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

太子府的安排基本定下,要不要連楊家一併除掉。這是討論的另一個問題。

“楊賊這次回京已經沒什麼底蘊了吧。”劉堂說。

“那也不是說楊盛文就沒有任何抵抗之力,他在返回京都的路途,我曾調集一千魔教精銳,準備圍殺之。卻不料被楊盛文輕巧地破了。那以前魔教兵馬,無一留下,具體楊盛文身邊有多少人手,也不知情。不過,那次他身邊有鎮邊王府的精銳相送,想來鎮邊王府的精銳不可輕視的戰力。”劉偉說。

“又是魔教精銳,那些人能夠做什麼。在民間蠱惑一些愚民還可,真上戰陣,不過是送人頭而已。”朱子善對魔教印象比較差,覺得他們完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罷了。

“楊家會有多少人手?”劉堂說,“楊盛文身邊那幾個人,確實是戰場老將,會的是殺人技巧,實力不錯。不過啊,也就那麼幾個人而已。如今,楊忠良去了豫南,聽說他小兒子楊繼業也跟着去豫南了,留在京都的人就更少了吧。”

“對了,我們要針對楊盛文,那他兩個兒子怎麼辦?叫人在半道上伏擊?”劉佩說,這些人都明白,斬草除根。

“楊盛文很厲害,可他兩個兒子算什麼東西。楊忠良懦弱無謀,楊繼業不過書呆子而已。以後要除掉這兩人,不過是一兩軍士就可。”劉偉說。

“楊忠良確實差,不過啊,楊繼業未必就差。倒不得不防。”朱子善說,他知道自家的兒子朱成章就曾敗在楊繼業手裡,那個十七歲的少年,他具體有什麼能力,朱子善也不太在意。

當初朱成章和劉世博到荊蠻楚地,被楊繼業壞了事,但主因還是鎮邊王府與荊蠻楚地的蠻族。楊繼業或許是適逢其會,讓人以爲這個書呆子有不一樣的能力。

楊家回到京都,朱子善知道楊家與韓家聯姻之事,但關於楊繼業的事情,確實沒聽說起。楊繼業有一詩名,叫楊詠石,朱子善是聽過的,也知道《詠石》詩。

“楊繼業不過十七歲,之前還是書呆子一個,能有什麼作爲?”劉堂看着朱子善,想知道更多的事情。

“據我所知,楊繼業確實才十七歲,舉人功名。不過,他與鎮邊王府的關係不錯,與荊蠻楚地的蠻族之間的關係也不錯。至於如何能夠有助於的關係,很可能因爲是楊盛文的意思。在荊蠻楚地那邊,楊盛文不能直接同外界的人往來,就令兒子楊繼業代他與這些勢力交結。按照楊盛文的性格,這樣的事情是肯定的。”朱子善說。

“左相的意思是,楊繼業身邊可能會有蠻族的人也可能會有鎮邊王府的人?”劉偉說。也不知劉世博回家怎麼跟他說荊蠻楚地發生的事情,朱子善看着劉偉,也是無語。不過,二皇子家的劉世博差勁,那時劉偉故意讓他在外面惹是生非的。

朱子善點點頭說,“這個需要查明。當然,如今楊繼業去了豫南,一時不會返回,但楊家的力量或許不像我們看到的表面,很可能存在我們不知的力量。當然,只要我們有了準備,楊盛文又能如何?”

