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緊急 (一)

朱昀一通發作,趙王世子等人灰溜溜地出來了。

朱暘壓低聲音發牢騷:“我們就是隨口說笑,太子殿下就發那麼大的脾氣。”

可不是麼?

丁琅也有些忿忿不平:“早知道行軍怎麼辛苦乏味,我就不來了。”

他本來就不願來,是寧慧郡主硬逼着來的。天天趕路,沒有酒喝沒有肉吃,連個溫軟的丫鬟都沒有。晚上睡的是硬梆梆的牀榻,伴隨着蟲鳴鳥叫。這日子簡直過不下去。

趙王世子也憋了一肚子邪火悶氣哪,冷笑着瞥他們一眼:“實在熬不住,你們就回京城去。”

此言一出,朱暘和丁琅立刻閉了嘴。

他們哪丟得起這個人。

再說了,要是就這麼灰頭土臉地回去,以後也別想在太子身邊混了。

太子脾氣再好,那也是大齊儲君。真惹惱了太子,他們以後還有什麼前程?

得,繼續忍着吧!

此時,朱昀在屋子裡深深嘆氣,後悔不已。當初,他怎麼就心軟應下帶這些混賬出京?屁事幹不了,整日裡發牢騷拖後腿添亂,真夠糟心的。

這些混賬吃硬不吃軟,以後對着他們板起臉孔絕不心軟。

朱昀暗暗下定決心。

然後躺在牀榻上,拿出幾封信來。父皇的信先放一邊去,先看敏妹妹和母后的。朱昀迫不及待地拆了袁敏和袁皇后的信,看得眉開眼笑。

至於慶安帝寫的信,孤零零地放在一旁哪!

……

這一晚發作過後,趙王世子等人果然老實了不少。

朱昀的耳根也清靜了許多。

不過,朱昀的好心情沒維持兩日。很快,邊軍又傳來了戰敗的噩耗。

何將軍擰緊眉頭,神色凝重,將手中的戰報呈上前:“太子殿下,這是邊軍送往朝廷的戰報。”

邊軍送戰報的人一共有三撥。何將軍手中的戰報就是第三撥。前兩撥人沒停,一路快馬往京城去了。

也就是說,他們比京城早一步收到戰敗的消息。

幾乎可以想見慶安帝的震怒。

之前的戰敗可以說是出其不意防備不足。現在這就是接連吃敗仗了。任你有千條百條理由,身爲主將,總是打敗仗,這就是無法抹除的罪責。

朱昀心裡沉甸甸的,拿起戰報仔細看了起來,越看越是心驚。

“韃靼族和柔然族竟聯手進犯邊關。”朱昀面色難看,心裡直冒涼氣。

關外大大小小有十幾個部落,最大的部落是韃靼,其次是柔然。韃靼和柔然彼此爭端衝突不斷,所以過去的數年裡,邊關相對平靜。現在這兩族竟然結成了聯盟,還有幾個小一些的部落參與了結盟。騎兵有十萬之衆。

這些擅長騎射的騎兵,一個個身高力壯,野性未泯,戰力朝羣。以步兵爲主騎兵爲輔的邊軍難以抵擋,只能依據堅固的城樓堅守。

此消彼長,邊軍士氣低落,韃靼柔然騎兵卻愈發兇猛。

何將軍長嘆一聲道:“殿下,我們得儘快趕到邊關。”

朱昀點點頭:“從明日起,加快行軍。”

……

從隔日起,大軍就開始急速趕路。每日行軍一百里。騎兵還好,步兵就很吃力了。輜重糧草實在難以跟上,便只得延後了。

戰事緊急,趙王世子等人也不敢囉嗦聒噪,老老實實地各自坐馬車裡,忍受路途顛簸和行軍的辛苦。

不出所料,慶安帝看到最新的戰報後,確實十分震怒。立刻召集重臣們議事。商議來商議去,無非還是增兵救援,另有準備大量的糧草晌銀,至於戰後撫卹之類,暫且先不去考慮。總之,林林總總到處都要銀子。

大齊國庫一直不算充裕,因爲邊關戰事,立刻變得緊張起來。

戶部尚書心裡略一估算,眉頭都快擰成結了。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沒銀子可不成啊!

慶安帝沉聲問:“現在戶部的存銀還可支應多久?”

戶部尚書定定心神答道:“回皇上,戶部的存銀最多支應一個月。接下來,就得等夏糧賦稅了。”

糧賦稅收,是國庫的重要來源。一般每年有兩次,一次在五月,一次在十一月。現在正月還沒過,國庫的銀子只能支應到二月。還有三個月的饑荒該怎麼辦?

