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土法煉鋼

真實的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掌握了用鐵礦石煉成鐵。出產的是海綿鐵,經過鍛打後,成爲鐵塊。至西漢,技術發展,出現了炒鋼以及百鍊鋼,後世考古曾發掘出大面積的冶鐵鍊鋼基地。

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北齊書·綦母懷文傳》稱爲“宿鋼”,後世稱爲灌鋼,又稱爲團鋼。這是中國古代鍊鋼技術的又一重大成就。到宋代,用煤鍊鋼已經普及。而一直到元、明兩朝,我過鍊鋼技術在世界各國遠遠領先。

文朝的鍊鋼技術在此世界的水準,橫比可能也很高,但國家對大工匠的控制、對技術的控制,也是非常嚴格的。

武器這些東西,有沒有掌握鍊鋼技術,是非常要害點關鍵。地方上的鐵匠,即使有祖傳技藝,相對而言都很古舊,效能差。

利用鑄鐵做材料,自然比之前的鐵塊要前進一大步,但在民間,鑄鐵這種精尖的材料,同樣無法掌握技術。

竹筒槍炸膛,除了製造進程材料因素,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就是生產中建造管理者的貪墨,使得工匠沒有得到合符標準的材料。

同時,作爲管狀物的竹筒,在火藥燃燒過程中,也極易將竹筒燃燒而損壞,導致炸膛。

文朝這時候軍隊有火器營的配設,但真正在對戰中,發揮的作用有限。

目前對弓箭的使用已經非常熟悉,弓箭手訓練的時間雖說較長,但好在有基礎。選拔時,將那些從小接觸過弓箭、聯繫過弓箭的兵源進行集中,訓練起來相對要容易。

弓箭射擊,目前如果從射程和射速相比於竹筒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優勢。竹筒槍一分鐘那個發射兩次,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但弓箭射手卻可能發射幾倍的箭矢。

倉促而戰、短兵相接的時候,顯然弓箭手是明顯佔優的。不過,論殺傷力,竹筒槍的威能要高,彈丸的穿透力遠強於弓箭。

重甲兵對弓箭手幾乎可全防,至少,受傷不會是致命傷,但彈丸可無視盔甲的防護,穿透而過,進入肌膚後,由於彈丸的旋轉性,對身體的破壞是非常大的。

鍊鋼是一個重要環節,這是解決材料核心問題。另外,對火藥的改進,也該拋出來的。不過,這時候還沒有到時機。等巫家寨這邊先處理好與生蠻之爭,到時候,至少有兩三年的發展期。

巫龍作爲熟蠻未來首領,目前也開始接手一部分管理,對於未來的思考、預判,他是比較主動的。雖說熟蠻管有政策都是謹守自家的地盤,隨着時代而變,迎頭而上,纔是最好的防守。

對於土法煉鋼,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人力技術、原材料、燃料和設備。在四大方面中,人力問題有巫龍來解決,技術上,目前已經有可提供思路,對於設備問題,也可提出自己的設想。

原材料主要是鐵礦石、木炭、石灰等等,這些東西有的可自己準備,有的要購買,即使解決起來難度大,可總能夠找到辦法。

大型鼓風機也可以開始摸索造出來,高爐的建造,這個楊繼業記得內部的結構,先畫出來,然後讓村裡人用火磚修建就可解決。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可逐漸改進。只要對這些工匠進行啓發,鼓勵他們探索,專業的東西這人已經吃透,即使沒有理論的指導,也會有各自的設想。

討論起來,細節上的事情就很多。巫小陸在旁記錄,作爲以後工作推進的依據,對於能夠參與這些事情,巫小陸是非常開心的。

夜校那邊,楊繼業原本準備自己去授課,可這裡的討論一下子不能收尾。便讓巫國強去代課。

巫國強文采一般,但夜校的授課完全沒問題。楊繼業不到巫家寨來的時候,也多是由他來授課的。

具體的事務,這時候討論也無法進行,只有在鍊鋼這個工作的推進中,逐漸解決遇到的事情。

暫告一段落,楊繼業突然想起一件事,說,“小六,你叔叔家那幾頭小豬,如今怎麼樣?”

“楊大哥,叔叔家很用心餵養,擔心小豬有問題。這可是爲先生你餵養的,比自家餵養更上心。”巫小陸笑呵呵地說,“楊大哥,你放心,我也到看過,長勢好,很好看了。”

楊繼業點點頭,微笑着對巫龍說,“龍哥,目前熟蠻這邊養豬少,主要是養羊、養牛。能不能將養豬也推動起來?我是這樣想的,等秋天之後,熟蠻這邊所養的豬長大了,我們可在縣城開幾家豬肉店,推出新的菜式、菜品。

至於豬肉味大的問題,只要將小豬劁了,公豬就不會味大,而草豬也會長得更快。劁豬的方法,可找幾個草醫或靈活一點的人學學,很容易學會的。”

“好,這兩天把人找齊。”巫龍說,對於楊繼業所說的事情,他都選擇相信。因爲這段時間與楊繼業相處,幾乎每一件事情,都非常靠譜。

而楊繼業與巫小陸逐漸的往來,生死與共,和其他書生完全不同的勇氣和力量。

一起去夜校,到寨子曬穀坪,這裡聚集不少村民。大家都安靜着,似乎是在維持這裡的安寧,不讓小孩子打鬧、追趕,影響到夜校的授課。

唸書對於熟蠻和文朝絕對多數的人而言,都是一件非同尋常的、高大上的存在,具有神聖性能。

這些人見巫龍和楊繼業等到了,都站起來,壓着聲音招呼。小孩子們更是撲進大人的懷裡,偏轉着臉,看一眼,又忙藏起來。

楊繼業笑呵呵地與人招呼,對這個小先生、秀才大人,村裡的人們已經習慣他對任何人都保持着微笑與善意,而這些行止,則讓所有熟蠻的人都在傳誦。

一個人的品行高與低,不在於自己怎麼誇讚,而是與你相處的人在背後怎麼說你。

楊繼業雖然到巫家寨的時間不長,卻得到了人人讚譽。主要是他的秀才身份,小先生角色,與村裡人相處卻都和善、禮貌,自然成爲衆人心目中的聖賢。

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6章 各方反應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668章 見先生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514章 一起嫁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28章 酬 謝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98章 降不降第188章 消滅掉第173章 衝上去第478章 又受挫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章 詭 異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414章 張靖海第11章 一拳之威第69章 精銳齊出第569章 分頭跑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28章 赴北地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539章 約 戰第156章 二對二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167章 誰出戰第72章 平叔現身第14章 巫 家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18章 縣學內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202章 開 倉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61章 豹虎鬥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77章 猜對了第535章 來戰——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74章 身子麻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433章 三段式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661章 見面歡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274章 身子麻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30章 演 說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627章 再出手
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6章 各方反應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668章 見先生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514章 一起嫁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28章 酬 謝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198章 降不降第188章 消滅掉第173章 衝上去第478章 又受挫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章 詭 異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414章 張靖海第11章 一拳之威第69章 精銳齊出第569章 分頭跑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28章 赴北地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539章 約 戰第156章 二對二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167章 誰出戰第72章 平叔現身第14章 巫 家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18章 縣學內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202章 開 倉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61章 豹虎鬥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77章 猜對了第535章 來戰——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74章 身子麻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433章 三段式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661章 見面歡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274章 身子麻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30章 演 說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627章 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