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左右爲難

“欽差大人,來到泉州也有幾日了,是不是該給朝廷那邊去個信,報個平安哪?”孫夫勝笑着提醒道。

“是啊!”鄧光薦微微嘆了口氣,出來時間不短了,先不說差事如何,總應該讓陸丞相他們放心,他們已經平安到達了福建路。

“大人要送信,還要抓緊纔好。”孫夫勝不易覺察地笑了一下,“聽說張弘範對行朝要有所行動,時間拖久了,恐怕向南的海路就要受到影響了。”

“張弘範,難道他要開始進攻行朝了嗎?”鄧光薦一驚,問道。

“這個,屬下也拿不準。”孫夫勝搖了搖頭,“今天中午有幾艘船要給行朝運送物資,順便提醒陸丞相和越國公加緊戒備,您要寫信正好由他們捎回去。”

“那好吧,我馬上就寫。”鄧光薦點頭說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要告訴大人,陳大人和許大人得到欽差大人抵達的消息後,十分歡喜。正在向泉州趕來,估計後天便要到了。”孫夫勝接着說道。

“哦,那就好。”鄧光薦並沒有多少的驚喜,這幾天在泉州的所見所聞,已經使他的心情起了不小的變化。他正在冥思苦想,在見到許漢青與陳覆文之後,如何勸說。

拿到了信的孫夫勝,一邊向外走着,一邊露出了狡猾的笑容。心裡想着:這應該是你們最後一次與朝廷的聯繫了,等見過了許大人與陳大人,即便發生了衝突,你們再有什麼意見,朝廷那邊也不會得到什麼消息,嘿嘿。

盛夏的黃昏,天空抹過一片慘淡的雲彩。夏天的江南只有一種顏色,那是一種肆意擴張、綿延不絕、無始無終的綠色。這樣的天色裡,有一種東西在飄,那就是雨。依稀有水珠打在臉龐,許漢青愜意地輕輕甩了甩頭,似乎很喜歡這種溼溼的感覺。

潮州城破,被特種營救出的安撫使馬發和幕僚馬韻和此刻正在他的身邊,馬發抹了一下臉,開口說道:“許大人,救命之恩,沒齒不忘。等到光復軍光復潮州之時,馬某願爲馬前卒,衝殺在前。”

“馬大人,這話您說過好幾回了,太客氣了。”許漢青笑着說道。

“唉,城破之時,馬某自忖必死,哪想到還有機會給在潮州戰死的兄弟報仇,就爲這個,馬某謝多少次都不過分。”馬發抹了一下眼睛,動情地說道。

“一寸江山一寸血,江南大地到處都流着英雄義士的鮮血。”許漢青感慨道:“潮州之戰,許某救援不力,時時愧疚於心哪!”

“不,不,如果我能夠按許大人的計劃,不死守潮州,如果不是黃虎子這個見利忘義的卑鄙小人,怎能有此大敗。許大人萬萬不可如此自責。”馬發誠懇地說道。

“好好,咱們不談這個,讓人傷感。”許漢青說道:“二位在此住得可習慣嗎?要不要到泉州或福州去看一看。”

“聽說朝廷那邊派了欽差和不少官員來,不知…”幕僚馬韻和插口問道。

“是啊!是禮部侍郎鄧光薦大人,還有一部分朝廷任命的福建路官員,現在正在泉州等候。”許漢青點了點頭,答道。

“皇上和行朝在崖山還好吧?”馬發猶豫了一不,問道。

“應該還不錯吧,要不怎麼三番四次請行朝到泉州或福州駐驊,他們都不願意呢?”許漢青略帶嘲諷地說道。

馬發與馬韻和相對苦笑,無言以對。

“我就搞不懂了,現在都什麼時候,外侮當前,江山泣血,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些人不思精誠團結,共同對外,還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前面將領們在浴血奮戰,他們在後面還要橫加掣肘,防這個防那個,大宋幾百年基業就是毀在這無休無止的內耗之中,他們怎麼還不吸取教訓。”許漢青繼續發泄道。

“這個,行朝未必是有掣肘大人的意思,聽說當今皇上雖然年幼,已有明君之相,假之時日,必然能明白大人的赤膽忠心。”馬韻和趕緊解釋道,在他和馬發心中,還是舊有的觀念佔着上風。

“我知道說這些你們不願意聽,我也只是發發牢騷,有感有發罷了。”許漢青適可而止地停下的議論。心裡卻已經下了結論,這兩個人暫時不能大用,他們還是以前那種忠君愛國的舊傳統,舊觀念,對朝廷的命令不會反對,這樣的人先養起來再說吧。

許漢青結束了在各地的巡視,趕往泉州去接旨。而光復軍的調動也已經基本完成,爲了在蒙古援軍到來之前儘量削弱敵人的力量,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開始執行以攻爲守的計劃。總參謀長孫志勇率一部分參謀出泉州,在南平組成了前敵指揮部,以便就近指揮。

孫子兵法雲:軍爭之難者,以迂爲直,以患爲利。戰場主動權直接關係到軍隊的命運,關係到戰爭形勢的有利與不利。此次反擊也標誌着光復軍的戰略從防守反擊向主動進攻的轉變。

八月下旬,張天河的新一軍率先在福建路與江南西路交界的西和西北兩個方向,在寬廣的戰線上,發起了全線的戰術反擊。打破了對峙良久的寧靜。

剛剛發起全線戰術反擊的時候,達春還沒摸清光復軍的作戰意圖,認爲不過是光復軍進行的試探性騷擾性的進攻,嚴令各地守軍堅守城池。等到新一軍摸清了元軍的虛實,開始頻頻重點進攻,經過了休整和補充的新一軍,無論從士氣還是裝備都上了一個臺階,再借助於火炮之威,連下數座城池,使固守待援的元軍遭受沉重打擊之後。達春這才恍然大悟,但作戰的主動權已經轉到了光復軍手中,分兵守衛各地的元軍要麼倉惶後撤,要麼被光復軍殲滅,再加上光復軍小股部隊在戰線各處虛張聲勢,全線各處紛紛告急,文書象雪片一樣飛向贛州。

