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書堂三聯

討論之後,劉浪決定帶着王府軍前往臺府,楊繼業讓他聯絡巫虎,今後真要與倭寇一戰,有巫虎和蠻族軍在一旁壓陣,就是對王府軍的磨礪,而不是葬送王府軍精銳。

如今,王府軍駐軍的戰力也提高很多,壁紙王府軍精銳在荊蠻楚地時,都要強一些,完全可上戰場的。這樣是蠻族軍對他們的刺激,使得這些軍兵在平時的操練上,肯拼死地練,每個人的極限也在一次次的操練中提升。

楊繼業沒有隨軍前往臺府,而是留在杭城。臺府雖說戰況會比較複雜,倭寇當真龜縮起來,平倭軍想啃下倭寇,也難以成功。但蠻族軍在臺府不過是助戰,而不是主力戰兵,巫虎會將精力主要放在臺府那通倭寇的兩大族。

找到機會,將之滅掉,再發一筆橫財,纔是蠻族軍進軍臺府的主要戰略目標。將在臺府的作戰意圖和目標確定,至少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蠻族軍不會調整,楊繼業自然放心那邊的戰事。

果然,平倭軍進入臺府後,與倭寇處在對峙狀態,臺府的春耕工作,還是得到較大的推進。

楊繼業在杭城,主要精力放在知書堂這一塊,就如同之前爲了所說的。他在蘇杭這邊佈局較多,投入巨大,但他不可能長期留在蘇杭不走。很可能,過幾年,他會返回京都的。

朝堂近期有沒有變化,楊繼業也懶得去問。實際上,只要問問唐俊詞,就能夠了解到很多外人不可知的東西。但他還是很謹慎,沒有絲毫好奇之舉。

右丞相府對於文朝,是非常具有爭議而且敏感的存在,作爲楊家幺兒,楊繼業自然知道要怎麼消除這些影響爲好。老爸會不會復職,楊繼業並不在意,但如果引發文朝官方體系的針對,那就太不合算。

蘇杭這邊的商業和其他佈局,楊繼業都想斬斷與右丞相府的關聯,自然完全把自己作爲一個遊學舉子身份,不提自身來歷。

原本的“四海商貿”轉給知書堂,楊繼業也不問劉裕這房產的來歷。改裝成教室、訓練場的工程進展很快,效率高。楊繼業想了想,在知書堂的門揮毫寫了聯。

大門口,這副聯比較長一些。

上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下聯爲:國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這副聯放在知書堂大門外,表明了知書堂辦學的宗旨,也是對外界最爲直觀的表達方式。

對於文朝士林而言,這樣的宣言確實有些叛宗離道之嫌,好在用古聖人的話,也能夠解釋的。就看出發點在哪裡,站在上面立場看待問題。在蘇杭,誰要給楊繼業扣帽子,估計是很難做到的。

整個蘇杭,上下人等都受過楊繼業的恩德,誰真要給楊繼業找不爽快,不用知書堂親自出手,會有人站出來壓制下去。普通人如果真的誰對楊繼業不利,絕對會有人跳出來拼命的。

古人確實很多怯弱者,但古人心中更多秉承忠信之念,不像後世的人們,心裡只存有趨利避害之心。

楊繼業敢掛出來,也是想在文朝引發廣泛的討論,對文朝士林固化的思想進行衝擊。學員們進知書堂,也必然會受到這類思想的薰陶,性情上會有改變。

進大門後,在進教室外的中門,也有一聯。

上聯是:天下興亡

下聯爲:匹夫有責

這種說法同樣與文朝固化的思想有所區別,卻依然能夠從孔孟聖人的言語中,截取下來。不算完全創新。

孔孟聖人講仁德禮義,講民強君弱。這與文朝這裡以及前朝大宋,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的思想是一脈相傳的。

也只有暴秦的酷法之下,捆綁民心,壓制民意,使得天下利益歸於帝王一身。法家從韓非子起,理論就是要全奴共一主,民越貧困,則更有利於統治,民越愚鈍無知,君王纔可過上輕鬆而愉悅的日子。

吳起、李斯、商鞅、王安石等人完全法家是一脈相承,到後來明太祖,清初諸皇也是如此。楊繼業明白,後世不少名家,世人輿論,都崇拜秦始皇、崇拜君王獨政,高歌盛讚,跪下一大片。實際上,不過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去想這些問題,沒有讀書,沒有做自我思考,人云亦云。將專政拋出來的東西作爲範本,作爲真理,根本不顧真相,他們也不需要任何真相。

本該是天下是大衆的天下,管理者則是受人委託,行使職責而已。然而,將天下歸在獨夫之身,認爲就是宏圖霸業,千秋萬代功勳。

在文朝,討論天下的歸宿,不算大逆不道,而是士林風骨,該有的權限。

知書堂既是拋出話題,也對知書堂學員的一種要求。每一個清醒的人,都要爲天下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如此,才能成爲真正的等級高出一截的級別。

如果是到知書堂學習的人,還像大衆那般懵懵懂懂,沒有自己的認知,就失去了培訓的意義。

進門之前,在右側建起一個碑,碑上留着楊繼業賴以成名的詩句。

《詠石》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留在這裡,既是楊繼業在明志,也是送給知書堂的每一個學員,對學員提出的一種警醒和勉勵。

這塊石碑,就是楊繼業最明顯的烙印。

掛出這些東西,兩聯是新品,自然吸引人矚目和品嚼。《詠石》一詩,蘇杭這邊的文人士林已經知道,但以碑文的形式出現在知書堂,可見楊繼業對知書堂的看重。

唐俊詞、劉瀟傑和劉裕等蘇杭文壇遙遠、前輩,得知知書堂掛出新聯,都過來觀賞。讀着三聯,唐俊詞也是沉思良久,琢磨着自己對楊繼業這個舉子的瞭解。

對於知書堂出來的東西,劉裕等人自然會先給出較高的評價,這是前輩們在呵護楊繼業,有他們解讀在線,其他人如果要質疑,首先就必須與劉裕、唐俊詞等人進行辯駁。

楊繼業陪着這些宿老,心裡在笑。這些東西出來,會對文朝有多少推動作用,那還的時間來驗證。

第708章 有多強第414章 張靖海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204章 賺大了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42章 太子劉靜第6章 過 關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4章 俘獲三個第163章 竹 詩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362章 想不透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514章 一起嫁第109章 教數字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485章 勝利了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51章 冬梅殺到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70章 攻楊家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672章 心與善第241章 見學政第518章 美人恩第535章 來戰——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130章 演 說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184章 夜行軍第530章 新婚了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440章 敢不敢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485章 勝利了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6章 多寶和尚第278章 九個一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697章 欽差到第672章 心與善第551章 纏 鬥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24章 俘獲三個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377章 潰 逃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14章 巫 家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33章 信誠苑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414章 張靖海
第708章 有多強第414章 張靖海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204章 賺大了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42章 太子劉靜第6章 過 關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4章 俘獲三個第163章 竹 詩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362章 想不透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514章 一起嫁第109章 教數字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485章 勝利了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51章 冬梅殺到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70章 攻楊家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672章 心與善第241章 見學政第518章 美人恩第535章 來戰——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130章 演 說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184章 夜行軍第530章 新婚了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440章 敢不敢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485章 勝利了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6章 多寶和尚第278章 九個一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697章 欽差到第672章 心與善第551章 纏 鬥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24章 俘獲三個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377章 潰 逃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14章 巫 家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33章 信誠苑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414章 張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