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

京都。

張洪庭從外面走進來,韓立仁見諒,急忙站起來,迎上。

“張老好。”韓立仁說,與張洪庭之間的關係,原本是同屬與太子府辦事的同事關係,士林層面上,張洪庭作爲儒學一個派系的首腦,地位尊崇,韓立仁自然會有足夠的尊重。

而後來,張洪庭代右丞相楊盛文親自到韓府提親,成爲兩家結親的冰人,自然又有一個新的關係。

對與楊家結親,韓家這邊多少有些無奈。女兒先跑去楊家住了,楊家再來提親,這樣的情況下,哪怕不想答應這門親事,也必須答應了。當初韓家對張洪庭多少有些怨氣,可隨後楊繼業派人在北地將韓立仁從韃子刀鋒下救出來。韓家對楊繼業的印象就改變了,對張洪庭的怨氣也轉變成感激之意。

等到京都這邊召回右丞相,韓家與右丞相的姻親關係,也使得京都不少人對韓家有另一種態度。其中,也包括張洪庭在內,韓家的地位再次提升。

對於楊盛文這個前右丞相被召回京都,張洪庭是很不爽的。因爲他在士林的地位正處在提升期,楊盛文回京都,他勢必會受到較大的壓制。

但私交上,張洪庭和楊盛文還不差,要不然,之前楊盛文也不會拜託張洪庭幫忙到韓家去說親。所以,張洪庭心裡也是矛盾的,在太子府這個大局上,楊盛文返京都是一絕對超強的助力,會徹底改變太子府的現狀。

從這一點上說,張洪庭對楊盛文的返京又有期待。之前,太子在街道被刺,如果楊盛文在京都,絕對不會像目前這樣,沒有什麼反擊手段。

張洪庭面色不變地走到椅子那,坐下,“韓學士,右相如今到哪了?”

韓立仁確實關心楊盛文返京的事情,但他也沒得到任何消息。按說,六百里加急的聖旨傳去荊蠻楚地,楊盛文接旨後,該馬不停蹄地往京都趕路吧。

可真要是如此,楊盛文回京都來,又能夠起到什麼作用?返回京都的途中,將京都一些人和事都處理好,這纔是楊盛文的風格吧。

冒冒失失來京都捱打,可不是楊盛文做的事情。韓家這邊,哪怕與楊家是姻親,也不可能告知楊盛文的行蹤。

“少保,下官確實不知。”韓立仁帶着歉意地說,“右相做事一向來穩健,公事、私事分明……”

“太子那有沒有最新消息?”張洪庭說。

“少保,這倒是有。”韓立仁壓了壓聲音,“小王爺出現了……”

小王爺劉銘消失很久,這是太子府這邊的人知道卻不敢說出來的事情,這個事,牽扯太深了。但劉銘重回太子府,意味着什麼,韓張等人自然明白。

“你看見了?”張洪庭也是壓低聲音說。

“小王爺到這裡來,剛剛離開一會。”韓立仁說,劉銘突然到來,問了韓立仁幾句話,表示了等有時間,想去韓家做客。

韓立仁自然稀罕,不知這位小王爺爲什麼會這樣說,對韓家示恩嗎?

張洪庭不由地看了韓立仁一眼,隨即思索小王爺出現在這裡,僅僅是露一下臉,還是另有用意?他見韓立仁,是不是因爲韓立仁陪着太子到北地?

韓立仁這次到北地,雖說險死還生,在刀口下走過。但卻因此拿到不小軍功,得到太子的認可(共患難),如今,小王爺也特地看他嗎?這樣看來,韓家未來會更興旺。

只要太子府提升起來,逐漸接過國事,那接承大統就沒有他選。如此,韓家不是更得寵?

張洪庭有些無奈,與韓立仁可爭一爭,甚至壓一壓,但楊盛文返回京都了,誰還敢對韓家動作?

“小王爺安好吧。”張洪庭是無話找話,有些問題說不出口,只能如此說。

“小王爺過來,沒說什麼。看他如今的外相,比之前要高大,強健,氣度非凡……”韓立仁想了想,自然不能將小王爺準備去韓家做客的事說出來。

“韓學士,太子殿下有什麼……”張洪庭比較關心的還是這個,聖旨召回右丞相楊盛文,但聖旨卻沒有說明楊盛文返京後會做什麼。

太子殿下遇刺,太子府總不能什麼都沒做。這幾天,張洪庭每天去皇宮求見,就想見到文昭帝一面,既要爲太子府伸張,也是要試探文昭帝對太子遇刺的態度。

如今,單憑太子府的力量,確實難以查處兇手的跡象。京都各方面都在觀望,雖說明面上都同情和憤恨背後的那些人,實際上卻無所作爲。

太子府這邊,確實派出人手去敦促查兇手,京都這邊,各衙門也在積極行動,幾天下來,毫無進展。這結果都是之前就預料得到的,因爲太子府目前自身沒有足夠的力量。

敢刺殺太子劉靜,背後將是哪些人,多少還是可猜測的。雖說目前將兇手定格在北地韃子的奸細,爲太子北上帶來的反制,只是,這樣的結論,也就平民們肯相信。

聊幾句,張洪庭便開始做這一天的工作。實際上,張洪庭主要的還是在士林的名頭,給太子府這邊帶來的助益,要說具體事務,目前而言,太子府確實沒有什麼。

拿起一本《論語》,張洪庭原本準備對《論語》做一番解讀,出版一本自己的代表作。可如今,得知楊盛文返回京都,他的信心就潰散了。這讓他苦惱不已,想到之前幫楊盛文去韓家做媒,如今讓韓立仁也風生水起。

對了,楊家那書呆子目前怎麼樣了?韓家那女兒,相貌驚人,學識也高絕。倒是便宜楊家那個書呆子,等他返回京都,找機會得敲打敲打他,心裡纔會平靜一些。

想到這,張洪庭多少有些不滿。自己當真比楊盛文弱嗎?淪落到要找楊盛文兒子來出氣,當真沒有文膽。

太子劉靜的身材依舊顯得臃腫,但膚色和麪色都有較多改變。走進來,見張洪庭和韓立仁都在,便說,“少保,您老也忙起來啦。”

“太子殿下,老朽乘着還能動,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今早到皇宮外求見,依然沒有迴應,老朽會每天求見皇上,總有一天會見到皇上的。”

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308章 知書堂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88章 洗 臉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7章 攻 殺第360章 覆 滅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482章 前無路第336章 殺 賊第97章 虎口奪食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87章 戰後相見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6章 過 關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403章 三件寶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49章 鷹巢山匪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382章 槍來——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80章 陷 阱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51章 纏 鬥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632章 幫妹妹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163章 竹 詩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665章 無戰損第632章 幫妹妹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708章 有多強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8章 真面目第78章 啞 巴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100章 我們做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262章 難選擇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62章 難選擇第443章 傳假令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148章 第一戰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539章 約 戰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5章 匪衆逃散
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308章 知書堂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88章 洗 臉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7章 攻 殺第360章 覆 滅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482章 前無路第336章 殺 賊第97章 虎口奪食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87章 戰後相見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6章 過 關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403章 三件寶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49章 鷹巢山匪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382章 槍來——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80章 陷 阱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51章 纏 鬥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632章 幫妹妹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163章 竹 詩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665章 無戰損第632章 幫妹妹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708章 有多強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8章 真面目第78章 啞 巴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100章 我們做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262章 難選擇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62章 難選擇第443章 傳假令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148章 第一戰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539章 約 戰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5章 匪衆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