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國風範”

“是個小女娃。”劉馨兒略有些遺憾地輕聲說道。

“女娃好,我就喜歡女娃。”許漢青輕撫着劉馨兒的頭髮,滿臉喜愛地望着睡得正香甜的小嬰兒。

劉馨兒微微一笑,把頭靠在他肩頭,閉上了眼睛。

“經此一戰,北元已經元氣大傷,以後可能也用不着我再親自出徵了。”許漢青略感欣慰地說道。

“那好啊!在家好好休息,一家人也可以好好團聚。”

“團聚倒是可以,休息恐怕很難哪!”許漢青微微嘆了口氣,“國內的政治改革將是更加艱鉅的任務,牽涉到各個階級、集團實實在在的利益,要使一個國家擺脫依賴強者而走上一條正常的發展軌道,真的是很難,在我想來最少需要十年才能基本完成,那時候也就是我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難道憑藉夫君現在無與倫比的實力和威望,也覺得困難嗎?”劉馨兒皺起了眉頭。

“你還不明白我的心意。”許漢青笑着拍了拍她的小手,“在我的心目中,走上正軌之後的國家不再需要依靠一個什麼偉人或明君。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是什麼大勢所趨,而是我們民族跳不出的怪圈,我就是要讓我們的民族和國家能夠長盛不衰,要是還是象以前一樣每隔個一、二百年便要崩潰,重新來過,甚至要帶走它一半的人口作爲陪葬。那麼我的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可,夫君的理想真的能實現嗎?”劉馨兒不由得也猶豫了起來。

“事在人爲,世界上哪有什麼一定不變的事情,只要我留下了一個皇帝受到民衆制約的先例,並且能夠不流血的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也可以爲後人提供一條出路,只要我已經盡了全力了,那麼百年以後的事情也不是我能左右的了。”許漢青笑着說道。

……………..

“呂宋海盜悍然襲擊我大宋商船,造成兩艘船隻損毀,二十餘人傷亡。”

“海外蠻夷,竟敢如此囂張!”

………….

幾大報紙刊登的消息,在因爲大勝北元而歡欣鼓舞的民衆之中又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打他個狗日的,光復軍連大都都能打下來,幾個海外野人竟敢來招惹咱們大宋。”多數下層百姓是如此說的。

“化外蠻夷,還是應該以教化爲主,以仁義爲先,持干戈而舞,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誠感化外夷,纔是聖人之道。”很多儒生們是這樣評說的。

“戰,滅了他們,只要出動十艘軍艦,幾千士兵,就能橫掃呂宋,殺他們個片甲不留。”軍隊中幾乎都是這種論調。

“北方戰事未平,卻要把力量用到海外,還是從長計議爲好。”文官中有人是這樣說的。

在許漢青的授意下,政府在緊鑼密鼓做準備的同時,保持了沉默。新政和傳統,新學與舊學,野蠻務實與仁義清高,終於在思想領域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什麼是大國風範?對於許漢青來說,不光是現在,就是在後世,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當然對於他來講,他對後世的做法也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有很深的牴觸情緒。

比如在對日問題上,中國的領導人多少年來一直在表現所謂的“大國風範”。1943年“開羅會議”,羅斯福幾次問蔣介石要不要收回琉球羣島,老蔣竟然迴避。日本投降後這個蔣介石又首先放棄了日本對華的戰爭賠款,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也說什麼“讓日本賠款就是加重了日本人民的負擔,蔣介石都放棄了我們也要放棄”,從而放棄日本對華政府戰爭賠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日親善”的觀點甚至成了中國政府政策的主流,難道因爲放棄了日本對華的戰爭賠款,日本人民會從心裡感激中國,而由於美國一直壓迫日本,所以日本心裡就應該非常憎恨美國。

這種“大國風範”在許漢青看來就是一種“寡民意識”,一種無原則的“寬容”和“**”。我們的政府把自己當成了人民的主人和救世主,而缺乏對民族的責任,缺乏對本國人民生命權、財產權和人權尊嚴的尊重,說的輕點是頭腦淺薄,目光短淺,說的重點是是非不分,私慾纏身。

當政客們一次次把犧牲百姓的利益當成了一種慣例,並用此來表現自己的無原則的“寬容”時,他們何曾看到那些受害者痛不欲生的表情。在法庭上有誰見到任何一個犯故意殺人罪的罪犯得到原告的寬恕。該賠的就要賠,該坐牢的就要坐牢,該槍斃的就要槍斃!

如果殺人犯還在逍遙法外趾高氣昂,自己卻先得了自虐症和軟骨病,問題就不能只怪殺人犯邪惡了,該補鈣就補補鈣吧,否則跪在地上打狗還說不定誰咬誰呢?

中國一天不戰勝自己就一天也得不到世界的尊重!這便是許漢青要達到的目的。

“今天是他們,明天可能是你們,後天就要輪到我們了。”

“防微杜漸,政府應該以保護民衆權益爲己任。”

“什麼是大國風範?”

