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臨安入城式

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時隔三年之後,臨安重新立起了大宋的旗幟。光復舊都,這是一次政治與軍心士氣上的巨大勝利,它無疑將鼓舞衆多不屈服於元朝統治、或者正在與元軍殊死戰鬥的各地豪傑。臨安城在人們眼中,代表着大宋的興衰,當年臨安失陷,謝太后投降後,許多南朝武將認爲再繼續戰鬥下去已經沒有了意義,從而失去了奮鬥的目標而選擇了投降北元。

隨着四枚旗花火箭在空中炸響,入城式隊伍以騾馬拖曵着重型火炮爲先導,浩浩蕩蕩地進入臨安城,穿城而過。後面是千餘騎兵組成的護衛親兵,最後是挺胸昂頭、步伐整齊的步兵隊伍。密密的戰旗在風中颯颯作響,刀槍在陽光下閃着刺眼的光芒。

臨安城如過節一般,街道擠滿了歡迎的人羣。密密麻麻的香案擺在街道兩旁,遠遠地直排到另一個城門,各種裝束的臨安父老跪在香案後,舉香過首,歡迎王師進城。

香案上,時鮮瓜果、臘肉薰魚,大戶人家司空見慣,尋常人家過節才能吃到的珍饈美味堆得滿滿的。每當光復軍將士經過,都有人從自家的香案前衝過來,將瓜果吃食,不斷地向將士們懷裡塞。有的乾脆打了褡褳,直接掛到了士兵們的脖頸上。

打仗時面無懼色的光復軍士兵此時卻扭捏起來,漲紅着臉,謙讓着,推託着。

“王師百戰百勝,光復舊都,壯士們奮勇殺敵,拿些吃食,一點也不過分。”一個穿着綢袍,讀過幾天書的白鬍子老人,瞪着眼睛說道。

“是啊,是啊,多帶些,吃飽了多殺韃子,讓韃子知道我宋人的厲害!”一個鄉農模樣的人接着說道,抓着幾個果子,塞進士兵的手裡。

“王師北進,殺韃子,揚我大宋國威,替咱老百姓出氣解恨哪!”人羣中有人高聲呼喊着,引來一片附和之聲。

“鎮國公,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那個白頭髮的就是鎮國公。”百姓中有人激動地叫道。

“哪呢?哪呢?”有人踮起腳尖張望着。

“戰神,鎮國公,我看見了,看見了,他好年輕啊!”有人驚訝地喊着。

人羣中起了一陣騷動,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只是爲一睹已經被外界傳得神乎其神的大英雄許漢青的真面目,以便增加些酒桌上值得炫耀的談資的。

在人們驚訝、讚賞、崇拜的目光中,許漢青帶着微笑,騎着高頭大馬,緩緩而來。周圍是百餘騎重甲鐵衛,身後是小皇帝乘坐的厚甲馬車。

“恭祝鎮國公大人身體安康,百戰百勝。”香案後幾位老者舉香禱頌道。

周圍的百姓與光復軍士兵順着老者的話頭接着喊道:“祝鎮國公大人身體安康,百戰百勝。”

許漢青在馬上微笑點頭,拱手向周圍百姓表示感謝。這個動作更加帶動了百姓們的情緒。

“身體安康,百戰百勝。”喊聲如雷般響起,掀起了一片狂熱的浪潮。百姓們互相推擠着試圖向前擁,以至於站在外圍的光復軍士兵不得不拉起手來進行阻止。

“鎮國公真乃我大宋中興棟樑,人望竟如此之高啊!”與許漢青並馬而行的張世傑笑着對許漢青說道。

“呵呵,非是我許某人望高,實乃是因爲驅除韃虜、恢復河山確乃人心所向,大事所趨呀!”許漢青謙遜地說道。

“過謙了,鎮國公的文韜武略,張某在這段日子裡是深爲佩服啊!”張世傑略微有些黯然地說道,“說句心裡話,我不如你呀,我年歲也大了,如今確實可以安心地享享福了。”

“越國公身體康健,老當益壯,怎麼就想要偷懶了呢?”許漢青調侃般地說道:“再說,您經驗豐富,我們這些年青人做事難免有失偏頗,還是需要您這樣的老人監督把關的呢!”

張世傑苦笑着點了點頭,“原來跟隨於我的那些將領士兵,還望鎮國公能照顧一二,讓他們能報效國家,以後混個好出身,我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光復軍中一視同仁,沒有什麼拉幫結派,互相傾軋的事情。”許漢青笑着點了點頭,“賞罰分明,才能帶好軍隊,只要他們勇猛殺敵,多立戰功,便絕不會委屈了他們。光復軍中向來的規矩便是賞功不賞人,這點還請越國公放心纔是。”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張世傑終於放下了心事,臉上也帶上了笑容。

…………

南宋定都臨安後,大約花了二十年時間,致力於宮殿郊廟建設,形成方圓九里的宮城,又進一步擴建外城。但如果說北宋東京的政治和生活中心還是宮城——裡城——外城——郊外的順序依次擴展,那麼南宋臨安已形成多中心,外城城門外形成若干大型生活用品批發市場(主要有糧食、蔬菜、水果、水產品、肉產品等),西湖沿岸則形成又一箇中心區,樓臺沿湖林立,園林鬥豔爭奇,寺觀衆多,正所謂“一色樓臺三十里,不知何處覓孤山”,儼然是一個集居住、娛樂、文化、商業於一體的繁華區。

