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德大君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羣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船隊順着大江直入東海我的心情也隨着開闊的波瀾高低起伏以前並沒有機會出海如今倒是遂了多年的夙願得以揚帆出海一覽海上的迤邐風光。

藉着出海訓練水師的名義我們的船隊一路出了長江口沿着東北沿岸蜿蜒而上逐漸向北方行去聲勢浩大的船隊引來了不少人圍觀在盛讚大宋水師之強大的同時衆人也在暗自猜疑如此興師動衆的搞訓練究竟是爲了做什麼?

其實我這一次肯親自帶兵出海做生意自然是一方面另外也有檢驗一下海船遠航能力的意思如此龐大的水師總不能老在家裡面閒着發黴吧?

水師指揮使樑興初的心情比我還要喜悅得多他雖然統領水師但是沒有皇上的詔命是不可隨意行動的因此只能在太湖邊兒上打打魚曬曬網如今有了出海的機會就如同魚兒入了海鳥兒上了天一般的灑脫寫意整個人的臉上都煥發出一種明亮的光澤。

“夫君你快看——”公主伸出一隻手來指來那些低低飛掠甲板的海鳥們歡快地對我說道。

我微笑着站在船上看着煥發出青春色彩的公主心裡面感到一片暖洋洋的。

可能是因爲在搬運糧食的時候有很多的稻米灑落在甲板上因此一路上引來了許多鳥兒爭相搶食那些堅硬而修長的硬質長喙將同樣堅硬的橡木甲板啄得發出“篤篤”的響聲。

和緩的南風正好爲船隊提供了最爲便利的動力來源水手們操動風帆來調整船隻的航向蔚藍的海水就如同是一塊兒純淨的寶石。

正在遠眺之時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接着就聽到了濟州府僉事金永南的聲音。

“多謝楊大人——”金永南在我身後拜謝道。

我將身子轉了回來卻看到金永南一副非常感激的表情心裡面很是納悶兒將他扶着非常客氣地問道“金大人這是何意啊?你我乃是兄弟之邦何須如此?”

金永南直起身子來再次謝道“金某不事稼穡險些誤會了楊大人的一片良苦用心真是慚愧之極!”

我細問緣由才知道放在船上的新米都已經長毛了心中不由得暗自發笑那些新米本來就沒有曬透水氣本身就很大再擱到船艙中一捂不長毛纔是有鬼了!於是很自然的答道“金大人爲國爲民辦事認真本官佩服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心存芥蒂呢?若是金大人肯在蘇州多呆些日子等到新米曬透也不必將這些陳米裝船了。”言下有引起唏噓的樣子。

“多謝楊大人這已經很好了!”金永南感激地答道“貴國的稻米品質上乘即使是陳米也比我們吃的新米要好很多金某人對貴國上下感激不盡待到了濟州島下官一定安排些節目好好招待楊大人及夫人等貴客!”

“好說好說——到時候還得叨擾金大人了——”我笑吟吟地謝道。

在船上枯坐了七八日後終於看到了遠處的地平線正是高麗國南方的大島濟州島。

濟州島方圓不到百里距離高麗南部海岸約有兩百里的海程因爲地域偏僻且多高山所以被朝廷作爲流放刑徒的放逐之地被稱爲罪惡之島而島上的最高長官濟州府知事同時也擔負着監管這些刑徒的責任故而在一年之內島上面經常會爆發幾次騷動這裡的駐軍也要比普通的州府相對要多一些。

船隊抵達濟州島時對面岸上早已經有了準備派出了小船前來接觸金永南派一個下屬先上了小船上岸去辦理交通事宜過了沒有多久對方的口岸開放我們的船隊緩緩地進入了港口中下碇停泊。

海船由於體積龐大所以無法靠岸太近只能在水面上漂泊着我們搭乘小船靠上了碼頭長長的木板搭了過去衆人依次登上了碼頭。

對面有不少的高麗官員們候立見到我們到來之後立刻熱情的迎了上來當中一人身着紅袍身寬體胖年紀約莫在五十左右滿臉虯髯眼睛不大面目有些呆板是典型的高麗人種。

“下官濟州知事崔行道拜見大宋天使大人!拜見金大人!”那虯髯胖子率先走了上來深深地行了一個官禮道。

“有勞崔大人親自相迎了!”我回了一禮走上前來心中卻是非常納罕按道理說金永南只是濟州僉事官職上要比崔行道低了些怎麼崔行道身爲上司反而要給下屬行禮?真是有些令人感到不解了。

“請諸位大人先到館驛何處且洗風塵稍後下官設宴爲諸位大人接風。”崔行道非常恭敬地說道。

“好客隨主便請崔大人安排吧——”我看了一眼沒有反應的金永南點了點頭同意道。

雖然在海上並沒有受到什麼風塵之苦可是多日旅途人也感到非常疲憊洗一個熱水澡是衆望所歸島上面的安排倒是非常周到詳盡從洗浴用品到熱水都準備得妥妥當當另外還有專門服侍入浴的侍女衆人都感到非常滿意。

