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

黃道婆是我國元代著名的女紡織革新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華涇鎮)人。小時候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不僅全部掌握了先進技術,還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紡織工具帶回家鄉,並以她的聰明才智,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使家鄉以至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松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的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中國的封建正史只對士大夫的事進行記載,但對科學技術卻有着一種無知的輕蔑,再加上對下層勞動人民的頑固偏見,所以對黃道婆這樣一位偉大的紡織革新家及其傑出貢獻,正史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這是我國曆史學的普遍性的遺憾。

許漢青對她的瞭解也是模模糊糊,來源於小學歷史書上的一些片斷,只知道她是宋末元初時候,在崖州向黎族同胞學過紡織,其它的便不甚了了。

如果有了紡織技術,許漢青便可以開辦工廠,把一部分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快速推進城鎮化,以利益來吸引更多的商人把資金投入到辦廠方面來。許漢青還計劃着將戴雲山的軍工產業進行一定的剝離,轉到民用方面,以新技術、新材料來促進整個工業化的進程。

雖然戰爭還在繼續,但許漢青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周圍的人,他的言行,他的理論,他的設想,哪怕只是一個雛形,一個並不完善的構思,他也要試圖進行不斷的改進和探索。勝利後的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採取何種模式?都讓他苦思冥想,費盡心力。

“那個什麼黃婆還是黃道婆,是什麼人呀?長得漂亮嗎?”劉馨兒在旁邊疑惑地問道。

“不知道,可能年輕時漂亮吧?”許漢青搖了搖了頭,笑着說道。

“哦,原來是個老婆婆。下午來的芙蓉班的朱簾娣漂亮吧?”劉馨兒眨眨眼睛,故意問道。

“不錯,淡施粉黛,顯得很自然清新。”許漢青故意說道。

“哼”劉馨兒白了許漢青一眼,轉而笑着說道:“那怎麼又把人家給轟出來了,朱簾娣走的時候臉色可不太好看哦。”

“呵呵,原來你在偷看哪?”許漢青淡淡地笑了笑,“慶玉,你把下午的事說一說,讓大家都聽聽吧。”

聽完韓慶玉的講述,大家都沒有說話,在靜靜地思考。

陳覆文捋着鬍子想了一會兒,“紅襖軍早已星散,即使還有一些殘部,也必然是藏在深山老林,他們能拿出兩百萬兩銀子?真是不可思議。”

“屬下也覺得他們所說有假。”韓慶玉皺着眉頭說道。

“管他呢?看得不順眼,便趕他們走就是了。”陳吊眼猛灌了一口酒,大聲說道。

“那倒不必,在泉州他們還能翻了天嗎!慶玉,你說是不是?”許漢青搖了搖頭,對韓慶玉問道。

“是,這點請大人放心,敵情司可不是白吃飯的。”

“好啊!邵武大敗,損兵五萬,主帥胡力其格下落不明;福州城下,全軍覆沒,百家奴陣亡;這羣殺才,無能之極,出兵時信誓旦旦,豪言壯語,現在怎麼不喊了,不叫了。”御書房內,忽必烈暴怒地抓起戰報,重重地摔在地上。

董文柄手捂着胸口,一邊咳嗽着,一邊說道:“陛,陛下,暫且休怒,休怒。”

伯顏則默默地哈下腰,撿起戰報,輕輕擦去上面剛剛濺上的茶漬。

“大兄不必着急,朕,朕只是一時氣憤罷了。”忽必烈頹然地坐在椅子上,一邊命令太監給董文柄捶胸,一邊安慰道。

“陛下,且不要着急。”伯顏將收好的戰報輕輕放到桌案上,開口說道:“此次損失的多是新附軍,再加之光復軍的火器厲害,使我軍攻城受挫,方有此敗,以臣思來,卻也不是沒有破解之道。”

“哦,丞相快說。”忽必烈焦急地問道。

“火器必然需要用火,水能滅火,江南梅雨季節將至,正是光復軍虛弱之時,想來他們的攻勢必然減弱或停止,也給了咱們從容調兵應對的機會。”伯顏說道。

“從容調兵,從哪裡再調精兵來呀,新附軍倒是不少,有用嗎?”忽必烈苦笑着說道,昔裡吉的叛亂還沒平息,漠北海都虎視耽耽,遼東乃顏也是蠢蠢欲動,蒙古軍都被困在了北方,江南的新附軍站腳助威還可以,要讓他們去和光復軍對陣,還不是讓羊去打老虎一樣。

“陛下,老臣贊同伯顏丞相,至於兵從何來,也有了一些看法。”董文柄的喘息平穩了下來,開口說道。

“大兄請講,朕一定依你。”忽必烈用希翼的語氣說道。

“陛下,老臣之意是讓部分蒙古軍南下穩定局勢,讓中原的漢軍北上防範乃顏和海都。”

“蒙軍南下,漢軍北上。”忽必烈嘴裡念叼着,有些迷惑。

“董兄之言有理。”伯顏贊同道:“如果與海都和乃顏作戰,雙方都是蒙古人,士兵必然厭戰,如此不如將一部蒙古軍調到江南西路,來壓制光復軍。”

“恩,有道理。”忽必烈點了點頭,“兩浙用不用也調些蒙古軍,范文虎不是來了好幾封信求援了嗎?”

