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劉府夜談

楊繼業先前預測劉家肯定會有反應,但沒想到會這麼快。可見,在李家寨外的圍殲倭寇之戰,給杭城這邊是多麼強烈的刺激。

原本計劃要開會的,楊繼業只好改變安排,笑着說,“劉掌事,劉老相召,那就是最大的事情。離開好幾天了,也想聽劉老的教誨。”

去劉家,巫豹、巫素貞和楊猛是必然跟在身邊的,樹崗等隊員也跟在身後。杭城外圍,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說不定就有倭寇潛入的細作。

劉家掌事人見楊繼業這樣的配設,也明白。離開住所,見劉掌事人多看了巫豹幾次,楊繼業心裡明白,這是巫豹在戰場上的異常表現,被探子們看到,傳回這邊了。

巫豹體型一般,外表看起來顯得壯實,但不像楊猛那般一看就是個猛角色。用三國的人物來比照,巫豹與趙雲類同,而楊猛則與於典、張飛等類同。

如今,楊猛的武力值與巫豹相比,還是略遜色,是因爲楊猛的戰鬥經驗不如巫豹。可力量和速度上,可能要比巫豹強了。從破壞力和衝擊力、威懾力上,楊猛也是具有優勢的。

但楊猛平時都不出手,而是像鐵塔一樣在楊繼業身邊,隨時應對來至不同方面的危險。

很快到劉家寨子,楊繼業還在百餘步外,見大門口有燈,弱光裡有一些人站在大門外,等着。楊繼業突然覺得,劉家這個聲勢有些超常規了。

近了後,果然看到劉裕在人羣中,見他們這邊到來。劉裕帶着人迎上前,楊繼業見了,急忙翻身下馬,快步朝劉裕那邊走。

“劉老,您這樣子我如何當得起?又如何心安?”楊繼業說。

“楊詠石,今天不論我們用什麼樣的禮節來迎候你,都是應該的。”劉裕沒有掩飾,“對於蘇杭的抗倭英雄,你問一問,蘇杭上下,誰不是萬分景仰?繼業,發生在李家寨外地戰事,我已經得知。

王府軍全殲倭寇兩千餘衆,而王府軍絲毫不損,這是天兵天將降臨我朝。繼業你親自上陣,爲我蘇杭殺敵,不避刀槍箭矢,我等對於英雄迴歸,該有什麼樣的禮節才能表達我們的心?”

劉裕說出這番話,在劉裕身邊的其他幾個人,也都紛紛感激楊繼業,給他行禮、相見。劉裕也給楊繼業引見在場的人,這些人都是蘇杭這邊影響力比較大的,又與劉裕關係比較親近的人。

“劉老,各位前輩,您們這樣客氣、熱情,讓我這個後生小子如何自處?”楊繼業說,“小子感謝各位擡愛,以後有小子能夠做得到的事情,只管吩咐。

今天在李家寨的事情,實際上也與我之前坐下的事有關。上次在李家寨外斬殺倭寇百餘人後,就估摸着倭寇會待人來報復。不得已,將王府軍從涇延鎮那邊調來。好在沒給地方惹禍,也算是僥倖。”

“上次殺倭寇,已經大快人心。不過,楊先生太低調,沒有對外傳揚而已。”一個老者說,“這兩年來,我們聽說的消息,都是倭寇又破了哪處村寨、城郭。得知李家寨外斬殺倭寇,大家都彈冠歡慶。今天,更是全殲倭寇兩千餘,真實大快人心啊。

我朝有楊先生這樣的少年英傑,正印證了那句話,自古英雄出少年。”

“老先生過譽了,小子不過是適逢其會,硬着頭皮,不得不硬撐罷了。”楊繼業微笑着說,知道今晚這些人到來,完全是因爲上午的那場勝利。

“請,我們進屋裡聊吧。”劉裕說。

十幾個人進大門,劉裕專門交待了掌事人,要他招待好楊繼業隨行人員,這些人都是這一次剿滅倭寇的勇士,可不能受到委屈。

隨後,大家進到劉裕的會客廳,這裡有不少侍候的人在,擺設了酒、果品等,先請楊繼業坐下。劉裕等說要鄭重地感謝楊繼業爲蘇杭的付出,楊繼業及忙站起來,說,“劉老先生,各位都是前輩。當真愛護小子,就請多鞭策小子,也才讓小子有所得,對不對?

