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餘波(三)

漢王忽然被打發去守皇陵,一衆朝臣驟然聽聞此事,都是一懵。

宮中封鎖消息,落梅宮裡發生的事知道的人寥寥無幾。瑜美人悄無聲息地死在宮中,曹家人連屁~都不敢放一個。自然也沒傳進朝臣們耳中。

所以,問題就來了。

素來受寵的漢王殿下,怎麼冷不丁被嚴懲?

六部官員中,尤以戶部官員最關心此事。

漢王掌管戶部數年,雖然漢王才幹平平還自詡甚高。不過,對戶部官員們來說,有這樣的頂頭上司可比刑部官員們強多了。燕王殿下被封太子之前,每日在刑部官署裡勤勉當差。刑部上下戰戰兢兢,壓根不敢偷懶。

戶部的日子就好過多了。上樑不正下樑歪一歪也是難免的事。漢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戶部官員們時常赴宴喝酒——當然了,赴漢王殿下的酒宴千萬不能帶家中女眷。箇中原因,大家都懂的。

偶爾也有個別不介意帽子顏色的,主動帶着妻眷登門……很快就會升官發財。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偶爾戴點綠嘛!

這樣得寵又風光的漢王,到底爲了什麼忽然被天子厭棄嚴懲?

“你們說,漢王殿下爲什麼會被罰去皇陵?”

“天家的事,我們可不敢胡亂揣度。”

“我們私下裡說說閒話,絕不會外傳。你不敢說,我先來猜一個。漢王殿下定然是犯下大錯,令皇上震怒的那一種。”

“嗯,我也是這麼猜測的。”

所以,到底會是什麼錯?

男人嚼舌起來,其實和長舌婦人沒什麼區別。表面一本正經的官員們,私底下說起漢王來擠眉弄眼。

個個心裡都猜了個七七八八,卻沒一個人肯捅破這一層窗戶紙。彼此對個意味不明的眼神。

反正,朝中有精明厲害的太子,還有聰慧好學的太孫殿下。東宮一派穩如泰山。朝中少一個風~流好~色的漢王,於朝政沒什麼影響。

原本依附漢王殿下的臣子們,也迅速沉寂下去。

真正着急上火的,是曹家和漢王妃的孃家。

曹家人多外任做官,留在京城的曹家家主,是曹太后的親侄曹拓。曹拓是江南總督曹振一母同胞的兄長,也是當今天子嫡親的表哥。今年六十有五,身體還算健朗。

曹太后一把年歲了,沒什麼男女之妨。曹拓每隔一兩個月,都會進宮給親姑母請安。

漢王一出事,曹拓按捺不住,立刻遞了帖子進宮。可惜,慈寧宮裡傳出的消息是太后娘娘身子不適誰也不見。

曹拓難得吃了閉門羹,心中霍然一沉,對着老妻長嘆:“漢王果然是犯了大錯。太后都不肯見我了。”

曹家一直支持漢王爭儲。哪怕隆安帝立燕王爲太子,曹家也沒更弦易張,依舊是堅實的漢王一黨。可以說是曹家支撐起了漢王一派。

付出都是爲了豐厚的回報。

漢王冷不丁就被罰去守皇陵,曹家上下都懵了。

現在曹太后連曹拓的面都不見了,可見事情着實嚴重。

頭髮花白皺紋滿面的曹夫人憂心忡忡地皺起眉頭,低聲道:“這該如何是好。要不然,妾身去一趟甘泉宮,探望貴妃娘娘。”

曹拓面色凝重,低聲道:“宮中傳出消息,說貴妃娘娘鳳體不適,要閉宮靜養。後宮的宮務都交給東宮太子妃了。”

曹太后纔是支撐曹家的參天巨樹。曹貴妃還差得遠哪!

曹夫人聽得額頭直冒冷汗:“貴妃娘娘竟也被牽連。漢王到底做了什麼?”

曹拓目光晦暗不明,許久才嘆道:“怕是和瑜美人脫不了干係。”

曹夫人駭然看向丈夫:“老爺是說漢王和瑜美人……”

“閉嘴!”曹拓神色愈發沉凝:“事關天子顏面和皇室體面,這等事也是能亂說的嗎?”

心裡有數就好,萬萬不能說出口。

曹夫人連連倒抽涼氣,面色如土。

曹拓的臉色也沒好到哪兒去。支持漢王十餘年,漢王落得這般慘淡地步,曹家一腔心血和數年的努力也落了空。

當然,以太子的城府,對曹家還算客氣禮遇。這是曹太后還健在隆安帝還在位的情況下。曹太后都八十多歲的人了,還能活幾年?隆安帝龍體衰敗,都半個月沒上朝了。又能撐多久?

