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遼東戰事

考試完畢,一身輕鬆。現在就願意走過場,老總不喜歡誰,讓誰下崗,還不是早就決定的事情。非要找個理由,自欺欺人。

不管了,管他下崗待崗呢,現在這個世道,想一輩子不換工作,在一個崗位幹到老,真的是很難。我還年輕,老天怎麼也不會餓死的吧!

“再者,這些南洋的蠻夷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當他弱小時,他會卑躬屈膝,搖尾乞憐,拼命地恭維你,一旦他們有了本錢,鮮血與哭泣也不能打動野獸的心,殘暴與狂虐會讓上天也流淚。”許漢青邊說,眼睛裡射出了咄咄逼人的殺光。明朝時在呂宋發生的屠殺漢人事件,近代的抗日戰爭,東南亞**暴亂,那些天怒人怨的慘景彷彿又浮現在他的面前。

“特別是倭人,等打敗了忽必烈,我一定要出動大軍,一舉解決掉這個問題。”

“倭人,他們對朝廷一直很恭順,唐朝時還有遣唐使呢!爲何夫君卻恨之入骨。”李芳凝不解地問道。

“現在恭順是因爲他們還不夠強大,這個民族的特點便是恩將仇報,極易反噬,所以要徹底地消除這個禍根。”許漢青要改變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大災難,因此,他一提到倭人,殺心便不可遏制。

“夫君的決定總是對的,不過征伐倭國時還是要小心一些,忽必烈的大軍不是失敗了嗎?想來倭人還是有些戰鬥力的。”

“只要熟悉戰區的水文氣象條件,派出強有力的指揮系統,再者先使高麗臣服,從對馬海峽出擊,必然能獲大勝。”許漢青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

遼東乍暖還寒的初春天氣,陽光很乍眼,彷彿遠離了一個冬天後重回故里的遊子。天氣依舊很冷,風兒刮過時,讓人們能夠體會那“似剪刀”的感覺。

“乃顏率軍退到哪裡了?”忽必烈單手遮住日光向遠方看了看,鐵青着臉問道。

“乃顏已經退到了撒兒都魯一帶,十字軍也損失慘重,無力進攻了。”一個貼身侍衛躬身答道。

“損失慘重?”忽必烈不滿地重複了一句。

戰場上,橫七豎八躺滿了雙方將士們的屍體。蒙古人、漢人、女真人、契丹人,各個民族的屍體雜亂地躺在冰冷的土地上,

染滿黑色血痕的彈坑散佈在戰場上,刀劍、長矛、斷臂、殘肢散落在彈坑旁邊。

“朕率軍出塞以來,與乃顏叛軍共交鋒幾次啊?”冰冷的聲音從忽必烈的嘴裡吐出來。

“陛下,共交鋒三次。”隨軍出征的大臣特穆爾躬身答道。

“難道你們沒察覺到乃顏的十字軍的炮火越來越猛烈,打得也越來越準確了嗎?”忽必烈指着戰場上的彈坑厲聲說道,“幾次交鋒都是乃顏的十字軍主動退卻,何談什麼損失慘重,我看損失慘重的是我們,是我們的大軍。”

三天前這場大仗打得十分慘烈,乃顏以戰車環衛爲營,輔以許漢青賣給他的三十門火炮,與忽必烈的大軍對陣。忽必烈則親自督陣,蒙古軍、探馬赤軍和漢軍輪番衝擊,在幾門笨重銅火炮的支援下,雙方炮火連天,箭矢如雨,喊殺聲驚天動地。最後漢軍以步兵手持長矛,全憑人填,才把乃顏的防線沖垮了。事後諸軍也無力再戰,更加無力追趕,只好在此地稍作休整。

“大都的阿合馬來信說,後方的糧秣物資已經吃緊,如果不能儘快平定乃顏,恐怕朕也要餓死在這遼東啦。”忽必烈大聲說道,兇狠的目光掃視着周圍的羣臣。

“陛下請息怒。”衆臣跪倒在地,齊聲說道。

“息怒,息怒,你們只會說這些沒用的話嗎?”忽必烈滿臉冰霜,有些不屑地盯着跪了一地的蒙漢大臣。

“陛下,臣以爲日後作戰當以漢軍爲首,漢軍臨陣奮勇,當嘉獎之。”葉李擡頭對忽必烈說道。

幾個蒙古系大臣互相對視了一眼,均露出了不屑的神情。蒙古軍面對乃顏作戰時,確實有厭戰怠戰的嫌疑,特別是面對乃顏十字軍猛烈的火炮轟擊時,騎兵的戰馬容易受驚,所能發揮的戰力大打折扣。漢人,哼,讓你們打頭陣也好,起碼蒙古人的死傷能少些,你們打得再好,也是下等人,還能騎到蒙古人頭上不成。

“請陛下給漢軍給漢軍換裝,盡力滿足他們的糧草與裝備需求。如果再明文頒佈獎賞,漢軍必然奮勇爭先,可爲陛下儘快擊滅乃顏。”葉李自顧自地說道。

此次隨忽必烈親征的四十萬大軍中,漢軍比例佔到了七、八成,而且對於乃顏十字軍的蒙古人不會手下留情,確實是決定勝負的力量。但漢軍的裝備、給養卻是軍中最差的。

“朕是天下人的陛下,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忽必烈儘管心中不願意,在此時要想盡快平定遼東,也只能倚重漢軍的力量了,“你所奏,朕允了。漢軍中,有能立下斬將奪旗大功者,可升等爲蒙古人,本人及其子孫後代永遠享有與蒙古人相同的特權。”

