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此計可行

田雄邦所說也是實際情況,對於文朝的軍兵而言,本身就是這個狀態。當真讓田雄邦部下去李家寨,遇上一兩千倭寇,估計在一次對拼之後,這些軍兵就會潰散。

蘇杭駐軍本身戰力孱弱,遇上倭寇未戰先怯已經是常態。不然,蘇杭內駐軍本身就有好幾萬,哪還讓倭寇如此橫行,糜爛地方?田雄邦對自己的部下有什麼用的戰力,心裡是明白的,自然不會前去冒險。

“大將軍,既然王府軍不肯聽令,何不令他們前往。可戰則戰,不可戰,退守李家寨內,也可自保吧。”劉瀟傑說。

李家寨既然能夠斬殺倭寇一百三十餘,說明他們的強大,再配合王府軍,抵禦一兩千倭寇報復,保住李家寨總沒問題吧。這個想法,劉瀟傑覺得很合理。

但徐金勝等擔心的是,王府軍一旦遇上倭寇後,一觸即潰,那就不是保李家寨了,很可能將李家寨也連累了。

但如何做決定,還得大將軍徐金勝來定奪。徐金勝也有些後悔,這兩天,真該親自進王府軍中看一看,徹底瞭解王府軍的戰力。

原本以爲等幾路軍兵到齊,然後用十天或半個月進行整兵,操練,自然能夠看出哪一支軍具有更強戰力,以後用兵,心裡有數,可做到知己知彼。誰想,這時候出現這樣一個軍情,倒是風險很大了。

如果沒有劉瀟傑、吳思陽這些地方文官在這裡,徐金勝肯定會先捨棄李家寨不顧,先整頓好軍兵,再尋找倭寇進行決戰。如此纔是穩妥之策。

“大將軍,過兩天,其他兩支軍兵也到涇延鎮。大軍完全可向杭城那邊開拔,到杭城外進行整軍,也可確保杭城的安定,不失一策。

如此,可令王府軍先行前往杭城,李家寨的安危可保,大軍與王府軍之間的間距也不遠,不足百里,真有戰事,完全可控……”

於連欣只能獻策,不然,巫虎的蠻族軍先往李家寨而去,勢單力薄,很可能會出更大的不可控之亂局。

“也好……此計可行,也屬穩妥。”徐金勝覺得這樣也不錯,在可控的範圍內。他們卻不知,王府軍當真開拔後,一日完全可奔行百里,而蠻族軍的行軍速度會更快,三四天後,就會出現在李家寨了。

以目前田雄邦部屬的行軍速度,從涇延鎮到李家寨七百餘里,十五天趕到李家寨外,就已經是超速趕路了。雙方的距離,真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田雄邦雖有不甘,但也不能攔住。劉瀟傑作爲杭城的同知,官階上不比他低,更是文官體系。如果劉瀟傑參他一本,絕對受不了的事情。

“王府軍既然聽令前來剿滅倭寇,也不至於完全不可用吧。”劉瀟傑說,“至於蠻族軍不聽令,自由王府軍中的小王爺節制他們。哪怕橫蠻無理,與中軍這邊,也不是直接對碰。我們完全可當他們不存在吧。蠻族軍既然蠻橫,好鬥呈勇,正好與倭寇拼殺……”

確定了大方向後,細節上的問題,自然是大將軍的總部又得搬遷,前往杭城那邊。到杭城外圍整軍,也是有威懾倭寇的作用。

當晚,大將軍這邊派了於連欣和傳令兵到王府軍那邊,傳達大將軍的軍令:王府軍一萬衆,明早拔營前往李家寨。抵達李家寨後,若遇上倭寇,則需抵死作戰,圍殺倭寇。如若倭寇勢衆,不可戰,則需與李家寨並肩抵禦倭寇,否則,軍法從事。

