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跟巧兒商量好了,她宮裡有了孩子就認你做母親。只要你現在跟皇上稍微緩和下關係,到時候,皇上肯定不會讓你繼續呆在冷宮了。”
“聽孃的話,咱們只管好好侍候皇上,不用爭什麼聖寵。”
“你,巧兒還有巧真,你們三個在一處,互幫互助。”
“外頭有你爹和周大夫,別人輕易也不敢欺負你們。”
郭蘭如雖然心裡不這麼想,但也不想忤逆阮夫人。
只能點頭答應下來,以求“母親”寬心。
母女二人又說了一會兒體己話,宮門快要落鎖前,阮夫人才依依不捨地與女兒告別。
看着阮夫人上橋,轎子走到拐彎處看不見了,郭蘭如才準備轉身回柔儀殿。
剛回頭,入目的是一張慘白的大臉,差點把郭蘭如的魂都嚇沒了。
“艹,你有病吧,走路沒聲音啊,真以爲嚇死人不償命是吧!”
還沒有看清是誰,郭蘭如盛怒之下就開始口吐芬芳。
等看清楚是季尚學,郭蘭如的魂是真的要嚇沒了。
連話都說不利索了:“皇皇、皇上,臣妾,臣妾……”
“有病?你是在關心朕嗎?”
季尚學懨懨的,似乎沒有聽出郭蘭如剛剛是在罵他。
“朕只是太累了,沒休息好,算不上病。朕也不是故意要嚇你,是你太專注了,沒有聽到朕的腳步聲。”
“皇上。”
郭蘭如想起阮夫人的話,哪怕不爭寵,和皇上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很重要。
“國事再繁忙也要保重身體纔是,大陳還要仰仗皇上。”
郭蘭如彩虹屁隨口就來,爲了顯得真誠,她還特意擡起頭盯着季尚學的眼睛。
但是沒過多久,郭蘭如就發現不對了。
季尚學也在看她,眼睛裡亮閃閃的,很是專注。
郭蘭如秒慫,準備跑路。
“萬望吾皇保重龍體,臣妾先行告退了。”
郭蘭如剛走了兩步,身後傳來皇上有些虛弱的聲音。
“留下來陪朕吧?小蘭。”
郭蘭如停住腳步,心思百轉千回。
陪你?也不是不行,但是我現在這個身份不合適吧。
皇上,你就把我從冷宮放出來吧,臣妾求你了!
“承蒙皇上錯愛,臣妾不勝感激。”
郭蘭如瘋狂眨眼,生生擠了一滴眼淚出來。
這才轉過身子,眼神哀怨的看着季尚學。
“只是如今臣妾幽居冷宮,卑賤之身,豈堪隨侍聖君。”
有用,果然大多數男人都抵抗不了女人的眼淚。
季尚學原本冷漠的表情有些鬆動,看她的眼神中竟然帶了些憐惜。
郭蘭如腦子轉得飛快,想着還能再說點什麼,好一鼓作氣拿下這塊高地。
就在季尚學伸出手準備安撫她的時候,一個小黃門飛快的跑了過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古人誠不我欺。
郭蘭如看着皇上默默的把手收回去,背在了身後,心裡苦啊!
小黃門累得氣喘呼呼的,紅彤彤的臉蛋兒上還帶着一層薄汗。
“皇上,掖庭的張才人不小心摔了一跤,馬上要生產了,你快去看看吧!”
季尚學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扭頭就走。
走出去兩步纔想起來還有個郭蘭如在場,尷尬的問道:“要不你也一起去吧?”
我去幹什麼,要是一切順利,你肯定高興的顧不上我。要是出了什麼事,你生氣了不得牽連我呀。
郭蘭如明智的拒絕了這個尷尬的邀請,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
“不不不,皇上快些去吧,臣妾就先告退了。”
“允言,你替朕送靜妃回去。”
季尚學吩咐完自己的內侍高品,又安慰性的對着郭蘭如許諾:“小蘭,朕明天一定去看你。”
“靜妃娘娘,我們走吧。”
天色已晚,麥允言點起一盞宮燈,走在了最前面。
郭蘭如答應了一聲,默默的跟在後面。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對季尚學示好,出師不捷,難免失落。
“皇上是喜歡孩子,纔會如此緊張,並不是因爲張才人的緣故。”
麥允言感覺到身後靜妃娘娘的情緒不佳,放緩了腳步。
“皇上對娘娘的情意,從今日在仁明殿召見阮夫人便可見一二。”
這話點醒了郭蘭如,是啊,仁明殿是皇后住的地方。
季尚學在這個地方親自接待她的母親阮夫人真是給足了體面。
雖然皇上很多時候也會給臣子一些面子,但是能輕易把郭蘭如廢了,就知道郭家在季尚學的眼裡分量並不重。
所以阮夫人今日的體面,大多是看在她的份上。
“麥高品,奴婢聽說你結婚了……”
姚冬曼輕飄飄的一句話,傳到郭蘭如耳朵裡卻如春日裡的旱雷一般。
啥玩意?這個朝代的太監還能結婚?
“嗯,太后娘娘憐我孤苦,特意把如煙娘子嫁我爲妻。”
麥允言的回答淡淡的,郭蘭如品了品,總覺得這句話含着解釋的味道。
“是福安公主身邊的如煙娘子嗎,奴婢見過幾次的。”
姚冬曼笑了笑,略有些苦澀:“容貌端麗,溫柔體貼。”
說話間,柔儀殿已在眼前。春晴打着燈籠迎了上來。
“娘娘,臣就只能送到這了,後面的路您得自己走。”
麥允言的話一語雙關,郭蘭如聽懂了。
“多謝麥先生指點。”
晚飯早就涼了,索性她也不餓,乾脆就不吃了。
郭蘭如沐浴之後躺到了牀上,腦子很亂,很多問題想不明白。
姚冬曼說皇上很愛她,還舉了很多例子。
她想起第一次看見季尚學,季尚學確實在詢問貴儀娘子她的近況。
丁修媛來鬧過一次,後面幾個月都未曾出現了。
姚冬曼告訴她,丁娘子和麥高品是同鄉,兩人的關係非常好。
瞭望樓樓梯間的鎖被她撬開過,上面的腳印和皇上常穿的鞋子底紋非常吻合。
阮夫人說皇帝對她餘情未了,不然她在冷宮不會這麼好過。
麥高品說皇上在仁明殿召見夫人是因爲對娘娘的情意。
這是別人的判斷,或者說是別人想要的結果。
人總是會這樣,認定了一件事,便千方百計的給自己找理由,無視事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