”我看着周圍一片迷醉的人羣心中好笑但卻沒有點破。

“天神顯靈!神蹟現於空中我們這塊地方有福了!”有人激動地跪下對蒼天叩拜道。

“天可憐見我張老三行善二十年今日終於目睹了造化的神奇真是不枉此生了——”一個黑黑粗粗的鐵匠如是說道。

民心可用啊——忽然之間我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好機會於是挺身而出雙手高舉向天大聲喊道“上天有德澤被我方金龍現世必定興旺天神佑我萬世盛昌!”

“萬世盛昌啊——”衆人的情緒沸騰紛紛叩拜上天。

過了好一陣子後大家的情緒才穩定下來繼續各幹各的事情。

“大人——有客人來訪。”負責守衛基地大門的人前來通傳道。

我接過拜貼掃了一眼只見上面寫的是“高麗國濟州府僉事金永南頓首百拜”心中不禁疑惑起來高麗棒子找我有什麼事情呢?

“請他到會客廳說話禮節上面周全一些人家可是外國人呢!”我對那人吩咐道。

“夫君高麗國的人也同你相熟麼?”公主有些驚奇地詢問道。

七郎與宋迪也有些疑惑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身上還有多少他們所不知道的秘密。

“怎麼可能?”我一本正經地答道“難道你們看我象是裡通外國的傢伙麼?我可是規規矩矩的生意人呢!”

“那他怎麼會來找你呢?”七郎問道。

“拜託兄弟——”我沒有好氣地說道“人家千里迢迢地來到中土自然是有爲而來恐怕是爲了購買兵器吧?雖然素不相識不過在商言商我倒是很樂意敲一敲高麗竹槓的!”

“高麗苦寒之地連糧食都不能自給自足恐怕沒有什麼竹槓可敲吧?”宋迪冷靜地分析道。

“夫人此言差矣——”我微微一笑道“人道是東北三件寶人蔘、貂皮、烏拉草!怎麼能說是沒有竹槓可敲呢?高麗出產的極品人蔘可是大補呀爲夫我自然是不會介意多收一些的相信兩位夫人自然也不會反對在寒冷的冬日可以披上幾件華麗的貂皮大氅吧?”

說話之間客人就來到了廳前一共有五個人當中的一個身着青袍三十出頭的樣子面容清秀頭上戴着高高的烏紗帽遠遠的看起來的確像是一棵玉米棒子還沒有走到我們面前就拱手深施一禮道“高麗國濟州府僉事金永南見過大宋蘇州刺史楊大人!”

“好說好說——”我笑着迎了上去將他拉住客氣地說道“金大人從高麗國不遠千里來到大宋一路上辛苦了本官忝爲地主定然令金大人在蘇州度過一個愉快的行程裡面請——”

“下官謝過刺史大人的美意!”那金永南誠惶誠恐地答謝道。

此時距離高麗攻滅新羅百濟統一朝鮮半島建立高麗王朝已有四十多年高麗王朝歷來有向中原大漢王朝進貢的傳統自宋太祖開國後高麗就遣使來朝自爲藩屬。

只不過我知道這些高麗棒子們素來騎牆得很近幾年來遼國在北方的勢力擴張得很迅速控制範圍也逐漸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大有將高麗納入自己的藩屬的意思而高麗內部對於選擇哪個王朝來效忠的爭論也沒有片刻停息過。如果我估計不差的話只要是遼國能夠在下一次宋遼戰爭中獲得勝利的話這些騎牆的傢伙一定會像牆頭的蘆葦一般順着風向傾倒過去。

但卻不知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金永南來到大宋是爲了什麼事情難道是——

果然金永南在坐定之後從貼身的衣袋中取出一隻錦囊來謹慎地對我說道“刺史大人下官有一樣東西要交給大人查看請大人一定不要驚訝。”

“好啊——”我點了點頭立刻有侍衛將那隻錦囊取了過來。

抽開錦囊上被火漆封好的絲帶裡面有一道蠟封的軟皮袋子也用了火漆封口。再裡面打開之後發現是一道白絹裡面的字跡尚未看清楚時我先看到了那個題記和印章。

“啊——”不出那金永南的意料我看到那東西之後果然條件反射一般的站了起來雙手捧着那白絹觀看。

裡面居然是大宋太宗皇帝的親筆御書和大印主要是讓我想辦法爲來人籌集糧食與兵器並且要在不驚動地方的情況下將這些東西送到高麗的濟州島。

“夫君——”公主很擔心地輕輕喊了一聲。

“呵呵——”我穩定了一下情緒笑了笑道“沒事兒只不過有些出乎意料罷了。”

