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

楊繼業也預料到在寧府殲滅倭寇的戰績,會讓各方面都不相信,但這只是他們最初的印象。平倭軍和地方官員,都會派人到現場去核查斬敵情況,然後進行記錄。

對於宮崎山這種等級的倭寇首領的首級,還會用石灰處理,傳送給蘇杭各地,最後會傳到京都。

不管這些人信不信,事實勝於雄辯。

當然,如此一來,蘇杭這邊的局勢會在短短的時間裡發生鉅變。寧府絕對多數的倭寇被清除,剩餘的倭寇只會逃離。而宮崎山之前霸佔的地方,也會被攻佔。

這個事情,在谷地戰事結束後,審問了倭寇首領,削勁那邊就派出一千人,趕赴倭寇駐地那邊,要在官府和平倭軍反應之前,先洗刷一遍宮崎山的駐地,將那裡存放的財物運走。

巫虎留在谷地戰場,等王府軍、平倭軍和地方官府的人過來,清點這裡的戰果。而蠻族軍先離開的軍兵,都會作爲戰損往上報,這樣纔有可信度,而平倭軍和朝堂也會對戰損人員進行撫卹。

如果外面得知蠻族軍與倭寇兩萬對戰,僅僅傷亡百餘人,而這百餘人傷好之後,還能繼續上戰場。外面會如何看待蠻族軍?

楊繼業、巫虎等人自然不願意有這樣的結果,事先就想好對策,對在籍軍兵也是用了假名冊。

倭寇厲害已經傳開,可蠻族軍面對幾倍之敵,居然沒什麼戰損,自然會讓人質疑的。暴露出火槍兵和炮火,對蠻族軍未來的發展自然不利,也會引起文朝體系對蠻族軍的打壓和排斥。

這一次,殲滅宮崎山及所部合計的倭寇兩萬餘,對於整個寧府而言,卻不僅僅如此,之前還清除了以李明傑和齊家的涉倭寇、涉海盜力量,合起來差不多三萬賊人了。如此算來,寧府這邊的倭寇勢力基本清除乾淨。

臺府那邊,本身是平倭軍和武夷土兵的戰鬥任務,如果中軍大將軍有意調派蠻族軍到臺府去作戰,想來,臺府那邊的倭寇也沒有勇氣直接面對蠻族軍的。

清剿除蘇杭的倭寇,完全可將時間提早到今年以內,這對蠻族軍體系的發展才更有利。

快速行軍,消息暫時沒有往寧城傳送,因爲蠻族軍與寧城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絡。楊家粥場也不與寧城的官府體系直接聯繫過。

方家同楊家粥場對立的根本原因,實際上也沒弄清楚。楊繼業不知道方家會不會察覺他們的離開,一旦察覺,很可能會傾其全力,對楊家粥場進行一擊,想要除掉楊家粥場。

粥場那邊留有百來人,保護粥場的成員倒是沒問題了。但要控制整個場面,還是單薄了些。前幾天對方家的監查,得到的信息不多,甚至探子們都沒摸近方家,可方家給準備的印象,覺得方家力量並不弱小。

大家大族爲了保護自家的財富,而蓄養一些人手,作爲武裝力量,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左繼祖也體會到楊繼業爲什麼這樣趕路,之前他目睹剿殺倭寇部分戰況。也知道巫虎所部正面堵截倭寇,直接殲滅倭寇一萬多人。對於蠻族軍的戰力和實力,有更爲充分的體會,對於少爺的崇敬也更深入骨髓。

“先生,要不我帶一些人快速趕回粥場?方家昨天未必會發現什麼,但今天說不定就會發現。一旦認爲我們粥場人少,也不知會有什麼動作。”

“沒必要擔心。”楊繼業說,“我們返回寧城外,不過是規避出現在這邊戰場而已。我們的行蹤,一直在寧城楊家粥場這裡,對外才好交代。”

“先生,按照我們這樣的行速,天黑後應該返回到粥場了。方家今晚要有什麼行動,那是方家自找死路。”左繼祖對於蘇杭這邊大族大戶中,那些乘亂做壞事的,也是非常仇恨。

就因爲有這些趁火打劫的人在,使得整個蘇杭的局面更糟糕。如果大家齊心,倭寇哪會入此囂張,有這樣大的破壞力?這些人,乘亂髮財,真是壞事做絕。

左繼祖自己騎馬都勉強,還想着要提前往寧城外趕路,也是真擔心粥場那邊出事。

按照目前他們的速度,百餘里路,快馬而行,不過一兩個時辰就可抵達。這些人雖說參與了之前殲滅倭寇之戰,但他們基本在楊繼業身邊,沒多少消耗。至於巫豹,這點消耗對大宗師說來不算什麼。

最爲辛苦的,是黑大地所帶的以前蠻族軍戰兵,他們參與了剿滅倭寇之戰,隨即又要快速行軍趕往寧城。

對蠻族軍而言,這樣的行軍雖說也是一種考驗,但還是能夠承受得起。平時訓練,就注意到不僅要參與會戰,還要進行兩三天追擊的極限戰鬥。

入此,今天的戰鬥,實際上還達不到蠻族軍的極限。

方城南在關閉城門之前的最後時刻出城,也是爲了不讓人關注到他的行蹤。做這樣的事情,自然要避開耳目才穩當。

帶着幾個人,其他的人都分散開,甚至不從一個城門出來。當然,大隊的人員還是從西門出來,有自家人看着城門,不會讓外人發覺。

方修也跟着二叔出城,他想親眼目睹楊家粥場的滅掉,爲大哥報仇。在方家,兄弟之間不會爲了家財而自相殘害之事,這一點,方城東做得非常好。

出了城,方城南立即招來監視楊家粥場的人員,問明情況。方修得知楊家粥場這邊,那些消失的人並沒出現,當即興奮地說,“二叔,好機會啊。我們集最大力量,全力一擊,明天楊家粥場再無蹤跡。太好了……”

方城南自然不會如此想,問了其他一些情況,得知不見那個楊家舉人,臉色更沉。

楊家粥場的核心在與那個舉人,只要那個舉人不除掉,楊家粥場就算不得被滅,說不準,那個舉人還會鬧到知州那裡去。

“必須要先查明那個舉人去了哪裡。”方城南將人遣走,方修說,“對的,二叔,我們可在半道設伏,在野外將那舉人滅殺,入此以來,什麼都不存在了。”

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424章 接戰前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01章 誰 錯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424章 接戰前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5章 抄 詩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516章 找王爺第443章 傳假令第347章 芒勁角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708章 有多強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19章 三個問題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18章 教 化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587章 知與行第572章 換角色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201章 誰 錯第20章 曲解經典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665章 無戰損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6章 各方反應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214章 娶 你第303章 報 官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704章 安 睡第95章 二八分賬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12章 見老爸第303章 報 官第696章 破王家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74章 露臺上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19章 三個問題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184章 夜行軍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99章 排禾縣第668章 見先生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478章 又受挫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336章 殺 賊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41章 開早朝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
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424章 接戰前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01章 誰 錯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424章 接戰前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5章 抄 詩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516章 找王爺第443章 傳假令第347章 芒勁角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708章 有多強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19章 三個問題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18章 教 化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587章 知與行第572章 換角色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201章 誰 錯第20章 曲解經典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665章 無戰損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6章 各方反應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214章 娶 你第303章 報 官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704章 安 睡第95章 二八分賬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12章 見老爸第303章 報 官第696章 破王家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74章 露臺上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19章 三個問題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184章 夜行軍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99章 排禾縣第668章 見先生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478章 又受挫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336章 殺 賊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41章 開早朝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