慶安帝很快做出決斷:“朕現在就下旨,令內務府將所有存銀送去國庫。”

內務府的銀子,用來支應宮中一切用度,說是天子的私人庫房也不爲過。現在慶安帝將私房銀子往外拿,着實令人動容。

戶部尚書一臉感激感動,拱手謝恩:“臣謝過皇上。”

袁皇后知道此事後,自是全力贊成。

她不是奢華無度之人。而且,後宮裡主子就這麼幾個,太妃們都在養老,花用不了多少。內務府這些年存餘的銀子頗多,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再者,邊軍主將是她嫡親的兄長,她豈有不支持之理。

內務府總管太監接了天子口諭後,立刻忙碌起來。召集內務府衆人清算賬目,不出五日,就將三百萬兩銀子送去國庫。極大地緩解了戶部壓力。

宮中用度也隨之縮減。袁皇后帶頭減了三成用度,太子妃減了四成。太妃們只減了兩成用度。

趙王進宮探望田淑太妃。閉宮養病一年的田淑太妃,如今頭髮全白,臉孔瘦削,額頭眼角滿是皺紋,牙齒也掉了大半。

美人遲暮,沒有了半點風韻,和普通的病弱老嫗也沒什麼兩樣。

田淑太妃一見兒子,少不得要哭一場:“聽說邊關接連打敗仗,關外那些個蠻人結盟,騎兵足有十萬。那麼危險的地方,你怎麼就讓世子去了?萬一有個好歹,可怎麼辦。還是快些寫信,讓他回來吧!什麼軍功,咱們都不要了。好好活着,比什麼都強!”

趙王面色陰霾,眉頭緊皺:“我也沒料到戰局會這般兇險。”

早知道這樣,他根本不會讓趙王世子去沾這份“軍功”。

田淑太妃慌亂地扯住趙王衣袖:“你現在就寫信,讓世子回來。”

趙王長嘆一聲:“現在已經遲了。”

第385章 後續(二)第543章 成雙第75章 勢利第75章 勢利第534章 正事(一)第464章 急速第128章 探望第74章 三夢第333章 三日第594章 番外之示好(四)第137章 驚變(一)第105章 威逼(二)第567章 番外之死路(一)第323章 雲裳(二)第99章 憂心第20章 紅妝(一)第453章 蛻變(二)第398章 統領(一)第418章 玩玩第326章 收網(二)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478章 長假(二)第212章 消息第310章 相聚(三)第396章 夫妻第295章 生子第258章 恨嫁第447章 兄妹第494章 震驚第127章 敲詐第5章 安頓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104章 威逼(一)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79章 做主(二)第565章 後事第25章 閒氣第465章 傷重第532章 和睦第497章 苦熬第406章 處置第516章 警告第100章 暖宅(一)第311章 相聚(四)第123章 夜會(一)第173章 秘密第258章 恨嫁第550章 五年(三)第340章 兩年第22章 憤怒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330章 事發(二)第30章 鬧劇(二)第156章 重逢(二)第487章 酒醉第379章 苦戰(一)第327章 收網(三)第270章 婆媳第115章 義父(一)第542章 秘密第225章 風波(二)第376章 宮變(一)第510章 離去(二)第284章 搬走第122章 酒宴(二)第215章 及笄(二)第214章 及笄(一)第464章 急速第101章 暖宅(二)第290章 獻計第527章 衝突(二)第516章 警告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557章 相見(一)第515章 齊心(三)第227章 動心(一)第20章 紅妝(一)第299章 殞命(一)第359章 熱鬧(一)第506章 霹靂(四)第261章 母子第363章 後事(一)第369章 進宮第192章 禁足第274章 覲見第460章 覲見第223章 相守第481章 袒護(一)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70章 姑母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612章 番外之太孫(二)第431章 及笄(二)第69章 高下第75章 勢利第289章 立功第97章 後宮第311章 相聚(四)
第385章 後續(二)第543章 成雙第75章 勢利第75章 勢利第534章 正事(一)第464章 急速第128章 探望第74章 三夢第333章 三日第594章 番外之示好(四)第137章 驚變(一)第105章 威逼(二)第567章 番外之死路(一)第323章 雲裳(二)第99章 憂心第20章 紅妝(一)第453章 蛻變(二)第398章 統領(一)第418章 玩玩第326章 收網(二)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478章 長假(二)第212章 消息第310章 相聚(三)第396章 夫妻第295章 生子第258章 恨嫁第447章 兄妹第494章 震驚第127章 敲詐第5章 安頓第620章 番外之沈晉(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104章 威逼(一)第588章 番外之手足(六)第79章 做主(二)第565章 後事第25章 閒氣第465章 傷重第532章 和睦第497章 苦熬第406章 處置第516章 警告第100章 暖宅(一)第311章 相聚(四)第123章 夜會(一)第173章 秘密第258章 恨嫁第550章 五年(三)第340章 兩年第22章 憤怒第579章 番外之建功(三)第330章 事發(二)第30章 鬧劇(二)第156章 重逢(二)第487章 酒醉第379章 苦戰(一)第327章 收網(三)第270章 婆媳第115章 義父(一)第542章 秘密第225章 風波(二)第376章 宮變(一)第510章 離去(二)第284章 搬走第122章 酒宴(二)第215章 及笄(二)第214章 及笄(一)第464章 急速第101章 暖宅(二)第290章 獻計第527章 衝突(二)第516章 警告第601章 番外之祖孫(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557章 相見(一)第515章 齊心(三)第227章 動心(一)第20章 紅妝(一)第299章 殞命(一)第359章 熱鬧(一)第506章 霹靂(四)第261章 母子第363章 後事(一)第369章 進宮第192章 禁足第274章 覲見第460章 覲見第223章 相守第481章 袒護(一)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70章 姑母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612章 番外之太孫(二)第431章 及笄(二)第69章 高下第75章 勢利第289章 立功第97章 後宮第311章 相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