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密 談

韓新勇見楊繼業和妹妹都到了,另外楊猛和巫豹也到來。楊猛的身份還好一些,巫豹的身份與他們基本齊平,都是楊家姻親。

韓新勇忙走過來,在姻親這樣的自家人面前,文尊武卑顯然不適合的。楊繼業在對自己身邊的人態度,也不是這樣。

招呼之後,請幾個人去書房。韓新勇說,“妹夫,這次回來很突然啊,事先都沒提到。不知豫南那邊賑災工作進行怎麼樣了?”

“二哥放心。”楊繼業笑着說,“我哥在豫南,賑災銀錢沒有人敢貪墨絲毫。加上賑災陳條的推動落實,災民們也不會出現大量傷病情況,災後重建,與地方官員政績進行掛鉤,還有什麼要擔心的。”

“三府四州,地域寬闊,僅憑欽差大臣督導,難免有不到啊。怕就怕有人專門抓這些地方。”韓新勇在吏部,對於官員之間的爭鬥,經驗雖不多,見到的和聽到的,可不少。

“二哥放心。豫南那邊有人在督查的。我在豫南留下五百人幫忙督查,誰還躲得過工作覈查?”楊繼業笑着說,也將自己的一些力量稍微透露,讓韓新勇兄弟倆有更多自信。

“五百人?”韓新勇和韓泉都驚訝地看着他,

“蘇杭平倭,有很多家破人亡的,我們收留一部分作爲蠻族軍的輔軍,如今,經過訓練,已經成爲可戰之兵。”楊繼業說。沒多解釋,這些情況韓家這邊有所瞭解就好。

“這些軍兵能夠做什麼。”韓新勇說。

“二哥,如今在豫南做事的,都是我們的青年軍。十八歲到二十歲之間的年輕人。然後,我在蘇杭那邊,讓他們進知書堂參加夜校,讀書不成,識字倒是沒問題。青年軍裡,本身就有一些學過蒙學的,患有些人都有童生功名的,自然不是完全不知的莽漢。”

關於楊繼業知書堂的事情,韓新勇他們雖很不以爲然,但確實知道有這樣的事情。

巫豹和楊猛留在韓家,卻不與太子劉靜見面。兩人武力值高,太子對他們是什麼樣的態度,目前還不知,等太子到來,如果想見一見,不是不行。

天還沒黑,太子劉靜的車過來了。這車是劉銘這個皇孫的,即便惹眼,太子劉靜藏在車裡,也不會太刺激某些人。

車進韓家,關了大門,太子劉靜纔在護衛阿德扶持下車。劉銘早等不及,跳下車,便說,“先生回京了嗎,太好了。又可見先生了,聽先生講課。”

楊繼業站在車邊,見劉銘跳下車,很興奮的樣子,笑起來,說,“皇孫又長高了。”

劉銘到楊繼業面前,聽他叫皇孫,頓時要跪下去。楊繼業見了,一把扶住,說,“太子殿下到了,我先面見太子殿下。”

“殿下安康。”楊繼業上前行禮。

“楊先生不用多禮,楊先生從豫南迴來,一路辛苦。不知豫南那邊災情如何?”太子劉靜說。

“請太子放心。”楊繼業見劉靜首先關注的是豫南災情,心裡還是比較好受的,“豫南水災本身比較嚴重,欽差大臣到豫南後,按照賑災陳條去推行、落實,各地官員也積極配合,賑災自然進展順利。另外,欽差大臣到豫南後,在峪口縣查明王家一族,在賑災中剋扣米糧,平素又有惡行,單單是人命就有五十餘條,便將王家抄滅,斬殺惡首,人人稱快。”

“這些惡霸一方的惡人,確實該殺。”太子劉靜沉聲說,“殺得好。殺一批,也能夠讓豫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敢再有魚肉地方的心思。”

“太子明察。”楊繼業說,他把豫南的事情說出來,也是一種試探與表態。這是一種立場的表述,而太子劉靜也表達了他的意思。

“先生,您也到豫南了?”劉銘說。

“是的。”楊繼業倒是沒有多說。

韓立仁這時候插話說,“太子殿下,還是進書房吧。”

幾個人一起去書房,劉銘很自然地拉住楊繼業的手一起走,兩人有如兄弟關係,實際上確實師生關係,太子劉靜看在眼中,自然很喜歡。

楊繼業作爲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在自己面前毫無緊張與拘束感,侃侃而談,任何事情都是條例分明,見識超乎他的年齡。讓太子劉靜深思,楊盛文到底是怎麼樣將這個幺兒培養成才的。

進了書房,楊繼業等太子劉靜喝茶。書房裡就留下韓立仁、韓新勇、韓泉和劉銘,阿德等護衛都留在外面。先前,楊繼業也跟阿德說了,巫豹和楊猛都在韓家,這讓他放心不少。

楊猛和巫豹在武力值上或許比起阿德這個大宗師要稍微弱一絲,但真要拼殺,最後誰死,可說不好。拳怕少壯,楊猛和巫豹的潛力自然比阿德要大。

“太子殿下,”楊繼業說,“我在豫南協助二哥推進賑災工作,突然聽到一些消息,是關於聖上的,也不知是否真實。但我想,我朝到目前,內憂外患已經是事實,即使不承認,也沒有意義。”

太子劉靜沒有直接說話,聽楊繼業說話很直接,但他沒有反駁。倒是劉銘,臉色就沉一份,不知是憂慮還是怒氣。

“繼業……”韓立仁說,是不想讓楊繼業說得太直接、刺耳。

太子劉靜搖搖手,說,“楊先生,請繼續說。”

