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紅燜與隔水蒸

第534章 紅燜與隔水蒸

將鴨頭塞好,李逸就拿出了兩根蒲草。

一根將套着鴨頭的鴨皮捆紮了起來,另一根則從腋下穿過,繞了一圈捆緊。

看到呈現出的造型,蔣馨忍不住拍了下手,哈哈笑道:“哈哈!塞鴨頭這招絕了!看上去真的像葫蘆一樣!”

盤子裡的鴨子已經被腋下環繞的蒲草捆成了上小下大的葫蘆狀。

而塞在胸腔處的鴨頭,則像是這個葫蘆的塞子一樣,塞在了葫蘆口處。

被李逸擺好之後,整隻鴨子就像是一隻用鴨子做成的葫蘆一樣,惟妙惟肖。

見蔣馨驚歎,李逸笑道:“這還不算像,等定型以後更像。”

說着,李逸就讓吳壘在竈臺上支起了兩口鍋。

一口鍋裡燒着熱水,另一口鍋裡則燒起了一鍋油。

“【八寶葫蘆鴨】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紅燜,一種是隔水蒸。”

李逸在等待水開的空檔,繼續講着:“紅燜是最傳統的做法,也是蘇式的做法,其餘三式都是隔水蒸。

宮廷版的【八寶葫蘆鴨】,也是用紅燜來做,因爲這道菜本身就是乾隆三十年,乾隆南巡的時候,在江寧織造府上吃到的菜,做法自然也是蘇式的做法。

今天這兩隻鴨子,咱們就一隻紅燜,一隻隔水蒸。”

說着,李逸就拿起了裝滿了餡料的全鴨,來到了已經燒開了的開水鍋前。

用笊籬盛着全鴨,放進了開水鍋中。

在開水的焯燙下,很快鴨子全身的皮膚就開始收縮了。

原本因爲沒塞滿餡料而顯得軟塌塌的鴨身,也漸漸變得飽滿,圓潤,更有葫蘆的感覺了。

看到在鍋中變得圓鼓鼓的鴨子,蔣馨指着它笑道:“這個像這個像!哈哈!形狀簡直一模一樣!絕了!”

李逸笑了笑,隨即解釋:“【八寶葫蘆鴨】就是靠焯燙定型的,不過除了定型以外,焯燙也可以去掉表皮的油脂,更好掛色。”

一邊說着,他一邊拿着牙籤,在鴨身上戳了幾個眼。

“在焯燙的時候,要像我這樣,在鴨身上扎幾個眼兒,這樣可以排氣,不會把鴨子撐破。”

李逸一邊焯燙,一邊解釋。

“我知道!”

一旁的趙金麥笑着開口說道:“我媽煮血腸的時候,就是這麼弄的。”

“煮什麼腸都得這麼弄。”

李逸笑了笑,又拿過一個笊籬,讓另一隻鴨子也下了鍋。

很快,兩隻鴨子都焯燙好了,被他撈了出來。

經過焯燙後,兩隻鴨子都已經變得渾圓。

而一旁的油鍋也已經燒熱了。

“不管是紅燜,還是隔水蒸,【八寶葫蘆鴨】都要先過油炸一遍。”

李逸用廚房紙擦着鴨子身上的水漬,一邊解釋:“不過川式的做法是個例外,川式是先蒸再炸,所以皮是酥的。

傳統做法是先炸後蒸,皮是糯的。”

前方的彈幕顯示屏上,觀衆們感慨連連。

“我已經迷糊了,怎麼連做法都有這麼多差別啊?”

“我不管,我就盯着最傳統的做法學好了,反正我家在金陵,要學就學最正宗的。”

“無非是先炸後蒸和先蒸後炸,逸哥講得挺清楚的啊?有什麼搞不明白的?”

“我學川式!樓上的兄弟學會了傳統做法,咱們溝通一下心得啊!”

看着觀衆的彈幕,李逸笑着打趣:“好傢伙,你們都研究出學習小組了?”

開了句玩笑,李逸將擦乾了水分的鴨子放在案板上,繼續講解:“接下來,咱們要給鴨子油炸上色。

傳統做法裡,上色一般是用蜂蜜水或者醬油。

醬油沒什麼好說的,蜂蜜水的比例是1比12,記住這個比例就可以了。”

說着,他就按照比例調了一碗蜂蜜水,給全鴨渾身上下都抹了一遍。

而另外一隻鴨子,則被他放了根蔥白,直接送進了蒸箱裡。

蜂蜜水連抹了兩遍後,李逸就用笊籬託着鴨子,放進了一旁的油鍋裡浸炸了起來。 一邊浸炸,李逸一邊用炒勺舀起油來,往鴨子身上澆着。

很快,全鴨就被炸至通體棗紅色了。

將鴨子撈出放在一旁,重新起鍋燒油:“接下來,就是紅燜了。”

孫麗聽到他的話,好奇問:“紅燜和紅燒是一回事嗎?”

