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欽差到

天明之後,張新遠也沒有時間審問王紹軍等人,要趕往府城去見欽差大臣。楊繼業自然隨行,在路上,將王家的所有罪行的證據鏈,都交給了張新遠,讓他遞交給欽差大臣楊忠良。

午後,他們趕到府城。三府四州受災區域的官員,都在這裡等候欽差大臣的到來。楊繼業不予張新遠在一處,而是在城外等候二哥。

楊忠良帶着京都過來的人,將近府城時,欽差大臣的架勢就擺出來。前面有人開道,一隊人雖不多,可是權威大。老百姓遠遠避開,看着朝堂派來賑災的欽差大臣,心裡雖然高興,卻又知道朝堂下來的官,是怎麼樣的做法。

楊繼業和楊猛在道旁,等見了太子府的人,招呼一聲。太子府的人知道楊繼業帶着人先往裕口縣辦事去了,這時候見楊繼業,便招呼他也進入隊伍。護送到軍兵自然不會攔阻。

見到二哥,楊繼業將他在裕口縣那邊所見,和擒拿王家的事情,相關證據等都交給楊忠良。

見二哥還有些猶豫,楊繼業說,“二哥,這王家雖說牽涉到京都的三品大員,可你還要在意嗎?證據確鑿,他敢說話,將他一併拿下就是了。你到豫南來,不殺幾個人,又如何立威?

不讓三府四州的人怕,你想按照你思路去賑災,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用王家的人頭,來震懾這些企圖在賑災上貪墨銀子的傢伙,纔可能做好這次賑災工作。何況,王家近幾年欠下的人命案就有五十多起,橫行鄉里,惡霸一方。

這樣的罪惡盈滿的人,正是欽差大臣擒拿斬殺的最好例子。殺雞駭猴,豫南這邊誰還敢貪墨賑災銀子,再殺一兩個,就沒有人敢了。”

楊繼業之前雖說也收到幺弟傳給他的一些消息,這時候,依舊瞠目結舌地看着身邊這個看起來年輕的幺弟。這等決然,是楊忠良所不具備的素質。

聽楊繼業解說,又知道裕口縣令張新遠已經帶着王家所有罪證到了府城,等會會在見面時交呈上來,楊忠良也明白,這個事情必須做,那就需要乾脆利索地做好。

見二哥有這樣的安排,楊繼業自然放心。卻沒有離開欽差大臣隊伍,跟隨二哥一起進府城。

先前與張新遠說得好好的,但張新遠這時候會不會改變主意,楊繼業也不敢確定。對於裕口縣王家的事情,張新遠出面來回報王家惡跡,纔是最好的方式。楊繼業跟在欽差大臣隊伍去府城,讓張新遠見到,那是給他一劑強心針,張新遠就不會再有什麼猶豫了。

三府四州的官員前來迎接欽差大臣,遠一些的官員,只是派來了代表。張新遠在迎候欽差大臣的隊伍中,他確實心裡忐忑,知道王家雖被擒下,供詞和證據都齊備,做成了鐵案。可他也明白,擒下王家,不僅僅是與王家作對,還有豫南這邊所有參與賑災的官員,也會將他視爲敵對者,損壞了絕對多數人的利益。

等張新遠見到楊繼業在欽差大臣身邊時,張新遠多少放心下來,同時也明白,他在王家覆滅的事情上,其實已經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路。

