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排禾縣

賑災工作牽涉面寬,除了安置好災民,讓他們有臨時居所,有維持生命的食物,安撫好人心,使之對未來有希望。

另外一重要方面的工作,就是災後重建。只有將災後工作做好,豫南地區纔不會因爲黃河決堤而完全破壞。

災後重建工作的推進,首要的就是要把決堤的黃河給堵上,使得水淹區域能夠逐步恢復。沒有解決溢流出來的黃河水流,就談不上災後重建了。

然而,這一次黃河決堤,似乎非常徹底。決口之前楊繼業也看過,真要將比黃河的河牀還要低幾米的決口堵上,工程量非同小可,說不定還無法在短期內將之堵上。

在二哥離開裕口縣之前,楊繼業與二哥討論了這個事情,但也沒有得出什麼結論。重建之前,該如何決策,目前的思路還是側重於將決口堵上。

二哥和欽差大臣團隊會離開裕口縣,去其他災民聚集點視察,楊繼業也不會留在這邊。裕口縣要做到事情已經做了,而且,張新遠既然做了選擇,也不可能返回,只會在賑災工作上,做到盡善盡美,纔是他最好的前途。

到豫南好幾天了,可一直沒有陳老頭和陳羽霏的消息。他們前往豫南,不過比楊繼業他們提前一天多,然後在路上,可能也會行速更快,但到這邊後,沒聽說起有這麼一批人。

稍微思索一番,也明白像陳老頭這羣人,他們要做的,可能是在洪水氾濫時救援最危急的人羣,然後是在聚集點四處尋找有災病的人羣,然後出售醫治。

疫病的防範,不僅是後世有明確的概念,古代的醫療體系同樣有這樣的概念。熬製湯藥給可能感染疫病的人做好預防,這是他們最常見的工作。

對於防疫、放傳染、疫病的起因等,古代的人羣認知上自然遠不及後世。楊繼業之前提到的賑災陳條要求,主要就是後世的理念,從源頭開始防疫,在途徑上進行阻隔。

陳老頭等離開京都之前,楊繼業提出過,將感染疫病的人羣,要進行嚴格的隔離工作,也不知陳老頭有沒有聽進去。

當然,文朝這邊普世價值是難以接受隔離的,親屬們對生病的人,要說都不接近,估計很難。但古人對疫病的恐懼也是必然的,因爲一旦疫病傳開,死亡人數很難控制。這樣的實例不少,自然可威懾到這些人。

黃河潰堤後,水流沒有得到梳理,如今還在四處溢散。楊繼業準備順着江水主流,查看沿途的情況。如果說,確實能夠對黃河改道做一些事情,或者黃河改道對接下來的重建更好,就可提供需要的資料,爲接下來賑災工作的推動提供幫助。

離開裕口縣,這邊留下幾個青年軍戰士,對於王家的後續工作,特別是查抄王家一族的資產,張新遠也不敢一個人做主。楊繼業留下青年軍的兩組人手,可協調縣衙做事,他們代表了欽差大臣的身份。

如此,王家的每一分錢都不可能被貪墨,而是用在賑災之上。王家囤積的米糧數額大,留給王家那些並沒有涉案人員一部分作爲生存口糧外,其他的都集中到縣裡,然後分散到豫南各賑災點,作爲彌補朝堂劃撥銀錢的不足。

有了王家作爲反面教材,欽差大臣楊忠良每到一地,地方的大族大戶,也會根據自身的能力,向賑災點提供米糧,而不需要楊忠良多做勸說。

張新遠送楊繼業他們出城後,沒有立即折回的意思。也不知該送多遠纔是最恰當的。楊繼業笑着說,“縣尊,縣裡事務繁多,就別再這些虛禮上多費時間和精力。災後,我們到京都一起坐坐。”

“好,我聽楊先生的,請楊先生放心,裕口縣的賑災事務,我一定做好,不會令欽差大臣失望。”張新遠也知道,面前這個年輕人真的不一般,是楊家公子無疑。而楊繼業在裕口縣對王家出手,早將張新遠等人嚇破了膽。

想沿着黃河水流而走,難度可不小。稍微低矮的區域,都會有積水,路也被阻斷。想通過,就得繞道,或搭建臨時木橋之類的。好在張思同帶着兩個連隊青年軍跟在身邊,往哪裡走,前面有斥候先探路。

如此走走停停,看着黃河水流對地方的破壞,到如今,水勢雖說變小,但黃河作爲國內第二大河,水流量本身就不小。如今在夏秋交際時節,遠沒到枯水季節,洪水滾滾,讓楊繼業多少有些敬畏。

自然的力量,目前而言,人們當真沒有抗拒和改變的力量。文朝時代,按照後世的歷史事件來界定,即將到達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間節點。

明朝的危機,特別是後期的危機,主要的還是自然災害,導致民不聊生,無法生存,才紛紛走向所謂的起義大軍。李自成是最爲有名的一夥,張獻忠等,將整個大明版圖都掀翻起來,普通人根本無法正常耕種和生活,只能逃走成爲流民,最後被裹挾造反,成爲草芥。

走兩天,總算有了結果。潰堤的黃河水流,雖然彎來彎去。最後還是在一個叫春塘的地方,注入了原本的黃河河牀,隨後往下游而去,歸入大海。

距離水流入黃河口不遠,有一縣城,叫排禾縣。排禾縣城地勢要比水流高出百來米,也就是說,即便以後有洪水,也不會影響到縣城,不可能水淹排禾縣。

在入水口觀察一陣,楊繼業帶着人往排禾縣成而去。進城,首先就是打聽賑災的聚集點,想看看賑災陳條落實情況。按時間看,這裡應該接到府州傳令,在賑災工作上要以落實賑災陳條爲要。

排禾縣災民聚集點也是在縣城邊,一個山坳裡,與春塘方向相悖。楊繼業帶着幾個人進災民聚集點,見這邊居住地,落實要求並不嚴格。

見到這樣的情況,楊繼業也不生氣,對於文朝的人羣而言,統一如廁點,還是很難改變積習的。對於管理者而言,也是重申上面規矩和要求,落實起來,難度會高很多。

第632章 幫妹妹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55章 殺回去第156章 二對二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136章 難取捨第11章 一拳之威第116章 削勁哥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4章 巫 家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234章 碎馬腳第24章 俘獲三個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262章 難選擇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9章 找王爺第123章 讀與考第217章 玉滿懷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698章 殺無赦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98章 降不降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97章 欽差到第463章 白素梅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198章 降不降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518章 美人恩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9章 精銳齊出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704章 安 睡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43章 傳假令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535章 來戰——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30章 新婚了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707章 密 談第28章 酬 謝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38章 追 擊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604章 觀察敵情
第632章 幫妹妹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55章 殺回去第156章 二對二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136章 難取捨第11章 一拳之威第116章 削勁哥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4章 巫 家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234章 碎馬腳第24章 俘獲三個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262章 難選擇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9章 找王爺第123章 讀與考第217章 玉滿懷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698章 殺無赦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98章 降不降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97章 欽差到第463章 白素梅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198章 降不降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518章 美人恩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9章 精銳齊出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704章 安 睡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43章 傳假令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535章 來戰——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30章 新婚了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707章 密 談第28章 酬 謝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38章 追 擊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604章 觀察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