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勸學詩》

讓人回家報平安,接下來的幾天都在巫家寨。不過,巫虎和巫豹這兩個兇角色,一直沒有出現,不知是外出遠門,還是有什麼事情得處理。

用鐵絲做成一個網罩,罩在油燈的火焰上,使得燈焰發出的光強一些,可真正的效果還是差。

沒有煤油,不然,做一個煤氣燈就大亮了。這也不可能,煤油做不出,煤氣燈的網罩材料更難弄。想想而已,現實中無法做到。

夜校開學,大大小小五十個人來念書,條凳、長桌就用門板替代,在門板上放淺淺筐子,筐子裡放沙子,當成寫字、練字的用具。真正的筆、紙,這些東西,巫家寨供不起,而學員們更加消耗不起。

楊繼業的夜校,着重在識字和寫字,順帶讓這些人大聲唱讀: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

作爲繁體字,楊繼業有原來那個本體的記憶,不存在障礙。除了教三字經,每一次課,都會教一些生活相關的字,如:門、窗、爸媽、兄弟姐妹等親屬,對這種日常所見,接觸的文字,自然最容易掌握。

教書進程,讓那些人在黑板上將學過的字填寫,既是鍛鍊上前寫字的人,也對其他坐看到人謹防複習和督促。

雖然才幾天功夫,第一批進夜校的人,有明顯的效果。能夠讀、識字、寫和記誦楊繼業所提出的要求,課後,這些人都還有自己的事務,結合個人的事務,對學識字進行實際運用,也是產生絕大效應的推力之一。

楊繼業雖然年少,但寬袍長袖的秀才服飾,讓所有進夜校的人,都忘記他的實際年齡,完完全全將他當作儒士,禮敬誠服。

這幾天雖說在我居住沒回楊家,可楊繼業並不閒。早上堅持體能訓練,餐後在巫小陸和另外兩個巫家人的陪同下,在熟蠻轄區內四處竄走。

熟蠻地域內,目前產出主要是藥材、木材、桐油、茶油、麻等作物,糧食則勉強夠自給,稻子、小麥、粟米均有產出,產量很低。經過了解,主要還是品種的原因,其次是耕種細作、肥料上欠缺,而蟲災方面幾乎沒有好的預防和滅蟲辦法。

水利上也很落後,大部分耕作是靠天吃飯,使得每一年的收益都勉強接得過,不至於餓死人。可逢上災年,餓死人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熟蠻這裡,沒有逃荒的觀念,雖然也有乞丐。熟蠻的人,不可能往文朝縱深之地走,彼此之間風俗相差大。除非是進入軍隊,然後受到調遣,才離開熟蠻區域。

真正的大災之年,吃樹皮、草根、觀音土等,是必然的狀況,這對熟蠻而言,也是唯一的路。

楊繼業上一世雖不在荊蠻楚地居住,但到這邊旅遊過幾次,除了好奇這邊的風俗,還研究過荊蠻楚地的礦產。

荊蠻楚地礦產的儲量不大,但每一種礦產,品質在當世都是世界級別的,有正史可查。如硃砂礦,從清朝起直到改革開放後十年,纔將那裡的硃砂掏空,形成的空山,改建成旅遊地;

硫磺礦也是如此,旅遊介紹資料中有,前後開採三十餘年,品質好;煤炭也是如此,煤層地表很淺,十幾米深度就可挖出煤炭。而這樣的煤炭塊,只要用打火機點火,就能夠燃起來。可見煤炭的品質有多好。

楊繼業那年冬天到荊蠻楚地旅行,住的旅店因爲線路檢修聽到,老闆給他一盆煤炭,從早到晚上,都沒更換、添加。

也因此,他離開家裡,到巫家寨後,就想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當初旅遊時所看到的如口點。

不過,先不說時間相隔千年,中途地貌的改變。最主要的是,歷史也走偏了,多出一段文朝的歷史,以後的歷史走向,還遵循古有點軌跡嗎?

要做到事情不少,楊繼業雖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要說直接找到目的地,確實沒有收穫。除了歷史原因、地貌改變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今熟蠻一帶,森林繁茂,使得山川外表與當初旅遊所看到的山川,完全對不上來。

巫小陸只要能夠與楊繼業在一起,根本不管往哪裡跑。白天外出,晚上回巫家寨上課。對於半夜校,楊繼業也不會透出消息,夜校這種事物,在文朝完全是異類,士子集團肯定不能接受的。

文士作爲文朝最上層的存在,那是高高在上,地位尊崇。自然不能讓普通平民、工場主、勞工、商業體系,有機會加入這個級層。

也因此,讀書這個事情也是有針對性的,士農工商中,農這個羣體的後代,是有機會科考的,但對商戶的限制非常嚴厲。

這種對農戶開放門戶,也是前朝帝皇平衡自身統治特別地導引出來的。宋真宗趙恆那首著名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直白而淺顯的勸學詩,在前朝傳開,也使得大宋疆域內,農家後代傾力培養後輩,以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提名天下聞。”鯉魚躍龍門,不外如是。

更有榜下捉婿等促銷活動,使得六經勤學,出人頭地,成爲文士集團的推廣辭,更拔高文士集團的存在。

私塾、縣學等,文朝所有的學業都是以六經爲本,偏離這一點,便是叛經離道,千夫所指。楊繼業雖是小秀才、文朝學霸,卻不敢有任何沾惹這種事情的行止。

也因此,在巫家寨所做的事,不是教學而是夜校。哪怕以後傳揚出去,楊繼業也有理由可說。

對巫家寨的人而言,識字、認數、精算等,是爲了培養熟蠻管理中層,同時,也爲未來蒙童的培養打下基礎。

巫龍提過,一百五十人的培訓,除了商鋪店面的管理層、經營者,還會選出一部分六歲的稚童,進行開蒙學習。

楊繼業對此並不反對,說是一百五十人,實際上多少人數,楊繼業不會去計較。

第73章 三尊炮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468章 煽耳光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84章 孫大炮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2章 獻 詩第403章 三件寶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60章 覆 滅第202章 開 倉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60章 覆 滅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43章 耍蠻氣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201章 誰 錯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34章 五義莊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6章 你賴皮第57章 攻 殺第35章 認死理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5章 抄 詩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184章 夜行軍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424章 接戰前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284章 孫大炮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57章 攻 殺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47章 低級粗糙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65章 匪衆逃散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248章 暗 謀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377章 潰 逃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4章 《勸學詩》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240章 求 聯第62章 殺匪虎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204章 賺大了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39章 約 戰
第73章 三尊炮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468章 煽耳光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84章 孫大炮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2章 獻 詩第403章 三件寶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60章 覆 滅第202章 開 倉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60章 覆 滅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43章 耍蠻氣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201章 誰 錯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34章 五義莊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6章 你賴皮第57章 攻 殺第35章 認死理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5章 抄 詩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184章 夜行軍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424章 接戰前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284章 孫大炮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57章 攻 殺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47章 低級粗糙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65章 匪衆逃散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248章 暗 謀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377章 潰 逃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4章 《勸學詩》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240章 求 聯第62章 殺匪虎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204章 賺大了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39章 約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