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夜入南關

“大帥!平西王的回覆已經送來了!”手下匆匆忙忙地將蘭成的加急快報送了上來。

趙元禮正在吃東西聞言立刻將剛送進嘴裡的東西吐了出來有些浮躁地站了起來伸手結果手下遞過來的信札緊張地打開來一看頓時有些發愣。

“態度尚可?這是什麼意思?!”趙元禮也被這句模棱兩可的回話給弄糊塗了。

想了想後終是把握不住平西王的想法於是便問道“蘭成他人怎麼樣?現在何處?”

手下恭敬地回答道“回大帥的話!蘭大人仍然在平西王大軍之中據陽涼北關郭將軍傳來的消息說西北軍對待他的態度不錯好吃好住只是沒有見到平西王當面尚且無法正面評價我們清源軍與西北軍的關係走向。”

“這倒有些奇怪了。平西王他人到哪裡去了可曾打探清楚?”趙元禮搖了搖頭轉而問道。

手下回答道“聽說是上介山觀賞雪景去了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賞雪?他怎麼會有這個雅興?”趙元禮摸着腦門兒想了半天也沒有理出個頭緒來“嗨!人家又不像我處在如此尷尬的境地自然有時間盡情娛樂。說起這件事情來真是好沒有來由不過西北大軍動向如何?郭利用可曾打探清楚了?”

“郭將軍回報說西北軍倒也沒有什麼過激地舉動。只是每日免不了在我們關前耀武揚威一番很是令人氣憤不過爲了大帥的大局着想。郭將軍已經嚴令部下與之發生衝突了。那些西北軍士卒也較有分寸並沒有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出來可能平西王那裡也有計議。只是未知以後會如何同我們接觸。”手下彙報道。

趙元禮點了點頭道。”嗯。郭利用做地不錯!”

此時清源軍與西北軍雖然在之前發生了小小的摩擦但是當事人蘭成已經去平西王大營中賠罪去了而且人家也沒有表現出什麼責難的意思來在這個敏感地關頭上實在不宜生出什麼是非來。郭利用地所爲比較符合趙元禮眼下地戰略意圖。

既然此時平西王大軍按兵不動。而平西王本人又避而不見肯定他是在考慮什麼深層次的問題自己現在畢竟等同於叛軍如果公然接觸恐怕會遭受朝廷的譴責。以平西王的名聲一定不願意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可是他似乎也不願意大動干戈看來自己想要同平西王達成妥協的話還得再加上一些價碼才行上次讓蘭成帶去地東西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從蘭成沒有被爲難這件事情上趙元禮覺得自己同西北軍媾和的可能性更多一些。

且不說清源軍節度使趙元禮如何如何我同趙胖子以及新近歸順的胡云等人已經在翻越介山的路上了。

陽涼北關地對面實際上只是我的一座空營裡面是有人不過不是全部大約兩千騎兵每天出來騷擾一下對面的守軍然後就是沒事兒在大營中亂竄從外面看起來似乎大營之中還很熱鬧的樣子以致於對面的郭利用等人竟然沒有發覺其中的異狀。

蘭成在營中雖然被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卻也是很快就被安排到了靈石縣衙中並沒有機會了解到我大營之中的虛實因此也沒有注意到實際上此時的西北大軍早已經開拔到百里之外的介山對面深入到威勝軍的腹地胡甲山附近了!

因爲不願意大動干戈我就存下了突襲趙元禮老巢的心思在地圖上面規劃了一天以後大軍輕裝簡從只攜帶了夠用五天的糧食藉着我上介山觀賞雪景的名義偷偷在夜間開拔翻過了介山經由綿上向東一直摸到了駐紮在胡甲山附近的威勝軍所部。

胡甲山也算是高山了本來此地的地勢就高再加上大雪封路天氣不好大軍沒有少吃苦頭許多馬匹都凍傷了將士們看了非常心疼對我此舉頗有怨言。

“老大你放着好端端的平路不走偏要翻山越嶺兄弟們苦不堪言啊!”吃盡了苦頭兒的石胖子是其中的代表在我身旁抱怨道。

“還不是爲了你的事情啊!否則我犯得着這麼賣命麼?回家過年多好啊!”我立刻白了他一眼道。

石胖子最怕我提這碴兒聞言頓時將腦袋一縮不再言語悶聲趕路去了。

威勝軍所部人數不多分配在幾個關隘上一共有四千多人我們趕到胡甲山之後首先闖入威勝軍節度使大營準備來一個武力奪權。結果威勝軍統兵的將領居然是熟人在河北戰場上還一起作戰過見到我們來後反而比較歡迎算是從清源軍節度使手上解脫出來了。

我也沒有太客氣直接將其所部統歸我的轄下然後合兵一道沒有耗費一兵一卒就趁夜進入了太原府的南部門戶南關鎮。

從南關鎮向北不到兩百里就可以直入太原府了。

大軍在難關鎮補充了一下給養給馬匹治了治凍傷緩了一日後全軍上下急速出發沿着濁水一路向北越過盤陀拿下團拍鎮殲敵三千不到半日就攻下了太谷縣城接着大軍長驅直入直逼趙元禮所駐節的陽曲。

太谷到陽曲也不過是一天的路程而已當睡夢之中的趙元禮接到太谷守將在城破時發出的狼煙信號時他甚至沒有想到會是什麼事情定過神來之後卻接到了探馬傳來的消息平西王大軍已經在二十里的城外了!

