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三天後,光復報創刊了,這份報紙詳盡揭露了蒙古人的殘暴,鼓舞大宋百姓衆志成城,奮起一擊。並且將光復軍的戰績,方針政策做了詳實的介紹。上面還分別刊載了許漢青和陳覆文親自撰寫的兩篇文章,《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漢奸,扯下你們的遮羞布!》。這兩篇文章猶如石頭突然投進平靜的水面,激起層層漣漪,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片大潮。

許漢青在文章中第一次把“國家”和“中華民族”提了出來,並做了精確的定義。以平等友善待我之民族,皆爲中華民族;國家也不再是傳統所定義的國家,在古代國家沒有明確的定義,講究的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國家就是皇帝,皇帝所管轄的地方就是國家的範圍。

文章中說道:中國人向來是馴良溫順,能夠忍耐的種族,非到活不下去的關頭是絕不會挺身而出,反抗壓在頭頂上的強權暴政的。即使再怎麼被欺壓,被蹂躪,被欺騙,被殺戮。他們也只能默默的低下頭忍受,沉默,等待,彷徨,只有在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他們纔會吃力的擡起頭,從早已龜裂的脣縫中流露出瀕死的痛苦呻吟。

也許,每個忍耐的人都懷着一個幻想,希望有一天忽然出現一位絕世的救世主,踏着七色的雲彩來拯救他們。也許,他們每個人都抱着一個希望,等待着別人先站出來。

但救世主終於沒有出現,而也沒有人率先勇敢的站出來。於是他們都成了韃子和壓迫者皮鞭彎刀下的犧牲品,在地面上爬着,掙扎着,就算在臨死前的一刻,也從未有人想到過要直起身子來,給欺壓他們的人予以哪怕一絲一毫的反抗。於是這不公平的壓迫還要繼續下去,直到他們的兒子,他們的孫子,他們的曾孫都要世世代代的被奴役下去。

我們鮮紅的血到底還要流多久?這難忍的痛苦何時纔是盡頭?

現在終於有一羣人人站起來了。面對着蒙古韃子的欺壓和殺戮,面對着鮮血淋淋的刀槍,他們沒有膽怯,而是挺起胸脯,堂堂正正的大聲疾呼道:“我不做奴隸,我要反抗!”

原來真正的救世主就是我們自己。原來我們可以反抗自己的不公的命運。起來吧,反抗吧,千千萬萬渴求着自由和平等的苦難同胞,以及掙扎在屍山血海,水深火熱中那萬萬千千的孤苦冤魂。讓韃子在我們的怒吼中顫抖吧!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中華民族嚮往自由平等的心,永遠不會被殺戮和暴力所抹消!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

這篇文章是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發表後它激勵着千萬同胞團結一致,前仆後繼,爲挽救國家的危亡而鬥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也成爲了千萬反元志士的箴言和座右銘。

許漢青和陳覆文曾經探討過很長時間,當陳覆文把許漢青關於後世的“漢奸”“狗腿子”等一些新名詞,新思路綜合吸收之後,一篇讓賣國者和爲虎作倀者無地自容,遭千夫所指,爲萬人唾棄的《漢奸,扯下你的遮羞布!》便應運而生了。這些來源於數百年後著名政治人物筆下的論點,非但新穎,而且引經據典,讓人難以辯駁。

文章中寫道:漢奸,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的敗類。

他們是漢奸,所以被我們所唾棄!我們可以容忍那些“順民”,卻絕對不會原諒那些“漢奸狗腿子!”是什麼原因竟能夠讓他們如此喪盡天良,爲虎作倀?他們到底又是怎樣的一羣人,竟能如此心安理得地面對同胞的慘痛?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是爲了日後他們不會再出現……

中華文明光華璀璨。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多少次金劍沉埋,黃沙血染。而抗擊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們,星羅棋佈,躍然紙上。伴隨着英傑們高大形象的是一些晦暗的影子,在入侵者的鐵蹄下,他們嚇破了膽,爲敵人押糧運草,曲意逢迎,進而引狼入室,屠戮同胞,邪佞醜惡,無以復加,謦竹難書!

這些人,是在民族危亡中變異了的妖孽,無恥的投機者,民族的敗類!人們一直在指點着他們無根的身影,贈其兩個字,“漢奸”!只這一叫,天上地下,百代千年!

舉凡奸佞之輩,大都巧言令色,當然窮兇極惡,牛頭馬面之人,也多棲身於此中。但前者更具欺騙性!當國家傾覆,山河破碎,英雄豪傑們以血肉築長城時,漢奸們對此嗤之以鼻!他們暗自計算着投機的成本,窺測着時機,以求一逞!

什麼天命所歸,什麼氣數已盡,全是這些無恥漢奸助紂爲虐的藉口,現在我們就是要扯下他們的遮羞布,讓世人看清他們卑鄙的真面目。

……

光復報還寫道:要編著一本漢奸錄,讓這些無恥的漢奸和後人受世人唾罵,載入史冊。特請各地學者大儒來泉州幫助編寫。

一石激起千層浪,傳播過來的報紙打了元朝一個措手不及。看到報紙後,幾個在朝廷裡供職的理學名家,集體請辭。忽必烈好言勸慰,可這些厚臉皮的傢伙突然珍惜起了名聲,哭天搶地的回答說,要回故鄉去,以死來報答忽必烈的知遇之恩,並證明自己赤心爲民的清白。

шωш.TTκan.¢ ○ 關於所謂的身後聲名,忽必烈無法理解。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向來以爲,一個人活得精彩已經足夠,至於死後,那是別人的事情,反正那些評價自己也看不到,何必管青史上如何記載。實在不開心了,自己找人趁活着的時候歷史篡改一下,把黑的說成白的,方的說成圓的,也就罷了。若有人敢說個不字,一刀子下去,砍了他了事,扯那麼多幹什麼。

