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當斷得斷

對於堤壩這邊聚集點的事情,縣城的人也知道,但各家都選擇觀望的態度。雖說粥場加米,他們會有損失,但對於王家那邊而言,還死了一個奴才。

這不僅是損失米糧和死一個奴才的事,是王家在裕口縣的面子和今後話語權的問題。但王家那邊一時間也沒見有反應,估計也是在查明情況,另外也是在做準備,要麼不動手,要麼一擊斃命。

楊繼業抵達裕口縣後,與青年軍師部隊人已經聯絡上,他們在過來的路上,估計晚一點就會抵達。

楊繼業也知道,惹了王家,這些地頭蛇肯定會有反撲,何況王家還與京都朝堂大員有直接的姻親關係。至於到底是哪一個三品朝臣,楊繼業也沒多少興趣知道。

正如後世人們的調侃:所有科級以上幹部排成行,如果說挨個槍斃,可能會有個別冤情,但各一個殺一個,絕對不會冤枉。

如今的文朝,從上到下也是這個調調,對於一些與官場中人有瓜葛的,絕對不會有什麼冤枉,將他們滅掉,那是在爲民除害。

楊繼業也不會如此武斷或暴力消除貪腐、惡霸,但遇上了,也不會退後。順手解決,也就解決了。

在裕口縣的不少人看來,楊繼業不過二十多人,哪怕身邊的人厲害,那又如何?王家這邊,完全可調集上千人過來,推平這些外來人。只要這樣做了,以後,王家一族在裕口縣會更強勢。

至於上萬災民,誰敢站出來說半句話?那都是送命的。

王家在這裡開粥場,是接手縣衙的賑災任務。按照知府的命令進行賑災,這種代表縣衙進行的賑災,是開倉領米糧的賑災,而不是拿自家的米糧,給災民們吃。

也就是說,王家的粥場,米糧的來源是官倉的米糧,但王家沒有按照標準的熬粥給災民,他們從中截留大量的米糧,成爲自家所得。

王家這樣做,使得縣裡其他家族的粥場施粥,也不敢隨意地按照標準來進行熬粥,從而比照出王家粥場的可惡行爲,引起民議。

楊繼業不等這邊發放粥,這些細節的地方,想來今天也不會亂。不論是災民還是聚居地的管理者,他們都在等王家那邊的反應。

帶着自己的人馬離開堤壩,往裕同城走。據說王家佔了裕同城一半的區域,確實是裕口縣或附近最大的一個家族。王家到底有多強大的家族勢力,楊繼業確實不怎麼在乎。

緩緩往裕同城走,其他人也知道,可能面臨的敵人。卻沒有一個人在意,更多的是燃起來戰意。

身邊有楊猛和巫豹兩大宗師,戰力完全不能以人數來算,整個一隊人,也就白娘子一個人沒有戰力。樹崗等人目前的戰力,經歷這一兩年來的磨礪,幾乎每一個人的單獨戰力都超過高手級別,大部分在大高手的武力值。

這樣一支隊伍的破壞力、衝擊力,完全是外人所不可預測的存在。平時,這些人很少直接出手,但並不是說他們實戰經驗就少,鋒銳被藏起來,實際上也是一種蓄勢和積累,蓄勢到一定程度後,每一個人的武力值都會翻倍地提升。

王家也在密切關注楊繼業等人的行蹤,包括他們在堤壩所有行止的細節。得知這羣人往裕同城而來,王家家主王紹俊依舊不能下決心。因爲這些人中,有舉人功名的存在,再者來人中,很可能是京都的某家朝堂官員的少爺。

管家王成伯、王家老二王廷俊、嫡子王清以及其他幾支主支的人,都聚集在祖宅議事廳,也是在等事態的發展與推演。

王清怒不可忍,胡二是他的奴才,平時辦事很得太多心意。今天,死在堤壩,當真冤死,讓他如何嚥下這口氣?

