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過 關

楊爸還沉浸在詩的意境之中,不理會急匆匆趕過來的太太。楊媽自然是擔心楊爸會逼着兒子學業。

兒子受傷後,雖然每天溫習功課,不丟學業,可早晚到山上去做那些詭異的行止,老爺會有什麼苛責?她急趕過來,也是想能夠幫兒子擋一擋,分擔一點壓力。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楊爸吟詠一遍後,說,“不錯。詩不錯,立志也不錯。”

說後,看着楊繼業的臉,見他緊張,卻沒做任何安慰。

“兒子,太好了。老爺說詩好,那是真的好。這些年來,還沒聽老爺贊過幾個人的詩。”楊媽在兒子面前,沒有太太那種端正之態。“兒子讀書有成,作詩做得好,太好了。”

“詩詞賦僅是小道,”楊爸說,“隋唐兩朝幾百載,詩家遍佈,有哪一位大詩家做下偉業來?前朝蘇氏父子三大家,一門榮極,東坡先生更是豪邁登九天,流傳萬古。那又如何?君子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此乃生死大事也。”

“兒子受教。”楊繼業說,“父親,孔聖曰,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兒子此前只知讀書,即使做到學貫古今,也不能成就大儒。這些天,兒子想,孔聖七十二賢,顏回獨佔榜首。何也?

顏回獨獲聖心,那是立德所致。兒子想,何謂立德?一心在經書,那不過是一書生。前朝範文正先生在秀才時,就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志;

前朝張橫渠先生曾言,君子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君子立德,是爲殉道。兒子不敢與前聖賢比肩,願從之……”

楊繼業好不容易組織了這番話,也不知是不是能夠打動楊爸,說出來邏輯上對不對。不過,願從前聖賢之路,這是作爲讀書人最高的誓言。

此時,自己能夠組織出來的言辭,也就這些而已。雖說到文朝、到楊家已經有一小段時間,楊繼業覺得自己還是沒辦法完全融進文朝。

有一首言志的詩,再有一段議論先賢的論斷。楊爸這時候對兒子也是有另眼相看的意思,兒子真正能夠吃透先賢的神髓,領悟到先賢的情懷和風骨,這固然是楊爸一生的追求和期待。

看到兒子臉上有堅毅之色,楊爸老懷大慰。端坐着的楊爸,這時候擡手將下巴的短鬚順一順,然後端起桌上的茶,吃一口。放下茶杯,才說,“好好好,好樣的。繼業你有這份志氣,爲父高興。

你學業雖未成就,先有立志之心,很好。往後,不要忘了讀書明理。”

楊爸並不多說,面上有些淺笑,這也許是多年來第一次在楊繼業面前有這個表情。

楊繼業知道這次過關了,以後,也用不少每天呆在書房,以書紙筆爲伴。當下告退,也同楊媽辭別,就返回自己書房。

等兒子走了,楊媽笑盈盈的,說,“老爺……”

“你放心,兒子沒事。”楊爸知道太太一直擔心什麼,兒子傷病好轉後,行爲乖張,楊家一直就擔心。

“那就好,那就好。”楊媽說,“兒子會做詩了?”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楊爸再一次輕聲吟詠這詩,面上的笑意更濃。

“老爺,兒子的詩是不是很好?”

“是很好。”楊爸說,“兒子已經有自己的志向,立志學先賢,想做一番千古事業。如今,文朝內憂外患,正需要有大志向的人爲皇家解憂,爲生民爭命。”

“那兒子會不會有危險?”楊媽關注的,自然不一樣。“老爺,兒子十六歲啦,也不小了。是不是該幫他成婚啦?”

楊爸對太太這問題,也沒有答案。楊繼業小時候讀書表現好,右丞相也是事業正興,婚事自然定下。可右丞相被貶邊地,那原先定下的婚事,在離開京都之時,女方就退了婚事。

如今要給兒子成婚,楊爸自然不想與荊楚蠻地有太深關聯。再說,荊楚蠻地這邊的人,對楊家也多是排擠、打壓,誰家肯將女兒送過來?

