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

掌事人四十幾歲,自然是見多識廣,看人也極爲準確。對這個少年到蘇杭來遊學,還是一個舉人,能夠在這裡辦粥場,自然讓人好感。對他的善意和付出,作爲蘇杭人,也想有更多一份回饋,善意的回饋。

“老哥,你這粥場大啊。看得出,你家老爺是慈善之家。救人水火,積德積福。”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楊少爺,您也是大善之人,在這裡施粥,活了多少命。少爺下次會試殿試必然一路高中,這是上天對積善之人的回報。”

“老哥,這兩天一直沒見到你家老爺,我想見見你家老爺,說個事情。不知……”

“楊少爺,我家老爺將粥場的事情交給小民來辦,就不過來了。這是老爺信任小民。楊少爺有事?我不敢擅自答應楊少爺什麼,我這就回寨子稟報老爺子。楊少爺,我家老爺很和善的,更喜與年少有才華的文士往來……”

“老哥,是這樣的一個事情。”楊繼業笑着說,“粥場開了幾天,原本從家鄉那邊帶來的米糧,消耗差不多了。之前也曾讓人到村寨去求購米糧,只是,如今要買米糧都無處買得。存餘的米糧不多,想請你家老爺幫忙,介紹購買米糧的村寨、人家,免得粥場做不下去……”

“楊少爺,你將從家鄉帶來的米糧都施粥了……回頭家裡那邊怎麼辦?”掌事人也明白,這樣的情況下,確實很難買到米糧。

“家裡那邊沒事。這些米糧原本讓鏢局押送過來,如今辦粥場,不是更好嗎。”楊繼業微笑說。

“楊少爺,我這就回寨子去。要不,請楊少爺與我一同去寨子?”掌事人邀請說。

“老哥,突然造訪,會不會失禮?”楊繼業微笑地說。自然願意跟去,表明了這家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善意。

“走吧。我家老爺對楊少爺在這裡辦粥場,很是讚賞。我這些年來,很少聽到老爺夸人的。”掌事人說。

有馬車,楊繼業和巫素貞與掌事人一起坐車,巫豹和楊猛在車外行走。對此,掌事人也明白,作爲一個遊學、家裡富足的文士,身邊肯定是有人保衛,不然,如何敢往蘇杭跑?

十幾裡外,一個山坳處,有一大門。掌事人便下車,對楊繼業說,“楊少爺,還得請您稍等,失禮啦。小民先進寨子報老爺得知……”

“請便,我在這看看這裡風景,很美的山和水。”楊繼業說。

不一會,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之前那個掌事人先出來,然後,出來一個顯得很有文韻、儒雅、端莊之態的、五十來歲的人。這人一看,就是那種學識很好,持身很正的人。

家裡富足,有善良憐憫之心,本身好學,修身,這種人在周邊的聲望肯定很好。楊繼業一見這人,心頭微微一震,面色肅正一些,當下往前一步,說,“老先生好,小生冒昧打攪老先生清居,失禮了。”

“客氣客氣。聽家人說起,先生良善勤學,肯到寒舍來,萬分榮幸啊。老漢劉裕……”這位是劉姓,在文朝可是國姓了。

“原來是國姓老爺……”

“老兒姓劉,祖上從川省搬遷過來,到蘇杭這邊四五百年了,不是國姓血脈。”劉裕說。

“老先生善心善意,福澤延綿。老爺子是進士出身吧?”楊繼業也在猜。

“不提那些了,如今不過平平常常一老漢。看看書、習字,偶爾到園子裡侍候一些草木。”