小王爺劉浪得知,楊繼業在杭城邊斬殺倭寇一百三十餘,絲毫沒有懷疑消息有假。因爲楊繼業身邊的巫豹、楊猛有多強,他是知道的。

至於楊繼業身邊的護衛力量的戰力有多強,多少也有所知。因爲當初魔教亂荊蠻楚地時,楊家那邊斬殺魔教精銳一百多,後來在蠻族祭祖上,他親眼看到那些人與精銳騎兵之戰,知道他們的戰力有多厲害。

這一次到蘇杭來,楊繼業絕對是從這些人中選取精銳的人手,自然戰力強悍。

對於前往伏擊可能報復李家寨的倭寇,對王府軍而言是一次挑戰,但有巫虎所帶的蠻族軍,還有楊繼業在李家寨那邊,劉浪確實不擔心自家軍兵會戰敗。如此一來,自然是有軍功可拿,又是檢驗自家軍兵實力的一次最好機會。

錯過這一次戰鬥,以後巫虎的蠻族軍未必肯與他們配合作戰了。這一點,楊繼業之前也提到過,對楊繼業到蘇杭來,會有什麼也的意圖,劉浪多少揣摩到一些。

拔營進軍,王府軍這邊有條不紊地進行。傳達軍令之時,經歷對所有王府軍和駐軍也說明了,這次行軍會以最快的行軍速度趕往李家寨,也是檢驗這段時間操練的成效。但凡表現好的軍兵,抵達李家寨後,小王爺會有獎勵。

巫虎這邊,得到王府軍的軍令後,天沒亮就將進軍前段所有準備工作做好,隨後一聲令下,三千軍兵快速離開涇延鎮。

於連欣親自到蠻族軍這邊來看情況,想從蠻族軍開拔的一些動作,判斷蠻族軍的真正戰力。可他到這邊時,已經沒有了蠻族軍的跡象,卻是先一步開拔了。

而王府軍那邊,等於連欣趕過去時,也是整軍完畢,隨後在小王爺一揮手間,有序地分成多支隊伍開拔了。

看着王府軍的開拔,粗看起來似乎有些散亂,但比較其他軍兵,卻讓於連欣看着這些王府軍動作乾脆利索,散而不亂。如此,讓他心裡踏實不少。

回到鎮上,徐金勝見於連欣返回,說,“參贊,見到了吧,如何?”

“我到那邊,蠻族軍已經沒有蹤跡,先一步開拔了。不知情況,想來也不至於差吧。”於連欣說,“王府軍那邊,我到達時,他們已經整理好,等待開拔。下令之後,所屬軍兵分路而行,看起來散亂,但行動乾脆利索,應該不至於讓大將軍失望。”

“那就好。滅倭寇第一戰,關乎軍心氣勢,更關乎蘇杭的民衆之希望啊。”徐金勝心情沉重。

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87章 行動了第165章 竹 石第491章 進 城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455章 喜與優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243章 爭 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406章 祥山鎮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665章 無戰損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1章 逃 學第660章 了心願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42章 太子劉靜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98章 降不降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535章 來戰——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31章 有刺客第274章 身子麻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8章 真面目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章 詭 異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534章 五義莊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136章 難取捨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668章 見先生第533章 多高士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82章 前無路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27章 笨死了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633章 信誠苑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70章 攻楊家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98章 殺無赦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21章 再抄詩第90章 知與行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82章 第一親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23章 攤子大第624章 拼死硬殺
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87章 行動了第165章 竹 石第491章 進 城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455章 喜與優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243章 爭 辯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406章 祥山鎮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665章 無戰損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1章 逃 學第660章 了心願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42章 太子劉靜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98章 降不降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535章 來戰——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31章 有刺客第274章 身子麻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8章 真面目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章 詭 異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534章 五義莊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136章 難取捨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668章 見先生第533章 多高士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482章 前無路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27章 笨死了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633章 信誠苑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70章 攻楊家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698章 殺無赦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21章 再抄詩第90章 知與行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182章 第一親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23章 攤子大第624章 拼死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