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

京都崇文街的盡頭,就是韓家。

韓門雙進士,長子韓泉,次子韓新勇,在五年間,先後科考成功,順利拿下進士功名。韓泉是六年前殿試拿下進士19名,明動一時;四年後,原以爲韓家會逐漸衰落,不料,韓新勇在殿試中再次拿下進士37名的佳績,使得京城韓家再次走入衆人視野,成爲美談。

一時間,韓門雙進士,在京都各個圈子裡成爲熱門話題,甚至讓一些人對太子府有些新的判斷。

韓家在十年前,家主韓立仁從文淵閣學士,轉任文華殿大學士,輔導太子府,爲京都正五品的官員,當時韓立仁纔多少歲?38歲的年輕官員而已。

韓立仁到文華殿後,與當時右丞相府結成婚約關係,兩方幼子和幼女論定婚姻。右丞相幼子是楊繼業、韓家幼女是韓玉芝。當時楊繼業六歲,韓玉芝五歲,真正的金童玉女。

六歲的楊繼業已經初通經文,成爲名傳一時的學霸。當然,這個名傳一時,有較大水分的,主要是楊家作爲權重一時的右丞相府。

後來,右丞相府被貶斥荊蠻楚地,楊盛文在離開京都之前,將兩家的婚約主動解除。也是不想拖累韓家,韓家當時的態度也不是很明確。在左丞相府朱子善的威壓之下,韓家那邊算是半推半就,將兩家的婚約解除。

隨後又一年,韓家因爲太子府的變故,太子府的太子劉靜突然病倒,久治不愈。這對韓家而言,自然是有較大打擊。京都文士圈子,對韓家多有鄙視。

可這種時候,韓家次子韓新勇殿試拿下進士37名的好成績,無疑給逐漸消沉的韓家,注入一強心劑。韓門雙進士的名號傳出,使得整個京都對韓家、對太子府的猜疑,又生新的想法。

韓家自身,對自家的處境也是苦不堪言。楊家退婚之舉,固然是右丞相府對韓家的一種態度,但韓家又能如何?不論答應不答應,韓家都會處於風口浪尖之境。

當年,韓玉芝在十歲的時候被退婚,她自己處在懵懵懂懂中,可說什麼也不懂。不過,文朝大家大族對女兒的教導,那是從五六歲就開始了的。對這個見過兩面的未來良人,心裡是有一定印象的。

當時,楊繼業一心沉在讀書中,對這個小小女生,自然不怎麼理睬。有着讀書人的孤傲,又有一些才氣,對詩、經典對應如流,而他自身形象確實很不錯,自然給小小女生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這個印象一直保留在韓玉芝心底,後來,楊家退婚,她得知後偷偷地哭過兩場。無奈這些事情,作爲逐漸長大的女生,是沒有什麼自家態度的。

家裡也不會在意她會有什麼想法,隨後的幾年,京都的人對韓家的排斥,韓玉芝隱隱約約得知一些,這樣的態度,對她的婚事是一種全方位的傷害。等二哥再次考中進士,韓家的地位纔有改變。

然後,逐漸有人到韓家來,談起韓玉芝的婚事。但這些人家,自然不能與韓家地位相提並論,使得一直拖着不成功。

兩年前,韓玉芝家裡突然來了一位貴客。至於什麼樣的貴客,韓玉芝並不清楚,但隨着貴客到來的,還有一個比她大三歲的女子。

女子一身紅,開朗而活潑,非常有自己的見地。韓玉芝經過這年來到沉浮,已經養成一種萬事放在心上的性子,對外事外物,都不動意。

女子叫陳羽霏,什麼來歷韓玉芝並不知。這個女子在自家住幾個月後,兩人成了朋友。韓玉芝知道,陳羽霏就剩下一個爺爺,爺爺因爲有事情要做,纔將她留在韓家。

韓玉芝對陳羽霏這樣的孤苦一人的身世,深有感觸。韓家雖說一大家子,但誰又知她的心?