“老先生那是神仙般的生活,好意境。陶翁不過如此。”楊繼業說,自己身穿舉人服,但老者似乎看不見一般,也說明這老者的身份不同。

在文朝,文官如果在五六十歲,真不算老。六七十歲的,纔是真正老前輩,誰見了都得小心問聲好。但面前這人沒有賣老的意思,讓楊繼業更多尊重。

客套一番,隨劉裕進大門。這寨子的防備工作也做得好,看來也擔心倭寇到杭城來禍害。

進院子,見這裡的經營果然不同,雖說沒有奢華之感,但整體佈局卻很大氣,又顯得樸素而自然,用心果然不同。

進客廳,上茶。楊繼業喝口茶之後,站起身來,說,“老先生,今天冒昧登門打攪,是想請老先生幫個忙。辦粥場幾天了,將帶來的米糧消耗得七七八八,估計三五天就開不了鍋。

而四天前,就讓人四處籌糧,卻毫無進展。主要是杭城這邊倭寇之患嚴峻,我對杭城又不熟悉,沒籌辦到米糧。爲此,想請老先生幫忙,介紹一些熟悉的人家,售賣米糧於我,纔好將粥場一直開辦下去。不知老先生……”

“楊先生,你辦粥場購買米糧的事情,我已經聽家人說起,也知道楊先生開粥場的難題。目前蘇杭有倭寇之亂,各家、各寨確實都不肯賣自家的米糧。不過,楊先生要辦粥場,需要多少米糧,只管開口。就按照平時的米價吧。”

劉裕答應得非常爽快,楊繼業自然高興。只要有米糧可買,銀錢倒是小事。不說其他,上次在李家寨外斬殺倭寇,就收繳到不少銀子和財物。這些收繳來至於蘇杭,用至於蘇杭,完全可行。

“多謝老先生,及時雨啊。老先生,購米糧的價格,還是按照市場行情吧。這樣大家都不吃虧。”楊繼業微笑地說。

“那些身外之物,就沒必要去計較了。”劉裕沒多少表情,或許他真的對錢財不在意,家底厚,收益廣,自然不需要去盤算。

“老先生,不知您對朝堂剿滅倭寇之事,有什麼看法?”楊繼業轉移話題,辦粥場與剿滅倭寇,看來是不相干的話題,實際上又是一個緊密關聯的事。

蘇杭這邊唯有解決了倭寇之亂,才能徹底還民衆朗朗乾坤,民衆才能夠安居樂業。

“楊先生怎麼看這事?”劉裕沒回答,而是直接反問。

“明春當戰事結束。”楊繼業笑着說。

“哦,何以見得?楊先生對朝堂很有信心啊,你可瞭解這次到蘇杭來的戰兵情況?”

楊繼業微笑地點頭。

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28章 酬 謝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69章 分頭跑第632章 幫妹妹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336章 殺 賊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31章 逃 學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19章 三個問題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60章 大火阻路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8章 闖王府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43章 傳假令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14章 娶 你第514章 一起嫁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269章 欺負人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77章 潰 逃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62章 殺匪虎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553章 邀入夥第94章 應對問答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38章 追 擊第123章 讀與考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148章 第一戰第665章 無戰損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148章 第一戰第172章 打 獵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78章 啞 巴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16章 你賴皮第62章 殺匪虎第521章 託 付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308章 知書堂第355章 殺回去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14章 娶 你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579章 挖 坑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91章 劁 豬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68章 決戰起第587章 知與行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06章 祥山鎮
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28章 酬 謝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69章 分頭跑第632章 幫妹妹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336章 殺 賊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31章 逃 學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19章 三個問題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60章 大火阻路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8章 闖王府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43章 傳假令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14章 娶 你第514章 一起嫁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269章 欺負人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77章 潰 逃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62章 殺匪虎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553章 邀入夥第94章 應對問答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38章 追 擊第123章 讀與考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148章 第一戰第665章 無戰損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148章 第一戰第172章 打 獵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78章 啞 巴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16章 你賴皮第62章 殺匪虎第521章 託 付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308章 知書堂第355章 殺回去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14章 娶 你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579章 挖 坑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91章 劁 豬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68章 決戰起第587章 知與行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06章 祥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