官員們迎上,主要是針對欽差大臣楊忠良,見禮之後,擁着楊忠良去府衙大堂。

楊忠良作爲欽差大臣,先宣讀聖旨。之後提出了在豫南賑災的要求,隨即將賑災陳條拿出來,分發給每一個官員,要求各地按照賑災陳條進行安撫災民。

然後不等官員對賑災陳條有什麼反應,楊忠良便提出關於賑災過程中,對貪腐問題的要求與嚴懲。

楊忠良提到這個問題,官員們也不在意,因爲文朝的欽差大臣每一次說到這個問題,都是同樣的語氣、姿態,甚至越嚴厲的欽差大臣,在接下來收錢時反而收得更多,胃口更大。

當然,這一次到豫南的欽差大臣是右丞相府的楊忠良,這個人平時如何,大家並不知情。因爲之前楊忠良在京都絲毫沒有名氣,也沒引起關注,哪怕他是楊盛文的次子。

楊忠良來至於右丞相府,當然會讓豫南這邊的官員有所忌諱,也因此,他們沒有在半途就試探欽差大臣到來的態度。

這時候,個人心中在琢磨,要如何是談一番這個楊家二公子。楊家的名聲他們是知道的,但具體到二公子,可並不是楊盛文本人。

不過,沒有他們多想,張新遠已經走出人羣。這羣官員雖不多,張新遠卻是官職最小的一個。大家看着張新遠,不知他在欽差大臣面前會有什麼表現,雖然好奇,卻沒有人阻止張新遠。

“欽差大臣大人,下官張新遠,裕口縣令。”張新遠先自我介紹,然後才說,“楊大人,昨天,裕口縣破獲一起賑災大案,罪民乃裕口縣王家一族……”

張新遠清冷而堅定的語氣,等他說到一定程度,在場的官員們冷汗已出。這種地方惡霸,如今文朝這樣的環境,哪裡沒有?裕口縣的王家,不僅是在裕口縣有惡名,遠近都傳開王家的威勢。

特別是王家與京都三品大員之間關係緊密,其他府州的官員,曾有人委託過王家,居中關聯彼此的關係,鋪路進京都。

這樣的大家族,張新遠一個小小的縣尊,居然想借豫南賑災的機會,來拔掉裕口縣這個毒瘤?可能嗎,裕口縣能夠承受王家的反擊,欽差大臣能夠做出這種事情嗎?

楊忠良接過張新遠遞上的證據,然後,當衆一頁頁讀出來。王家之罪列了十多條,第一條就是操控賑災,剋扣災民米糧。這不僅是貪墨,更是藐視朝堂的律法。

自古以來,對於貪墨賑災物資,都是重罪。殺透是必然的,稍微嚴重,抄家滅族,都是必然的結果。

第二條罪受私調集駐軍,前往裕同城作亂,攻打縣城,形同謀逆。這一條罪行,也是大罪,殺頭抄家。

第三條則是王家在地方上犯下五十餘條人命案,都是王家做惡的結果。

……

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491章 進 城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278章 九個一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47章 低級粗糙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248章 暗 謀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204章 賺大了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343章 耍蠻氣第35章 認死理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87章 戰後相見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75章 赴死之殺第658章 陳老頭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98章 忠心換槍第229章 失 寵第15章 巫 龍第175章 斬馬腿第231章 上 朝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707章 密 談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307章 辦學堂第707章 密 談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182章 第一親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29章 失 寵第274章 身子麻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406章 祥山鎮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528章 赴北地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99章 研討槍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57章 攻 殺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56章 各方反應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20章 曲解經典第19章 三個問題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14章 娶 你第632章 幫妹妹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72章 打 獵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31章 上 朝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54章 逃得掉嗎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463章 白素梅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70章 攻楊家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72章 打 獵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39章 挽 留第529章 一口老血
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491章 進 城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278章 九個一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47章 低級粗糙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248章 暗 謀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204章 賺大了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343章 耍蠻氣第35章 認死理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87章 戰後相見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75章 赴死之殺第658章 陳老頭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98章 忠心換槍第229章 失 寵第15章 巫 龍第175章 斬馬腿第231章 上 朝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707章 密 談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307章 辦學堂第707章 密 談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182章 第一親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29章 失 寵第274章 身子麻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406章 祥山鎮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528章 赴北地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99章 研討槍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57章 攻 殺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56章 各方反應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20章 曲解經典第19章 三個問題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14章 娶 你第632章 幫妹妹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72章 打 獵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31章 上 朝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54章 逃得掉嗎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463章 白素梅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70章 攻楊家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72章 打 獵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39章 挽 留第529章 一口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