元軍佔領臨安時,由於謝太后等投降,所以城市建築沒有受到大的破壞。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鄧光薦看着略有些破敗,空空蕩蕩地宮殿,不禁淚流滿面,搖頭嘆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許漢青淡淡地一笑,“這臨安景色雖美,卻也是消磨人的慢性毒藥啊!必須時刻激勵自己,自強不息,勇於開拓前進,心裡只想着偏安,是不能夠長久的。”

“鎮國公說得有理。”小皇帝看着宮殿,點頭道,“鄧師傅不是要去拜訪臨安城的幾位名士嗎?朕也想跟去看看。”

“名士?”許漢青皺了皺眉頭,“敵情司在臨安的人員倒是給我提供了一些情報,許某倒沒發現有什麼值得拜訪的名士,不知這幾位名士姓甚名誰啊?”

“哦,是張**、王**、餘**三位名士,他們都是精通儒家的大學問家,名聲很響的,鄧某以前便和他們討論過學問。”鄧光薦解釋道。

“陛下,鄧大人要去拜訪這幾位大家,您可千萬不能去。”許漢青想起來了,敵情司的資料裡確實好象有這幾個人的介紹和評價。

“這是爲何?朕不表露身分,跟着鄧師傅聽聽這幾位大學家的宏論也是好的嗎?”小皇帝不解地問道。

“哼哼,什麼大學問家,不過是幾個寡廉鮮恥、數典忘祖的欺世盜名之輩罷了。”許漢青不屑地說道。

“鎮國公怎能如此無端毀人輕譽?”鄧光薦生氣地說道。

“毀人清譽?”許漢青也毫不示弱地反問道,“這幾位所謂的大學問家、名士,在北元統治的時候都幹過什麼,鄧大人可否知道?”

不待鄧光薦回答,許漢青繼續說道:“鄧大人可否聽過他們四海一家的高論?此等名士以作四等奴隸爲榮,還著書爲蒙古人歌功頌德,聽說北元朝廷還要請他們去大都講學,人格如此卑鄙無恥,也敢稱名士嗎?拜訪,不把他們當漢奸抓起來就不算了。”

“竟有此事?竟會如此嗎?”鄧光薦瞪着眼睛不信地問道。

“大浪淘沙,滄海橫流。這個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的內心。”許漢青說道,“時過境遷,鄧大人就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了,如今臨安新定,人心尚未穩定,鄧大人此舉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還是儘量慎重些爲好。”

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25章 當頭一棒第8章 圍困潮州第27章 深山秘密第21章 震動(下)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12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如畫江山第24章 故人重逢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三十五章第5章 斷然拒絕第26章 攻城(一)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9章 初戰第9章 功虧一簣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10章 滿載而歸第3章 應對之策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9章 說教第12章 邵武戰役(十一)第51章 反擊前奏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11章 火槍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55章 痛心疾首第43章 討價還價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11章 英雄遲暮第51章 反擊前奏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3章 討價還價第49章 血戰第29章 攻城(四)第18章 “威鎮海門”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0章 滿載而歸第8章 傾心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8章 心結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26章 攻城(一)第9章 初戰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58章 決戰(下)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31章 紅豆無言第1章 迴歸第18章 血戰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14章 臨安第31章 反抗第48章 大轉折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章 “大國風範”第16章 行朝舉動第5章 斷然拒絕第37章 遼東戰事第5章 言傳身教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22章 物權法第11章 戰前安排第47章 暴怒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34章 時機第15章 凱旋而歸第55章 痛心疾首第22章 物權法第19章 說教第24章 表演有賞第12章 說服第21章 震動(下)第22章 左右爲難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50章 合圍第33章 討價還價第3章 建設福建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22章 建黨第25章 長談受教第48章 瘋狂第21章 新思路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9章 功虧一簣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3章 進攻兩浙第51章 反擊前奏
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25章 當頭一棒第8章 圍困潮州第27章 深山秘密第21章 震動(下)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12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如畫江山第24章 故人重逢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三十五章第5章 斷然拒絕第26章 攻城(一)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9章 初戰第9章 功虧一簣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10章 滿載而歸第3章 應對之策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9章 說教第12章 邵武戰役(十一)第51章 反擊前奏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11章 火槍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55章 痛心疾首第43章 討價還價第38章 不戰而勝的突破口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11章 英雄遲暮第51章 反擊前奏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3章 討價還價第49章 血戰第29章 攻城(四)第18章 “威鎮海門”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0章 滿載而歸第8章 傾心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8章 心結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26章 攻城(一)第9章 初戰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58章 決戰(下)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31章 紅豆無言第1章 迴歸第18章 血戰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14章 臨安第31章 反抗第48章 大轉折第24章 北方異動第2章 “大國風範”第16章 行朝舉動第5章 斷然拒絕第37章 遼東戰事第5章 言傳身教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22章 物權法第11章 戰前安排第47章 暴怒第45章 海上決戰(七)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34章 時機第15章 凱旋而歸第55章 痛心疾首第22章 物權法第19章 說教第24章 表演有賞第12章 說服第21章 震動(下)第22章 左右爲難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50章 合圍第33章 討價還價第3章 建設福建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22章 建黨第25章 長談受教第48章 瘋狂第21章 新思路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9章 功虧一簣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3章 進攻兩浙第51章 反擊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