“還有一事也值得注意啊,留在京都的那些高人,如今也去了豫南災區。他們不在京都,變數就更小了。”劉堂說,他對京都的安全更關注,自然能夠察覺陳老頭等離開京都去豫南救災的事情。

“這是好消息啊。那些人確實不好惹,行蹤不定,說不定就出來搗亂。患有就是,當年要不是那些人,楊盛文在京都哪會這般安穩?”劉佩說。

“那些人都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老子下來大力,想拉幾個來,結果一個都沒得到。他們去了豫南,我們就得加快一些。時間上,各位定一定吧。”劉偉說。

“三天後,來不來得及?”劉堂說。

“可。”朱子善說。

“楊家呢,是不是一起拔掉。”劉偉說。

“那就一起吧。至於楊家那倆小子,另找機會,不讓他們回到京都就是了。”朱子善說。

“喝茶喝茶。”劉偉站起來,給在場的人敬茶,以表達感謝之意。只要這件事情做成,那文昭帝是生是死,很可能會倒逼皇宮,從而將皇位佔了。

三天,目前只要文昭帝沒有嚥氣,基本上不會出現變故了。劉偉苦心經營二十多年,總算看到結果,叫他如何不激動?不過,這時候卻要將身份降低,姿態放低,纔不會讓身邊這些人有所擔心。

至於奪到大寶後,如何應對這些人,這時候都不需要去想。心存感恩戴德,纔會在與這些人相處時,露出去的都是善意。

是夜,黑小地、左繼祖等人已經到了京都城外的莊園,風塵僕僕。長途趕路,接連的急行軍,讓所有的人都到達體能的極限。不過,左繼祖和黑小地等核心成員,過來的行軍途中,都是騎馬而行,與普通的軍兵不同。

楊繼業接到信鴿,得知黑小地身邊的幾百人已經抵達。便令他們休息一天一夜,將體能修養好。另外,騎馬過來的軍兵,則休整一夜後,分批進入京都,以不引起人注意爲準。

這一批人到達京都,加上張思同的三千青年軍,軍事上的力量基本夠用,骨架已經做好。另外就是,黑小地帶來的火槍武器,已經有六百支,火槍兵三百人,在京都之變中,完全可起到定鼎作用。

按照楊繼業的意圖,讓黑小地和左繼祖帶着火槍兵進太子府,黑小地與劉銘認識,左繼祖作爲童生功名,年齡上與劉銘相差不大,太子府更容易接受他們的。

至於楊家這邊,倒是無需誰帶隊。有樹崗身邊的護衛隊爲主幹,過來的人馬只要添加一些人手,防衛力量就足夠了。

之前,楊繼業讓人在京都求購莊園、樓羣、府邸等,這時候就有大用,可讓蠻族軍系列的人藏身其間。若是有政變、暴亂,一聲令下,那是天降奇兵,轉瞬間可扭轉勝敗之局。

第308章 知書堂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632章 幫妹妹第50章 倩影再現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482章 前無路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31章 有刺客第336章 殺 賊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440章 敢不敢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98章 忠心換槍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303章 報 官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64章 巫虎逞威第57章 攻 殺第85章 刮骨療法第569章 分頭跑第307章 辦學堂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116章 削勁哥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5章 冬梅落陷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184章 夜行軍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627章 再出手第221章 沒找到第433章 三段式第124章 馬 事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13章 到 手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225章 看不透第514章 一起嫁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230章 求 寶第694章 夜 戰第553章 邀入夥第163章 竹 詩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62章 殺匪虎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8章 學內功第156章 二對二第696章 破王家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52章 獻 詩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521章 託 付第554章 留火種第408章 好東西第149章 參戰名單
第308章 知書堂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632章 幫妹妹第50章 倩影再現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482章 前無路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31章 有刺客第336章 殺 賊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440章 敢不敢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98章 忠心換槍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303章 報 官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64章 巫虎逞威第57章 攻 殺第85章 刮骨療法第569章 分頭跑第307章 辦學堂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116章 削勁哥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5章 冬梅落陷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184章 夜行軍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627章 再出手第221章 沒找到第433章 三段式第124章 馬 事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13章 到 手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225章 看不透第514章 一起嫁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230章 求 寶第694章 夜 戰第553章 邀入夥第163章 竹 詩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62章 殺匪虎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8章 學內功第156章 二對二第696章 破王家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52章 獻 詩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521章 託 付第554章 留火種第408章 好東西第149章 參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