“無原則的“寬容”只會養虎爲患。”

…………

論戰進行到第五天的時候,政府終於旗幟鮮明地表態了,長篇累犢的頭版頭條几乎每天都被醒目的標題所佔據。

深思,震動,驚醒。

主戰派,寬容派。官員,士兵,百姓。都沒有想到不過是一件海盜襲擊事件,竟然會牽扯出如此衆多的問題,涉及到如此深層的考慮。

嗅覺最靈敏的還是商人,他們意識到許漢青又要動真格的了,這不僅僅是打一下的問題,滅其國,佔其地都有可能。

呂宋物產豐富,又是海運樞鈕,這可是一塊大肥肉啊!出錢,出力,支持鎮國公,支持軍隊,支持政府。爲了追逐最大的利益,各大遠洋商團迅速行動起來,高調喊得震天響,好象海盜襲擊中死難的就是他們的至親,滿腔都是透骨的仇恨。

“不過是想分一杯羹罷了,難道他們還真有這麼高的覺悟不成。”許漢青笑着將報紙扔到了一旁。

“那就讓他們得一些好處,正好解決了此次用兵的軍費。”陳覆文搖着頭苦笑。

“這本來就是計劃的一部分嗎?陳先生爲何這樣笑啊!”許漢青不解地問道。

“這個先例一開,我怕以後他們會喊得更兇,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咱們和北元韃子又有什麼區別呢?”陳覆文不無憂慮地說道。

“這是一個先例,但不會成爲慣例。”許漢青皺着眉頭站了起來,“只要把握好分寸,就不會成爲困擾,到底還是政府說的算的嗎!這件事情我們大張旗鼓的宣揚,最後發現在概念的理解上竟南轅北轍,陳先生也不會希望如此吧?”

“好吧!我說不過你。”陳覆文搖了搖頭,“你準備出動多少兵馬?多少船隻?什麼時候動手?”

“十艘軍艦,一千正規軍。”許漢青點頭說道:“從民間招募四千人,訓練一個月後出發,讓遠洋商團出船出錢協助,這樣應該就足夠了。”

第57章 決戰(上)第57章 決戰(上)第9章 初戰第5章 言傳身教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5章 雄心萬丈第23章 伯顏來了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8章 攻城(三)第3章 兵圍福州第2章 籌劃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5章 國債第23章 反圍攻(一)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46章 破敵第5章 雄心萬丈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1章 震動(下)第26章 路上見聞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57章 決戰(上)第35章 釣魚?第8章 圍困潮州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37章 遼東戰事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1章 抵達基地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36章 霸權主義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20章 震動(上)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3章 回到泉州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11章 火槍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5章 流求歸來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7章 反圍攻(五)第3章 應對之策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32章 結盟乃顏第43章 討價還價第29章 敗而不覺第36章 上鉤第32章 誘敵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29章 夫人來信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24章 故人重逢第44章 殲滅計劃第58章 決戰(下)第44章 山東之戰第11章 火槍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53章 出擊第37章 遼東戰事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4章 臨安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11章 戰前安排第25章 專利法第三十九章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9章 敲詐第25章 專利法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10章 憧憬第31章 反抗第5章 斷然拒絕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4章 表演有賞第20章 《賞罰令》第37章 連環誘殺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章 四步走第49章 血戰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20章 奇遇(下)第46章 一切順利第52章 走馬觀花第33章 試探第29章 夫人來信
第57章 決戰(上)第57章 決戰(上)第9章 初戰第5章 言傳身教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5章 雄心萬丈第23章 伯顏來了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8章 攻城(三)第3章 兵圍福州第2章 籌劃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47章 元軍回師第35章 國債第23章 反圍攻(一)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46章 破敵第5章 雄心萬丈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1章 震動(下)第26章 路上見聞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57章 決戰(上)第35章 釣魚?第8章 圍困潮州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37章 遼東戰事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41章 抵達基地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36章 霸權主義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8章 邵武戰役(七)第20章 震動(上)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13章 回到泉州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11章 火槍第51章 黑虎掏心(五)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5章 流求歸來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7章 反圍攻(五)第3章 應對之策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32章 結盟乃顏第43章 討價還價第29章 敗而不覺第36章 上鉤第32章 誘敵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29章 夫人來信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24章 故人重逢第44章 殲滅計劃第58章 決戰(下)第44章 山東之戰第11章 火槍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53章 出擊第37章 遼東戰事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14章 臨安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11章 戰前安排第25章 專利法第三十九章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9章 敲詐第25章 專利法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10章 憧憬第31章 反抗第5章 斷然拒絕第13章 回到泉州第24章 表演有賞第20章 《賞罰令》第37章 連環誘殺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4章 四步走第49章 血戰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20章 奇遇(下)第46章 一切順利第52章 走馬觀花第33章 試探第29章 夫人來信