就在達春在贛州調兵遣將,意圖阻擋新一軍的猛烈攻勢時,福建路南部的陳吊眼新四軍一部突然殺出,連克瑞金、平桐等城鎮,直接威脅贛州。

達春終於發現縱使自己是諸葛復生,孫吳在世,也無法挽回現在的頹勢。江南西路的元軍數量是不少,東拼西湊也能聚起近二十萬人馬,但是且不說拼湊起來的軍隊有多少戰鬥力,整個江南西路需要防禦的地方太多。何況,從始至終,江南百姓的人心就不在大元這一邊,將守軍抽調一空,地方上本來就惡劣的治安豈不更是雪不加霜。

以目前元軍的士氣狀況和數量,最明智的選擇是主動後撤,收縮防線,把戰線放到江南西路的縱深。這樣,既可以避免單薄的守軍被光復軍各個擊破,也可以尋找機會,積聚起力量攻擊光復軍的破綻。

達春輕輕拍打着書案,低聲嘆息。後撤的命令容易下,但他卻遲遲下不了這個決心。忽必烈對自己非常信任,把福建路劃出了江南西路,但仍歸自己兼管。這是給自己留的面子,但朝廷裡其它的官員會這麼想嗎?色目系、蒙古系、漢人系的官員能放過自己嗎?這纔多少年,朝廷裡面便把大宋的那一套內鬥的陋習學個完全,互相傾軋,互相拆臺。他們知道自己的難處嗎?他們只會在那裡指手劃腳地高談闊論,如果自己後撤,肯定跑不了一個喪城失地,畏敵如虎的罪名。

不行,寧肯自己承擔罪名,也不能這樣被動地打下去,眼睜睜看着各地的元軍被光復軍個個擊破。思來想去,蒙古人特有的倔強又佔據了上風。只要保住人馬,保住大半個江南西路,也算對得起陛下的信任和親賜的銀牌了。等到南下的蒙古軍到來,再與光復軍一決高下也不遲。

短期內,已經不用想如何消滅光復軍,收復福建路了。看如今的勢頭,許漢青羽翼已豐,光復軍也已迅速成長壯大,除非將在江南的元軍聚集起來,四面圍攻,纔有戰而勝之的把握。但這可能嗎?兩浙的范文虎麾下新附軍二十餘萬,偏偏沒有一兵向南。張弘範水師戰船近千艘,也沒有一隻殺入泉州灣。他們都在幹什麼,都收了許漢青什麼好處,以致於養虎爲患,到了現在這種局面。

第19章 輿論攻勢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十七章第22章 物權法第16章 行朝舉動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50章 合圍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57章 決戰(上)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17章 閒談第25章 專利法第9章 功虧一簣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37章 遼東戰事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0章 爭輝?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41章 抵達基地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34章 時機第16章 行朝舉動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23章 伯顏來了第25章 專利法第57章 決戰(上)第12章 說服第17章 閒談第23章 吃癟第25章 長談受教第46章 破敵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10章 應變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25章 當頭一棒第11章 探馬赤軍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37章 遼東戰事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19章 致勝之擊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13章 伏擊第12章 說服第28章 大開眼界第20章 《賞罰令》第18章 血戰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27章 反圍攻(五)第12章 “指路人”第11章 英雄遲暮第9章 初戰第33章 試探第24章 反圍攻(二)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3章 伏擊第11章 火槍第21章 震動(下)第38章 無情殺戳第17章 決戰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31章 反抗第11章 戰前安排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27章 攻城(二)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章 籌劃第15章 凱旋而歸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1章 抵達基地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3章 進攻兩浙第十六章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2章 “大國風範”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43章 討價還價第32章 誘敵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43章 討價還價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30章 戰機降臨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41章 軟玉溫香第52章 走馬觀花第54章 獲勝第19章 輿論攻勢第11章 英雄遲暮第22章 戰前佈置第16章 行朝舉動第46章 破敵第21章 震動(下)
第19章 輿論攻勢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十七章第22章 物權法第16章 行朝舉動第25章 邵武風雲(下)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50章 合圍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57章 決戰(上)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17章 閒談第25章 專利法第9章 功虧一簣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37章 遼東戰事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0章 爭輝?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41章 抵達基地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34章 時機第16章 行朝舉動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23章 伯顏來了第25章 專利法第57章 決戰(上)第12章 說服第17章 閒談第23章 吃癟第25章 長談受教第46章 破敵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10章 應變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25章 當頭一棒第11章 探馬赤軍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37章 遼東戰事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24章 反圍攻(二)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19章 致勝之擊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13章 伏擊第12章 說服第28章 大開眼界第20章 《賞罰令》第18章 血戰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27章 反圍攻(五)第12章 “指路人”第11章 英雄遲暮第9章 初戰第33章 試探第24章 反圍攻(二)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6章 一切順利第13章 伏擊第11章 火槍第21章 震動(下)第38章 無情殺戳第17章 決戰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31章 反抗第11章 戰前安排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27章 攻城(二)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章 籌劃第15章 凱旋而歸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1章 抵達基地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3章 進攻兩浙第十六章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2章 “大國風範”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43章 討價還價第32章 誘敵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43章 討價還價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30章 戰機降臨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41章 軟玉溫香第52章 走馬觀花第54章 獲勝第19章 輿論攻勢第11章 英雄遲暮第22章 戰前佈置第16章 行朝舉動第46章 破敵第21章 震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