“我朝外患確實很嚴峻,後金韃子、蒙匈族的鐵騎,都不是我們目前的邊軍能夠抵擋的,也不是長城可擋住他們的破關。不過,外敵雖強,我們還有時間和機會去做一些事情。

但內憂該如何處理,這就是太子殿下要考慮和決策的生死大事……”

“繼業……”韓立仁再一次想勸阻楊繼業。

“楊先生所言,一語中的。說明楊先生確實爲我朝思謀良多,就不知楊先生何以教我?”太子劉靜說,態度誠懇多了。

“太子殿下,”楊繼業說,“我朝國祚延續,本來不該我這些做下臣的人妄議的。但事實上,太子府的安危與韓家、楊家的生死,已經成爲一個整體。我確實很擔心的,皇孫劉銘當初出逃荊蠻楚地,那次是一次危機,可如今,這危機並沒有解決。

太子殿下,皇上的身體……我不知詳情。可想來,其他的人也會得知龍體情況。他們在背後會有什麼樣的準備?當初太子殿下從皇宮出來,在街頭遭遇魔教刺殺,這樣的魔教隨時都可能有第二、第三次伏擊……”

太子劉靜聽楊繼業這樣說,也知道目前的太子府力量上即便僅僅是防禦,可能都抵不住對方。父皇的情況已經很危險,只要敵人孤注一擲,自己真的能夠扛住?

“先生,我……”劉銘不知該說什麼好,但不說又覺得難受。

“楊先生,有什麼可行之策,就請說說。”太子劉靜說,“這裡都是自家人,不論什麼話,都不會外傳的。”

“太子殿下既然這樣說了,我也就直說。”楊繼業笑了笑,“太子殿下仁德,肯定不會做主動進擊之事。如此,在防衛上,我想,有幾件事得早做準備。

其一,京都的地方安全問題,當初太子殿下在街上遇刺,就是一個例子。太子府這邊完全可加強治安防範力量,這些力量從何而來?自然是在朝堂上討論,然後令禁軍分兵來維護秩序,甚至可以進行宵禁。

這樣一來,對手自然明白殿下是在做防備,他們想在街上動手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其二是太子府的防禦問題,之前太子府的防禦力量和人手,最好是全部換掉,就可將敵對安插的人手清除。對方不知太子府的實力和防禦舉措,即便有所行動,也無法針對殿下了;這些人手的力量,如果太子殿下信得過我,完全可調集一些人過來的,當然,要一些時間才能做好這件事。

殿下想來也知道,蠻族軍在蘇杭平倭,兵鋒所指,戰無不勝。這些人目前在蘇杭,從蘇杭過來,三五天可到了。

同時,這些人完成這裡的作戰任務後,我會讓他們出海,不留在京都。”

“先生,蠻族軍的人我認識不少,都是好漢子,都是好人。”劉銘說。

“可。”太子劉靜點頭說,“這件事要做,就得悄悄地做。太子府那邊,有阿德配合,換人不難。可我們這邊一換人,對方必然知道我們在防備。很可能對方就出手了……”

“太子殿下是擔心蠻族軍扛不住?”楊繼業微笑地說,對於蠻族軍的真正實力,文朝這邊知曉的並不多,主要是楊繼業一直在瞞着消息,將蠻族軍在蘇杭與倭寇的作戰、在北地與韃子騎兵的對戰,都瞞了真正的戰果。

“自然信得過蠻族軍的戰力,之前在蘇杭與倭寇的征戰,主要就是蠻族軍殲滅倭寇。這樣的戰績,確實說明蠻族軍的實力。”太子劉靜說,關於蠻族軍在蘇杭那邊的作戰,朝堂收到戰報的。

楊繼業笑了笑,說,“殿下,蠻族軍在寧府一戰,殲滅倭寇兩萬餘,參戰的人員確實有兩萬,但正面對戰倭寇的,不過是三千人。而殲滅倭寇之後,蠻族軍戰損不足一百……”

第34章 《勸學詩》第231章 上 朝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5章 你是誰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16章 削勁哥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336章 殺 賊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2章 有鬼呀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456章 追與逃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2章 有鬼呀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08章 知書堂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96章 破王家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440章 敢不敢第63章 一路衝殺第34章 《勸學詩》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77章 猜對了第136章 難取捨第644章 聚仙樓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485章 勝利了第163章 竹 詩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524章 同一天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0章 倩影再現第231章 上 朝第521章 託 付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377章 潰 逃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707章 密 談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287章 行動了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82章 第一親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27章 再出手第708章 有多強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9章 精銳齊出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379章 領軍需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714章 不經打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07章 辦學堂第414章 張靖海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99章 排禾縣第65章 匪衆逃散
第34章 《勸學詩》第231章 上 朝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5章 你是誰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16章 削勁哥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336章 殺 賊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2章 有鬼呀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456章 追與逃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2章 有鬼呀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08章 知書堂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96章 破王家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440章 敢不敢第63章 一路衝殺第34章 《勸學詩》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77章 猜對了第136章 難取捨第644章 聚仙樓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485章 勝利了第163章 竹 詩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524章 同一天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0章 倩影再現第231章 上 朝第521章 託 付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377章 潰 逃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707章 密 談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287章 行動了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82章 第一親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27章 再出手第708章 有多強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9章 精銳齊出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379章 領軍需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95章 二八分賬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714章 不經打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07章 辦學堂第414章 張靖海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99章 排禾縣第65章 匪衆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