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劉浪成熟

京都的變局對於蠻族軍而言,確實會受到影響,因爲楊家被召回京都。可對目前的局面,根本的應對還在於擴充實力。

戰力強、軍心凝聚、更優化的材料、更有威力的武器等等,都是目前急需的東西,而這些事情要做成,經濟實力卻是核心。

正說着,楊繼業突然想到一件事,稍微思索,說,“二哥、三哥,你們還記得巫家寨夜校那小傢伙吧。”

巫虎這段時間都沒返回巫家寨,對劉銘的事情知道不多。楊繼業說,“那小傢伙是太子劉靜之子,叫劉銘。如果說,太子順利接承大統,過些年,他該是皇上了……”

“啊……”巫虎雖然一貫沉穩,可聽到這個消息,還是嚇一跳。“當初少爺也不認識?”

“幾年不見,原本是見過幾面的,都忘記了。誰敢猜那乞丐的樣子,會是皇孫?”楊繼業笑着說,“之前的事情都忘了吧,以後,如果太子府那邊需要幫忙,我們還得幫幫,那小傢伙品性不錯,引導好了,也是造福我朝。”

“少爺放心。”巫虎也過,這種事情確實推不掉,關鍵還在於楊繼業的選擇和決策。“少爺,三天後蠻族軍開始行動,明天將人派出去了……”

“行。我明天見一見小王爺劉浪,催一催王府軍吧。至於武夷土兵那邊,讓劉浪去與他們溝通,我就不出面了。”楊繼業說。

對於軍方的事務,楊繼業確實不能直接出面,他到蘇杭來,依舊是遊學的身份。

楊繼業到見湖鎮,與王府軍駐地不願,不到兩百里,處在臺府邊緣,不算深入。這樣的位置駐軍,進退便利。如今的倭寇,蝸居在一些據點,平倭軍想要攻佔這些據點,必然要付出不小代價。

如果說讓平倭軍的中軍這幾萬人,對抗臺府倭寇,那是必敗無疑的。有蠻族軍威懾倭寇,而武夷土兵也想在戰爭中得到一些好處,如今戰意堅定。

王府軍這邊,也覺得有必要對戰倭寇,檢驗一番這段時間練兵的效果,劉浪也不想所有的戰功都被蠻族軍全拿下,回荊蠻楚地後臉上無光。

時間緊迫,讓韓玉芝等女留在見湖鎮。楊繼業隨同巫虎等人前往臺府,不足兩百里,快馬有三四個時辰就趕到。

他們到王府軍駐地前,巫豹親自出面找營寨。對方得知是楊繼業和巫虎他們到來,急忙傳信劉浪。

劉浪得知,快速跑出來。隔着老遠就喊,“楊少爺、楊詠石,你總算來了。我還擔心你沉迷在溫柔鄉里夢難醒,琢磨着要不要傳信給你。哈哈哈,太好了,快請進、快請進。

二哥、三哥,兩位都是大將軍,到王府軍這裡來,太好了。”

“小王爺好。”楊繼業面帶微笑,看着很激動的劉浪,“我從柳河縣城過來,王爺可是交待過,要我代傳幾句話的。”

“我爹就是多事,好像我什麼都不懂似的。”劉浪有些不滿,倒不是針對楊繼業,“楊少爺,我知道了。不就是用兵要謹慎之類的話嗎。我爹不知王府軍目前的情況,二哥,今天幫我驗看驗看,操練軍兵的效果?”

巫虎知道,這段時間來。王府軍知道蠻族軍強悍,他們練兵也向蠻族軍看齊。加上蠻族軍那邊分給王府軍不少米糧、軍需品,操練軍兵後勤有保障,戰力的提升、軍心士氣提振,確實很有效果。

“操練軍兵,平時操練固然重要,但最爲關鍵的還是拉出去拼殺一番,只有在百戰中殺出來的兵,纔是真正的強兵。”楊繼業笑着說。

“楊詠石,我聽說蠻族軍有人到北地參戰,斬殺豐厚。到底怎麼樣?”劉浪說。

“想多獲戰功?殺掉臺府的倭寇,你主動請戰去北地,每年都有戰事,斬殺韃子立功啊。”楊繼業笑着說。

“我不是不敢,老爹肯定是不準去的。”劉浪鬱悶地說,如今,手中有些力量,劉浪也壓不住那立功心切。

荊蠻楚地如今與鎮邊王府關係融洽,自然不會有戰事。王府軍兵往北地去參戰,除非有徵調,不然,一兵一卒都不能出荊蠻楚地的。

到中軍,王府軍中的將佐們也都過來,與楊繼業見面,同巫虎等熱情招呼。坐下,楊繼業說,“小王爺,今天到王府軍中軍來,是想問問你在臺府這邊有何打算?是繼續對峙下去,還是在秋收之前,將這些倭寇一一攻取下來?”

“楊詠石,我一家對戰倭寇,可能力有不逮啊。二哥肯借我一些兵嗎?”劉浪嬉笑地說。

“小王爺,那還不如讓二哥來主戰,不多說,十天可滅掉所有倭寇。”楊繼業說,“既然小王爺要檢驗王府軍操練效果,那就得啃硬骨頭才見真功夫。不過,小王爺也無需單打獨鬥啊,聯合武夷土兵,他們不想打?再到中軍見昭勇將軍,徐將軍不想盡快結束蘇杭之戰?”

“好,我去找他們。”劉浪說。“楊詠石,之前蠻族軍對臺府這邊的作戰,並不急切。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京都那邊的事情,你在這裡可能還不知吧。”楊繼業說,“三天前,有六百里加急聖旨傳到荊蠻楚地,召右丞相回京都。”

“啊,還有這事?楊少爺,那你真是一夜翻身,以後朱成章見到你,不得遠遠迴避開?恭喜恭喜啊。”劉浪作爲小王爺,自然明白右丞相回京都意味着什麼。

“小王爺,王爺要我稍一句話給你,京城近來可能有變,王府軍不得亂作主張。我想,王爺也許看到王府軍在蘇杭的戰事儘快一些了結,是不是?”

“我懂的。楊少爺,天一亮我就親自找武夷土兵那邊說戰事,他們不動,我一家也會去殺倭寇,立功。”劉浪知道,朝堂有變,爲國建功立業,對鎮邊王府最爲有利。

劉浪經過之前在蠻族祭祖會上的變動,又到蘇杭來領軍,對很多事情的思考都變得成熟許多,考慮也更遠,不再是意氣用事。

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217章 玉滿懷第661章 見面歡第403章 三件寶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287章 行動了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343章 耍蠻氣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73章 三尊炮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200章 強 攻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28章 酬 謝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5章 冬梅落陷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188章 消滅掉第104章 汗如雨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74章 露臺上第52章 獻 詩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163章 竹 詩第480章 死亡線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08章 知書堂第665章 無戰損第633章 信誠苑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178章 勝 出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74章 露臺上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572章 換角色第234章 碎馬腳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388章 見湖鎮外
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217章 玉滿懷第661章 見面歡第403章 三件寶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287章 行動了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343章 耍蠻氣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73章 三尊炮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200章 強 攻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28章 酬 謝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5章 冬梅落陷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188章 消滅掉第104章 汗如雨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74章 露臺上第52章 獻 詩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163章 竹 詩第480章 死亡線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08章 知書堂第665章 無戰損第633章 信誠苑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178章 勝 出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74章 露臺上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572章 換角色第234章 碎馬腳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388章 見湖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