“不是,不一樣的。”

李逸解釋:“燜是從燒演化過來的,這兩種技法比較像,食材都要預先處理,都是武火燒開,文火燉爛。

但燜法用到的食材,一般只會過油炸,頂多再飛遍水。

而燒法用到的食材,可以炸,可以煎,可以煸,可以蒸,還可以煮。

而且燒法一般要把湯汁收濃,或者乾燒,燒到見油不見汁,但燜法一般會留不少湯汁。

不過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於蓋子,燜法是一定要蓋蓋的,有蓋子才叫燜。

燒法就不一定了,可以蓋,也可以不蓋。”

孫麗略一思索,就找到了關鍵:“也就說,燜法就是湯汁比較多,蓋着蓋子燉的燒法,對吧?”

“可以這麼理解。”

李逸說着,就用炒鍋炒了些糖色出來。

添水加湯,把剛剛醃製鴨子時剩下的蔥姜也放進了鍋中,調鹽喂糖,又往裡丟了兩片白芷和陳皮,李逸就把鴨子放進了鍋裡。

“可以了。”

蓋上鍋蓋,李逸拍了拍手:“和燒菜一樣,先用武火燒開,然後用最小火燜煮,燜足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鴨子就徹底酥爛了,那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看着鍋中漂浮的葫蘆鴨,蔣馨忍不住嚥了口口水,吐槽:“還得一個多小時啊?”

“一個多小時而已,很快就好了。”

李逸笑了:“忙起來就察覺不到時間了,那裡還有兩盆鴨子,等咱們把它們都處理好,這鍋裡的也該好了。”

“啊?怎麼處理?”

蔣馨愣了下:“跟你一樣剔骨?”

“不然呢?讓我一個人剔嗎?”

李逸笑着看了眼其他衆人,招呼:“你們也是,看了半天,都學會了吧?該實操了,一人一隻,麻溜的!”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麼多人一起幫忙,哪怕每個人的速度都比他慢三倍,效率都能提升兩倍不止。

在一旁看了半天,在場幾人還真有些躍躍欲試。

於是,他們就在李逸的指點下,開始試着給鴨子剔起了全骨。

他們都是第一次剔鴨骨,對於直播間觀衆而言,也是一次生動的示範。

有李逸在一旁指點,在場幾人雖然磕磕絆絆,但最終卻都成功的剔下了鴨子的全骨,而且皮都沒破。

一回生,兩回熟,在剔第二隻的時候,幾人的速度明顯都快了不少。

緊接着又是第三隻。

第三隻剔完後,大家就都停了手。

倒不是他們不想剔,而是沒那麼多鴨子了。

當他們把捆好的鴨子都放進鍋裡後,李逸剛剛製作的那兩隻鴨子也都出鍋了。

李逸盛出了燜鍋裡的湯汁,收濃勾芡,淋在了燜鴨上。

隨後,他又將蒸鴨放進了油鍋裡,反覆淋油,炸至皮酥,呈現出棗紅色,纔出鍋裝盤,和燜鴨放在了一起。

“傳統蘇式【八寶葫蘆鴨】,釀魯式八寶。

川式【脆皮八寶葫蘆鴨】,釀粵式八寶。”

李逸簡單介紹了下,隨即笑着示意:“嚐嚐吧!”

他的話音剛落,早已迫不及待的蔣馨和吳壘幾人,就已經拎着筷子衝上來了。

1

(本章完)

