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

“我母育有七子二女然則自幼帶大的卻惟有我一人因此感情極睦今番我突然棄世她所受到的打擊最大一念及此心中悲痛難以遏止惟有一願希望我兄義成。”延昭接着對我說道其間有咳出一灘血絲來。

“賢弟請講爲兄一定替你辦到——”我見延昭如此情形雙眼含淚一口答應下來。

“我雖其壽不永不能承歡母親膝下恪盡孝道然蒼天並未閉塞我的反哺之心。”延昭說到這裡後目露奇光地看着我“天幸我得遇兄長居然如同孿生無二總算是了卻了我心中唯一的一點缺憾!”

我聽了延昭所言心中若有所悟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小弟懇請兄長捨棄原來的名號以桃代李替我侍奉二老還請兄長成全!”躺在病牀上的楊延昭終於說出了心中所想雙目望着我充滿了期待。

“這個如何使得?”我一時間難以接受延昭的提議。

雖然說我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是無牽無掛但是要讓我突然找個陌生人認作父母這恐怕在心理上面還是有很大的壓力的。更何況即使兩個人的外貌再相像性格與舉動上也必然有其不同的地方外人看不出來自己的親人如何能夠不知道?讓我這麼一個現代人去頂替古人實在是有些爲難了。

“排風你跟在老太君身邊最久難道你忍心看到她痛失愛子白髮人先送黑髮人麼?況且我此次回京聯姻的事情你多少應該知道一些吧?若是我突然棄世有什麼後果你是知道的啊!”楊延昭見我一時難以接受而自己又言談艱澀就轉而找排風幫忙。

楊排風顯然是知道什麼內幕臉上陰晴不定地變幻了一陣子以後終於決定下來突然跪倒在我的面前陳詞懇切地說道“求六公子答應下來吧!楊家需要你!”

我望着楊排風的眼睛清澈透亮沒有一絲的狡詐陰暗藏在裡面再看了看倒在病牀上的延昭隨時都有可能撒手塵寰在這個時候我實在不忍心背拂他們的意願於是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下來。

“如此甚好!”延昭見我應允一顆心算是放了下來。

接着就是將一些楊門的人事對我逐一交代並且囑咐排風一定要從旁協助不使衆人對我起了疑心。

其他的事情還好說在問及官場禮儀的時候卻發現我對此幾乎無所瞭解令二人大傷腦筋所幸距離汴京還有很長的路程臨時惡補倒也可以應付一時。楊家本來就是將門對於禮儀倒不是過分挑剔必要的時候自有專人引導出不了什麼大亂子。

“呀——險些忘了一件事情啊——”延昭忽然想起了什麼頓時面色蒼白起來。

我們二人都很奇怪地看着延昭不知道他因何會如此情形。

“其它都好說可是我楊家的槍棒功夫卻不是一時間能夠習得精通的。”延昭咳了幾聲面色難看地說出其中的原委來。

“這卻是一個問題!”我也皺起眉頭來楊家槍法舉世無雙老太君更是法眼如炬若是要考較我的槍法該當如何應付纔好呢?

“現在別無他法唯有盡人事聽天命了。”延昭想了想也的確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將槍法圖譜從懷裡取出來珍而重之的交付給我並且一再囑咐道“我家槍法並不限外傳只是不要所授非人即可望大哥一定謹記啊!”

我將圖譜收入懷中鄭重地點了點頭。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我死後將身體火化骨灰帶回汴京灑到金水橋下即可。”見諸事交代完畢楊延昭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望着東方喃喃道“母親孩兒終是福薄啊——”兩眼直視前方聲息漸漸地弱了下來。

“賢弟——”我覺得不對顫聲呼叫了兩聲延昭卻無反應及至我將手背伸到他鼻前試探時才發現已然氣絕多時了不由得悲從中來放聲痛哭。

楊排風與延昭相處甚好此時也是珠淚漣漣不能自已。

哭了個昏天黑地之後我勉強恢復過來找來店家出了些銀兩僱人將屍首擡了出去按照延昭的遺願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將骨灰收斂起來裝入一個木匣準備帶回汴京。

“少爺我們上路吧。”眼睛紅紅的排風對我說道。

“生死之間卻是如此倏忽啊——”望着遠處的青山我怔怔地嘆道。

兩人打點好行裝快馬趕至黃河渡口棄馬登舟一路順流東下直奔大宋的皇都汴京。

北宋建都在東京汴梁依靠東南漕運漕船是必不可缺的運輸工具。宋太宗時各州歲造運船三千多艘。官營作坊製造朝廷所需要的戰船、漕船、使船、龍船民營作坊則製造民用的商船及遊船遊船。朝廷在東京設造船務各地重要州軍皆設官營造船作坊。長江兩岸交通要衝還設有專門修船的場所。

內河航行的船舶最大的叫做“萬石船”。遠涉重洋的民用海船稱爲“客舟”可載二千斛粟。據說“上平如衡下側如刃”“又於舟腹兩旁縛大竹爲橐以拒浪”。船上的設備包括拋泊、駕駛、起碇、轉帆和測深等方面已經比較齊全。這樣的海船在當時世界上是較先進的。朝廷用的海船稱爲“神舟”無論是其長闊高大還是承載的什物器用人數都相當於“客舟”的三倍。

我們所乘坐的船隻是由長安的一家叫作平順船行經營的“千石船”上面大約有十來個房間可以居住客人甲板下面是用來儲物的倉船舷兩側裝有兩排共二十餘隻長達兩丈的划槳平時依靠風帆與水力前進若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通過人工操控來增加前進的速度上面還爲客人提供現成的飲食省去了出行中的許多麻煩事情。

一路上晝行夜宿行來都是順風船行一日的速度可達兩百餘里算一算到達汴京也就是在四五日之內而我對於楊家一門與大宋朝的瞭解還是處在矇昧的狀態楊排風也不過是一個年紀不過十六七歲的小丫頭雖然平時也跟隨着幾位小習了一武知識但僅僅是浮於表層此時趕鴨子上架只好權充起教師來將有用沒有的東西一股腦地對着我傾瀉出來只恨沒有多生出幾張口來。

“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彬、延玉——”我立在船頭上迎着風默默背誦楊家的幾個主要人物。

直到現在我仍然對於楊延昭的死有些不能接受作爲日後威鎮三關使遼兵不能入關一步的楊家英雄怎麼會沒有出場就謝了幕?莫非真的是因爲我的到來才促成了他的死亡麼?假若我沒有出現數年以後他應該會很自然地成爲後人口中傳誦數百年的抗遼英雄——沙裡澄金楊六郎吧!

而此時的楊家只有大郎、二郎和三郎已經隨父親從軍我們其他的四兄弟則分散各地四郎與七郎在汴京家中五郎在五臺山跟隨師父虛谷大師習武六郎也就是我雖然長期滯留在邊關但是並沒有正式進入軍中效力因此一別經年我的武技究竟如何太君卻並不十分清楚了。

正在思忖之間船身卻如同撞上了巨石一般猛然一震緩緩地停了下來。

第二十章 意外之得(下)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九章 再上五臺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十章 儀同三司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十一章 暗箱操作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二章 重返江南第六章 來勢洶洶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五章 知事蘇州
第二十章 意外之得(下)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九章 再上五臺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十章 儀同三司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十一章 暗箱操作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二章 重返江南第六章 來勢洶洶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五章 知事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