對於這幾個理學教授,忽必烈本來也只是視作玩偶。閒時抓來逗弄逗弄,讓他們長篇大論地爲自己殺人找一些理由。但對於理學,忽必烈卻非常重視。他的江山來路不正,怕的就是後來者效仿自己的路子,幹那些擁兵自立的勾當。所以在蒙古貴族中間,對理學的普及相當下功夫。

被幾個尋死覓活的老儒纏得沒辦法,弄到最後,忽必烈只好下旨,加封了他們的死去的祖師爺朱熹一個王爺稱號,並給他們各自封了些虛僞的頭銜,才勉強平息了事端。

報紙的轟動和造成的影響遠遠不止如此。它顛覆了這個時代的思想,讓很多大儒陷入的沉思,更讓那些山賊義軍找到了繼續奮戰下去的理由。朝廷降了,太后降了,但所有不甘心受奴役、受壓迫的人們卻終於又找到了不屈服的藉口,爲了自由和平等,爲了不當奴隸,江南大地又再次被一個小小的火星點燃了起來。

老百姓心裡有桿秤,自古以來,對於這些享受不到皇家雨露恩澤,只剩交賦納稅功能的百姓來說,忽家取代趙家,元取代宋,和以往的改朝換代沒什麼區別。

但報紙上所說的自由和平等的誘惑力是巨大的,國家和民族的重新定義也讓那些百姓看到了一個新的天地,原來國家不是皇帝,皇帝即使沒了,但國家還屹立不倒。

當把忠君體國的心思拋開,上升到維護一個民族不被征服,一個文明不被野蠻毀滅的角度,所有的疑問都迎刃而解。爲了不當蒙古人的奴隸而戰,首先,治下的百姓就不應該是宋人的奴隸。

無數仁人志士,對這些觀點有疑問,贊同的,有志於加入光復軍與韃子血戰到底的,通過各種渠道,從陸路,水路向泉州而來,有來指責其大逆不道的,有來與其辯論的,有來與其並肩奮戰的…

泉州現在宛如抗戰時期的聖地延安,招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物。

那些平素滿嘴忠孝節義的老儒們也收斂了很多,聚會的時候,再不敢提大元天命所歸大宋氣數已盡,給蒙古人歌功頌德的詩詞也藏了起來。換成了對光復軍英勇事蹟的歌頌,還有對大宋朝廷的期望。

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6章 行朝舉動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37章 連環誘殺第12章 說服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46章 破敵第4章 練兵第54章 獲勝第41章 抵達基地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55章 攻取福州(上)第23章 伯顏來了第24章 北方異動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8章 血戰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48章 瘋狂第43章 夜襲第5章 雄心萬丈第18章 血戰第32章 結盟乃顏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37章 連環誘殺第5章 斷然拒絕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10章 應變第28章 送戰友第27章 反圍攻(五)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十六章第30章 戰機降臨第12章 御駕親征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8章 以攻代守第2章 歡慶(下)第38章 無情殺戳第9章 功虧一簣第36章 上鉤第20章 震動(上)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18章 心結第11章 火槍第52章 走馬觀花第三十五章第21章 潮州合兵第43章 夜襲第2章 “大國風範”第28章 敵後戰場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34章 時機第5章 斷然拒絕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4章 臨安第23章 反圍攻(一)第5章 言傳身教第58章 決戰(下)第27章 攻城(二)第38章 無情殺戳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57章 決戰(上)第24章 北方異動第40章 爭輝?第18章 心結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27章 反圍攻(五)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1章 迴歸第17章 閒談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7章 元軍回師第13章 回到泉州第6章 太后來了第9章 初戰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8章 圍困潮州第11章 探馬赤軍第2章 歡慶(下)第3章 兵圍福州第18章 心結第32章 誘敵第10章 滿載而歸第29章 攻城(四)第20章 吹毛求疵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22章 物權法第36章 霸權主義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27章 深山秘密第37章 連環誘殺
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6章 行朝舉動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37章 連環誘殺第12章 說服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46章 破敵第4章 練兵第54章 獲勝第41章 抵達基地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55章 攻取福州(上)第23章 伯顏來了第24章 北方異動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8章 血戰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48章 瘋狂第43章 夜襲第5章 雄心萬丈第18章 血戰第32章 結盟乃顏第26章 不戰而勝的設想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37章 連環誘殺第5章 斷然拒絕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10章 應變第28章 送戰友第27章 反圍攻(五)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十六章第30章 戰機降臨第12章 御駕親征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8章 以攻代守第2章 歡慶(下)第38章 無情殺戳第9章 功虧一簣第36章 上鉤第20章 震動(上)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18章 心結第11章 火槍第52章 走馬觀花第三十五章第21章 潮州合兵第43章 夜襲第2章 “大國風範”第28章 敵後戰場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34章 時機第5章 斷然拒絕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4章 臨安第23章 反圍攻(一)第5章 言傳身教第58章 決戰(下)第27章 攻城(二)第38章 無情殺戳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57章 決戰(上)第24章 北方異動第40章 爭輝?第18章 心結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27章 反圍攻(五)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1章 迴歸第17章 閒談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7章 元軍回師第13章 回到泉州第6章 太后來了第9章 初戰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8章 圍困潮州第11章 探馬赤軍第2章 歡慶(下)第3章 兵圍福州第18章 心結第32章 誘敵第10章 滿載而歸第29章 攻城(四)第20章 吹毛求疵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22章 物權法第36章 霸權主義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27章 深山秘密第37章 連環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