“父親,讓他們進城再做掉他們,把握更大。我調集幾百人過去,一人一口口水,都把他們淹死……”王清說。

“老爺,還是在城外辦事好一些,萬一上面查下來,那也是災情中有災民扮成劫匪所謂,與王家毫無關聯……”管家王成伯說,“大公子所言甚是,若是我們什麼都不做,以後裕口縣的人如何看我們王家?以爲我們好欺負?若是老爺擔心那舉人書生,只要交待他們給他留一條命就是了。上面追索下來,反正都是災民所爲……”

“大哥,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啊。”王廷俊說,“我們家粥場也敢鬧事,以後還怎麼開粥場?”

“二爺說的好,豫南水災,二三十萬人受災,水情不算嚴重,可今年的收成基本沒了。入秋之後,這一片的災民回去也得捱餓,也得施粥延命。開粥場啊,少說要到明年的這時候吧。這得多少米糧來支撐?這一年,又得有多少生意等着我們去賺錢?”王成伯說,預判今後的形勢,自然是一個管家必須具備的能力,勸說王紹俊下決心。

“父親,一年多生意,如今我們退讓,其他人會怎麼看我們家?以後,誰還會聽我們的?”王清很是激動。

王家在裕口縣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除非家中有進士存在的家族,王家纔會容讓一二。如今,他們的權威受到挑釁,又如何肯退讓?

“父親,再不決定,他們的人就要到城門了。”王清自然是最急躁的那一人。

王紹俊感嘆一聲,豫南水災,估計朝廷會派下欽差大臣前來賑災的。如何決策,本來應該等見過欽差大臣,至少要得知欽差大臣如何賑災,他們這些人在下面才更好做事。

只是,今天這個事情不處理,確實不是王家所能夠容讓的事。幾乎看不到點頭的動作,王清見了,興奮地一笑,立即跳起,往門外跑。

門外早備好馬,二十多人在外等着,見王清出現,所有人都拔轉馬頭。等王清上馬,一聲吆喝,一隊馬隊呼嘯而去。

王紹俊站在祖屋議事廳深處,注視門外,心頭多少有些擔憂。管家王成伯見老爺這樣子,不多說,站起來也往外走,自然是要出去主持這樣的事務,把控好尺度。

第72章 平叔現身第287章 行動了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182章 第一親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94章 應對問答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99章 研討槍第86章 裝傻啊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7章 一聲炮響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433章 三段式第1章 穿楊箭第553章 邀入夥第36章 選 兵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73章 三尊炮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516章 找王爺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7章 笨死了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70章 攻楊家第349章 新規劃第698章 殺無赦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498章 議婚事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485章 勝利了第73章 三尊炮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15章 巫 龍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54章 逃得掉嗎第15章 巫 龍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518章 美人恩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18章 縣學內第414章 張靖海第530章 新婚了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198章 降不降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35章 來戰——第1章 穿楊箭第632章 幫妹妹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31章 逃 學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24章 同一天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96章 再進王府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33章 看夜校第587章 知與行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96章 再進王府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34章 《勸學詩》
第72章 平叔現身第287章 行動了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182章 第一親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94章 應對問答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99章 研討槍第86章 裝傻啊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7章 一聲炮響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433章 三段式第1章 穿楊箭第553章 邀入夥第36章 選 兵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73章 三尊炮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516章 找王爺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7章 笨死了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70章 攻楊家第349章 新規劃第698章 殺無赦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498章 議婚事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485章 勝利了第73章 三尊炮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15章 巫 龍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54章 逃得掉嗎第15章 巫 龍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518章 美人恩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18章 縣學內第414章 張靖海第530章 新婚了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198章 降不降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35章 來戰——第1章 穿楊箭第632章 幫妹妹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31章 逃 學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24章 同一天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96章 再進王府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33章 看夜校第587章 知與行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96章 再進王府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34章 《勸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