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暗潮洶涌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時方始休月明人依樓。

汴梁城在大宋的英明的兩代君王的傾力治理之下已經煥發出了名城的風範不但方圓廣闊人口衆多更是域內外商旅的最愛。

京師之中人民富庶走卒躡絲履商賈批金銀高大的建築物摩肩而起直接雲霄真是一派盛世景象。

國家興盛人民自然富足尤其是我們這樣保有壟斷行業的人們。

宋迪將今年的帳目結算了一遍以後發現自己控制之下的各種行業都有了飛速的發展僅在京師一地的酒樓和娛樂場所產生的利潤就有超過百萬兩白銀之巨更不用說暗中控制的江南物業加起來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四海錢莊的盈利更是突破了兩百萬兩。

“從來沒有想到過會賺到這麼多的錢現在忽然覺得有些怕了——”躺在我身邊的宋迪有些恍惚地說道。

“怕什麼——錢多了會咬人啊?”我摟着宋迪的身子一邊用手細細地撫慰她一邊滿不在乎的說道“咱們的買賣都是正經行業又有夫君我給你撐腰有什麼好怕的?西北的幾十萬披甲之士就是你的後盾!”

“你不是要造反吧?”宋迪看了看已經熟睡的公主小聲問道。

“你怎麼會這麼想?”我有些奇怪的問道。

宋迪看着我說道“當日蜀王在江南時也是將各地的收入集中起來秘密運到某個不知名的地方儲存起來在入川的時候便將大量的金銀一併運走。我看你現在的行經倒是與他如出一轍所以纔有此一問。”

“嘿嘿——錢嘛自然是放在自己身邊比較放心——”我笑着說道“不過你說起了蜀王我倒有些意外。他此次入京師怕不只是爭奪儲君之位這麼簡單。”

“蜀王入京了?”宋迪有些意外的問道。

“不錯!”我點了點頭又沉思了起來。

此次蜀王入京確實不在我的預料之內。他的到來給本來就難以預測的京師局勢增加了一個變數。整個京師之內的勢力包括了太宗皇帝、代表太子勢力的韓王、想要奪取繼承權的蜀王一方和代表了大宋周邊各國勢力的三大宗師以及河西党項人的首領李繼遷。

再一次見到陳摶的時候他的臉上有些怪異的神色。

我一邊給他親手泡了壺茶一邊靜靜地看着他。根據幾次見面的經驗在他不想說話的時候你是不可能從他的口中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的。

不過陳摶今日的表情確實有些怪異毫不停頓地一連喝了三碗茶。在我要爲他斟第四碗茶的時候陳摶說話了而且一開口就是石破天驚的話“皇帝要死了!”

“什麼?!”我被陳摶的話嚇了一跳手一抖茶水險些從碗裡面溢出來。

“我也感到有些納悶兒——”陳摶也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上次我觀他的氣色再活上十幾年應該沒有問題也沒有什麼大病大災。可是這一次見他的時候卻發現他的面色已經是紅中泛黑大凶之兆了!再仔細看時黑氣已經從頂至底全數貫入。這一次的劫難他是躲不掉了——”言下有些唏噓的樣子。

沒病沒災就要死那豈不是說有飛來橫禍?難道說跟這一次的五大宗師會中原有關係?還是說這次的儲君之爭已經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要知道想讓一個皇帝橫死是多麼不容易除非是來自皇宮內部的毒害。

“我的時間也不多了——”還沒有等我將方纔得到的消息給消化掉陳摶接着又說了一句。

“你不是說還得一陣子時間麼?”我有些意外的問道。

“天命——仍然不是可以預料的。”陳摶搖搖頭道“本來五年之前一切都是非常的清晰太宗皇帝和兩個皇子的大運我看得很清楚未來幾十年中的走勢也一覽無餘。可是自從那一年後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整個世間的命運一片模糊我甚至無法推斷出太宗皇帝的位子會被哪一個皇子繼承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我思考了很久之後才得出一個結論來那就是大宋的基業動搖了!五代以來中原一統的局面有了變數天下又回到了重新分配權力的前夜一切的一切都變得不可知了!”

“你不是可以預測麼?當初的太祖皇帝發跡之前你不是看得很準麼?怎麼現在就要飛昇了反而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陳摶微微一笑道“人力有時而窮天威深不可測!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恐怕也是上天的安排。混沌的天象可以爲那些即將上位的英雄們提供一定限度的保護直至他們有了扶搖直上爭霸天下的實力後再讓這天下大勢變得漸漸清晰起來。所以說不論怎樣這天下又要變色了!”