等太子一登基,只怕就是清算曹家的時候了。

明明燥熱的天氣,曹拓的額上卻滿是冷汗。

曹拓來回踱步,很快說道:“我現在去書房,寫一封信給二弟。”

曹拓口中的二弟,正是曹振。曹家族人過千,在各地外任做官的,足有二十餘人。曹振是二品的江南總督,官職最高,又是曹拓的嫡親兄弟。兩人平日裡時常書信來往。

曹夫人點點頭,忍不住低聲提醒:“二弟是江南總督,沒有天子宣召,不能擅離江南。你就是寫信給他,他也回不了京城。”

“那也得將此事告訴他。”曹拓眉頭擰成了結:“讓他有心理準備。”

曹拓進了書房,提筆寫了一封信,令人立刻送出京城。

一路快馬至江南,四天之後,這封信就能到曹振手中。

……

紛紛擾擾,一團漩渦中,最混亂的當屬漢王府了。

之前,漢王一連三天不見蹤影。漢王妃有些着急,也沒太過擔心。漢王喜美色美酒,時常設宴,私下做過不少荒唐事。和美人廝混幾天幾夜是有過的。

萬萬沒想到,漢王不但沒回府,還被打發去守皇陵了。

消息傳進漢王府,漢王妃當場便昏了過去。被太醫施針救醒後,在牀榻上躺了三天。有力氣下榻的時候,立刻抹着眼淚進了宮。

曹太后稱病不見人,曹貴妃閉宮靜養。

漢王妃哭訴無門,只得去了東宮。

“二嫂,”漢王妃紅着一雙眼,悽然哭了起來:“殿下到底犯了什麼錯?爲何忽然被送去守皇陵?走之前,連個口信都沒送回漢王府。”

太子妃出了名的心直口快。今日竟也是一臉爲難:“四弟妹,這樁事我確實知道,但是不能告訴你。你還是回去吧!”

第170章 往事第410章 臨盆(二)第382章 噩耗(一)第390章 歸來(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385章 後續(二)第43章 無恥第24章 做客(二)第185章 差事(一)第243章 立儲(二)第309章 相聚(二)第258章 恨嫁第495章 傳信(一)第559章 喪事(一)第53章 再遇第519章 疑心(一)第526章 衝突(一)第432章 陌路第285章 離別第390章 歸來(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344章 麻煩(二)第325章 收網(一)第344章 麻煩(二)第38章 亂麻第597章 番外之歸京(三)第505章 霹靂(三)第218章 碰面第23章 做客(一)第241章 聖心第403章 慶安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492章 隱憂第119章 故人第96章 效忠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557章 相見(一)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550章 五年(三)第35章 餘波(一)第39章 隱秘(一)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222章 口角第127章 敲詐第281章 風波(一)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550章 五年(三)第338章 請功第316章 隔閡第406章 處置第239章 立後(二)第303章 大鬧第234章 捱打第278章 離去第630章 番外之親事(二)第470章 神威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455章 噩耗第104章 威逼(一)第355章 天倫(一)第222章 口角第250章 身退(一)第353章 兄弟(二)第299章 殞命(一)第468章 處置第563章 油盡第123章 夜會(一)第397章 回宮第191章 決裂?第105章 威逼(二)第417章 洗三(二)第135章 大功第505章 霹靂(三)第436章 親善第196章 牽掛第58章 心儀(二)第486章 升職(二)第55章 母子(二)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165章 遇襲(一)第200章 冷遇第454章 戰事第531章 安頓(二)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455章 噩耗第96章 效忠第437章 尚書第80章 震驚第497章 苦熬第97章 後宮第361章 隱秘第389章 歸來(一)第216章 玉釵第172章 異樣第4章 燙手第478章 長假(二)第9章 親人(二)第436章 親善
第170章 往事第410章 臨盆(二)第382章 噩耗(一)第390章 歸來(二)第205章 驚馬(一)第385章 後續(二)第43章 無恥第24章 做客(二)第185章 差事(一)第243章 立儲(二)第309章 相聚(二)第258章 恨嫁第495章 傳信(一)第559章 喪事(一)第53章 再遇第519章 疑心(一)第526章 衝突(一)第432章 陌路第285章 離別第390章 歸來(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344章 麻煩(二)第325章 收網(一)第344章 麻煩(二)第38章 亂麻第597章 番外之歸京(三)第505章 霹靂(三)第218章 碰面第23章 做客(一)第241章 聖心第403章 慶安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492章 隱憂第119章 故人第96章 效忠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557章 相見(一)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550章 五年(三)第35章 餘波(一)第39章 隱秘(一)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222章 口角第127章 敲詐第281章 風波(一)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572章 番外之父子第550章 五年(三)第338章 請功第316章 隔閡第406章 處置第239章 立後(二)第303章 大鬧第234章 捱打第278章 離去第630章 番外之親事(二)第470章 神威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455章 噩耗第104章 威逼(一)第355章 天倫(一)第222章 口角第250章 身退(一)第353章 兄弟(二)第299章 殞命(一)第468章 處置第563章 油盡第123章 夜會(一)第397章 回宮第191章 決裂?第105章 威逼(二)第417章 洗三(二)第135章 大功第505章 霹靂(三)第436章 親善第196章 牽掛第58章 心儀(二)第486章 升職(二)第55章 母子(二)第599章 番外之歸京(五)第165章 遇襲(一)第200章 冷遇第454章 戰事第531章 安頓(二)第615章 番外之太孫(五)第455章 噩耗第96章 效忠第437章 尚書第80章 震驚第497章 苦熬第97章 後宮第361章 隱秘第389章 歸來(一)第216章 玉釵第172章 異樣第4章 燙手第478章 長假(二)第9章 親人(二)第436章 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