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

邊軍大捷,太子親自去邊關撫卹厚賞,足以安撫軍心士氣。

一衆文臣們,紛紛出言贊成。

袁海眉頭微動,看了面色如常的太子殿下一眼。想說什麼,又忍下了。

慶安帝和太子對視片刻,緩緩點頭:“也好,你就代朕去一趟邊關。”

朱昀心中暗自鬆口氣,目中露出振奮,拱手謝恩。

待衆臣告退離去,慶安帝目光一掠,王公公等人也退了出去。太和殿裡,很快就只剩父子兩人四目相對。

“你怎麼忽然想去邊關?”慶安帝注視着太子,心情複雜地張口問詢。

朱昀坦然答道:“兒臣想去邊軍,一來是想爲父皇分憂,二則厚賞有功的將士。兒臣是大齊儲君,也該和邊軍裡的將士們親近一二。”

也虧得朱昀敢想敢說。

朱昀去邊關,真正想見的人,怕是沈祐吧!

慶安帝默然片刻,笑了起來:“也罷,你想去就去吧!”

有些事,躲也躲不開。既然朱昀想去,就讓他去吧!

……

“你怎麼要去邊關?”

椒房殿裡,袁皇后一臉焦急,脫口而出:“那地方又遠又冷,且剛打過仗。當年你就是在那兒受的傷,你都忘了不成。現在怎麼又要去?”

朱昀笑着安慰袁皇后:“母后別擔心,邊關仗已經打完了,沒什麼危險。我這次是代父皇去犒賞邊軍,尤其是孟將軍沈將軍袁將軍,此次都立了大功。朝廷總得派人前去封賞,說得直白些,得拉攏住邊軍的軍心。”

太子妃袁敏也低聲笑道:“父皇坐鎮宮中,殿下代爲前去,最合適不過。”

可不是麼?

身爲儲君,拉攏良臣武將是應有之義。再者,邊關再遠再冷,也不是沒去過。

袁皇后回過神來,也覺得自己有些小題大做,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你們說得對。倒是我思慮不周了。”

朱昀笑道:“母后這是心疼兒子,關心則亂。我過幾日就啓程,一來一回,最多兩個月,趕回來過年。”

袁皇后這才舒展眉頭。想了想嘆道:“是啊,我心疼自己的兒子,數萬邊軍將士,難道就沒有親孃嗎?也罷,你就代你父皇去一趟。記得早去早回,一路上多保重自己的身體。”絮絮叨叨地囑咐了一通。

安撫過袁皇后,朱昀和袁敏一同回東宮。袁敏親自爲丈夫收拾衣物行李,一句也沒多問。朱昀倒有一絲愧疚,低聲對袁敏說道:“對不住,這件事我也是臨時起意,之前沒來得及和你商議。”

袁敏嗔他一眼:“這是正經差事,我還能攔着你不成?不過,你的右臂有舊傷,天冷最易發作。這次去邊關,得帶着太醫。萬一有什麼不適,立刻宣太醫看診,可別硬撐着。”

袁敏總是這般體貼,這般善解人意。

朱昀心頭一熱,將袁敏摟進懷中:“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袁敏抿脣輕笑,依偎在朱昀胸膛裡:“看在你對我這麼好的份上,你偶爾對我瞞了什麼事,我就不追究了。”

朱昀心跳快了一拍,面上鎮定自若:“我們夫妻一心。我哪有什麼事瞞着你。”

袁敏又是一笑,沒有再說什麼。

兩人自小一起長大,情竇初開便心屬彼此,又做了十幾年的夫妻。若說這世上有誰最瞭解朱昀,那個人一定是她。

趙王世子忽然死在皇陵裡,趙王領着家眷匆匆就藩,就像逃離京城一樣,到了藩地,趙王神智不清瘋瘋癲癲。慶安帝接連派了幾個太醫前去,這兩年過來,趙王非但沒見好轉,反而瘋得更厲害了。

慶安帝感念手足情誼,既往不咎,讓趙王的長孫,也就是趙王世子的嫡子繼承了世子之位。

這一切,袁敏都看在眼底,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種種異樣。

朱昀心裡藏着秘密,卻閉口不提。袁敏便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這一回,朱昀忽然要去邊關。明面上的理由,足夠應付袁皇后,卻糊弄不了她。只是,朱昀不肯說,她也就不問了。

……

三日後,朱昀在一千親兵的護衛下出了京城,去往邊關。和朱昀一同去邊關的,還有幾位朝臣和幾個東宮屬官。

給軍中幾位將軍的賞賜,足足裝了數輛馬車。朱昀也不逞強,別人騎馬,他便老實地坐在能抵禦寒風的馬車裡。

一行人,走了近二十天,終於抵達邊關。

早已得了消息的孟將軍,領着武將們出軍營三十里相迎。

袁江和沈祐一左一右,分列孟將軍身後。袁江在這一仗裡受了些輕傷,之前一直臥榻養傷。聽聞太子親自前來撫軍,硬是下了牀榻。

一個多月前的伏擊,全力追擊特力必格,沈祐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戰鬥在最前線。雖然沒受傷,卻也疲累不堪。這些時日,沈祐一直在家中休息靜養。直至聽聞太子殿下要來邊軍的消息,纔回了軍營。

太子怎麼忽然會來?