我默然點了點頭接受了這種說法。

“你也要早做準備啊——”陳摶拍了拍我的肩頭說道。

“我又不打算早飯我準備個什麼?”我無所謂地說道。

陳摶意味深長地說道“當初太祖黃袍加身據說也不是存心的。”

時勢造英雄啊如果不是後周皇帝猝死繼承人年幼怕是趙匡胤的理想也僅僅是想做一個吃喝無憂的節度使吧。天意這東西還真的是很無常的。

我忽然意識到眼下的情勢與四十年前宋太祖得天下的時候是如何的相似歷史又走到了一個關鍵的三岔口上。作爲一個既有地盤又有槍桿子的封疆大吏我怕是很難置身事外的。

“看來早做打算是必要的。”我心中暗自尋思起來是不是先把家中的重要人物悄悄轉移出京師呢?若是有什麼不測的情勢我也好絕了後顧之憂?

在我思索的時節陳摶悄然離去了。以他現在的功力要走要留就如同整個人蒸發了一般我絲毫把握不住他的任何走向這就是仙人之別啊!我搖了搖頭有些感慨。

由於我平時都在西北天波府中就得留下家人作爲人質不得離開京師百里之外。此次我業已返回京師家人就可以稍微活動了。我同老夫人說明了現在的情勢兩人都同意將家小撤離京師反正藉口很多比如出遊什麼的只要到了西北就沒有問題了。

因爲大部分的家產都已經摺現通過四海錢莊的渠道流入西北所以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就是將家中的重要人物分散撤離即可。在老夫人和宋迪的帶領下一大家子人於次日悄然離開了京師使用的名義是去大相國寺還願。偌大的府中除了家丁和丫鬟們之外主人就留下了我和公主這兩個高手還有就是小丫鬟楊排風這個老夫人特意爲我留下的助力。

由於三大宗師入京所造成的威脅京中形勢日漸緊張宮中與開封府中的高手們都被委派出去聽用。天波府的一點兒異動並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我也樂得輕鬆不需要跟人解釋家人的去向。

“少爺禮部的人來了。”門子近來稟報道。

我點了點頭道“請他進來。”

坐回了紅木椅子上後毛窩端起了青花茶碗淺淺地抿了一口就見到一箇中等身材的官員隨着門子走了進來。此人身着紅袍顯然是四品往上的品級身後還跟着一個黑衣親隨。

“下官楊庭義見過楊大人。”那人見了我之後急忙躬身行禮道。

“原來還是本家——”我笑着還了一禮道“但不知楊大人此來究竟有何事見教?”

“豈敢豈敢——”那人連忙謙虛道“楊大人威名遠武全才在下仰慕已久了。今次是奉尚書大人之命前來傳遞消息的。三大宗師已經陸續入京了尚書大人的意思是還請楊大人前往接待一番畢竟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提到了要同大人您切磋一二。”

“那是自然即便尚書大人不說本官也要去會一會他們的。”我點了點頭表示業已知曉。

“尚書大人吩咐下來楊大人此次辦事乃是爲了國體一切應酬的開銷自然是由禮部囑咐。這裡是尚書大人特批下來的接待款十萬兩銀票若是有欠缺的還請楊大人先行墊付事後再一起結算。”那楊庭義說着便遞了一張十萬兩的銀票過來。

我點了點頭道“既是如此那本官也就不推辭了。”

見我收取了銀票之後那楊庭義又說道“下官的公事已經交代完畢有件私事還想向大人討教不知楊大人可否行個方便?”

我收了一大筆銀子心情大好便格外輕鬆的回答道“楊大人但說無妨你我兄弟之間何須如此客氣?但凡能夠幫得上忙的延昭一定不會推脫。”

“有楊大人這句話下官就放心了。”那楊庭義聽我這麼一說頓時眉開眼笑。

不過出乎我預料的是接下來楊庭義並沒有說什麼而是推開大門走了出去卻將那個黑衣隨從留了下來令我大爲吃驚。

“是你?!”看到來人將頭擡起來後我不由得頭皮發麻。

那黑衣隨從不是旁人正是處在風口浪尖兒上的蜀王殿下。我萬萬沒有想到他會冒着天大的風險偷偷的來到天波府與我會面這要是讓皇帝知道了還不以爲是我在結交皇子圖謀不軌啊?!

“楊兄別來無恙?”蜀王倒是很沉得住氣不忘同我打了個招呼。

“王爺不是下臣多嘴你本不該回來的——”我看着面容變得有些白皙的蜀王長嘆道。

蜀王在四川盆地裡面呆了許久連面色都變白了不少看上去倒像是個養尊處優的風流名士。不過知道他底細的人卻明白這位王爺的手上可是有不少人命官司的。

“楊兄也不請孤王坐下來喝杯茶水?就這麼站着似乎不是天波府的待客之道啊!”蜀王看了看我似乎很有些底氣。

我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心道希望他來的時候不要被人看到纔好。不過我自己也知道這怕是一種奢望了即便是蜀王遠在川中身邊也必然會有太宗皇帝的耳目更何況他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子腳下京師之中?

