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

走得急。

楊繼業去蘇杭也是一大隊人馬跟着,韓玉芝和巫素貞都不想留在柳河縣城,楊繼業也不好多勸。如此,身邊的幾個女人都隨同離開楊家,荊蠻楚地這邊,還是留下巫龍統管所有事務,確保整個基礎正常運轉。

楊繼業回來還是離去,對柳河縣城和荊蠻楚地影響都不大,運轉正常,纔是常態。如今,垣武城到荊蠻楚地,路徑柳河縣城,穿過蠻族區域到蒙匈族,已經是一條繁榮的商道。

商道已成,而蠻族這邊對蒙匈族的交易也是掌握了主動權,按照楊繼業所要求,初期會給蒙匈族更多一些利益,讓蒙匈族邊境的那些頭人什麼的,嚐到甜頭,將利益捆綁在一起。

在利益驅動之下,以後蠻族這邊就可佔據主導。從去年開始,整個蠻族區域的養殖已經形成規模,特別是劁豬技術的傳開,使得這邊產出的豬肉要優於其他地區。

而雞鴨鵝等養殖,也在推廣,使得整個區域內的繁榮與物產明顯提升起來。特別是垣武城的變化,如今,繁榮之態是多年未曾有過的高度。

孫家隨着孫曉君得到進士功名,然後在京都入職,雖說前景難料,可在垣武城的孫家底氣硬紮了。反觀周家,雖說周家今年春有兩人高中進士,但這兩人都不是周家主脈,周家在垣武城反而更低調,擔心受到孫家的逼壓。

榮盛系列的成功那是必須的,因爲蠻族軍在蘇杭作戰勝利,反饋回來的海量資金,使得整個體系實力遠超過垣武城這邊的總和。這樣的前提下,做生意,誰還能夠與榮盛系列競爭?

恆源商貿之前也是勢大,經過周家之事後,大掌櫃宋道全心有慼慼,自然不敢與榮盛系列爲敵。榮盛系列即使不表露出獠牙和敵意,只是與蘇杭各家的生意做起來了,恆源商貿都會主動讓出一些市場份額。

孫家這邊先就得知楊繼業要路徑垣武城,夥同恆源商貿大掌櫃宋道全,出城十里相迎。楊繼業笑呵呵地與他們招呼,垣武城作爲整個文朝商貿的中轉站之一,如今荊蠻楚地的崛起,使得這邊的商貿總量至少番了兩三番,即使荊蠻楚地和榮盛系列佔據更多的份額,也使得垣武城一地各家的總收益,比以前更好。

這樣的局面,回想起來,自然讓人噓唏,優勢令人很容易接受的事實。

楊繼業不多了商貿的事情,而是對孫家價值進行恭賀。孫曉君科考晉級,當然是天大的喜事,楊繼業作爲孫曉君的同屆舉人,彼此之間的關係確實不一般。

孫家這邊,也知道楊繼業年齡小,三年後,進京科考,說不定就能夠拿下進士功名。而榮盛系列的潛力,他們早有體會。

宋道全等他們聊過科考和功名的事,纔對楊繼業說,“楊少爺,蘇杭那邊是什麼情形,我們總部很關注。想着能不能跟在楊少爺身後喝點湯,我們的誠意很足的……”

“宋大掌櫃,做生意就是要人多才熱鬧,成了市場大家纔有錢賺。蘇杭目前倭寇還在,估計在秋後會平安一些,到時候,我們再聊,宋大掌櫃,你看可好?”

