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書堂三聯

討論之後,劉浪決定帶着王府軍前往臺府,楊繼業讓他聯絡巫虎,今後真要與倭寇一戰,有巫虎和蠻族軍在一旁壓陣,就是對王府軍的磨礪,而不是葬送王府軍精銳。

如今,王府軍駐軍的戰力也提高很多,壁紙王府軍精銳在荊蠻楚地時,都要強一些,完全可上戰場的。這樣是蠻族軍對他們的刺激,使得這些軍兵在平時的操練上,肯拼死地練,每個人的極限也在一次次的操練中提升。

楊繼業沒有隨軍前往臺府,而是留在杭城。臺府雖說戰況會比較複雜,倭寇當真龜縮起來,平倭軍想啃下倭寇,也難以成功。但蠻族軍在臺府不過是助戰,而不是主力戰兵,巫虎會將精力主要放在臺府那通倭寇的兩大族。

找到機會,將之滅掉,再發一筆橫財,纔是蠻族軍進軍臺府的主要戰略目標。將在臺府的作戰意圖和目標確定,至少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蠻族軍不會調整,楊繼業自然放心那邊的戰事。

果然,平倭軍進入臺府後,與倭寇處在對峙狀態,臺府的春耕工作,還是得到較大的推進。

楊繼業在杭城,主要精力放在知書堂這一塊,就如同之前爲了所說的。他在蘇杭這邊佈局較多,投入巨大,但他不可能長期留在蘇杭不走。很可能,過幾年,他會返回京都的。

朝堂近期有沒有變化,楊繼業也懶得去問。實際上,只要問問唐俊詞,就能夠了解到很多外人不可知的東西。但他還是很謹慎,沒有絲毫好奇之舉。

右丞相府對於文朝,是非常具有爭議而且敏感的存在,作爲楊家幺兒,楊繼業自然知道要怎麼消除這些影響爲好。老爸會不會復職,楊繼業並不在意,但如果引發文朝官方體系的針對,那就太不合算。

蘇杭這邊的商業和其他佈局,楊繼業都想斬斷與右丞相府的關聯,自然完全把自己作爲一個遊學舉子身份,不提自身來歷。

原本的“四海商貿”轉給知書堂,楊繼業也不問劉裕這房產的來歷。改裝成教室、訓練場的工程進展很快,效率高。楊繼業想了想,在知書堂的門揮毫寫了聯。

大門口,這副聯比較長一些。

上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下聯爲:國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這副聯放在知書堂大門外,表明了知書堂辦學的宗旨,也是對外界最爲直觀的表達方式。

對於文朝士林而言,這樣的宣言確實有些叛宗離道之嫌,好在用古聖人的話,也能夠解釋的。就看出發點在哪裡,站在上面立場看待問題。在蘇杭,誰要給楊繼業扣帽子,估計是很難做到的。

整個蘇杭,上下人等都受過楊繼業的恩德,誰真要給楊繼業找不爽快,不用知書堂親自出手,會有人站出來壓制下去。普通人如果真的誰對楊繼業不利,絕對會有人跳出來拼命的。

古人確實很多怯弱者,但古人心中更多秉承忠信之念,不像後世的人們,心裡只存有趨利避害之心。

楊繼業敢掛出來,也是想在文朝引發廣泛的討論,對文朝士林固化的思想進行衝擊。學員們進知書堂,也必然會受到這類思想的薰陶,性情上會有改變。

進大門後,在進教室外的中門,也有一聯。

上聯是:天下興亡

下聯爲:匹夫有責

這種說法同樣與文朝固化的思想有所區別,卻依然能夠從孔孟聖人的言語中,截取下來。不算完全創新。

孔孟聖人講仁德禮義,講民強君弱。這與文朝這裡以及前朝大宋,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的思想是一脈相傳的。

也只有暴秦的酷法之下,捆綁民心,壓制民意,使得天下利益歸於帝王一身。法家從韓非子起,理論就是要全奴共一主,民越貧困,則更有利於統治,民越愚鈍無知,君王纔可過上輕鬆而愉悅的日子。

吳起、李斯、商鞅、王安石等人完全法家是一脈相承,到後來明太祖,清初諸皇也是如此。楊繼業明白,後世不少名家,世人輿論,都崇拜秦始皇、崇拜君王獨政,高歌盛讚,跪下一大片。實際上,不過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去想這些問題,沒有讀書,沒有做自我思考,人云亦云。將專政拋出來的東西作爲範本,作爲真理,根本不顧真相,他們也不需要任何真相。

本該是天下是大衆的天下,管理者則是受人委託,行使職責而已。然而,將天下歸在獨夫之身,認爲就是宏圖霸業,千秋萬代功勳。

在文朝,討論天下的歸宿,不算大逆不道,而是士林風骨,該有的權限。

知書堂既是拋出話題,也對知書堂學員的一種要求。每一個清醒的人,都要爲天下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如此,才能成爲真正的等級高出一截的級別。

如果是到知書堂學習的人,還像大衆那般懵懵懂懂,沒有自己的認知,就失去了培訓的意義。

進門之前,在右側建起一個碑,碑上留着楊繼業賴以成名的詩句。

《詠石》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留在這裡,既是楊繼業在明志,也是送給知書堂的每一個學員,對學員提出的一種警醒和勉勵。

這塊石碑,就是楊繼業最明顯的烙印。

掛出這些東西,兩聯是新品,自然吸引人矚目和品嚼。《詠石》一詩,蘇杭這邊的文人士林已經知道,但以碑文的形式出現在知書堂,可見楊繼業對知書堂的看重。

唐俊詞、劉瀟傑和劉裕等蘇杭文壇遙遠、前輩,得知知書堂掛出新聯,都過來觀賞。讀着三聯,唐俊詞也是沉思良久,琢磨着自己對楊繼業這個舉子的瞭解。

對於知書堂出來的東西,劉裕等人自然會先給出較高的評價,這是前輩們在呵護楊繼業,有他們解讀在線,其他人如果要質疑,首先就必須與劉裕、唐俊詞等人進行辯駁。

楊繼業陪着這些宿老,心裡在笑。這些東西出來,會對文朝有多少推動作用,那還的時間來驗證。

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167章 誰出戰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1章 再抄詩第77章 猜對了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124章 馬 事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362章 想不透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336章 殺 賊第698章 殺無赦第455章 喜與優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39章 新朋友第61章 豹虎鬥第607章 破祖宅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90章 知與行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21章 訴衷腸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80章 死亡線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24章 馬 事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349章 新規劃第483章 全 滅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406章 祥山鎮第3章 老 媽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569章 分頭跑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92章 族羣分別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424章 接戰前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697章 欽差到第53章 混亂起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630章 有喜啦第200章 強 攻第539章 約 戰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551章 纏 鬥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62章 難選擇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
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167章 誰出戰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1章 再抄詩第77章 猜對了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97章 虎口奪食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124章 馬 事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362章 想不透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336章 殺 賊第698章 殺無赦第455章 喜與優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39章 新朋友第61章 豹虎鬥第607章 破祖宅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90章 知與行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421章 訴衷腸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80章 死亡線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24章 馬 事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349章 新規劃第483章 全 滅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406章 祥山鎮第3章 老 媽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569章 分頭跑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92章 族羣分別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424章 接戰前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697章 欽差到第53章 混亂起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630章 有喜啦第200章 強 攻第539章 約 戰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551章 纏 鬥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62章 難選擇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