不久便有館驛的官員來請我們前往大廳參加島上爲我們舉行的接風酒宴。

我一邊走着一邊對公主說道“高麗地域偏遠人口稀少物產相對也貧匱一些不過這裡的人因地制宜倒是開發出不少新鮮玩意兒來比如說烤肉和泡菜就很有風味。”

旁邊負責引導我們的高麗官員插嘴道“高麗的天氣比較苦寒因此燒酒也是勁道十足配上特製的烤肉添上一兩口清淡的泡菜卻也是別有一番風味諸位大人們平日吃慣了中原美食今日不妨也試一試鄙國的小菜。”

“有酒喝就好!”跟在後面的七郎有些懶洋洋的提不起興致來。

可能是習慣上的原因一路所見的房屋都是矮矮的相對高大的屋頂與矮牆搭配起來給人一種非常不適應的感覺衆人心裡面直犯嘀咕莫非他們以前都是穴居的不成?不過房屋的外牆卻是被漆成了各種鮮豔的顏色在蒼茫的大海包圍中顯得格外醒目。

一路上所見的高麗士兵們都是穿着黑紅兩色搭配的衣服頭戴直筒寬檐沙帽手裡面執着槍戢,頸項之間還掛着大串的珠子作爲配飾也有少數的軍官們配着腰刀。濟州府的大小官員們早已在大廳外的院子裡列隊相迎。

“楊大人——”濟州知事崔行道遠遠地就迎了上來。

“崔大人——”我笑着抱了抱拳眼睛四下一轉卻不見了相陪多日的金永南。

進得大廳內大家仍然是席地而坐只不過身子下面鋪了厚厚的毛皮墊子感覺比較舒適几案上面已經擺好了酒水與小菜我同公主被安排在了主賓席上我看了一眼席位的安排卻見坐主位的並不是濟州知事崔行道這個位子卻被空了下來。

正在疑惑的時候外面傳來了一聲通報“明德大君到——”

在座的高麗官員們包括知事崔行道都站了起來恭恭敬敬地向着門口望着只見一個身着黃袍的熟悉身影出現在門口的光亮處頭戴平天冠一步一步地向屋裡踱了進來。

“金永南?明德大君?搞什麼——”我看得非常清楚這位明德大君不是旁人正是自稱濟州僉事同我商量購買糧食武器的金永南。

“不必多禮——”金永南一揮袍袖倒是很有一副威嚴的氣度和往日頗有不同。

待他落座之後我正準備出言相詢金永南卻搶先開口道“楊大人萬勿怪罪本君乃是高麗國王的弟弟王治小名就叫作永南先前沒有以真實身份相告並不是有意欺瞞只是爲了省去一些麻煩不過本君曾擔任濟州僉事一職卻是真的因此不算說謊。”

“原來是高麗世子——”我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明德大君見我神色有些豫就笑着說道“若非是有國事處理本君一般是不以王家身份出現的就如同楊大人從未以大宋的駙馬自居一般相信楊大人可以體諒本君的用心。”

哈!來揭我的老底兒了!我的老臉一紅不過卻不是因爲被他知曉了自己的底細而是因爲這個駙馬的身份還是有些禁不住推敲的畢竟這個公主是外姓所以我這個駙馬的價值就未免有些縮水了於是有些不自然地應付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明德大君沒有在這些小事上面多做糾纏向站在身旁的侍衛掃了一眼那人立刻頷首領命雙手在空中一拍下人們開始上菜忙碌的在席間來往穿梭着。

大概是因爲提前就知道要準備這樣一場酒席所以酒菜準備得非常豐盛比如說那個小雞燉蘑菇汁濃味香飄在其中的人蔘早已經被燉得透爛喝一口湯韻味十足身體裡面頓時有一股暖流在四處遊走連久久沒有提升的真氣也開始流轉起來。燒烤也做得不錯整隻的烤全羊裡面塞滿了各種不知名的草藥濃郁的藥香隨着被慢火烤化的油脂早已滲入到鮮嫩的羊肉之中撕一塊兒下來送入口中嚼起來絲毫不費力氣沒有半點兒腥羶之氣。

高麗的酒是用果子來釀製的因爲糧食比較稀缺不能夠被隨意浪費在我們喝起來卻覺得別有一番風味不同於普通白酒的辛辣果子的香味兒染在口舌之間渾然不覺肉食帶來的油膩濃稠的酒液順着喉嚨流下去整個胃腸道都是暖洋洋的。

一席飯衆人吃得都很過癮七郎一面吃一面還說下次回到京師後一定要開一家高麗料理保證能夠賺錢。最後大家都吃得熱汗河流看來剛纔洗的澡又白費了。席間也有歌姬上來獻舞不過除了聲韻比較獨特以外並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容貌上更是令人寒心。

我邊吃邊想高麗世子親自喬裝到大宋購買糧食兵器自然不會是沒有原因的只是不知道爲了什麼看明德大君一副鎮定的樣子不知道他會忍多久?