轉身給蜀王倒了杯茶我有些懷疑的問道“川中的日子何等逍遙殿下何必非要來淌這一趟渾水?即便坐上了那個位子也未必就比現在快樂。”

蜀王不答話只是悶聲喝了一口茶然後才幽幽嘆道“孤王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此話怎講?”我追問道。

“父皇爲了給三弟掃清障礙不惜拿我開刀了!”蜀王有些苦澀地回答道。

唉!我嘆了口氣心裡面真的有些想不明白大皇子蜀王的能力明明要比三皇子韓王趙恆強了很多爲何太宗皇帝竟然會做出這麼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難道說每個帝王都想給自己的後代們製造點兒麻煩麼?或者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如果殿下躲在川中不出來怕是皇帝陛下也拿你沒有辦法吧?”我有些不解的問道。

這麼淺顯的問題蜀王不會看不出來更何況他那個謀士陰明雨也不是吃素的怎麼會同意他出川入京師?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聽了我的問話後蜀王臉上的表情有些古怪“我沒有做皇帝的心思可是父皇卻有廢了我的心思!我不想做皇帝可是有人卻想讓我做皇帝!事到如今有些事情也由不得我了!”

“難道是你的手下們想要擁立你?”我反問道。

蜀王在揚州大都督任上就已經有了很多追隨者。後來到了蜀中執掌軍政大權更是蒐羅了不少臣武將。這些人想要上位就必須讓主子擁有更大的權勢而蜀王想要擁有更大的權勢就唯有登上皇位一途了!或許就是這些人存了擁立的念頭試問天下還有什麼功勞能及得上擁立之功呢?

“若是三弟真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倒也罷了起碼我還能壓制住手下的躁動。可是楊兄你也不是不知道三弟除了會作兩首上不了檯面的詩賦會在父皇面前討個歡心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優點麼?”蜀王忍不住大發牢騷道。

我無言的點了點頭三皇子韓王趙恆的確沒有什麼出衆的才能或許只是太宗皇帝看他順眼而已所謂傻人自有傻福怕就是在形容他。

“楊兄你有所不知這一次孤王是奉詔入京並非妄自行動。若不是父皇說自己的身體日漸衰弱怕不久於人世孤王是斷然不會回京的。”蜀王嘆道。

“皇帝陛下一世英名這件事情卻做得——唉——”我不禁搖了搖頭可是後面的話卻不敢說出來。心裡面明白是一回事兒說出來就是另一回事兒了。我可不希望這話傳了出去最後進了太宗皇帝的耳朵裡面給自己造成什麼不利的影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纔是最明智的選擇我沒有必要攙和到人家的家事中去這也是皇家的一個忌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太宗皇帝的意思無非就是說這天下乃是我趙家的天下想把這皇位傳給誰那可是我趙某人的自由由不得你們異姓臣子們說三道四妄自議論!哪怕我將這皇位傳給一個傻子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皇帝陛下你這麼做可是給本來就處在發展中的大宋朝埋下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啊——他年發芽結果會造成什麼影響就難以把握了。”我搖了搖頭很是爲太宗皇帝的糊塗決定感到有些不值。

“然則——”我想了想後說道“蜀王殿下你一到京師行動就由不得自己了!皇帝陛下如果真的有心對付你的話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殿下可有什麼對策?”

蜀王微微一笑道“本來我是沒有什麼把握的可是臨走的時候卻談成了一樁買賣信心大增!如果楊兄再肯助孤王一臂之力的話那我的勝算就更大了!”

“哦?不妨說來聽聽。”我好奇的問道。

“天龍寺的無可上人已經答應爲我在京師中的行動護法了——”蜀王附在我的耳邊信心十足的低聲說道“久聞楊兄與陳老祖交好若是你能夠說服他老人家站在我這一邊兒那事情可就好辦多了。這個忙楊兄一定要幫到底纔是啊!”

“天龍寺的無可上人——”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聽到蜀王已經同大理國的護國神僧達成了共識後我的內心震動以至於連蜀王后面所說的話都沒有聽太明白。

這算不算裡通外國呢?畢竟大理目前也算是我們大宋朝的敵對勢力了!

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章 曲意逢迎(下)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十二章 風雨將至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三章 遊說權貴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九章 書生風骨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二章 江南一統(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二十一章 兵器司中(上)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十五章 富麗天下(上)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
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章 曲意逢迎(下)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十二章 風雨將至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三章 遊說權貴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九章 書生風骨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二章 江南一統(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二十一章 兵器司中(上)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十五章 富麗天下(上)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