皇帝並沒有在書信中談及詳細的原因只是一再強調我要用心做好這件事情不過根據字裡行間的語氣我猜測高麗人恐怕是利用藩屬國的地位問題遊走於大宋與大遼之間以此來謀求最大的利益心中不由得對他們又多了幾分鄙視。

這次的行動如此低調恐怕也是爲了不過分刺激遼國人從蘇州籌集糧食應該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運輸上也不成問題我完全可以運用水師來完成這個任務武器也好辦光是基地裡面出產的就可以滿足高麗的要求唯一要注意的不過就是注意把事情辦理得隱秘一些。

我將書信仔細看罷之後已經對這件事情在大致上有一個比較籠統的處理辦法況且在糧食和兵器問題上高麗並不是直接索取而是答應以本國的特產來交換倒是一件划得來的買賣處理得好的話說不定還是能大賺一筆的。

“金大人——”我看了看正在飲酒的金永南呵呵笑道“此事本官已然知曉必然會全力配合金大人做好了!不過諸事繁雜也不是一日兩日能辦好這段兒時間裡金大人還得在蘇州盤桓幾日若有什麼需求不妨讓舍弟幫你來處理我不在時他可以做主。”

“多謝楊大人!”金永南見我很輕鬆地答應下來心中頓時一鬆歡天喜地地謝道。

接下來的幾日中我都沒有閒着一面從太湖周圍各縣購買糧食一面去崑山的基地定製高麗人需要的各式兵器忙了個不亦樂乎。

高麗人最喜歡的兵器就是刀和弓箭其次是類似於魚叉這樣形狀的兵器據我推測可能是處於公私兩便的目的吧?不打仗的時候還是可以利用到生產中去的提倡使用的人倒是個有遠見的傢伙。

因爲新糧已經收了上來所以糧食的徵集非常容易正好將糧倉裡面的陳米給他們裝船對此流連於酒肆歌臺的金永南似乎不些不太滿意親自跑來質問我爲什麼給他陳米?我則是很無辜地回答道“金大人有所不知了這海上運輸是非常麻煩的如果是剛剛徵收來的新米那些刁民們勢必不會盡心將他們曬得通透的在倉裡面存上十天半月必然會發生黴變!恐怕我們運到濟州島以後這滿船的糧食都要長毛了!可是我們如果用官倉裡面的陳米則不用擔心這麼多不是兄弟我誇下海口我蘇州府治下的糧倉可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那一粒粒稻米可都是萬中挑一的呀!”

金永南顯然對於這個事情瞭解得不很透徹聽我如此解釋了一通後頗有一些不好意思連連向我道歉我則很大度的原諒了他並且爲了表示自己所說的都有根據特意吩咐手下在一條船上拉了些新米用來作對比以示自己的良苦用心。

兵器方面花費的時間要長一些我一再叮囑製作匠人們差不多就可以千萬不要多費功夫衆人都做得有些鬱悶紛紛說這麼一來會影響自己的製作心情好說歹說之下做出來的東西還是要較之普通的兵刃好上很多。金永南在親自使用之後連聲讚歎深深爲大宋的手工技藝感慨不已當我解釋說這些都是工匠們特意爲高麗朋友精心打造出來的後這位高麗官員感動得涕淚橫流很認真地說一定要上達天聽使高麗永爲大宋的藩屬之國。

“金大人真是個直腸子啊!”我有些感嘆地說道。感慨歸感慨不過打死我也不會相信他一個小小的濟州府僉事說的話就能夠影響到高麗國的軍政大事走向!這只不過是一句惠而不費的好話罷了。

在將最後一般兵器裝好之後留下宋迪照看生意命廖行之暫時代理府中之事我攜了公主帶着水師分乘大海船四十條士兵千人帶着糧食十萬擔和各式兵器萬餘件啓碇揚帆出了大海向着東北方向全速挺進。

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三章 意外進位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三章 意外進位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章 揚州都督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七章 驚鴻一瞥(上)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二章 江南一統(上)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十章 曲意逢迎(下)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十一章 暗箱操作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十八章 酒樓驚魂(下)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四章 宋朝漢奸
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三章 意外進位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三章 意外進位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章 揚州都督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七章 驚鴻一瞥(上)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二章 江南一統(上)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十章 曲意逢迎(下)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十一章 暗箱操作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十八章 酒樓驚魂(下)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四章 宋朝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