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曲解經典

見楊繼業思索的樣子、周圍各人驚詫之態,劉鑫銘很是得意。

這個問題之刁鑽,還對孔聖治學也是有損的,傳開後對劉鑫銘絕對是一大污點。好在這是學子之間刁難,總體說來無傷大雅。周夫子如果得知,肯定沒有劉鑫銘好果子的。

劉鑫銘也知道這樣的問題是有犯忌,可能夠爲小王爺扳回一城,就是最大功勞,他也是真拼了。

周圍的人面面相覷,對於這個刁鑽的問題,誰也沒有明確答案。楊繼業也是一愣,如果像夫子考學業、學子之間鬥詩詞,都是很正常的。

不過,先前給劉浪的問題本身就走出奇路,劉鑫銘還回來,也沒什麼好說的。稍一思索,心裡有數。面色卻不變,但不急於給對方答案,還故意做思索樣子。

從問題提出後,劉浪就專注地看着面前兩步遠的楊繼業。見他沒有第一時間回答,本身他也不知這樣的問題到底難點在哪裡。可他看到衆人神態的精彩,也聽到了其他人訝然的吸氣聲與議論,隨即心裡有了結論。

“楊繼業,你啞巴了?說話啊,答不出就乾脆承認。是不是還要多給你一個半個時辰想想,或者讓你回家翻一翻書冊?”劉浪得意的聲音響起,在他身邊的另外幾個書生,也嗤地笑出聲。

“小王爺,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請閉嘴吧。”楊繼業微笑而沉穩地說,看着劉鑫銘,“劉師兄,這樣的問題你也問得出?不怕夫子打手板?”

“這題你答出來,有理有據,有說服力才行。小師弟,我看啊,你還是回家多讀幾年書。”劉鑫銘也篤定楊繼業答不出這樣的問題。

“劉師兄,這有何難?我答出來,小王爺以後該見我繞道走了吧。”楊繼業說着看向劉浪。

“沒問題,只要你答出來。”劉浪惡狠狠地說,“答不出來,退我家銀子。”

“小王爺、劉師兄,這個問題啊,其實在《論語.先進篇》裡記述過的。小王爺不知,劉師兄該記得吧。‘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劉師兄提出問題的答案就是:成婚者三十人,沒有成家的四十二人。所謂冠者五六人者,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者,六七四十二也,合起來正好賢者七十二。”

楊繼業也明白,這樣說是歪曲經典,夫子得知也會打手板的,但在此時,如此迴應劉鑫銘,他自然無法駁斥,因爲他也沒有準確答案。

劉鑫銘果真一臉吃到翔的樣子,難受。劉浪還在懵,聽了三十人和四十二人,合起來對上七十二,覺得肯定答對了,也是一臉憋屈。

人羣圈子外,當即有人鼓掌,自然是看不慣劉浪和劉鑫銘這種人。對楊繼業的應對,表示支持。

“小王爺,記住了啊。以後見我回避,不可再有衝撞之行。不然,衝撞一次,一千兩!”

“你做夢,去死吧你。”劉浪憤然地說。

看今天劉浪的反應,人們也意識到他與楊繼業之間,似乎有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相處狀態。即使不明就裡,但總看出來了。學子們的震驚一時半會還消化不去,很顯然,楊繼業這是浴火重生了。

楊繼業自然不與劉浪等人糾纏,之前,從柳樹摔下受傷的恥辱,這時候已經無形中化解,讓學子們看到自己對劉浪等人的態度,也看到劉浪的態度,就足夠了。

分開人羣,楊繼業在縣學中沒有什麼朋友,因爲他雖是秀才,但年齡小,與普通二十多歲、三四十歲年齡的秀才也說不到一塊,有代溝。

另外,楊家對於荊蠻楚地而言,其實是外來者。受到這裡的人排斥,也是平常。整個縣學,僅有周一黍這位夫子親近楊繼業卻對他要求又異常嚴厲,使得楊繼業在縣學成爲一個孤單的人。