“怎麼會這樣?!”清源軍節度使趙元禮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口中喃喃自語道。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我西北大軍居然留下一座空營寨和少許人馬以吸引陽涼北關地六七萬大軍。而以主力大軍翻越被風雪覆蓋的介山奇襲駐紮在胡甲山的威勝軍所部繞道南關鎮。經過太谷殺了過來。

這麼以來。陽涼北關地大軍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的機會了。太谷到陽曲基本呢上就是一馬平川我的西北騎兵不過半日地時間就將陽曲給圍了起來。

“大帥!眼下形勢不妙我們不如趁現在平西王大軍沒有將陽曲完全圍住先逃到平定軍去。會和那裡地六萬大軍一起投奔契丹算了到時候還有捲土重來地機會!”手下的謀士們勸道。

“他怎麼可以這樣?!”趙元禮有些不服地吼道“他不是說態度尚可麼?爲什麼說打就打。哪有這樣的人啊!”

他的手下有些憐憫地看着趙元禮說道“戰爭期間哪有什麼道理可講?人家都是有強權沒公理打得贏的就是王!更何況平西王說態度尚可並沒有說過打與不打的話啊!大帥你以己度人未免太過於輕率了。”

整個清源軍節度使府中一片混亂大家趁着平西王大軍還沒有到來地當口紛紛捲了財物自謀生路而去不一陣子喏大的節度使府中就剩下了趙元禮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那裡。

趙元禮這一次可以說敗得很窩囊手下的大軍都在外地防守家裡面的幾千散兵一聽說平西王大軍殺到早就作鳥獸散逃命去了哪裡還顧得上他這個清源軍節度使地死活?

我的前鋒騎兵衝到清源軍節度使府上時什麼都沒發現就看到趙元禮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從他的衣着觀察似乎是個大官兒便猜測着問道“閣下可是清源軍節度使趙大人?”

趙元禮木然地點了點頭沒有言語。

我的手下們倒是非常客氣地將趙元禮扶了起來送到了大堂中派了幾個人照看着以防他一時想不開自殺了畢竟這人是皇族究竟怎麼着還應該等王爺過來了再決定。

陽曲城裡面亂成了一鍋粥衆人雖然想找個藏身的地方可是小小的城池裡面怎麼能藏的了許多人?我到來的時候士兵們正在各自的將領的帶領下按照從節度使府中搜出來的官吏名籍挨家挨戶地搜捕漏網之魚那些企圖藏入民宅的官吏們自然是難逃落網一個個都乖乖地回到了節度使府中被暫時拘禁起來。

趙元禮看到這些早先跑了出去如今又被灰溜溜地押了回來的屬下們禁不住哈哈大笑弄得衆人面皮緋紅感到無地自容。

“王爺節度使府中衆人除了兩個佐領出去報信外其餘人等都在這裡一個不少!請王爺發落!”手下的近衛統領將胸脯挺的高高的對我大聲回報道。

我跟胖子看了他一眼禁不住哈哈大笑。

這哪裡是請我發落分明就是來討賞的嘛!不過能夠一舉擒獲清源軍節度使府中所有首腦人物無疑就端掉了整個晉中軍政系統現下清源軍所轄的二十餘萬大軍已經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分待在平定軍一部分待在陽涼北關沒有了趙元禮這個節度使統御各自的部將肯定是不願意繼續打下去的到時候我只要派兩個使者前去安撫一下就可以將其順利收編了。

於是我笑道“不錯!這次大夥兒都乾的漂亮!自己先把功勞給記上回到西北之後論功行賞一個也少不了你們的!”

“多謝王爺!”手下們興奮地叫了起來。

“趙元禮那裡如何處置?”石胖子小聲問我道。

我摸了摸下巴想了一下後回答道“雖然趙元禮同叛軍勾結給了我們一個順利接受幷州的機會不過怎麼處理他我們不必去做這個惡人。他不是皇族嘛還是皇帝的侄子輩兒我們索性就把他送到京師去任由皇帝發落也算是給了朝廷一個面子。”

“高!實在是高!”胖子豎起大拇指稱讚道。

很快我就見到了被拘禁起來的清源軍節度使趙元禮本人。

此時地趙元禮。似乎已經從剛剛的震撼中恢復了一些過來看到我們到來後站了起來。垂手而立卻也沒有說什麼只是神情比較沮喪的樣子。

我看了看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吩咐手下給他安排好食宿問題不必看得太緊了在節度使府中可以隨意行走並派人去京師送信說明了晉中發生地事情和處理的結果一切等待朝廷來人將他解走後再說。