“兩浙地勢低窪,無險可守,我看光復軍未必真的要攻打兩浙。”伯顏說道:“所調蒙古軍進入江南西路,一來可以保障劉深、李恆等部的退路,二來只要保證兩江不失,兩浙便無憂矣。”

“許漢青羽翼已豐,不可急圖。”董文柄接着說道:“況且福建多山,不適合騎兵作戰,泉州、福州背靠大海,城防堅固,後路無憂,又有火器助陣,急切進攻必然受挫。許漢青又將境內百姓搬遷殆盡,我軍如深入福建路,糧草物資也堪憂。”

“既如此,可否讓九拔都率艦隊封鎖泉州、福州,再從江南西路、廣南東路緩緩壓迫,將光復軍逼到一處,再行殲滅。”忽必烈問道。

董文柄與伯顏對視了一眼,伯顏微微搖了搖頭,說道:“九拔都進展順利,剿滅殘宋指日可待,此時令其回軍,恐有不妥。再者,對付光復軍的火器,除了藉助天氣,還缺乏其它有效的手段。”

“陛下,有很多逃回來的士兵見過火炮的樣子,咱們召集能工巧匠,集思廣益,也可以製造嗎!憑大元朝的財力、物力,難道還比不上窮鄉僻壤的福建嗎?”董文柄見忽必烈臉色陰沉,趕忙建議道。

“對呀,許漢青能造,咱們也能造。有了火炮,還怕光復軍嗎?”忽必烈拍手笑道。

“好,就依大兄與丞相之計,從北方調四萬蒙古軍南下,三萬交與達春指揮,一萬進駐兩浙。從中原調漢軍北上,防禦海都與乃顏。”忽必烈下了決定。

就在此時,忽必烈的侍衛統領匆匆忙忙的闖了進來。作爲近臣,他有見君主而不通報的權力。不顧兩位大臣疑惑的眼神,將一份戰報遞到了忽必烈手上。

“哈哈,好啊!不愧是朕的九拔都。”忽必烈大笑着揚了揚手中的戰報,“九拔都兵圍潮州,南宋的丞相文天祥指日可擒哪!”

“臣祝賀陛下,又剪除了一個心腹之患。”董文柄與伯顏連忙躬身祝賀道。

第6章 太后來了第3章 兵圍福州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47章 元軍回師第5章 言傳身教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25章 當頭一棒第5章 言傳身教第25章 反圍攻(25)第25章 長談受教第27章 深山秘密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10章 滿載而歸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25章 專利法第25章 專利法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27章 攻城(二)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9章 敲詐第26章 反圍攻(四)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29章 敗而不覺第50章 合圍第18章 “威鎮海門”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8章 敵後戰場第47章 暴怒第52章 走馬觀花第18章 心結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18章 血戰第31章 紅豆無言第24章 表演有賞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19章 輿論攻勢第51章 反擊前奏第6章 太后來了第4章 四步走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8章 送戰友第33章 試探第28章 攻城(三)第32章 結盟乃顏第27章 反圍攻(五)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21章 新思路第三十五章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9章 初戰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22章 戰前佈置第11章 火槍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30章 戰機降臨第11章 英雄遲暮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21章 新思路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58章 決戰(下)第54章 巧取興化第4章 四步走第20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反圍攻(25)第11章 戰前安排第49章 血戰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7章 蜇伏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7章 蜇伏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48章 大轉折第25章 反圍攻(25)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7章 元軍回師第47章 元軍回師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8章 圍困潮州第54章 巧取興化第58章 決戰(下)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2章 說服
第6章 太后來了第3章 兵圍福州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47章 元軍回師第5章 言傳身教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25章 當頭一棒第5章 言傳身教第25章 反圍攻(25)第25章 長談受教第27章 深山秘密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10章 滿載而歸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25章 專利法第25章 專利法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27章 攻城(二)第20章 吹毛求疵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9章 敲詐第26章 反圍攻(四)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29章 敗而不覺第50章 合圍第18章 “威鎮海門”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8章 敵後戰場第47章 暴怒第52章 走馬觀花第18章 心結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18章 血戰第31章 紅豆無言第24章 表演有賞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19章 輿論攻勢第51章 反擊前奏第6章 太后來了第4章 四步走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8章 送戰友第33章 試探第28章 攻城(三)第32章 結盟乃顏第27章 反圍攻(五)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21章 新思路第三十五章第16章 即將到來的決戰第9章 初戰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22章 戰前佈置第11章 火槍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30章 戰機降臨第11章 英雄遲暮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21章 新思路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58章 決戰(下)第54章 巧取興化第4章 四步走第20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反圍攻(25)第11章 戰前安排第49章 血戰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7章 蜇伏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7章 蜇伏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48章 大轉折第25章 反圍攻(25)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7章 元軍回師第47章 元軍回師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8章 圍困潮州第54章 巧取興化第58章 決戰(下)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12章 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