三個月後,陳羽霏離開韓家,後來每隔一段時間,她會來韓家見一見韓玉芝。像一個姐姐,給她帶來很多外面的故事,外面的歡樂、悲苦,然後,陳羽霏也知道了韓玉芝和楊家之間的事情。

一年前,姐妹倆說着心裡話,陳羽霏便問起,對這個楊家的書呆子,她還有沒有想法?韓玉芝原本在笑着,一聽這話,便整個下午都不再說話。

陳羽霏也知道這個妹妹心裡酸苦,在京都,像韓玉芝這樣年紀的女孩子,早就嫁人或者議定了婚事。如今的韓玉芝卻高不成低不就,而她心裡,分明還記着楊家那個人。

到晚間,陳羽霏便對韓玉芝說,如果她心裡還有這個人,等她見到楊家那個傢伙,便問一問他。

韓玉芝便一直搖頭,明白,如今韓家楊家的關係,又如何會有結果?哪怕見到了人,或者的對方如何,那不過是平添痛苦而已。

到如今,韓玉芝已經十五歲,逐漸進入大齡女青年之列,再過一兩年,便會成爲剩女,也會成爲京都閨閣圈的笑話。

不過,韓玉芝對自己的歸宿確實不太在意,卻擔心家裡會在這種情況下,將她隨意地嫁出去。

原本韓玉芝會一個人悶悶在閨房中,不過,認識了陳羽霏後,陳羽霏教會她五禽戲,使得韓玉芝在心情鬱悶時,將注意力轉到練習五禽戲上,到如今,功底已深,整個人精神氣內斂,身體柔順,氣質高雅。

這天,見陳羽霏又從圍牆上跳下來,韓玉芝見了,抱怨說,“姐姐,你怎麼又不從大門進來?我家又不是不歡迎你。”

“怎麼,見姐姐來看你,還不開心嗎。”陳羽霏故意垮下臉,做生氣的模樣。

“姐姐,我的好姐姐。我自然非常想你啦,姐姐從大門進來不好嗎。”韓玉芝也知道這個姐姐的性子,多少受到她的影響。

“我是悄悄進京都的,可不想有些人知道我來京都。”陳羽霏說,“妹妹,有一個好消息,要不要姐姐告訴你?”

陳羽霏在外面有什麼用的身份,韓玉芝也不是太明白,但知道陳羽霏的爺爺,可是很了不得的人物。這也使得,陳羽霏在哪裡出現,都會引動一些人的猜疑。

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269章 欺負人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707章 密 談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83章 全 滅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554章 留火種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116章 削勁哥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79章 挖 坑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63章 一路衝殺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34章 《勸學詩》第2章 有鬼呀第217章 玉滿懷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74章 身子麻第184章 夜行軍第70章 攻楊家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99章 研討槍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章 有鬼呀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90章 知與行第66章 多寶和尚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2章 獻 詩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44章 聚仙樓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43章 耍蠻氣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81章 攢 刺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85章 刮骨療法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68章 決戰起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60章 覆 滅第80章 單 挑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57章 互 罵第343章 耍蠻氣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89章 一屋不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8章 酬 謝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71章 對 衝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400章 天不負第569章 分頭跑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123章 讀與考第74章 露臺上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362章 想不透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5章 認死理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
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269章 欺負人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707章 密 談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83章 全 滅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554章 留火種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116章 削勁哥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79章 挖 坑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63章 一路衝殺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34章 《勸學詩》第2章 有鬼呀第217章 玉滿懷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74章 身子麻第184章 夜行軍第70章 攻楊家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99章 研討槍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章 有鬼呀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90章 知與行第66章 多寶和尚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2章 獻 詩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44章 聚仙樓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43章 耍蠻氣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81章 攢 刺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85章 刮骨療法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68章 決戰起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60章 覆 滅第80章 單 挑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57章 互 罵第343章 耍蠻氣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89章 一屋不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8章 酬 謝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71章 對 衝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400章 天不負第569章 分頭跑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123章 讀與考第74章 露臺上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362章 想不透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5章 認死理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