這時候,楊繼業的心態完全不同,更多用審視、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待這裡的一切,自然不在意別人的態度。

這個事情不少人看到,消息的傳遞快,縣學的學子們大多得知楊繼業的三個問題和劉鑫銘的刁鑽問題,以及楊繼業曲解典籍之事。

消息傳到週一黍那,是張夫子過來說的,意思是要對楊繼業這種人進行嚴懲。週一黍靜靜地看着張夫子,不做結論,張夫子像被看透所有,只得離開。

接下來對學子一個月學業的考察,主要是針對縣學裡的學子。楊繼業作爲重點成員,自然排在前列。

按照以往的排序,楊繼業排在第四。甚至劉鑫銘這個老秀才都在他前面,等劉鑫銘答過提疑,週一黍夫子黑着臉,說,“新銘,求學求進,關鍵在哪?”

“夫子……”劉鑫銘心有自知,喏喏而語,“學生、學生……”

“好了。”週一黍一揮手,隨後說,“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及便做不到日行三省,日行一省,你學業的成就也不止於此。”

“謝夫子,學生一定努力、努力。”劉鑫銘這時候多少有些後悔,但也知道,自己的路窄了。

楊繼業之前曲解論語的事情,已經傳開。前來接受考察的學子,有幾個在暗中期盼周夫子狠狠批楊繼業。可等輪到楊繼業時,見週一黍沒提這個事情,而是一如先前對學子的學業考察。

先問了一些《論語》段落,解讀,然後是《孟子》關於善、關於王和義的理解等問題。答了後,楊繼業這邊也說得中規中矩,沒有將後世人們對孟子觀點加進去。

接下來是問及《中庸》和《大學》,對於德的闡述,楊繼業也是搜檢了先前那個楊繼業記憶來述說。再後來,週一黍還提到《易經》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楊繼業說一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些學業的考察,顯然比前三人要更繁瑣和嚴厲,但楊繼業也是答得順,沒有任何空子可抓。

週一黍聽楊繼業說一段,點點頭,說,“上。”這個評語是非常好的。

“謝夫子。”楊繼業行一禮,轉身準備離開。

身後突然有人厲聲說,“且慢,我還有一問。”

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241章 見學政第171章 對 衝第172章 打 獵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716章 出 擊第96章 再進王府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163章 竹 詩第699章 排禾縣第369章 招人手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269章 欺負人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714章 不經打第579章 挖 坑第2章 有鬼呀第1章 穿楊箭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15章 巫 龍第217章 玉滿懷第607章 破祖宅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43章 傳假令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5章 抄 詩第4章 詭 異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717章 算你狠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79章 磨刀石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25章 你是誰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74章 露臺上第243章 爭 辯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198章 降不降第197章 破關卡第262章 難選擇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85章 趕時機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章 抄 詩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7章 鐵 叔第163章 竹 詩第285章 趕時機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39章 新朋友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262章 難選擇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698章 殺無赦第47章 低級粗糙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262章 難選擇第182章 第一親第18章 縣學內
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241章 見學政第171章 對 衝第172章 打 獵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716章 出 擊第96章 再進王府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163章 竹 詩第699章 排禾縣第369章 招人手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269章 欺負人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714章 不經打第579章 挖 坑第2章 有鬼呀第1章 穿楊箭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15章 巫 龍第217章 玉滿懷第607章 破祖宅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43章 傳假令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5章 抄 詩第4章 詭 異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717章 算你狠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79章 磨刀石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25章 你是誰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74章 露臺上第243章 爭 辯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198章 降不降第197章 破關卡第262章 難選擇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85章 趕時機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5章 抄 詩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7章 鐵 叔第163章 竹 詩第285章 趕時機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39章 新朋友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262章 難選擇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698章 殺無赦第47章 低級粗糙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262章 難選擇第182章 第一親第18章 縣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