“謝陛下隆恩!”葉李叩頭道。

“伯顏去援朕的火炮近幾日也快到了,再加上俘獲的乃顏十字軍的,我軍必能一舉掃平十字軍。”忽必烈衝着衆臣說道。

“陛下神威,勇不可擋。”大臣一齊高聲喊道。

…………

“公主,大汗的傷勢不是很重,請公主不要太擔心了。”一個侍女對着麗娜輕聲說道。

“孫將軍派人去接光復軍的醫生,還沒接回來嗎?”乃顏之女麗娜滿臉愁苦地問道。

“還沒有。”

“唉。”麗娜輕輕嘆了口氣,“父汗要不是執意與忽必烈決戰,也不會弄成這樣,早聽孫將軍的計策就好了。”

“公主,孫將軍來了。”侍女稟告道。

“孫將軍,請坐。”麗娜大大方方地站起身來,豪爽地招呼道。

“謝謝,麗娜公主,不知大軍駐所在撒兒都魯,以後有何計劃。”光復軍的參謀孫大興穿着一身蒙古人的衣服,匆匆就坐後,開門見山地問道。

“我軍還有五萬多人馬,實力猶存,部將都主張在此地與忽必烈進行死戰,不知你們支援的火炮什麼時候能夠到。”麗娜思索着答道。

“麗娜公主,即便我們的火炮能夠馬上就到,也並不適宜與忽必烈死拼啊!”孫大興皺着眉頭勸道,“忽必烈大軍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有二十多萬人馬,而且也有火炮,雖然威力並不太大,但炮兵訓練的時間短,而且又損失了不少,我軍優勢並不明顯。所以,與忽必烈硬碰硬地決戰,並不合適。況且乃顏殿下又受了傷,士氣也受到影響。”

“孫將軍的意思,是讓我們繼續後退?”麗娜疑惑地問道。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孫大興點了點頭,“忽必烈率領着二十多萬大軍,每日需要的糧草物資十分龐大,只要保存實力,避免與敵決戰,時間不長,他們的後勤供應便會支撐不住,更何況我們光復軍在長江邊上還拖住了伯顏的大軍,在沿海不斷地騷擾,我們耗得起,忽必烈卻耗不起。”

“孫將軍能說得詳細點嗎?”麗娜頗有些心動地問道。

“將軍隊中的老弱病殘向東撤過鴨綠江,派出一萬至兩萬人馬保護,只剩下兩萬多精銳力量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在遼東與忽必烈周旋,將忽必烈拖垮,實在不行,也撤到高麗。有光復軍的海軍在,忽必烈想過江追擊並不容易。高麗勢弱,必不敢阻擋你們的軍隊與我們海軍的聯手攻擊。”孫大興細細解釋道。

“好計策,只是沒有父汗發話,部族未必會聽從我的調遣安排。”麗娜稱讚完,又有些擔心地說道。

“我明白公主的意思,我們光復軍的軍醫已經從大連基地坐船趕來,相信很快便能到達,還請公主去說服乃顏殿下,儘快行動。”

第25章 長談受教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21章 新思路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53章 出擊第42章 國家賠償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21章 新思路第26章 攻城(一)第23章 吃癟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13章 回到泉州第55章 痛心疾首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8章 瘋狂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15章 凱旋而歸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22章 建黨第29章 攻城(四)第22章 建黨第23章 反圍攻(一)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5章 言傳身教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23章 江防戰略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30章 逼迫第28章 敵後戰場第48章 瘋狂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6章 路上見聞第46章 破敵第18章 血戰第6章 太后來了第26章 反圍攻(四)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2章 “大國風範”第26章 攻城(一)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47章 暴怒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32章 誘敵第36章 上鉤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45章 關門打狗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54章 獲勝第7章 蜇伏第14章 臨安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45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建黨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4章 山東之戰第34章 時機第20章 《賞罰令》第36章 大戰在即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47章 元軍回師第22章 左右爲難第9章 敲詐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25章 當頭一棒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50章 合圍第5章 斷然拒絕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9章 說教第20章 《賞罰令》第41章 抵達基地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11章 火槍第29章 敗而不覺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42章 國家賠償第24章 表演有賞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13章 伏擊
第25章 長談受教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21章 新思路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53章 出擊第42章 國家賠償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21章 新思路第26章 攻城(一)第23章 吃癟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13章 回到泉州第55章 痛心疾首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8章 瘋狂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15章 凱旋而歸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22章 建黨第29章 攻城(四)第22章 建黨第23章 反圍攻(一)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5章 言傳身教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23章 江防戰略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30章 逼迫第28章 敵後戰場第48章 瘋狂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6章 路上見聞第46章 破敵第18章 血戰第6章 太后來了第26章 反圍攻(四)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2章 “大國風範”第26章 攻城(一)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47章 暴怒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32章 誘敵第36章 上鉤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45章 關門打狗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54章 獲勝第7章 蜇伏第14章 臨安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45章 關門打狗第22章 建黨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4章 山東之戰第34章 時機第20章 《賞罰令》第36章 大戰在即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47章 元軍回師第22章 左右爲難第9章 敲詐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25章 當頭一棒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50章 合圍第5章 斷然拒絕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9章 說教第20章 《賞罰令》第41章 抵達基地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11章 火槍第29章 敗而不覺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42章 國家賠償第24章 表演有賞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13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