果然直到宴會散了大家也沒有談及這些敏感的話題只是不痛不癢地應酬了幾句閒話。

“楊大人請這邊來!”我正準備與公主回去安歇的時候明德大君親自招呼道。

“你們先回去吧!”我吩咐了公主和七郎等人後隨着明德大君來到了他的屋子裡。

明德大君的屋子裡面陳設非常簡單完全沒有王家那種窮奢極侈的裝扮倒是在牆上掛了不少的字畫都是漢人所作不過想一想高麗並沒有自己字就連王族也是以寫漢字說漢話爲榮耀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請楊大人救救永南!”摒退旁人後明德大君忽然拉着我的袖子跪了下來。

“大君快快請起這卻是爲何——”我吃了一驚連忙躬下身子要將跪在地上的明德大君攙扶起來。

誰知明德大君硬是賴在地上不起來了非常堅決地請求道“請楊大人一定要救救永南否則永南就長跪不起了!”

我心中頓時感到無比煩悶好端端的怎麼弄出這麼一齣戲來?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能夠令一國世子如此禮下的肯定不會是什麼好事情沒準會弄出人命來的我怎麼會攤上這麼一檔子事來呢?心中不由得對太宗皇帝生出了幾分怨由來。

“大君你先起來有話好好說且看延昭能不能幫得上你再說!如此情形若是讓別人看了可不好呀——”我先把明德大君給勸了起來將他扶進了座位。

明德大君坐定之後定了定神對我說道“楊大人可知道這次大宋皇帝爲何會賣給我們糧食兵器還要在暗中進行嗎?”

“延昭心中也是非常納罕這其中莫非還有什麼隱情?”我奇怪地問道。

本來這件事情就有些不合情理的。即使事情要在隱秘中進行皇帝大可以下一道正式的聖旨給我要求我暗中行事即可爲何卻要將密旨交給明德大君然後又轉交給我?還有這些糧食兵器不送到高麗本土卻要送到遠離陸地的濟州島上?身爲高麗世子的明德大君爲什麼會自貶身價化身爲一個小小的州府僉事親自來到蘇州與我洽談這件事情各種跡象都表明有大事要發生了!

“高麗國恐怕要易主了!”明德大君雙目通紅有些悲切地對我說道。

“大君不要激動請慢慢道來——”我一面安慰道心中卻是非常震撼難道高麗國要發生內亂了麼?

原來高麗王朝的開國國王太祖王建在登基以後曾擬定了十條訓諭要他的繼承人遵循。在這十條訓諭中他預言他的國家與北方的遊牧國家之間大概會產生衝突提出要加強國力目標是收復高麗過去的國土同時告誡繼位者決不要干擾佛教寺廟並警告要提防篡位和各王族間發生內訌要防止削弱地方權力他的寬大政策加上他的婚姻紐帶使得桀驁不馴的地方貴族變得比較順從本朝已經是高麗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景宗王昭他實行了給官吏分配土地和山林的辦法使高麗國得以作爲中央集權政府立住了腳跟。

不過現下景宗的身體一直不好無法上朝理事自己又沒有子嗣因此所有大小政務都出於作爲國之儲君的明德大君之手明德大君採納了儒家崔承老的上書決定採用宋製爲用儒家國家模式治理國家鋪平了道路地方官吏從此以後都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切私人擁有的武器都收集起來改鑄爲農具。

“太祖開國不過才短短的六十年他的預言就要成真了高麗就要面臨生死抉擇!”明德大君嘆息道“北方的契丹人興起以後把原來的部落聯盟變成一個由中央統一指揮的組織並征服了渤海國有些渤海人民因此逃到了高麗境內此事招致了契丹人的不滿因此他們不理會我國想要同他們建立外交關係的提議在北方在肆興兵眼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了!”

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契丹人生性野蠻自然無法以情理相度不過打仗便打仗大不了你們可以請示大宋出兵相助呀?所謂脣亡齒寒大宋與高麗之間更是存在藩屬關係相信皇帝不會置之不理的。只要我們出兵在北疆襲擾一下契丹人是絕對不願意看到兩面受敵的局面的!”

“楊大人有所不知!”明德大君苦笑着回答道“貴國的孔子有一句話說的好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今日明德所擔憂的事情也並不是契丹人的進攻而是來自宗室內部的暗潮!”

“哦?此話怎講?”我頓時來了興趣。

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四章 血色黃昏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二十一章 千年寶器(上)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三章 鹽字當頭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十二章 天波女主(下)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十四章 奇思妙想(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九章 邊塞傳烽(上)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十四章 奇思妙想(下)第九章 書生風骨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書生風骨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二章 重返江南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
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四章 血色黃昏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二十一章 千年寶器(上)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三章 鹽字當頭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十二章 天波女主(下)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十四章 奇思妙想(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九章 邊塞傳烽(上)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十四章 奇思妙想(下)第九章 書生風骨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書生風骨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二章 重返江南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