“得楊少爺一句話,我就可睡安穩了。”宋道全笑呵呵地說,彼此之間有過直接的衝突,但恆源商貿與周家還是有根本區別的。在商言商,經商的過程中,肯定有競爭但也會有合作。

一家獨霸的市場,本身就不是安全、合理的市場,市場沒有做大,再獨霸都不會賺大錢。

作爲後世而來的楊繼業,對這規律是理解深透的。韓玉芝和陳羽霏是第一次到垣武城,見有人迎接,從車簾子內看了看。

進垣武城,見這裡的繁榮,可不是柳河縣城能夠相比的。城雖不大,但繁榮景象比起京都,差距都不明顯了。

白娘子這次也跟來,她說楊繼業的生活助理,專門負責楊繼業日常生活起居的。上次經過垣武城,只是太匆忙,沒有仔細看這裡的情況。

與蘇杭大城相比,這裡的繁榮更有勝者,白娘子明白其原因是那個壞人。心中也是迷醉,這個傢伙到底還有什麼不能做成的?

在垣武城停留一天,這次巫龍也跟着到垣武城來,有些事情乘着楊繼業在這裡,以前做出長期的規劃和決策,免得垣武城這邊跟不上。

特別是與蘇杭那邊的生意,垣武城要做哪些準備,都要提前了。巫龍還真的,與京都那邊,也得儘快做準備,可不能等到楊繼業回京都了,再做佈局。

楊傢什麼時候回京都,核心點在哪裡。巫龍不知,也不會問,但楊繼業卻明白。只要太子劉靜正常回歸朝堂,太子府聲勢起來了,其他那些有異心的傢伙,都得閒收斂一些。

不然,文昭帝看起來老而昏聵,殺起人來可不會手軟。

對京都的佈局,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榮盛百貨已經在京都開了三家,這次那些人從北地返回,就留在京都。

魏進和譚必俊也會留在京都,一邊照看着韓家的安全,一邊也與榮盛百貨、榮盛鏢局一起做事。鏢局這邊,培養鏢師和可用人手,也需要譚必俊這等強大好手來做,而他們可從北地選一些年輕人出來做事。

楊繼業目前的重心是留在蘇杭,特別是海上的計劃,那是十年的規劃。投入肯定也會最多,以後,往臺島、往南陽、往倭國等延伸影響力,就是收回報的時候。

帶着陳羽霏等人過江,看垣武城的榮盛鏢局,韓玉芝等人主要還是想更多瞭解楊繼業的事情,同時,以後估計也會幫着楊繼業處理一些業務,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丟給外人去做。

楊繼業對於韓玉芝她們想做事,沒有半點干涉的意思,在後世,高管中女性可不少。很多顏值總裁也是女性,她們有事做,有一定的壓力,生活或許會更多一些樂趣。

至於知書堂這邊,楊繼業即使不在垣武城,這裡的學員一直都是滿員狀態。

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32章 蘿蔔乾第347章 芒勁角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08章 好東西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32章 談不攏第21章 再抄詩第330章 沒信心第710章 密 謀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234章 碎馬腳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100章 我們做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94章 夜 戰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55章 喜與優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627章 再出手第225章 看不透第287章 行動了第704章 安 睡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91章 劁 豬第336章 殺 賊第274章 身子麻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130章 演 說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132章 談不攏第717章 算你狠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660章 了心願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21章 沒找到第421章 訴衷腸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408章 好東西第498章 議婚事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02章 開 倉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5章 抄 詩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24章 同一天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197章 破關卡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12章 見老爸第456章 追與逃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37章 衝陣強殺
第87章 戰後相見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32章 蘿蔔乾第347章 芒勁角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08章 好東西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32章 談不攏第21章 再抄詩第330章 沒信心第710章 密 謀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234章 碎馬腳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100章 我們做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94章 夜 戰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55章 喜與優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627章 再出手第225章 看不透第287章 行動了第704章 安 睡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91章 劁 豬第336章 殺 賊第274章 身子麻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130章 演 說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132章 談不攏第717章 算你狠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660章 了心願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21章 沒找到第421章 訴衷腸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408章 好東西第498章 議婚事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02章 開 倉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5章 抄 詩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24章 同一天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197章 破關卡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12章 見老爸第456章 追與逃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37章 衝陣強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