至於原清源軍節度使府中的那些官吏們我吩咐手下將其區別對待。凡是朝廷任命地官吏先審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重大地失職或者再這次叛亂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地作用。如果沒有太大的問題的話就可以降級留用。對於趙元禮私自招募的那些食客們則統統地集中了起來暫且關着。

“老大你留這些人是何用意?”石胖子對我此舉有些不解。

在他看來這些食客們顯然就是些攪屎棍子如果不是他們在這裡蠱惑趙元禮起事的話趙元禮也許並沒有這個膽量看上去那人弱的樣子根本就不像個亂臣賊子。而且這些食客當中不乏雞鳴狗盜之徒如果留下來保不準以後搞出什麼亂子來給人添堵。

我搖了搖頭道“你這話我不是很贊同!所謂物盡其用這些人雖然不乏人品不好地可是才幹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否則當日在長街之上狙擊我們的又是什麼人?既然趙元禮已經失勢了他們也沒有了依靠若是任其流落難免會落入我們的對頭手中那樣纔是給自己添堵呢!”

“可是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第二次背叛主人呢?”胖子繼續質問道“如今他們可以扔下趙元禮四下逃竄他日就有可能不顧我們繼續第二次逃竄!”

“呵呵——”我笑了起來拍了拍胖子的肩膀道“趙元禮本就不是可以成事地人這些人跟在他屁股後面廝混也不過是爲了他頭上頂着的皇親名號和那個清源軍節度使的牌子如今他去了這些牌子就什麼也不是了!而我們可不一樣啊!就算是沒有整個西北的幾十萬大軍作爲後盾我們幾個兄弟出來單挑也能放倒一大片!只要我們自己屹立不倒自然會有大批的來者追隨!”

“你說的倒也有些道理。”胖子點了點頭不再贅述。

說話是說話處理起後事來還是很令人心煩的。

清源軍節度使府雖然被我們給佔了趙元禮也落網了可是外面飄着的大軍還在南北兩地呆着我以平西王府與朝廷樞密院副使的名義給他們的首領下了手令申明瞭清源軍節度使暗中與叛軍勾結意圖不軌的事實然後吩咐兩之人馬的負責人來陽曲述職處理清源軍在趙元禮去職後的各項事務。

很快地陽涼北關的守軍統領郭利用就將大軍整頓之後將大權交給我派去的使者然後自己帶了幾個侍衛直接來到了陽曲的節度使府邸向我述職。

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郭利用本來已經做到高級武官再往上的話就得靠朝中的人事了他追隨趙元禮叛亂沒有什麼好處若是失敗了還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此時我透露出願意重用他們的意思後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前來表達忠心。

而平定軍那邊就有些不太順利了雖然對方也對我的使者以禮相待卻不願意交出武裝但也沒有向北行動投向契丹人而是越過東方的山嶺前往河北軍所在的駐地聯絡直接投了樞密使曹彬去了。

“這也就罷了反正算是順利解決了清源軍之亂自此整個河東路除了北方的三關五寨之外已經盡皆收入我的手中其餘的小地方且待徐徐圖之。”我想了一下也覺得事情辦的比較順利可以自我告慰一番了。

眼下的河東路全境可以說大事底定值得慶幸的就是沒有經過大的衝突就解決了清源軍節度的二十萬人馬這對於整個河東路都是有利的對於我穩定山西向東發展的戰略也是一個有力地促進。

不過通過這次平定趙元禮之亂也使我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山西的軍備力量實在是太差了否則也不可能被我輕而易舉地就解決掉趙元禮雖然養了不少兵馬可是疏於管理部將之間也是心存隔閡心力不諧各地守軍之間的空擋互相推諉無人照看。

如果我接手的山西仍然是這個樣子的話那基本上可以等同於一塊兒雞肋隨時都可能被外來勢力所侵蝕掉。

爲了加強我在山西在河東路的統治是很有必要對這裡的軍政事務做一番徹底的整頓了。我決定了大方向以後就開始擬定細節和章程在新年之後對河東路所有的地方駐軍進行整編並從西北講武堂抽調了一些教官以軍中的宿將和有經驗的中級軍官爲主要培養對象在陽曲籌辦了西北講武堂陽曲分院習西北軍先進經驗爲目的開始了對原清源軍節度的基層軍官的短期集訓。

一時之間整個晉軍都展開了規模空前的習大練兵。

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二十四章 武備真藏(下)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十九章 邊塞傳烽(上)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一章 重歸故里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第十章 儀同三司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十七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六章 魔焰升騰第九章 經營之道(上)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章 宮中驚變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六章 來勢洶洶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二十一章 兵器司中(上)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十七章 酒樓驚魂(上)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六章 禍起蕭牆
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二十四章 武備真藏(下)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十九章 邊塞傳烽(上)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一章 重歸故里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第十章 儀同三司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十七章 陰謀陽謀(上)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六章 魔焰升騰第九章 經營之道(上)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章 宮中驚變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八章 夜入靈州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六章 來勢洶洶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二十一章 兵器司中(上)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十七章 酒樓驚魂(上)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六章 禍起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