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擒下兩人

蠻族軍大部隊吸引了很多勢力的關注,各方派除來的探子,一開始還比較小心謹慎。可幾天後,發現蠻族軍都沒有外圍的警戒,也沒有派出探子攔截。

使得這些敵方勢力的探子膽子越來越大,直接摸到蠻族軍駐紮營地之外,來探查情況。

黑小弟身邊有六十人,扇形分散在蠻族軍三十里遠的前路。大白天,他們全部潛伏在草叢、刺林,身邊偶爾有三兩探子經過,對於這些探子,黑小弟和他的人基本能夠辨識出來,這些人到底是隸屬於誰。

到下午,大軍距離他們潛伏處十餘里,還在前行。按照計劃,等大軍到駐地時,距離他們所在的潛伏地,估計在五里左右。而前來探查的探子們,則隨着蠻族軍的前進而往後退,始終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很顯然,下午會在確定蠻族軍駐地後,他們要確知蠻族軍的軍力人數、前行可能目標,再離開去報信。換一批人過來探查,輪換着出現,才能將每一天都情報,傳回各自的決策者手中。

兩個探子從大軍方向退回,在黑小弟他們潛伏草叢外坐下,拿出水、乾糧吃,補充自身的體力。兩人不知身後和側面的草叢,就隱藏了五個人。

一邊吃東西,只是一個山坡突出的峰沿,便於觀察兩側的動向,對探子而言,一旦有風吹草動的,都會選擇先離開再回頭探查。視野開闊地,纔是更爲安全的所在。

兩探子吃過東西,便罵罵咧咧的,其中一個內急了,準備就地解決。另一個罵一聲,便往外退走。

那個留下來的,正要解決內急問題。黑小弟他們就在兩三米外,自然不想聞那臭味,黑小弟一點頭,草叢突然動了。那個人驚簌不明原因,已經被黑小弟身邊的兩人撲倒,打昏。

另外那個人離開不過二十步,這邊的動靜小,他並不疑惑。過一會兒,黑小弟勾着頭,頭上戴着俘獲的頭巾,潛行到另一個探子面前幾步,探子也不懷疑。說,“蠻快的,都掩飾蹤跡了吧。”

那人不等迴應,又輕笑一聲,“想來,也沒有誰會注意到這些污物。看到了又如何?這些天,過來的探子真不少,就不知王府軍些蠢笨傢伙,怎麼還有命在……”

話沒說完,黑小弟已經到他三步範圍,加速撲出,那人雖說手中握着一把短刀,都沒發揮任何作用,被黑小弟撲住,一聲沒發出也昏過去。

立即有一個人過來,夾住俘虜往另一個方向走,準備審問這兩人。

等他們轉到一個山洞,鑽進去。黑小弟身邊有五個隊員,將兩俘虜丟在地上,一個隊員說,“小蠻主,抓了他們,會不會驚動其他人?”

“抓了就抓了,反正到這邊的探子多,他們之間也會相互殺人的,沒人會以爲是我們乾的。問清楚,這兩人不會是倭寇的探子,說不定有大魚。”黑小弟說,“要不是少爺交待過,不得截殺他們,這些人敢靠近蠻族軍三十里,都沒一個能夠活命。他馬的,都以爲蠻族軍沒有探子,真是不知死活……”

“少蠻主,我猜,在過兩三天,上面肯定會有行動的。對不對?將外圍這些探子都滅掉,那等於將寧府這邊的情況都摸清楚了。”身邊的人說。

“可不好說,等軍令吧。”黑小弟說。

三月三來臨,文朝各地,都會有迎春文會及迎春踏青活動。這是一年春到來,也是青春男少的人相聚在一起。三月三踏青,不僅僅是士子、文人們的事情,會有一些在閨閣中的美女們,也三三兩兩走出家門,踏青。

文朝以來,對於男女之防確實也看重但沒有後世的明清那樣嚴苛。即使不在節日,少女在有伴或家人的情況下,也可在街巷逛街、購物、酒樓確實不會去,茶室偶爾也會有女客。

在街上看對眼袋青年男女,成其好事的例子,偶爾也會有。

唐俊詞作爲知府大佬,自然希望杭城這邊有歌舞昇平之像,這也會令他的官聲、名氣提升起來,當然,對蘇杭這邊要推進春耕的政策,也是從另一角度進行宣傳。

唐俊詞特地讓自己的副手,專門找到楊繼業,告訴他三月三蘇杭這邊準備做迎春文會,踏青。

既然是文會,肯定有文人士子,身有功名的人,會聚集在一起,吟詩作賦,飲酒高歌。楊繼業的詩名在蘇杭已經傳開,他之前所作詩詞不多,可三首詩均是傳世之作。特別是《詠石》詩,經唐俊詞等人的傳揚,楊詠石的名號已經叫開了。

唐俊詞對楊繼業在迎春文會上是寄予很高期待的,如果他在這次文會有傳世之詩作,那以後楊繼業名聲大振後,對他唐俊詞也會附帶傳揚出文名。

對於作詩,楊繼業只是心裡發苦。之前的詩完全是抄詩所得,即使到文朝後,自己很用心在讀書上。可作詩這種事情,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要領悟,還要天份。

而已經出來的詩,將自己擡高了,再降下來是不可能的。不然,人們會說自己詩才遏盡,臭名會傳揚開。

如今,只有儘可能迴避作詩這種事情,但唐俊詞特別讓人來請他去參加蘇杭的迎春文會,又如何躲得過?

在蘇杭的名氣經過唐俊詞,劉裕等人的傳揚和推波助瀾,他的名聲逐漸走高。自然會令蘇杭這邊的文人士子,心存不服。文無第一,何況楊繼業還是外來人,並且來至荊蠻楚地那等偏遠、不開化的地方。

楊繼業也明白,這次參加迎春文會,肯定要有詩出來。在腦中搜索半天,記憶力的好詩絕妙詞句,都是唐宋之作。當真令他頭疼。

眼看一天天迎春文會要到來,楊繼業心裡也急,一時間沒有選定詩作,隨後便不去想。三月三是他到文朝的一週年,也是非同尋常的日子。去年的三月三,自己突然到文朝,取代了楊家書呆子。這一年來,可說歷經生死,好在總算有所收穫。

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章 抄 詩第136章 難取捨第32章 蘿蔔乾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5章 抄 詩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443章 傳假令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516章 找王爺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400章 天不負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81章 攢 刺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468章 煽耳光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08章 好東西第530章 新婚了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403章 三件寶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243章 爭 辯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572章 換角色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03章 三件寶第77章 猜對了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11章 一拳之威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2章 有鬼呀第17章 夜校之議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480章 死亡線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61章 見面歡第53章 混亂起第214章 娶 你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85章 刮骨療法第433章 三段式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61章 見面歡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5章 匪衆逃散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362章 想不透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36章 讓我活命
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章 抄 詩第136章 難取捨第32章 蘿蔔乾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5章 抄 詩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443章 傳假令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516章 找王爺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400章 天不負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81章 攢 刺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468章 煽耳光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408章 好東西第530章 新婚了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403章 三件寶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243章 爭 辯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572章 換角色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03章 三件寶第77章 猜對了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11章 一拳之威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2章 有鬼呀第17章 夜校之議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480章 死亡線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61章 見面歡第53章 混亂起第214章 娶 你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85章 刮骨療法第433章 三段式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61章 見面歡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5章 匪衆逃散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362章 想不透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36章 讓我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