第156章 英吉沙小刀第720章 清口飯第525章 綠皮橙第305章 這題還能對?第492章 【玉麟香腰】第816章 龍袍第365章 液氮降溫第271章 景泰藍復刻難點第322章 合作協議第458章 細可穿針第597章 林奕倫第457章 20扣第795章 焦頭爛額第403章 無鋁泡打粉第603章 扎心了!老鐵!第237章 奶油河豚肝第242章 三道菜,齊了第218章 神仙手段第825章 這才叫有理有據!第120章 廚神與廚王第55章 這是炒飯還是鍊鐵啊?第102章 酸漿豆腐第374章 李逸的牌面第681章 泰安來電第174章 魔都吃辣小王子第98章 細豆渣第786章 記者包圍第828章 袴褶第576章 你會說蒙語?第335章 吃好,喝好!第684章 “烹子獻糜”和“禍國弒主”第587章 江津老白乾第193章 生猛第292章 三花五羅第256章 馬步好穩!第339章 兼收幷蓄第720章 清口飯第605章 金湯鍋底第71章 滷水點豆腐的秘訣第20章 純肉“牛肉”面第280章 魚肉泥裱花第516章 【大鬧天宮】第705章 【灌湯黃魚】的鏡頭語言第145章 【千絲繞銀針】第87章 天價菜單第361章 八涼菜第322章 合作協議第70章 南北豆腐第847章 第二輪選拔第541章 老式與新式第56章 這手法也太逆天了吧!第743章 乾燒龍躉皮第95章 黃牙白第129章 你人還怪好的嘞!第49章 現實中的御膳房第792章 挖藕工第217章 本體進入第437章 野生蜂蜜第240章 河豚考試第325章 三句話就跑偏第844章 《舌尖上的華夏》首映第202章 【皮辣紅】第641章 糧食危機第460章 翻糖與糖面第93章 這魚好嫩!第806章 笅杯問卦第788章第682章 那就叫他張東官!第268章 勾兌酒第727章 【龍鳳宴】第208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05章 太極福壽羹第493章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第294章 鐵脯粉第555章 傳統贛省版第550章 建水紫陶第225章 揚州鹽水鵝第529章 溼醃技法第283章 這纔是天堂啊!第144章 【清湯豆腐】第241章 他要涼拌!第556章 滑炒不粘技法第495章 八味迎賓冷盤第96章 家鄉的水第660章 花樓第486章 粉墨登場第276章 花膠之王與花膠皇后第72章 堅果味第590章 牛肚4第504章 夢裡學的第777章 曾導的由微見著第701章 食材和團隊第223章 太有少女感了!第241章 他要涼拌!第106章 斜刀切法第782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18章 給他點小費第522章 【十全大補湯】第315章 與時俱進第350章 君臣佐使
第156章 英吉沙小刀第720章 清口飯第525章 綠皮橙第305章 這題還能對?第492章 【玉麟香腰】第816章 龍袍第365章 液氮降溫第271章 景泰藍復刻難點第322章 合作協議第458章 細可穿針第597章 林奕倫第457章 20扣第795章 焦頭爛額第403章 無鋁泡打粉第603章 扎心了!老鐵!第237章 奶油河豚肝第242章 三道菜,齊了第218章 神仙手段第825章 這才叫有理有據!第120章 廚神與廚王第55章 這是炒飯還是鍊鐵啊?第102章 酸漿豆腐第374章 李逸的牌面第681章 泰安來電第174章 魔都吃辣小王子第98章 細豆渣第786章 記者包圍第828章 袴褶第576章 你會說蒙語?第335章 吃好,喝好!第684章 “烹子獻糜”和“禍國弒主”第587章 江津老白乾第193章 生猛第292章 三花五羅第256章 馬步好穩!第339章 兼收幷蓄第720章 清口飯第605章 金湯鍋底第71章 滷水點豆腐的秘訣第20章 純肉“牛肉”面第280章 魚肉泥裱花第516章 【大鬧天宮】第705章 【灌湯黃魚】的鏡頭語言第145章 【千絲繞銀針】第87章 天價菜單第361章 八涼菜第322章 合作協議第70章 南北豆腐第847章 第二輪選拔第541章 老式與新式第56章 這手法也太逆天了吧!第743章 乾燒龍躉皮第95章 黃牙白第129章 你人還怪好的嘞!第49章 現實中的御膳房第792章 挖藕工第217章 本體進入第437章 野生蜂蜜第240章 河豚考試第325章 三句話就跑偏第844章 《舌尖上的華夏》首映第202章 【皮辣紅】第641章 糧食危機第460章 翻糖與糖面第93章 這魚好嫩!第806章 笅杯問卦第788章第682章 那就叫他張東官!第268章 勾兌酒第727章 【龍鳳宴】第208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05章 太極福壽羹第493章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第294章 鐵脯粉第555章 傳統贛省版第550章 建水紫陶第225章 揚州鹽水鵝第529章 溼醃技法第283章 這纔是天堂啊!第144章 【清湯豆腐】第241章 他要涼拌!第556章 滑炒不粘技法第495章 八味迎賓冷盤第96章 家鄉的水第660章 花樓第486章 粉墨登場第276章 花膠之王與花膠皇后第72章 堅果味第590章 牛肚4第504章 夢裡學的第777章 曾導的由微見著第701章 食材和團隊第223章 太有少女感了!第241章 他要涼拌!第106章 斜刀切法第782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18章 給他點小費第522章 【十全大補湯】第315章 與時俱進第350章 君臣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