莫非是袁家透了口風,太子知道了他的身世之謎?此次來邊關,是要試探他一二?抑或是想暗中對他下手?

不管有多少顧慮,太子既然來了,他總不能避而不見。

孟將軍率先上前行禮:“末將見過太子殿下。”

朱昀溫和一笑,伸手扶起孟將軍:“孟將軍快快請起!”

緊接着,是資歷老又是太子親舅舅的袁江上前行禮。朱昀素來謙和溫厚的氣度著稱,對着自己的親舅舅愈發溫和有禮:“這一戰,袁將軍辛苦了。快些請起!”

袁江頗有揚眉吐氣之感,忙笑道:“末將身在邊軍,守城殺敵是分內之事,不敢當辛苦二字。倒是太子殿下,不遠千里奔波來邊關,待邊軍將士一片赤誠之心,我們邊軍將士皆感恩不盡。”

你說這老匹夫,平日裡說話陰陽怪氣十分刻薄,原來也是個馬屁精。

跟在沈祐身後的沈嘉心裡暗暗哼了一聲。

接下來,便輪到沈祐上前行禮了。

沈祐依舊沉默少言,走到太子殿下面前,拱手行禮:“末將沈祐,見過太子殿下。”

第201章 靠近第429章 淘氣第233章 美人第285章 離別第505章 霹靂(三)第128章 探望第141章 卑劣(一)第508章 決定第467章 衝突(二)第542章 秘密第565章 後事第15章 過往(二)第309章 相聚(二)第364章 後事(二)第406章 處置第183章 坦誠(一)第197章 回京第155章 重逢(一)第213章 佈局第454章 戰事第50章 江氏(一)第369章 進宮第24章 做客(二)第466章 衝突(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547章 喪信(二)第557章 相見(一)第106章 威逼(三)第528章 撐腰第561章 一見第354章 美人第328章 收尾第100章 暖宅(一)第295章 生子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465章 傷重第211章 驚險第158章 離京第225章 風波(二)第44章 投誠(一)第14章 過往(一)第300章 殞命(二)第200章 冷遇第536章 掌兵第327章 收網(三)第451章 慘烈第559章 喪事(一)第263章 新婦第141章 卑劣(一)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208章 登門(一)第308章 相聚(一)第104章 威逼(一)第310章 相聚(三)第367章 意外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119章 故人第152章 探望(二)第139章 風光第44章 投誠(一)第158章 離京第361章 隱秘第311章 相聚(四)第530章 安頓(一)第130章 來了第515章 齊心(三)第358章 算計(二)第150章 憤怒第147章 過招第271章 惱怒第559章 喪事(一)第378章 宮變(三)第370章 相見第257章 商議第57章 心儀(一)第252章 相會第464章 急速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117章 仗勢(一)第343章 麻煩(一)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44章 立儲(三)第227章 動心(一)第116章 義父(二)第130章 來了第162章 疑心第192章 禁足第413章 舊案第50章 江氏(一)第11章 沈祐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542章 秘密第527章 衝突(二)第508章 決定第225章 風波(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262章 喜事第89章 入宮(一)
第201章 靠近第429章 淘氣第233章 美人第285章 離別第505章 霹靂(三)第128章 探望第141章 卑劣(一)第508章 決定第467章 衝突(二)第542章 秘密第565章 後事第15章 過往(二)第309章 相聚(二)第364章 後事(二)第406章 處置第183章 坦誠(一)第197章 回京第155章 重逢(一)第213章 佈局第454章 戰事第50章 江氏(一)第369章 進宮第24章 做客(二)第466章 衝突(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547章 喪信(二)第557章 相見(一)第106章 威逼(三)第528章 撐腰第561章 一見第354章 美人第328章 收尾第100章 暖宅(一)第295章 生子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465章 傷重第211章 驚險第158章 離京第225章 風波(二)第44章 投誠(一)第14章 過往(一)第300章 殞命(二)第200章 冷遇第536章 掌兵第327章 收網(三)第451章 慘烈第559章 喪事(一)第263章 新婦第141章 卑劣(一)第627章 番外之姻緣(五)第208章 登門(一)第308章 相聚(一)第104章 威逼(一)第310章 相聚(三)第367章 意外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119章 故人第152章 探望(二)第139章 風光第44章 投誠(一)第158章 離京第361章 隱秘第311章 相聚(四)第530章 安頓(一)第130章 來了第515章 齊心(三)第358章 算計(二)第150章 憤怒第147章 過招第271章 惱怒第559章 喪事(一)第378章 宮變(三)第370章 相見第257章 商議第57章 心儀(一)第252章 相會第464章 急速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117章 仗勢(一)第343章 麻煩(一)第570章 番外之死路(四)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44章 立儲(三)第227章 動心(一)第116章 義父(二)第130章 來了第162章 疑心第192章 禁足第413章 舊案第50章 江氏(一)第11章 沈祐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542章 秘密第527章 衝突(二)第508章 決定第225章 風波(二)第294章 受傷(二)第262章 喜事第89章 入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