再說,劉老先生德高望重,年齡估計比家父要大一些,我敢受各位重禮?心裡不安啊。”

“繼業如此說,我們就不再提感謝的話吧。這樣一個英雄少年,我們在心中明白就好。未來到來上,不管是王府軍、還是繼業,有什麼需要也無需根我們客氣,我們人微言輕,盡一份心總是能夠做到的。”劉裕說,其他人紛紛表示,只要楊繼業有事,傾盡所有,都會幫助。

“劉老先生、各位前輩,小子先感謝各位一份拳拳之心。”楊繼業站起來,一圈作揖,然後繼續說,“今天在李家寨的殲滅倭寇,其實有很大僥倖的。爲什麼這樣說?

一是倭寇人少,兩千三百餘衆。不是真正的大股倭寇,而王府軍有一萬衆,五倍之兵,再加上李家寨前的地勢,侷限了倭寇逃命的機會;

二是這次對倭寇的伏擊,只有王府軍一軍在戰,齊心,軍心和軍兵戰力都可用,如此,剿滅這些倭寇,才得以成功;

如今,平倭軍到來了,五萬之衆。我不敢議論這些平倭軍戰力如何,將士們在倭寇面前,可能有什麼表現。但是,文朝軍兵的戰力水準,大家比我這個小子更清楚。如此,接下來剿滅倭寇之戰,起伏是必然的。

至於要多久纔可能將倭寇之患平息,我不敢預判,更不會有樂觀的結論。有一點我想知道,還請各位教我。”

“楊詠石,請說。我們自是知無不言。”一個老角色說。

“蘇杭倭寇之患一年有餘,征戰也多有發生。但倭寇爲何越打越多?倭寇之中,真倭不少,但我朝子民也不少,這些人爲何會與倭寇沆瀣一氣,禍亂一方?他們的來源在何處。我想,蘇杭這邊本身就佔據大多數吧。”楊繼業說。

要破開倭寇的來源,對於接下來平定倭寇,作用於起源進行做對策,可能要更好。

“楊詠石對倭寇的瞭解,果然非同一般。難怪有所作爲啊。”在座的一個顯得消瘦的人說。

第672章 心與善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443章 傳假令第217章 玉滿懷第303章 報 官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98章 忠心換槍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406章 祥山鎮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88章 洗 臉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383章 逼 問第12章 討價還價第660章 了心願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章 老 媽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07章 破祖宅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403章 三件寶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9章 找王爺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7章 低級粗糙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607章 破祖宅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8章 縣學內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406章 祥山鎮第377章 潰 逃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7章 低級粗糙第132章 談不攏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80章 百十斤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248章 暗 謀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716章 出 擊第5章 抄 詩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655章 勝三傑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40章 敢不敢第77章 猜對了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42章 太子劉靜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72章 心與善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88章 洗 臉第231章 上 朝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
第672章 心與善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443章 傳假令第217章 玉滿懷第303章 報 官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98章 忠心換槍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406章 祥山鎮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88章 洗 臉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383章 逼 問第12章 討價還價第660章 了心願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章 老 媽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07章 破祖宅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403章 三件寶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9章 找王爺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7章 低級粗糙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607章 破祖宅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8章 縣學內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406章 祥山鎮第377章 潰 逃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7章 低級粗糙第132章 談不攏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80章 百十斤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248章 暗 謀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716章 出 擊第5章 抄 詩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655章 勝三傑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40章 敢不敢第77章 猜對了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42章 太子劉靜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72章 心與善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88章 洗 臉第231章 上 朝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