“老爺,兒子這次受傷,和巫家那閨女有很大關聯。我們不責怪她,總不能沒有任何表示吧。巫家女雖潑辣,樣貌兒還周正……”楊媽說,對兒子的婚事確實很急切了。

“兒子這時候能夠立志,就不分他心了。過兩年吧。”楊爸一句話,定奪下來。

楊繼業還不知老媽在操心他的終身大事,要不然,絕對會急。才十六歲,正長身體的時候,娶老婆這種事情,確實太早了。

對兒子今後要走什麼樣的路,作爲老媽,只能提一兩句,做主的還是楊爸。楊媽也不與老爺多說,出門找兒子。

楊繼業早猜到老媽會隨之過來,拿一本書在看,也在等老媽到來。對於老爸的態度,楊繼業還不是很篤定,老媽過來,才知道是不是真的過那一關。

而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老爸相信自己,那麼以後在柳河縣城做一些什麼事,不會受到限制和強行干擾,甚至會得到一些支持。反之,則後果嚴重。

見老媽進屋,楊繼業忙放下書卷。迎上兩步,說,“娘。”楊家的祖籍在黃河流域,那邊習慣叫娘。對此,楊繼業也有些拗口,作爲現代人的靈魂,還是習慣於老媽這樣的稱呼。

“兒子,你很好。”楊媽笑臉綻放,“告訴你,今天老爺都誇你了。說你的詩做得好,又誇你能夠立志,接老楊家的香火傳續。”

“都是娘教導得好。”楊繼業知道自家老媽的性子,對楊家內管理很有手段,可對兒子卻沒了那份智商,多少有些溺愛。

“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娘就開心。”楊媽說,隨後拿出一包銀子,“兒子,這是你爹讓我轉給你的,銀子十兩。”說後,又拿出另一包,也是十兩,“這包你自己拿着,省着點花。”

“謝謝娘。”楊繼業見右丞相拿出銀子來,這可是長這麼大頭一遭,也表明了楊爸心中的決定。

十兩銀不多也不少,對於荊楚蠻地的普通人家說來,一家人一年的收益總和,都沒有十兩銀。對楊家目前的家境而言,十兩銀,可不算小數目的。

當然,對小王爺劉浪而言,十兩銀,還不夠到青樓隨手塞進妹子胸口的賞錢。

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336章 殺 賊第528章 赴北地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33章 信誠苑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178章 勝 出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330章 沒信心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87章 戰後相見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31章 逃 學第349章 新規劃第380章 陷 阱第694章 夜 戰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50章 倩影再現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34章 碎馬腳第379章 領軍需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369章 招人手第539章 約 戰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16章 你賴皮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269章 欺負人第223章 攤子大第36章 選 兵第541章 完 勝第61章 豹虎鬥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694章 夜 戰第197章 破關卡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82章 槍來——第56章 各方反應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53章 邀入夥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658章 陳老頭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35章 認死理第448章 去皇宮第124章 馬 事第218章 教 化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607章 破祖宅第308章 知書堂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30章 求 寶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12章 土茯苓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433章 三段式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51章 纏 鬥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90章 精銳之基
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336章 殺 賊第528章 赴北地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33章 信誠苑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178章 勝 出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330章 沒信心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87章 戰後相見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31章 逃 學第349章 新規劃第380章 陷 阱第694章 夜 戰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50章 倩影再現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234章 碎馬腳第379章 領軍需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369章 招人手第539章 約 戰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16章 你賴皮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269章 欺負人第223章 攤子大第36章 選 兵第541章 完 勝第61章 豹虎鬥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694章 夜 戰第197章 破關卡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82章 槍來——第56章 各方反應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53章 邀入夥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0章 曲解經典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658章 陳老頭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35章 認死理第448章 去皇宮第124章 馬 事第218章 教 化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607章 破祖宅第308章 知書堂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30章 求 寶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12章 土茯苓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433章 三段式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51章 纏 鬥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90章 精銳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